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网络流行语“X文学”构式的认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1947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流行语“X文学”构式的认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流行语“X文学”构式的认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流行语“X文学”构式的认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流行语“X文学”构式的认知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第14期(2023年7月下)第14期(2023年7月下)网络流行语“X文学”构式的认知研究余 思(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摘要:“X 文学”的语言形式不断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在频繁使用中其形式意义功能具有新的特点。基于构式语法理论,探讨“X 文学”构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X文学”形式上“X”多为双音节词、名词和动词为主;语义上,表达调侃嘲讽;功能上具有情感功能和人际功能;“X文学”构式的产生有语言经济性和类推机制及隐喻机

2、制的原因。关键词:“X文学”;构式;认知分析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23)14-0073-032020年“凡尔赛文学”一词火爆网络,并被 咬文嚼字 杂志评选为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随后“X文学”这一语言形式被频繁使用,如2021年出现了“丫头文学”“咯噔文学”“废话文学”“emo文学”“发疯文学”“鬼打墙文学”和“林黛玉文学”等。过去关于网络流行语“X文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模因论视角探析“凡尔赛文学”的传播类型、传播动力及语用效果。李娜、吴林(2021)从语用预设角度探析“凡尔赛文学”的流行原因。杨乐、高群(2021)将“小狗文学”中的符

3、号想象同情感表达联系起来。金一凡(2022)基于构式语法理论分析了“X文学”的语法特征。宋志浩(2022)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用、流行原因和社会符号学等角度,构式语法角度相对较少。构式语法为网络流行语“X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微博搜索“X文学”随机各选取十条,共收集语料120条,随后进行语料整理,采用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X文学”构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及其生成机制。1 认知构式语法视域下“X文学”构式的探析构式语法理论在批判 TG 学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构式语法认为语言能力不是天赋和自治的,而是通过人们互动体验,概念化后天习得的。句法不是自治的,

4、句法和语义不可分离,任何语法形式本身有意义,所有的信息都储存在一个形义配对的表征层面上不存在转换,将词素、词汇、词法和句法统一成一个连续体,从根本上否定了模块化和自治论。Goldberg(2006:214)基于Lakoff的隐喻理论,Fillmore框架语义学及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的观点,创建了“认知构式语法”(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简称CCxG)。Goldberg(1995)定义构式为: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对子(Pair)。假如说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对子,而且形式或意义的一些方面不能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部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

5、中完全推知(strictly predictable)。2006年将定义修改为“构式是业已习得的形式和意义或话语功能的对子,包括词素或词、习语、部分由固定词汇填充的短语结构,强调构式作为形式和功能的规约配对体。也就是说,构式作为形、义、功能的配对体,具有不可预测性,构式的整体意义不是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1.1“X文学”构式的界定基于构式语法的定义,将“X”文学认定为构式理由如下:“X文学”作为一个偏正短语,由变项“X”与常项“文学”构成,形式固定其意义不能从其组成部分的意义推导出来。“X文学”的意义也并非“X”和“文学”意义的组合:如“丫头文学”并非描写丫头故事的文学作品,而指一种油腻而自

6、信的语言和行为。“卑微文学”也并非“卑微的文学”,而是指一种以“宝”为开头的舔狗式话语模式。因此“X文学”的语义具有不可预测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构式语法意义整体观即构式义的界定遵循“1+12”;其次“X文学”这一构式在网络上使用频率极高,不断有新的词汇进入构式。由最初的“凡尔赛文学”到现在的“林黛玉发疯文学”等。因此将“X文学”界定为构式。1.2“X文学”的构件分析“X文学”由常项“文学”、变项“X”构成。根据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文学”的释义为“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BCC语料库搜索文学一词,出现的搭配有:中外文学、叙事文学、美

7、国文学、现代文学、人民文学、通俗文学等。可知文学意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收稿日期:2022-08-10 修回日期:2022-09-12作者简介:余思(1997),女,河南信阳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ISSN 1009-5039Overseas English 海 外 英 语http:/Tel:+86-551-65690811 6569081273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第14期(2023年7月下)第14期(2023年7月下)或者一门独立的学科名称。但“X文学”中“文学”的意义

