收藏 分销(赏)

隐喻视角下《草叶集》思想的浅析_冯思琪.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5715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隐喻视角下《草叶集》思想的浅析_冯思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隐喻视角下《草叶集》思想的浅析_冯思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隐喻视角下《草叶集》思想的浅析_冯思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今古文创隐喻视角下 草叶集 思想的浅析冯思琪 张晓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一、引言草叶集 是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所创作的浪漫主义诗集,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彰显美国民族风格气派、摆脱英国文学束缚的诗歌经典。草叶集 收有诗歌300 余首,涉及的内容广泛,映射了同时期美国的社会生活变迁,其豪放不羁的诗风,轻快鲜明的节奏,自由流动的诗体,深刻丰富的内涵思想对美国诗坛产生了极大影响,草叶集 成了美国里程碑式的代表诗作,惠特曼也因此被称为 19 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歌草叶集 诗歌内容创作的特殊背景,为诗歌提供了大量的隐喻表述,从隐喻视角进一步分析诗歌内容

2、与思想,能触碰到诗歌深层的思想底蕴,以小及大,洞见同时期美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画卷,深挖其当代现实意义。二、隐喻理论与草叶集在修辞角度上,隐喻作为一种传统的语言修辞手法,指在缺少比喻词的情况下,用一种直观具体的事物去表达另外一种抽象的事物,二事物之间有相似性。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学者们对隐喻的认识逐渐深入并细化。以Lakoff 和Johnson 为代表的概念隐喻学者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性、修辞性的,更是概念性、认知性的,是全人类认识并进一步把握世间万事万物的捷径和法宝。概念隐喻是高度稳定,甚至是固定的跨域实体对应范式。简明而言,隐喻已突破语言层面而上升到思维层面,融入日常生活并被广泛运用。隐喻其实

3、是一个认知映射的过程,即将一个抽象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映射到一个具体的源域(source domain)的过程,而这两种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构建隐喻的前提和基础。诗歌是承载丰富隐喻的文学形式,隐喻成了诗歌情感思想的隐晦表达,从反方向而言,隐喻使诗歌提炼的精华,【摘要】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所创作的浪漫主义诗集 草叶集 对世界的影响深远,诗歌中大量的隐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本文在隐喻视角下探寻草叶集 思想,溯源诗歌隐喻所处的时代与个人背景,从热爱、顽强、自我与民主四个思想层次进行隐喻分析,以深化对 草叶集 的思想的认知与理解。【关键词】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隐喻主题【中图分类号

4、】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5-0016-03【DOI】10.20024/ki.CN42-1911/I.2023.15.005基金项目:2022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10712041)。赋予了诗歌的灵魂,勾连起诗歌的思想网络,展现出诗歌的核心意蕴。草叶集 中的源域既有诗歌意象也有诗歌结构,惠特曼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自由的结构的结合,打破了传统诗歌桎梏,其笔下丰富的诗歌内容既有里面有对农奴制度的反抗、对民主自由的讴歌,也有对壮丽河山赞扬、对普通民众热情赞美。从隐喻的微观视角分析,草叶集中隐喻的层层叠加突破了词句的

5、字面意思,以隐喻符号和隐喻结构勾连了惠特曼时代美国发展史,体现了19 世纪的“美国精神”。三、草叶集 隐喻来源背景诗歌的隐喻受时代与诗人性格偏好影响,对草叶集 隐喻来源背景进行分析,能够从根本上抓住诗歌中目标域与源域的逻辑链接,立足于二者相似性的基础以最大程度上还原该隐喻的使用原因以及作者真实所想表达的目标域的思想底蕴。(一)时代背景19 世纪,美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迅速发展,变化天翻地覆,社会欣欣向荣。作为种族大熔炉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经济的良好态势、本土资产阶级的崛起推动了美国开拓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发展与传播,美国本土文化很快突破了欧洲文化的藩篱,呈现出纷繁丰茂的局面。但经济的发展、领

6、土的扩张也引发了阶级矛盾,美国南北方关于奴隶制度的斗争愈演愈烈,随着矛盾与分歧的不断扩大升级,由种族问题不断裂变升级,最终爆发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即南北战争。战争期间宅地法 解放宣言 等签署将民主与人权推向了新的高度。南北战争作为美国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奴隶制,较好地处理了农民土地问题,实现了美国南北方的统一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内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迎来了新的增长热文学评论172023 年第 15 期潮,政治经济文化齐头并进,为美国成为世界强国铺平了道路。时代影响诗歌,诗歌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生于 19 世纪初叶的惠特曼,见证了时代发展的跌宕起伏,发展与冲突共存,战争与和平交织,

7、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草叶集 的诗歌隐喻大大拓展使用的深度和广度,被印记了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映射了19 世纪的美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层面生活情态。(二)个人成长背景1819 年,惠特曼出生在长岛的贫困家庭。由于贫寒的家境,惠特曼提早步入社会,在 11 岁便离开学校开始了独立谋生,他当过信差,当过排字工,当过乡村教师,也当过报社编辑。1848 年惠特曼在布鲁克林帮助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和印刷厂。自由散漫是惠特曼的性格标签,他爱好游历自然山川,在大街小巷随意游荡、与船夫、车夫、渔夫、劳工等底层劳动人民结交朋友,也喜欢阅读荷马、莎士比亚等人的经典文学作品,个人深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及民主思想影

