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4605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职 业 教 育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李聪冲摘要在中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育人效果不佳。在思政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创新实践教学、拓展网络平台使用、增强协同教育,着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关键词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性中图分类号G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31(2023)02-0073-06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要的是培养其爱国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2、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入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项目名称项目名称2021 年度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提质培优专项课题“高职院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研究”(1421TZ203);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本科院校(专业)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研究”(JGJX2

3、022D709)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李聪冲/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33)。73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2022年8月20日,教育部发布的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 指出“中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着现实的必要性。思政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思政教师如何紧扣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和时代发展,通过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载体、创新教学手段,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是本文探究的主要问题。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一)爱国情怀是大国

4、工匠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当前,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无论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是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挥技术工人的聪明才智。在“工匠”的前面缀以“大国”,就为“工匠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即不仅仅需要一般意义上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更要具有爱国情怀,要胸怀天下、心系国家,这是中国工匠最为显著的特征。高职院校始终肩负着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大使命,在培养精益求精的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要全面融

5、入家国情怀,将“精艺”与“铸魂”二者紧密结合,培养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爱国主义是踔厉奋发的精神源泉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这是新时代对所有年轻人的呼唤和希望,爱国主义就是一座灯塔,为所有奋发前行的人指明方向。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让广大学生无论是攻克学业还是求职创业都始终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只有这样,精神才不会懈怠,动力才不会枯竭。爱国主义不是空喊口号,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是爱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

6、守也是爱国,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使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三)爱国主义是为民奉献的情怀力量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年轻人有很强的功利意识,以自我为中心,重视追求个人利益,奉献意识、集体观念相对淡薄。新时代,我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共同成长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高职学生要深刻理解“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时要顺应国家发展大势,个人价值和国家前途命运相融合,秉持家国情怀,树立为民奉献意识,胸怀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在全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只有弘扬

7、爱国主义精神,厚植为民奉献情怀,才能在74职 业 教 育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中及个人成长道路上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困境一是内容更新滞后。“新”是高频词汇之一,新时代、新形势、新目标、新征程、新格局、新思想相比之下,思政教材中一些爱国主义教学案例的更新速度相对缓慢。虽然经过编者不断地推敲、打磨、验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历史沉淀的优秀案例,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难使出生在新世纪的学生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是方法失效。高职院校思政课堂一般采取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填鸭式”。这种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教育共情效果不明

8、显,教育行为转化力较弱。三是载体单一。教师将幻灯片和爱国主义视频资源作为主要教学载体,相对单一,学生缺乏实践体验,教学缺少与其他课程的有效配合。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途径网络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对理性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更喜欢在实践中参与。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关注其学习主体性。从教学目标来看,学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但要重视引导学生将理论内化为自我主体意识,外化为爱国行为。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教育的共情性和思想的引领性,让爱国主义课堂“动”起来,从校园内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一)以实践教育为主要手段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

9、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实践在人认识社会、认识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抽象的理论讲解和扁平化的案例分析上,要把理论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融合,通过契合具象的载体呈现给学生,使爱国主义成为学生易感知、易认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认知。1.选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明确指出:“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好适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场所,充分考虑思政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可能性和教育效果,将基地参观学习和教师现场讲解相结合,用突出的主

10、题和鲜明的导向唤醒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充分激活其爱国热情,从而增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人只有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时,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才有可能有稳定的、自觉的爱国行为。”22.选好爱国主义教育契机。以重大纪念日、节日及特定事件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隐性教育。“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3可以举行75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中国传统节日评说”活动,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爱国意识;可以举办“人物礼赞”讲座,邀请先进模范代表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邀请大国工匠走进课堂传承工匠精神

11、,邀请基层干部讲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苦与乐等,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生成。这样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观念有效传递给受教育者,进而转化为他们的爱国行为。(二)以网络平台为主要媒介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并利用网络,合理搭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平台。1.“互联网+”模式。线上教学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教育平台的快速发展及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使用。思政课堂爱国主义教育要利用网络媒介,通过“互联网+优秀传统文化”“互联网+红色影视”“互联网+爱国歌曲赏析”“互联网+思政微课”等模式,充分发挥网络爱国主义教学资源的作用,向网络教学平台推送学习内容,让学生自

12、主选取感兴趣的内容,完成学习并获取相应成绩。随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就会事半功倍。2.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当今的大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在他们的“生活领地”内进行主题教育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思政课依托网络平台设计主题活动,如爱国主义微视频、微短剧、微展演等。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爱国主义影视剧的片段,自主创作爱国主义微电影,在自编自导自演的创作过程中深刻感悟爱国主义的力量;设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快闪”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微教育”活动,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自主选择主题和录制手段等,让学生参与制作“微教育”,发挥朋辈教育作用。3.将VR技术应用于教学。新时代爱

13、国主义实施纲要 明确提出,“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通过宣传展示、体验感受等多种方式,引导人们领略壮美河山,投身美丽中国建设”。4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分布在全国各地,在现实教学中受资金、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很难以此开展体验教学。VR技术具有多感知性、临场感、交互性、自主性的特点,可以应用于思政课堂教学,让学生进入一个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实景相同的虚拟世界,通过特定的媒介与虚拟世界产生交互,产生爱国情感共鸣。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有助于思政课堂爱国主义教育从刻板单一的灌输说教变得立体鲜活,提升说服力和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14、:“大思政课 我们要善用之。”合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有效拓展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双思政课堂”合力对高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三)以协同教育为拓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爱国主义教育76职 业 教 育中要发挥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功能,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实现“集团作战”。1.结合专业案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明:“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

15、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政教师在进行学理教学的同时,要讲好中国故事,尤其要结合教学对象所学专业深入挖掘专业范围内的典型案例,以专业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分析讲解并积极回应学生的关切,厚植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情怀。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新案例,比如,在抗击疫情、奥运赛场、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爱国典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这些案例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热度高、感染性强,易产生共鸣,从理论学习变为融于

16、心、践于行的自觉,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2.挖掘教育资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普通高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比重”。在课程思政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门课程都承担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专业课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实现运用专业学科之“事”传达思想政治之“理”,以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的逻辑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7、1995:56.2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8.3罗韬.传统节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J.学术交流,2010(1).责任编辑:刘健榕77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Cla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Li Congchong(Changchu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8、Changchun,130033)Abstract Under the time background that China s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qualityimprovement,excellence cultivation,value addition and empowerment,it is of realistic necessity to carry outpatriotism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t presen

19、t,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process of carrying out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he education effect is not good.Tocarry out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nnovate thepractical teaching,expand the use of network platform,strengthe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and focus oncultivat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ffection for China and the aspiration of strengthening china snational power.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atriotism education;the innovation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