8、虚化,泛指网络上流行的某种语言形式并非真正的文学。作用相当于构词法中的后缀。其次变项“X”主要为互联网热词,以双音节为主,形式简短,在整个构式意义中起决定作用,且是整个偏正短语的语义,具有高度概括性。2“X文学”的认知构式语法分析不同于TG学派过度重视句法,而忽略语义和语用研究,认知构式语法主张同时研究构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以期达到对语言现象的全面研究。2.1“X文学”的句法分析“X 文学”作为偏正短语,其中“X”作为修饰语,“文学”为中心词,但是作为构式“X”的句法范畴十分丰富。如表1:表1 “X文学”构式“X”句法分析X形容词动 词名 词英文缩略词拟声词句 子数 量134112比 例8.3

9、3%25%33.33%8.33%8.33%16.67%由表 1 可知“X”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名词,如“丫头”(油腻而自信的语言行为),“小狗”(平淡朴实的文案表达治愈的话语),其次是动词“发疯”(用文字发泄情绪)、“糊弄”(以看起来不敷衍的方式应付生活中难以推托之事)等,除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之外,还有拟声词如“咯噔”,英文缩略词emo(情绪低落时写下的文字)。甚至可以是主谓的完整句子如“鬼打墙”(语无伦次的话语)和“林黛玉发疯”(模仿林黛玉说话方式创造出的话语)。但数词、连词等无法进入“X文学”的构式。因为名词突显一类事物,动词突显过程或关系,形容词具有情感态度,这类实词比虚词连词更具语义

10、表达性。“发疯”贴切概括“发疯文学”宣泄情绪,文字激昂的特点,同时表达情感评价态度。“咯噔文学”中“咯噔”一词原为象声词,描述皮鞋踏地或物体撞击等声音,后用来描述对于突发事件的反应,心理骤然紧张或激动。现形容某个东西太矫情,让人心里颤了一下。2.2“X”文学的语义分析构式义不是构成要素意义的简单相加。“X文学”构式的意义不仅包括变项“X”的意义,也包括“文学”的意义,更包括两个部分和整个构式相互作用。本文将研究变量“X”的意义和“X文学”整个构式的意义。1)“X”本身带有情感意义。当“X”是形容词时如emo和“卑微”。emo是emotional(感情的;人易动感情或容易激动)的缩写,在“emo

11、文学”中指失落,难过。“发疯”指精神受到刺激而发生精神病的症状,或比喻做事出乎常情之外。“废话”表示未提供任何信息量,说了等于没说的话语,均含有贬义的情感色彩。2)“X”表示词语的隐喻意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其内涵和外延在使用中不断地变化,语义也会变迁发生升格,降格等,语义内涵也不断地扩大。林黛玉原指 红楼梦 中的人物,性格多愁善感,敏感孤独。后来用林黛玉指称抑郁质性格的人,再到讽刺别人矫情,爱哭等。由原本中性词不带任何情感评价,发生语义变迁产生贬义。“林黛玉发疯文学”则指网友模仿林黛玉讽刺人的话语模式来达到阴阳怪气讽刺的目的。凡尔赛最初是专有名词,指法国的宫殿,因其装修富丽堂皇具有高端上流

12、的含义,随后网络语言使用中,人们的认知经验通过范畴化或映射出现了新的含义,意为炫耀,讽刺网络媒体上看似谦虚实际炫耀财富的言论。3)“X文学”构式意义。构式“X文学”兴起于互联网媒体,反映社会热点,表达一部分人在特定时期对于社会热点的思考评论或态度,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公众对于早已存在的各种互联网现象的情绪宣泄。“X文学”构式整体上也表达网民对于网络言论的嘲讽或自我调侃。同时也是网络衍生出来的“梗”文化。如“凡尔赛文学”是对花式炫耀的嘲讽;“发疯文学”表面上语言形式激昂,情绪激动不理智非理性实际上也可用来快速解决问题;“卑微文学”则反映了一种广泛存在的畸形恋爱观;“丫头文学”是对油腻过度自信

13、的男性话语的调侃与讽刺;“咯噔文学”则是表达粉丝追星等矫情做作行为的讽刺。2.3“X文学”构式的语用分析语言的意义离不开使用的语境,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脱离语境研究意义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构式作为形义对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其语用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含义。“X文学”构式主要出现在微博和短视频上。微博拥有数十亿用户,具有即时性、发散性、开放性等特点,使用者大多数是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的年轻人。网友们在微博上借用“X文学”这一语言形式发表自己的评论。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X文学”构式也常用作标题来吸引眼球博关注。下文将从语用功能探讨“X文学”构式。1)情感功