8、响。惠特曼丰富的职业经历、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与底层社会的充分接触,为惠特曼草叶集 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且多元的创作灵感,使诗歌中的隐喻有其现实写照也有社会意义。例如出现诗集中出现的:紫丁香、槲树、红杉树、繁星、月亮等自然类隐喻;火车头、红外套、斧头、废船、肥料等物质类隐喻;犁田人、老水手、训牛人、屠夫、纺纱女等人物类隐喻。以上隐喻来源于生活,同时诗人也为其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脱离源域的简单所而上升到思想、社会层面的高度。1861 年美国内战爆发,惠特曼主动到华盛顿做义务护士,照顾伤残的士兵,做护士期间他共接触了近 10 万名士兵。他对士兵们的倾心照料,将省下的积蓄都用在伤员身上。其十分拮据艰

9、苦生活,也为战争结束后他患上偏瘫症埋下健康的危险种子。南北战争对惠特曼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战争中的阅历见闻和思想感悟使惠特曼的诗歌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其诗歌隐喻源于战火的动荡混乱之中,诗歌中骑兵、急行军、领航员、老兵、老将军、灰暗黎明、太阳、火焰等隐喻,勾勒出惠特曼在战争中的所见所闻,悲情却充满豪迈色彩,于黑暗之中洞见光明希望。四、隐喻主题分析(一)热爱草叶集中的诗歌容纳诗歌里包罗着自然万象,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的隐喻之中充斥着对自然、生命、生活的激情与热爱,在其诗行中自然、生命与生活融合、交织,构筑起独惠特曼独特的诗歌风格与自然观。自己之歌中写道:“我相信一片草叶的意义不亚于星星每日的工程,一只

10、蝼蚁、一粒沙、一个鹪鹩蛋,都是同样地完美,雨蛙也是造物者的一件精心杰作,四处蔓延的黑毒可以装饰天堂里的华屋。而我手上一个极小的关节可以藐视一切机器!低头吃草的母牛能胜过任何一座雕像,一个小鼠便是奇迹,足以使千千万个异教徒震惊不已。”蝼蚁、一粒沙、一个鹪鹩蛋等隐喻显示出惠特曼的热爱,这热爱蕴藏在生活的每一微小细节之中,再微小、再平凡的事物都有其美丽独特之处与无可替代之性,这些自然之物也成为诗歌的隐喻符号,在联结和组合中,打破传统的诗歌形式与格律,映射出其对生活的强烈热爱之情以及与自然和谐统一处世哲学。惠特曼度的一生的起起伏伏,但也因为其源于自然、扎根内心、不断生长的热爱,使其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

11、气。正如其在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栎树在生长 中写到的:“它独自屹立着,树枝上垂着苔藓,没有任何伴侣,它在那儿长着,迸发出暗绿色的欢乐的树叶,它的气度粗鲁,刚宜,健壮,使我联想起自己。”栎树是此诗歌的隐喻,也是惠特曼这位大地诗人的人生的隐喻符号。(二)顽强顽强是贯穿草叶集的重要思想内容。正如书名“草叶”这一隐喻所指,草叶是广大民众的喻指。在自我之歌中,惠特曼写道:“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有草。”惠特曼构筑了草叶与人民大众的内容情感联结,草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哪里由水,哪里有土,哪里就长着草,即使是在最荒凉的沙漠,即使是在最贫瘠的戈壁,即使是在最冰冷的寒原,不同种类的草叶,用不同方法与形式把

12、根扎深,一路破土破冰,寻找着生命的水源。广大人民群众一样与草叶一样,个体虽然渺小,却努力扎根、努力生活。生活不易,困难重重,但却用生命的顽强与坚韧抵御外部环境的考验,最终开出了绚烂的生命之花。惠特曼以不起眼的草叶为喻,于微小洞见宏大,使读者对广大在生活顽强拼搏的普通大众肃然起敬,正是无数个如草叶般微不足道但却不断顽强奋斗的平凡人民,最终造就了19世纪美国社会发展的蓬勃之势。(三)自我惠特曼热衷于歌颂“自我”“自我”贯穿了 草叶集 的始终,诗人通过诗中的“自我”表现每一个时代或一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生命律动。诗集中的“自我”有多层隐喻所指,在具体意义上,指的是有生理与精神需求的完整的人,既有肉体又

13、有灵魂的真正的人,是指每一个独立的、鲜活的个体,机器工人、木工、泥瓦匠、鞋匠等普通劳动大众,不论国籍、民族、年龄、性别、职业贵贱;在抽象意义上指的是自我觉醒、自我认知的意识。草叶集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自我”的审视与探索。惠特曼是灵魂与肉体的诗人,在我歌唱带电的肉体 中,他颂赞:“如果神圣存在那么人的肉体就是神圣的,人的光荣与甜美就是人性未受污染的标志,无论男人女人,干净、健壮、坚韧的肉体比最美的脸庞还要美。”诗中,“我”是承认肉体与生理需求且有灵魂的真正而完整的人;“我”是平凡18今古文创而普通的劳动人民,生命生来平等自由,无高低贵贱之分。正是一个个渺小如尘埃的“我”,在自我觉醒中拼搏奋斗,在

