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前 言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阳泉矿务局),是一个以煤炭生产为主,集电力、铝业、磁材、建材、化工、机修制造、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等为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加工基地、最大的无烟煤出口企业和冶金喷粉煤生产企业。是国家首批确认的特大型企业和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2003年位列全国大型工业企业264位、全国百强煤炭企业第13位。矿区井田规划总面积1387.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42亿吨,可采储量79.68亿吨。拥有7个矿、1个上市公司(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15个控股子公司、7个分公司、8所职工医院、26所中小学和1所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职工8.9万人,企业总资产163亿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煤炭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阳煤集团拟在平昔矿区开发建设寺家庄煤矿。2004年5月委托煤炭工业邯郸设计研究院编制寺家庄矿井和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寺家庄600万吨/年矿井和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4年10月编制完成。
寺家庄矿井建设项目包括设计能力6.00Mt/a的特大型矿井、同规模矿井型选煤厂及配套铁路专用线。寺家庄矿井田位于位于沁水煤田的东北边缘,地处太行山北段西侧,行政区划分属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所辖。矿井工业场地选址在昔阳县城西南约7km处的下秦山村南面。寺家庄煤矿主要开采15号煤层,煤质有发热量高,洗后灰份低,硫、磷有害物质含量少等特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阳煤集团于2004年8月委托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和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04年10月编制完成了《山西阳煤集团有限公司寺家庄矿井(含选煤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2004年11月3由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评估中心在阳泉组织召开的大纲评审会,并以国环评估纲[2004]256号文对大刚予以批复(见附录2)。
根据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与大纲审查评估意见的各项要求,评价人员多次深入现场,对评价区自然与社会环境现状、污染源分布、公众意见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了解。委托晋中市环境监测站对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以及类比矿井黄岩汇煤矿的矿井水进行了监测分析;委托山西省煤煤田地质研究所对主采煤层煤矸石的成分与浸出液毒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山西省环保局对本项目评价使用标准的批复和晋中市环保局对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批复,在实地调查、充分论证,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于2005年3月编制完成了《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家庄矿井(含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建设单位报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查。
在本次评价工作中,得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晋中市环境保护局、昔阳县环境保护局、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办公室等单位领导与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得到阳煤集团环保处、计划处、设计单位以及协作单位的鼎力支持和协助,使得评价工作按期完成,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1 总 则
1.1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1.1.1评价目的