14、能是语言重要的功能之一。微博作为一种公开的平台,使用者的信息被隐藏。网民们可在这个虚拟世界,自由发言讲述自己的奇葩经历,发表对于热点事件的看法。“X文学”构式就常用来表达使用者的消极情感态度。例如:内娱粉丝小作文真的很咯噔文学。林黛玉发疯文学真的好有意思啊。74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第14期(2023年7月下)第14期(2023年7月下)会计课的老师真的把废话文学玩得明明白白,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没讲正式的内容。一些废话文学:首先,我讨厌Python。其次,我讨厌Python。最后,我真

15、的很讨厌Python。今日发疯文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马嘉祺老公啊啊啊啊啊啊这辈子老公都喊完了啊啊啊啊啊马嘉祺。打开体制内的朋友圈,仿佛步入了凡尔赛文学的殿堂。2)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为了交际的顺利,人们在交际中会遵循各种原则。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加深人们对于交际的认识,在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以前的同事:八卦一下你为啥分手啊?我:那你确实挺八卦咱就是说,废话文学真管用。初闻凡尔赛文学一词,颇感震惊。因为在我读了福柯、布尔迪厄、德勒兹、萨特、阿尔都塞、拉康、波德莱尔、巴利巴尔、波伏娃等人的著作后,却对这一文体依

16、然一无所知,我为自己的无知颇感懊恼。哎呀呀!一会儿樱桃,一会儿蟠桃的,不让寄非寄,你们这是乱弹琴嘛!一盒就行了嘛!还两盒!我这里是开农产品超市吗?再寄几次我就生气了呀!我这凡尔赛文学及格不。“X文学”构式中的“废话文学”使用迂回的方式,不提供任何有用信息来维持交际中的礼貌,同时制造幽默。“凡尔赛文学”以欲扬先抑的手段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实则炫耀自身,一定程度上也遵守了谦虚准则。发言表示自己不懂凡尔赛一词感觉自己无知,但是实际上却在炫耀自己博览群书。表面是苦恼受到水果的苦恼,实则炫耀。2.4“X文学”构式生成机制2.4.1 语言表达的经济性根据经济原则在确保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人们自觉或

17、不自觉地对语言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经济的安排。“X文学”构式的经济性表现在三个方面:“X文学”大多是双音节词,即使是句子也不超过6个词;倾向于用早已存在的词语而非创造新词;用少量的词表达讽刺、自嘲、无语等情感态度,使用范围广泛。1)真的会笑死,开学一周已经有点发疯文学那意思了,三个女人半夜写不出来作业,整个宿舍交替着沉默和哀号悔不当初。(微博)2)求求领导们少去进修点废话文学好吧。(微博)3)男的是真的不自知丫头文学有多恐怖吗?(微博)发疯两字概括了使用者当下焦头烂额,火烧眉毛的状态。“废话”表达了职员对于领导开会时长篇大论,但是无任何实质内容,却不得不听的无奈。“丫头”两字形象生动地表明

18、了当下男性油腻,充满男性视角对于女性的凝视。“X文学”的表达在准确传达意思实现交际目的的同时,结构精简却内涵丰富、新颖同时达到幽默的作用。2.4.2 类推机制类推机制是语言的重要机制之一,在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类比形式就是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的形式。”即一种现有的句法形式为模型,根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类比改变现有的形式来创造新的形式结构。类推机制在“X文学”构式的生成的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X文学”结构本身的类推;另一方面是与“X文学”结构相似的类推。结构本身的类推使得“X”文学这一语言形式由最初的“凡尔赛文学”、到

19、“丫头文学”“小狗文学”等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越来越频繁。网络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从各类影视、文学、广告等作品中,玩梗复制创造出新的“X文学”。相似结构的类推指“XX体”,“X文学”与“XX体”有着类似的结构,实质人们保留“XX体”的部分特征,进行替换创新创造出新的网络流行语“X文学”。2.4.3 隐喻机制隐喻是人类认识体验世界的基本思维和行为的独特方式,根植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中(Lakoff&Johnson,1980)。“鬼打墙”本义是一种运动错觉,指在夜晚或郊外行走,因分不清方向、自我感知模糊而原地转圈。“鬼打墙文学”将这种运动错觉映射到语言层面,指语无伦次,语义表达模糊仿佛舌头在打转。小狗