14、自我认知中前进开拓,自主自立自强,个体短暂的生命在自然循环中终成不朽;正如惠特曼在开拓者哟!啊,开拓者哟!写道:“我们分队出发,走下岩边,经过狭道,攀登陡山,我们一边走着陌生的新路,一边征服、占据、冒险、前进,开拓者哟!啊,开拓者哟!”“小我”的奋斗最终汇聚上升到“大我”,由个体的我上升到国家、民族与世界,诗歌的立意与境界被逐层提高,称赞了以渺小铸就伟大的人类。(四)民主民主是草叶集 诗歌的核心思想,也是惠特曼的一生渴望与追求。惠特曼生活在美国北方资本主义正逐渐萌芽与进步上升的年代,亲眼看见了当时种族的歧视与压迫,受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及总统林肯废奴运动思想的冲击,惠特曼的诗篇中的隐喻融入了

15、大量的民主核心精髓。民主与上文所提的自我思想紧密相连,是自我觉醒之下的追求维度之一,对民主追求的深度与广度日益拓展。惠特曼在哦,船长,我的船长!中写道:“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我们寻求的奖赏已赢得手中。港口已经不远,钟声我已听见,万千人众在欢呼呐喊,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我们的船威严而且勇敢。”“船”在此隐喻人类自由民主的事业,纵使航程充满惊涛骇浪,危难险阻,但终能够顺利返航,在此作者表明了其捍卫民主、捍卫人权的,反对万恶的奴隶制的坚定信念,认为民主必胜、歧视压迫终将被消灭的坚定决心。作者认为林肯是美国自由民主之船的船长,在表达对林肯逝世的悲叹与

16、哀悼的同时,也认为其如同自由民主的伟大精神一样不朽。同时为了你呀,民主!中惠特曼写道:“来,我要创造永不分解的大陆,我要创造太阳自古以来照耀过的最壮丽的民族,我要创造神圣的磁性的陆地,带着同志的爱,带着永世不渝的同志爱。我要种植密如树林的友谊,沿着美洲的一切江河,沿着大湖之滨,遍布辽阔的草原。”诗人通过磁性、江湖等隐喻的运用,凸显其捍卫民主的坚定态度,诗人捍卫的民主超越了州界,超越了种族,是人民大众所充分享有的民主。惠特曼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博爱是神圣的磁性,这种磁性能将民族团结,将国家凝聚,将山海勾连,最终世界大同,大陆永不分解,太阳永恒闪耀,自由、平等、民主最终实现。五、草叶集 与中国思想从

17、隐喻视角下探析草叶集 思想,通过隐喻的拆解与组合,回归诗歌所表达的原本思想的同时,能够跨越时空距离、地理阻隔与文化背景差异,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之精神思想产生情感共鸣,思想内容的相似为国家之间的交流互鉴、互通互利提供了软层思想基础。草叶集 在现当代中国仍有重要意义。中国之精神与草叶集 之精神虽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有诸多相似之处:我听见美洲在歌唱 中,作者听见美国在歌唱,作者所听之歌是由机械工人、木匠、泥水匠、船夫等各种各样的人民歌唱之声所汇而成,其雄伟而又悠扬的歌声汇集成了美洲大陆的最美丽动听的旋律,而其在歌唱中劳动的生动画面,也绘成了19 世纪美国最壮丽的社会图景。在中国,与之所呼应的

18、是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者都坚定弘扬民主、平等、公平、自由;都赞扬劳动奋斗,主张用劳动改变人生,创造美好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向广大辛勤劳动的人民致以崇高敬意与深情颂歌。在草叶集 中所描绘的美好幸福生活场景,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之下,于大洋彼岸的另外一个国度成为现实,这是远远超越 19 世纪美国发展,更为生机蓬勃且充满无限希望的中华盛世。六、结语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进步,草叶集 中所蕴含的热爱、顽强、自我、民主愈发具有强大生命力。从隐喻视角下分析草叶集 思想内容,能进一步明晰其思想的来源、背景与所指现实意义,以隐喻搭建桥梁,通过具象喻源映射本体思想的丰富、崇高性以进一步深挖草叶集

19、 的价值想意义,吸收内化并实践应用。参考文献:1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Ortony A 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2-251.2王芳.概念隐喻视角下英汉隐喻翻译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22,(16):38-39+51.3许丽娟,张永玲.草叶集 中的“自我”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05):129-130.4张颖.浅析 草叶集 中的民主思想J.才智,2018,(04):152-153.5王姝.浅析 草叶集 中的隐喻J.语文建设,2017,(18):27-28.6王霞.惠特曼 草叶集 中的隐喻认知分析J.语文建设,2016,(35):83-84.7孙重人.荒野行吟:美国自然文学之旅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17:46.作者简介:冯思琪,第一作者,女,汉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张晓容,通讯作者,女,汉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