在详细分析项目工程特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发展规划,评价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地方经济与城市发展规划,生产工艺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政策;对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范围与程度进行预测评价;分析项目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是否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对可研设计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评价,论证并明确提出技术上可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经济和布局上合理的最佳污染防治方案和生态环境减缓、恢复、补偿措施;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领导部门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1.2 评价指导思想
(1)依据国家和山西省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程,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的现代环境管理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密切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开展环评工作。
(2)本项目集煤炭开采、加工和运输为一体的煤炭资源开发项目,项目开发建设除具有一般传统工业污染特征外,伴随大量的矿井水排放、煤矸石外排,采煤沉陷等特征污染与影响,且影响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因此,本次评价将紧紧围绕项目特征污染与影响问题开展环评工作。
(3)本着“清洁生产、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充分论证项目污染防治措施与生态保护措施,体现循环经济的减量、再用、循环的3R原则。减少煤矸石的排放量,充分利用矿井水和矿井瓦斯气,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
(4)环评报告书的编制力求纲目条理清楚、论据充分、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实事求是,评价结论科学准确,环保对策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从而使本次评价真正起到为项目审批、环境管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作用。
1.1.3评价重点
本次评价的重点为地表沉陷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及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通过本次评价,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煤炭开采首采区地表变形与生态影响、保护与恢复措施。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变化与沉陷区土地综合整治,植被的破坏与恢复,浅层地下水的破坏及保护与恢复措施,对村庄、河流、水库、文物等地面基础设施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等。
(2)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与保护,线路选线的分析论证。
(3)项目排水对巴洲河的影响,矿井水资源化途径分析论证。
(4)矸石堆放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矸石处置措施及综合利用途径分析论证。
1.2编制依据
1.2.1任务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04年8月2日(附录1)。
1.2.2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5年10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1993年8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1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2月;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7月1日;
(14)国务院令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
(1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2年10月;
(1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164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2004年12月;
(17)国务院国发[1996]31号《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
(18)国务院国发[2000]38号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
(1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法[2004]24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2004年2月;
(20)国家经贸委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2000年10月;
