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指南录后序》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文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缙绅 纾祸 觇视 荟萃
翌日 羁縻 分当引决 号呼靡及
渚洲 诋大酋 自刭 巡徼
愧怍 得间奔真州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层见错出 通 解释:
(2)主辱,臣死有余僇 通 解释:
(3)为巡徼所陵迫 通 解释:
3.解释多义字:
间:得间奔真州 间以诗记所遭
靡: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望其旗靡
殆: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思而不学则殆
如: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夕行步如平常
文:微以自文于君亲 越俗断发文身
度:予自度不得脱 何不改乎此度
以:夜则以兵围所寓所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4.解释词类活用。
(1)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用作状语的名词:
北虽貌敬 予分当引决 草行露宿
(2)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用作动词的名词:
道海安、如皋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5.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6.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C.死生,昼夜事也。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7.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C、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 D、请罪于母,母不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革除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萃:会集
C.会使辙交驰 会:正赶上
D.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意:估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D.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将以有为也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B.莫知计所出 而不知其所止
C.而余不得归矣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D.贾余庆献谄于后 溪虽莫利于世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辞相印不拜——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
B.以资政殿学士行——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查点吕师孟叔侄二人叛国(的罪行)。
D.予分当引次,然而隐忍以行——我理当自杀,可是(还是)勉强忍耐着前往。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祐二年,南宋形势严重,元兵逼到都城临安城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文天祥矢志报国,不顾利害。
B.国难降临,文天祥想法有三:一是为国捐躯决心已定;二是打算以外交手段挽回败局;三是侦察敌情以决定救国对策。
C.文天祥出使元军后遭受扣押,忍受屈辱,被驱北上,自杀未遂,想到了以后的斗争,坚持活了下来。
D.文天祥想以言辞说动敌人是不符合实际的,说明他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对敌人估计不足。
6、解释加横线字
①除右丞相( ) ②会使辙交驰( ) ③予不得爱身( ) ④予更欲一觇北( ) ⑤予自度不得脱( )⑥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
⑦以祈请使诣北( )⑧以资政殿学士行( )⑨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
7、翻译下列句子
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
②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
③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
④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
⑤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
8,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大意,并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与品格?
大意:【 】
精神与品格是:【 】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9.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②无日而非可死: 【 】 ③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
④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
⑤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10. 作者铺叙了18种经历死亡威胁的情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1. 你是怎样体会、理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句中文天祥的“痛”的?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