20、最初的含义是哺乳动物,嗅觉和听觉很灵敏,舌长而薄,毛色多样,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后因宠物小狗憨态可掬忠诚纯真的内涵。“小狗文学”一般采用幼稚的短圆字体,配上小狗可爱的图画,将人类对于小狗的情感映射到现实人际交往中,“小狗文学”具有渴望纯真简单感情的意思。3 结束语研究发现“X文学”构式句法上“X”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句子,语义上主要反映对社会热点的态度,或在巨大生活压力下,年轻人的调侃与娱乐。“X文学”主要出现在微博、短视频等平台,具有表达情感态度、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功能。“X文学”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语言经济性和认知机制的产物。本文研究构式语法视域下的“X”文学这一新的网络流行语研究材料

21、新颖,但是由于本文语料收集有限,未能收集到“X文学”构式的所有语料且该构式仍在发展中,有待深层次研究。(下转第78页)75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第14期(2023年7月下)第14期(2023年7月下)2)跨学科教学应急语言并不是单独的一门学科,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宏观表现和微观表现,从宏观角度来看,其组成包括应急翻译、应急语言教育、应急信息处理等,微观方面表现为对已有的学科研究。高校在培养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时,可根据专业方向运用多种方式,如专业课、选修课、课程等,整合多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

22、的语言运用能力,以便学生灵活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成为应急语言服务方面的人才。学生掌握跨学科知识还可以提升综合能力,从多学科中掌握必备的实践技能。3)数字化教学科技在发展,应急语言这门新兴学科教学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探索数字化教学的有效方法。目前,人工智能被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应急语言教学可借助它实现发展,这要求教育者要加强应急语言的数字化教学方法的研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高校可根据师生需求进行应急语言数字化教材建设,对应急语言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以便教师在应急语言课堂教学中能充分运用数字化,高校还可利用数字化开发应急语言资源,在教学时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突发事件场景,培养学生的

23、应急能力,可建立网络虚拟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探索应急语言相关课程的“智慧课堂”教学方式。3.4 研发应急语言产品和技术当前,应急语言服务平台的建设应依托现代高科技,二者有效结合,能在紧急状态下发挥应急效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国家提供高质量的应急语言人才。在此背景下,高校要注重应急语言产品、技术的研发,能够研发出应急语言的翻译、监测、文本检索方面的技术,还要研发出与此相关的电子书、App,将它们广泛应用于重大灾难事件中。高校要长远发展,应该进行产学研发,应急语言教学也要满足这一点。由此,高校要主动与企业、科研院校、国内外院校合作,共同研发应急语言技术和产品。例如,在面对

24、突发事件时,国内的一些高校与科技公司共同研发了微信版、抖音版的在线翻译软件,让不同地区的人们更好地沟通交流。4 结束语应急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提升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高校承担着应急语言人才培养的责任,需加快应急语言教学与文化建设、校园人才培养的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这种方式能够助力应急语言工作,解决未来突发事件中的语言障碍,为灾难信息的发布做好准备。总之,高校要重视应急语言教学,培养各领域的应急语言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参考文献:1 魏笑梅.高校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2,11(19):88-90,97.2 魏笑梅.国内应急语言服务研究现状与展望J

25、.文学教育(下),2022(5):93-95.3 李迎迎,潘晓彤.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构探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28(4):10-19,157.4 蔡基刚.应急语言服务与应急语言教学探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42(3):13-21.5 王立非,任杰,孙疆卫,等.应急语言服务的概念、研究现状与机制体制建设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42(1):21-30.6 滕延江.应急语言服务:研究课题与研究范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42(1):31-44.【通联编辑:代影】(上接第75页)参考文献:1 李娜,吴林.网络流行语“凡尔赛文学”的模因论

26、解读J.戏剧之家,2021(26):182-183.2 杨乐,高群.网络新式文学之“凡尔赛文学”语用预设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4):116-119.3 金一凡.作为符号的小狗:“小狗文学”中的青年社交文化与人际关系J.新媒体研究,2022,8(14):68-71.4 宋志浩.网络流行构式“X文学”机制研究J.汉字文化,2022(10):13-14.5 Goldberg A E.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6 Goldberg A 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7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通联编辑:光文玲】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