(21)《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27日;
(22)《土地复垦规定》1998年10月;
(23)《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年7月30日;
(24)《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996年9月3日;
(25)《山西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修正)》,1997年7月30日;
(26)《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1993年10月;
(27)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7]1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1997年2月24日;
(28)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晋环发[2002]193号“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及附件《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2年7月23日;
(29)《山西省水环境功能的划分(试行)》(DB14/67-94),1994年8月3日。
1.2.3技术依据
(l)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2)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
(3)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
(5)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1996);
(7)国家煤炭工业局煤办字[1993]212号文《煤炭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试行)》,1993年8月;
(8)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1998年2月;
(9)国家煤炭工业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2000年6月;
(10)《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MT/T810-1999;
(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文件国环评估纲[2004]256号文“关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家庄矿井(选煤厂)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评估意见” 2004年12月(附录2);
(12)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晋环函[2005]50号“关于山西阳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家庄矿井、选煤厂与铁路专用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附录3);
(13)晋中市环境保护局市环函[2005]5号“关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家庄矿井(含选煤厂)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批复”(附录4)。
1.2.4 行业、地方规划
(1)《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2)《煤炭工业“十五”规划》;
(3)《山西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2001年4月;
(4)《山西省昔阳县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1999年12月;
(5)《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五”发展规划》;2001年12月。
1.2.5技术参考资料
(1)《寺家庄600万吨/年矿井和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煤炭工业邯郸设计研究院, 2004年10月;
(2)《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家庄矿井(含选煤厂)环境影响评价大纲》,2004年10月。
1.3评价标准
根据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晋环函[2005]50号文“关于山西阳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家庄矿井(含选煤厂)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意见,本项目环评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见表1.3-1和表1.3-2。
此外,本矿井煤炭开采地表沉陷变形预测参照煤炭工业部煤行管字[2000]81号《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有关规范执行,选煤厂煤泥水闭路循环执行《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MT/T810-1999)中的有关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表1.3-1
