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实施路线图 念转型阶段路线图
【时间】
年 月 日——年 月 日(为期一月)
【目标】
通过专家报告和自主阅读书籍,转变思想,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习惯,理解高效课堂核心理念——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在日常教学中,从惟学建构教学关系,从惟生建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理念转变观念,观念形成方法。
促使学校在既定时间内完成高效课堂实施所需硬件和软件的准备,并让老师们初步掌握高效课堂的操作技术,建构高效课堂基本框架。
【实施过程】
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高效课堂的整体框架。
一、营造学校课改氛围。
1.校园外显文化的创建:如墙体标语、悬挂条幅、文化展板、广播站等。
2.班级文化布置:围绕着小组竞评布置相关的竞评栏、周或月星级小组、学生作品巡展等。
3.小组文化落实:每组要有本组的展示区域、桌牌等,要包含组名、组训、组徽、班规等。
4.主题活动开展:围绕高效课堂组织开展相关师生活动,如征文、教师论坛、学生主题班会等,让师生围绕高效课堂谈感悟、写心得,在活动中进一步转化观念、统一思想。
二、硬件的完善和充分使用
1.各教室配置必要数量的黑板,学生用的展示小黑板等。
2.根据合作学习的实际需要,调整桌椅的排列布局。
3.布置和谐、整洁、美观,鲜明,主题明确的教室环境。
4.学校配备各功能房,如教师集体备课室、师生教学科研活动室,师生作品展示台等等。
三、建立健全各种配套措施
1.机构设置: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督察部门(课堂验评组)、科研等机构。
2.出台系列管理制度规范,主要包括:
课堂督察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反馈会议制度、奖励晋级制度、制定课堂评价标准和小组竞评制度等微观层面的评价文本,各项改革配套措施方案的出台,如学校推进课改实施方案、各部门工作推进方案、班级管理方案、教师自我工作达标计划等。
四、学习小组的创建
建立健全学习小组,改变班级授课的大的学习组织形式,为合作学习、高效学习做好组织上的准备。小组的划分,组建,组长的选拔任用,组员的培训,小组的建设等事项。
五、课堂流程的初步尝试
部分教师尝试按照高效课堂流程进行课堂的实践操作。
【本阶段改革要点】
1.本阶段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老师们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因此,一定要作好各方面的动员预热工作。主要着力点如学校文化氛围的创建,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家长的沟通交流、教师的思想导向,对学生的告知与引导等。尤其要关注教师中间的怀疑心理和畏难情绪,尽可能为老师们转变原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切记,心理问题解决不了,其他一切事情都会遇到巨大障碍。
2.学校必须及时配置必要的教育教学硬件,提供一切有利于改革的教育教学条件,尽可能不要因陋就简,省了一小事,给教育教学带来一些大不便。尤其是校园环境改造,教室环境的重新布局,桌子椅子的重新安排,黑板等学具的及时到位,都影响改革的速度和步子。
3.本阶段尽量完成部门和制度的完善出台。“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部门的设置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借鉴成功学校的典型经验,适当的作出调整,尤其是人员和功能的转变是重点。
4.此阶段重要目标在于鼓励老师们勇于尝试,敢于自我超越,自我否定,改变以往习惯了的教学上课方式,大胆进行课堂新结构新模式的探索。
5.不一定要求所有的老师都必须使用新结构新模式,允许部分老师走的慢一些,步子小一点,关键是,要发现和激励骨干老师,发现课改积极分子,为全体老师树立榜样。
6.各种评价工作切忌一步到位,心急求快,追求完美的评价标准,求全求高,要根据改革的实际水平逐步提高评价标准,逐步增加评价指标的数量和提高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