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节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机械能和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方法与过程:
(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机械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
(3)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动能、势能影响因素及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
动能、势能影响因素及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
教学准备
教学配套用课件、斜面,力学小车,砝码,斜槽,钢球,木块,橡皮筋,压缩弹簧等。
活动方案
导学策略
个性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阅读课本图片设置问题导入
二、 新课教学
1. 由运动物体、弹性物体、高处落下的物体都能做功引出能的概念。
2. 列举现象得出动能的概念,列举具有动能的物体。
3. 在活动三中,强调两种实验方法:转换观察法、控制变量法。介绍小车滑下的速度与高度的关系。
4. 组内交流列举生活中的动能现象
5. 活动四中指导学生自制器材,完成探究,并列举生活中的弹性势能现象
三、 总结提升
组内交流小结
四、检测与反馈
问题探究:
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要限制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运动员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为什么越来越快?
活动一:认识能
列举现象:锤子从高处落下将钉子钉入木头中、拉开的橡皮筋可以将纸团射出、掷出的铅球将地砸出一个坑
归纳得出能的概念:
活动二:动能
1. 阅读P30图12-3、图12-4得出动能的概念
动能:
2. 列举具有动能的物体
活动三: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1)猜想与假设: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物理科学方法:转换观察法: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反映动能的大小
控制变量法: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第一步,先研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要保证运动
物体的质量不变.
第二步,研究动能的
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要保证速度不变.
(4)分析与论证:
通过探究可以发现:
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和 有关,
物体的 越大, 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5)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这个结论?
活动四:弹性势能
(3) 探究: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
按课本要求制作一个卡片.松开手后会发现什么现象?如果不将卡片压平,放开手后又怎么样呢?
2探究:弹性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按课本要求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
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做功,因此它具有 .在一定限度内,形变越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 就越 .
(4)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这个结论?
检测与反馈
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只苹果放在茶几上,它没有做功,所以不具有能
B.百米赛跑中跑得快的运动员一定比跑得慢的运动员动能大
C.甲、乙两个物体甲对外做了5J的功,乙对外做了20J的功,原来甲具有的能少。
D.一个物体能做功,它一定具有能
2.甲、乙两个物体处在同一个水平面,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大
C.甲做功的本领一定比乙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在某次探究活动中,小明对老师给出的“小球在光滑斜面由静止释放时,所处高度越高,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而与小球质量无关”这一结论产生了质疑。他猜想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自由滚到底端时的速度——
猜想一:可能与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的高度无关
猜想二: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他选择了一些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图中A、B、C分别表示小钢球在第0.1s末、第0.2s末、第0.3s末所处的位置,钢球1、2、3的质量关系为m1 < m2 = m3)
1
2
A
C
B
2
3
A
C
B
(1)实验一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一”或“二”),通过该实验他得到的结论是: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自由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小球的质量_________ 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实验二中,小球2和3在同一光滑斜面的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到达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2、v3,请判断v2 v3(选填“>”、“=”或“<”)。
2
1
实验三:
(3)在完成了以上探究后,小明继续进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的实验三,根据实验的结果 :他得出了“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原因是 。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四、 导入
被举高的重锤能将木桩打入地里,把铅球举高,落下后,会把地面打出坑,说明被举高的物体也有对其他物体做功的本领,也具有能。
五、 新课教学
1. 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一,思考问题
2. 总结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并举例
3. 完成活动二
4. 由单摆的例子总结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
5. 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解释现象
六、 总结提升
组内交流小结
四、检测与反馈
活动一:重力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对其他的物体做功,它就具有
弹性势能;被举高的物体同样具有做功的本领,它也具有
势能,这种势能叫做 .
1模拟打桩:
想一想:要想把桩打得深些,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猜想:方法一:
方法二:
2.探究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
结论: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和
有关, 越大, 越大,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这个结论?
活动二:机械能 ,
动能
机械能
势能
活动三: 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
按课本活动12.4实验
1.使摆球偏离原来的位置(O/)到A点.
当摆球从A点向下摆动时,它的速度越来越 ,动能逐渐 ,
势能逐渐 。
当摆球到达最低点时,它的动能最 ,
势能最 ,在此过程中,摆球的 能逐渐
转化成 能。
然后摆球从O/点B点运动时,它的速度
越来越 ,动能逐渐转变成 能。
当摆球到达最高点时B时,它的动能
为 势能最 。
2.规律总结:
3.观察图12-12,分析各图中动能和势能转化的情况
组内交流分析
4.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表明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5.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检测与反馈
1.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2.超市的自动扶梯把小明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小明的 ( )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3.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明同学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物体高度,②物体质量大小,③物体所处地理位置。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首先决定对因素①进行验证.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1个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1)该同学依据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
(2)本实验的结论是 ;
(3)若想对因素②进行验证,你认为实验中应控制相等的变量是 。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