环境
要素
标准名称及
级(类)别
项目
标准值
单位
数值
环
境
空
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二级标准
SO2
mg/m3
1小时平均
0.50
日平均
0.15
年平均
0.06
NO2
1小时平均
0.24
日平均
0.12
年平均
0.08
TSP
日平均
0.30
年平均
0.20
PM10
日平均
0.15
年平均
0.10
地
表
水
环
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悬浮物采用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PH
6~9
COD
mg/l
≤20
BOD5
≤4
氟化物
≤1.0
氨氮
≤1.0
硫化物
≤0.2
悬浮物
≤200
石油类
≤0.05
地
下
水
环
境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PH
6.5~8.5
氟化物
mg/l
≤1.0
总硬度
≤450
硫酸盐
≤250
砷
≤0.05
镉
≤0.01
细菌总数
≤100(个/mL)
总大肠菌群
≤3.0(个/L)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声
环
境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1类标准
等效声级
dB (A)
昼间
60/55
夜间
50/45
交通道路两侧执行4类标准
等效声级
dB (A)
昼间
70
夜间
55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表1.3-2
类别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污染
因子
标准值
单位
数值
废气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表1、表2第Ⅱ时段二类区标准
燃气锅炉
烟尘
mg/m3
50
SO2
100
NOX
400
燃煤锅炉
烟尘
mg/m3
200
SO2
90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颗粒物
mg/m3
120
颗粒物无组织排放
颗粒物
mg/m3
1.0
废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1、表4中一级标准
PH
mg/l
6~9
COD
100
BOD5
20
SS
70
氨氮
15
氟化物
10
石油类
5
硫化物
1.0
挥发酚
0.5
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Ⅱ类标准
厂界噪声
dB(A)
昼间
60
夜间
5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12525-90)
交通噪声
dB(A)
昼间
70
夜间
70
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处
固体
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4评价工作等级、范围
根据环评大纲及评估意见的要求,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见表1.4-1。
评价等级、范围一览表
表1.4-1
环境要素
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
生态环境
二级
井田范围向外扩展500m
大气环境
三级
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拟定以工业场地锅炉烟囱为中心,4km×5km共20km2的矩形范围。
地表水环境
三级
自工业场地排污口上游500m至排污口下游3.5km总长约4km的巴洲河河段
地下水环境
三级
全井田范围,重点是井田范围内村庄、排矸场地周围地下水
声环境
二级
工业场地场界外1m及周围200m内敏感点;拟建铁路专用线、公路两侧200m范围内敏感点
1.5环境保护目标
经现场踏勘和调查,本项目规划井田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旅游点,但有一重点保护目标,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马寺。项目开发建设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受煤炭开采地表沉陷影响的土地与植被、地表水体、地下水资源,村庄、水利设施、公路、铁路、输电线路等地面建构筑物;以及矿井工业场地、风井场地、排矸场、公路与铁路专用线200m范围内受项目排污影响的敏感目标等。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5-1和图2.2-1,评价区内村庄基本情况及与项目的关系见表1.5-2。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表1.5-1
环境要素或设施
环境保护目标
受项目污染影响的保护目标
锅炉排烟
寺家庄村(E1500m)、上秦山村(NW1000m)、下秦山村(N200m)
运矸公路扬尘与噪声
500米内无村庄等敏感目标
废污水排放
巴洲河
排矸场
排矸场周围的居民点地下水、排矸场周围农田植被
工业场地噪声
工业场地内的办公楼、单身公寓、厂界、下秦山村
铁路专用线
建设期
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运行期
铁路专用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噪声敏感目标(下思乐、新窑庄、瑶湾、坪上)与生态
受开采沉陷影响的保护目标
地表水
在井田内长约8km的巴洲河
地下水
全井田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
村庄
受开采沉陷影响的45个自然村庄(共5464户、18272人、41901.25亩耕地),项目区涉及村庄详见表1.5-2。
文物
国家级保护文物—石马寺(宋代庙堂建筑),位于井田南部石马村以北600m
生态环境
全井田及周围界外500米内的农田和地表植被
输电线路
井田内2条总长度约为14 km的高压输电线路
公路
井田西南部11km长的阳(泉)~黎(城)公路
铁路
井田南部12km内的阳(泉)~涉(县)铁路
水库
秦山水库、关山水库、南赫峪水库、石亭水库
评价区内保护村庄基本情况及与项目之间的关系表
表1.5-2
与井田位置关系
村名
与工业场地位置关系
户数(户)
人口(人)
耕地(亩)
基本农田(亩)
保护措施
首采区内
赵家庄
S6.3km
74
272
740.03
601.66
留煤柱
司家峪
NW2.9km
56
197
499.91
453.6
留煤柱
小杏庄
NW2.3km
69
228
275.3
215.11
留煤柱
北掌城
NW1.9km
226
744
1664.69
1359.75
不留
南掌城
NW750m
163
551
1487.96
1147.37
留煤柱
蛇沟
SW3.4km
56
176
434.29
380.36
不留
下讲堂
SW2.3km
100
327
930.08
696.82
不留
上讲堂
SW1.6km
91
308
1054.32
706.02
不留
寺上
S1.4km
44
151
363.39
305.37
不留
野峪
SW3.5km
63
211
933.28
719.4
不留
首采区外-井田内
台沟
SE2.9km
98
300
863.08
694.21
留煤柱
鸣支沟
SE3.0km
68
226
484.64
391
不留
大杏庄
E1km
185
552
958.81
789.79
留煤柱
白村
NE300m
156
536
1101.12
416.69
留煤柱
毛家沟
NE2.9km
245
838
1744.83
1381.35
留煤柱
张家庄
SE4.7km
60
200
236.83
190.92
留煤柱
崇家岭
S4.6km
105
349
434.54
398.3
留煤柱
上吉家峪
S5.4km
55
211
358.66
293.89
不留
下吉家峪
SW5.9km
118
401
1092.46
870.41
不留
庞家峪
SE2.7km
242
805
2106.86
1670.37
留煤柱
武家庄
SE1.8km
45
158
533.35
484.75
留煤柱
居仁村
SE6.1km
180
581
1456.74
1250.81
留煤柱
冀家庄
SE3.6km
71
240
633.61
494
不留
石亭
NW5km
98
412
1107.78
1025.49
不留
任家恼
NW4.1km
50
181
577.72
466.42
不留
西南沟
NW4.2km
205
684
1496.18
1131.87
留煤柱
后山
N4.3km
77
283
717.19
573.01
不留
上秦山
SW2.4km
120
381
993.25
784.29
不留
下秦山
SW1.1km
65
221
756.58
479.02
留煤柱
褚峪
S300m
118
398
449.81
916.28
不留
寺家庄
SW4.1km
168
612
1270.21
1066.02
留煤柱
寺洼
S2.4km
56
181
356.83
281.67
不留
蒙家峪
S3.4km
149
469
1387.87
1130.48
留煤柱
王秦宫
S2.9km
160
550
657.25
528.19
留煤柱
北郝峪
SW4.4km
150
522
1204.07
982.98
不留
田川
SW5.1km
144
526
1357.56
1095.41
不留
学堂沟
SW6.1km
58
199
615.94
490.75
不留
南郝峪寺
SE4.6km
172
585
1136.96
915.97
不留
桑园
NE3.2km
62
241
679.17
498.21
不留
孝经峪
NE1.6km
68
246
582.92
477.23
不留
潘掌
NE1.9km
118
440
1031.98
827.02
留煤柱
石马
NE3.2km
92
331
1067.7
843.57
不留
胡家沟
47
147
446.76
357.96
留煤柱
井田外
巴洲村
SE100m
530
1478
2878.63
2555.14
不留
瑶湾
N2.4km
187
623
740.28
581.78
不留
合计
5464
18272
41901.4
33902.7
2 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2.1项目概况
2.1.1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建设性质
(1)项目名称: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家庄矿井(含选煤厂)
(2)项目法人: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建设性质:新建
(4)建设规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Mt/a,选煤厂设计生产能力6.0Mt/a,铁路专用线“工企-I级”9.418km。
(5)建设地点:山西省昔阳县
2.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国家经济发展和煤炭用户的需要
煤炭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本世纪头20年,要实现国民经济总量再翻两番的战略目标,需要煤炭近400亿t,现有煤矿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预计2005年、2010年和2020年煤炭供应缺口将分别为1.2亿t、2.5亿t和7亿t左右。因此,需要通过矿井技术改造及建设新的接替矿井来补充。
(2)保护品牌与市场、提高企业经济实力的需要
阳泉无烟煤以“阳优”品牌闻名国内外。“阳优”是我国首家注册的煤炭产品商标,有多个品种获国家、部、省级优质产品称号。阳泉无烟的用户遍布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并有部分出口。阳泉无烟煤是高炉喷吹较为理想的燃料,除供化工、动力、民用外,还可以满足炭素制品、砂轮、碳化硅制品等需要。用户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迫切需要企业进一步提高供应能力,以便稳定市场,也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2.1.3地理位置及交通
寺家庄井田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境内,矿井工业场地在县城西南约7km处,昔阳县城距阳泉市约30km。
石太铁路沿洮河经过阳泉矿区,已建成通车的阳涉铁路通过本区,本矿井拟在阳涉线昔阳站接轨。另外,阳泉至黎城的二级公路通过本区,公路以昔阳县城区为枢纽,呈放射状伸向四方,除昔阳至黎城公路外,还有昔阳至左权、赞皇、寿阳、邢台长治等公路。区内公路遍布,97%以上的村庄可通汽车,交通方便。
项目交通与地理位置见图2.1-l。
2.1.4项目组成
寺家庄矿井由矿井、选煤厂、铁路专用线三大子项构成。详见表2.1-1。
寺家庄矿项目组成一览表
表2.1-1
工程类别
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
矿井工程
主斜井
倾角16度、净宽5.2m、斜长1560m,负担全矿煤炭提升
胶轮车副斜井
倾角6度、净宽5.5m、斜长4150m,负担全矿井辅助运输兼进风
中央进风立井
净直径6.5m、井深490m,作用:初期进风,兼作安全出口
中央回风立井
净直径6.5m、井深505m,作用:初期回风
通风设施
BDK-10-NO40型轴流通风机2台,配23630 kW防爆电机,电压10kV,回风量350m3/s
瓦斯抽放站
建筑:风机房,风量:498.1580 m3/min ,风机:ARMH-600型罗茨鼓风机2台,一开一备,配250 kW,10kV,590r /min YB型防爆电机
井巷工程
巷道总长度58020m,总掘进体积914678m3
选煤厂工程
主厂房
建筑面积5550m2,由动筛车间和跳汰车间组成,框架结构
产品仓
块精煤斜坡方仓(3个)、块精煤汽车仓(3个)、末煤仓(3个)、洗末煤仓(2个)、中煤仓(2个)、中煤汽车仓(2个),合计总容量43400t
矸石仓
矸石仓2个、汽车矸石仓3个,总容量7600t
储煤场
总容量250000t封闭式储煤场
快速装车站
一座
转载点
2座转载点,总体积1269m3 ;胶带走廊共7条,总长度606m
原煤仓
4个,筒体结构,总容量40500t
临时排矸场
占地面积48 hm2,服务年限5年。排矸场下游设拦矸坝
辅助工程
矿井辅助工程
矿井修理车间、综机库、胶轮车加油站、瓦斯罐站、油脂库、消防材料库、器材库、消防水池、泵房
选煤厂辅助工程
办公化验及集控楼,机修车间
公用工程
供热工程
工业场地锅炉房一座,配备WNS10-1.25-Q型燃气蒸汽锅炉2台,WNS4-1.25-Q型燃气蒸汽锅炉1台,总耗热量5662.035kw,燃料为瓦斯气,钢烟囱高26.5m 二个、20.0m一个
风井场地配备ZRL-3.5/W燃气热风炉2台,热风炉自带钢烟囱
供电
工业场地建35kv变电所1座,电源引自矿区110kV变电站
通风机房变电所,建筑面积161m2
主斜井井口房变电所,建筑面积169m2
供水工程
矿井及选煤厂总用水量5885.3m3/d,矿井日用与地面消防取奥灰岩溶水作为供水水源,井下消防洒水及选煤厂生产补充水利用处理后的矿井水
排水工程
设矿井水处理站1座,规模340m3/h ;生活污水处理站1座,处理能力30m3/h
行政福利设施
联合建筑(综合办公楼、化验室、调度室、保健站)、任务交代室、灯房浴室、食堂、单身宿舍、门卫、自行车棚、公共厕所等,总计建筑面积22258m2
运输
工程
铁路专用线
长9.418km,工企I级,单线,内燃机牵引
场外公路
共3条:进矿公路0.37km(二级);风井公路3.4km(四级);排矸公路3.8km(三级)
2.1.5 产品方案与流向
“阳优”煤以其品种全、价格低、品质优的特点,成为电力、冶金、化工、建材行业的上好原料和燃料,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优质无烟煤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产量缺口较大。
根据寺家庄煤矿原煤煤质特征和无烟煤的用途,设计产品方案参见表2.2-5。产品主要销往省外的电力、冶金和化工企业。
2.1.6项目选址与总平面布置
2.1.6.1项目地面总布置
(1)工业场地选址
寺家庄井田位于山西高原中部,太行山中段西翼,纵观地貌形态为西南高、东北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峦棋布,沟壑纵横,山多川少,崎岖不平。
依据井下开拓部署、地形、地貌及外部运输条件,本矿可供选择的工业场地有寺家庄、下秦山、梁庄三个场址。经技术经济比选,设计推荐下秦山场址。该方案工业场地位于巴洲河南岸,对岸约200m 为下秦山村,上游约1.3km 处有秦山水库。铁路专用线向东北于阳涉线昔阳车站接轨。
中央进风井、回风井工业场地位于推荐矿井工业场地下秦山场址西南约1.0km的杨家岭坡地上。
(2)排矸场选址
矿井和选煤厂共用同一排矸场。排矸场位于矿井联合工业场地南部秦宫屹梁西北侧约3.8km的小寺窊沟,东北距大寺窊村约600m 。该处除西北面较平缓外,其它三面均为坡度大于60度的山体,沟内无农田,主要为林灌草植被,沟长1750m,平均沟宽660m,平均沟深160m,总容量约1400万m3,容量可满足矿井17.5年的排矸量。
(3)铁路专用线选址
专用线自昔阳车站东咽喉区的牵出线上出线,向东沿既有铁路走向布线,在新瑶庄附近折向西南,跨思乐河,设思乐大桥,在窑湾村西侧向南跨巴洲河,设巴洲河大桥,至巴洲河南岸山前台地,线路转向西南继续沿山前台地布线,过野峪沟后进入矿井工业场地,直至线路终点,线路全长9.418km。
寺家庄矿井项目各工业场地貌现状见图2.1-2,项目地面总布置与铁路专用线走向参见图2.2-1。
2.1.6.2推荐方案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1)矿井工业场地布置
矿井和选煤厂采用集中联合工业场地布置形式。铁路装车站东西向靠山布置,场区按生产工艺流程及功能要求,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分区。
a. 场前区:位于场区西部,布置有办公楼、联合建筑(包括任务交待室、灯房、浴室)、食堂和单身公寓等。
b. 辅助生产区:位于场区中西部,布置有矿井修理车间及综机库、胶轮车维修车间、器材库、消防材料库和室外堆场等设施。
c. 井口区:位于铁路装车站南侧,主要包括胶轮车斜井、主斜井井口房、配电室、空气加热室和井下水处理设施等。
d.铁路装车站站场区:位于联合工业场地南部靠山侧布置,主要包括装车站、煤样室及化验室、调车绞车房、养路工区、站房、扳道房等。
f. 选煤厂区:位于场地中东部,场区布置的主要污染源位于主导风向下风侧,对场区主要建、构筑物污染小。
另外,在铁路装车站南侧,井口区东侧还布置有锅炉房和35kV变电站等;在铁路装车站南侧布置有选煤厂调节水池及泵房、水源井、消防水池及泵房、生活污水处理站等;井口区西侧布置有加油站和救护队等。
(2)中央进风井、回风井工业场布置
中央进风井、回风井工业场地地势北高南低,标高在1033.00~1015.00m之间,高差较大;竖向设计为台阶式。场地内布置有:进风井(井口标高+1010m)及热风炉房、回风立井(井口标高+1025m)及通风设施、瓦斯抽放泵站、瓦斯储气罐,以及各自的值班室和配电室等。
寺家庄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见图2.1-3,中央进风井、回风井工业场布置详见图2.1-4。
寺家庄矿井项目总占地面积135.17hm2,其中矿井与选煤厂工业场地为34.66hm2、风井场地、瓦斯储气罐场地与爆破材料库为5.0hm2、铁路专用线及公路为46.76hm2,排矸场为48.75hm2。
2.1.7地面运输
寺家庄煤矿产品煤主要由火车外运。零星材料及设备由汽车运输,大型设备及批量材料由火车运输。选煤厂矸石用汽车排至临时排矸场。
2.1.7.1铁路
山西地方铁路阳(泉)陟(县)线在矿井井田东侧通过,阳陟铁路北接石太线的白羊墅车站,南与邯长线的悬钟车站衔接,在昔阳县城西北侧的坪上村附近设有昔阳站。根据接轨条件设确定本项目接轨站为昔阳站,由于受接轨站与工业场地相对位置关系的制约,加之本地地形复杂,总体来看,本项目铁路专用线的线路走向选择余地较小。设计依据铁路技术规程要求、结合厂址与昔阳站间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考虑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要求,对线路走向进行了优化,推荐本项目专用线走向为:自昔阳车站东咽喉区的牵出线上出线,向东沿既有铁路走向布线,在新瑶庄附近折向西南,跨思乐河,设思乐大桥,在窑湾村西侧向南跨巴洲河,设巴洲河大桥,至巴洲河南岸山前台地,线路转向西南继续沿山前台地布线,过野峪沟后进入矿井工业场地,直至线路终点,线路全长9.418km。
装车站设在矿井、选煤厂联合工业场地的南侧
线路走向与场站位置参见图2.2-1。
2.7.1.2公路
寺家庄矿共有3条厂外道路,分别是工业场地对外联络道路、风井场地联络道路和排矸公路。线路位置参见图2.2-1。
(1)工业场地对外联络道路
自矿井工业场地北侧的地方三级公路起,至进矿大门,距离短,路线长度为0.37km。路面宽度9.0m、路基宽度12.0m,二级公路。
(2)风井场地联络道路
中央进风井、回风井场地位于矿井工业场地西南侧的杨家岭山梁上,公路自工业场地北侧既有公路起,向南至中央进风井、回风井和瓦斯储气罐场地。路线长度为3.4km。路面宽度3.5m、路基宽度6.5m,四级公路。
(3)排矸公路
从矿井工业场地北侧的地方三级公路接线,沿野峪沟和小寺窊沟山坡坡地布线,至位于小寺窊沟沟头处的矿井排矸场地。路线长3.8km,路面宽度7.0m、路基宽度8.5m,三级公路。
2.1.8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矿井及选煤厂(含铁路专用线)在籍总人数1398人,矿井全员效率为25t/人.工。矿井工作制度为年工作日300天,每天三班作业,每天净提升时间14h。
2.1.9建设计划
根据井巷工程综合进度安排,矿井施工工期为33个月,施工准备期为4个月,矿井建设总工期为37个月。
2.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寺家庄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2.1-3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指 标
1
设计生产能力
Mt/a
6.00
2
设计可采储量
Mt
734.52
3
服务年限
a
87
4
煤的主要用途
电煤、化工用煤、喷吹用煤
5
煤层特征
可采煤层数4(主采煤层为15号煤层)
6
井田面积
km2
165
7
开拓方式
斜井
8
井筒数目
个
4(主斜井、副斜井、中央进风井、中央回风井)
9
采煤方法
一次采全高放顶煤综采开采
10
投产盘区个数
个
3
11
井巷工程量
(1) 井巷总长度
m
58020
(2) 巷道掘进体积
m3
914678
12
通风系统
(1) 矿井瓦斯等级
高瓦斯矿井
(2) 通风方式
初期:采用中央分列式
后期:采用分区式
(3) 矿井总风量
m3/s
360
13
铁路专用线长度
km
9.418
14
场外公路
km
7.29
15
选煤厂
(1)设计生产能力
Mt/a
6.0
(2)选煤方法
动筛+跳汰分选
(3) 分选粒级
mm
300~50mm动筛+跳汰, 50~6mm跳汰
16
供电
(1) 矿井吨煤电耗
kW.h/t
13.82
(2) 选煤厂吨煤电耗
kW.h/t
4.66
17
用水量(矿井、选煤厂)
m3/d
5486
18
供热
(1) 耗热量
kW
5662.035
(2) 锅炉型号及台数
WNS10-1.25-QM型2台,WNS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