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技术交底记录表
工程名称: 第1页,共3页
单位工程名称
循环水泵房
分部分项及工序名称
0m以下结构混凝土施工
交底地点
施工现场
交底日期
2014.09.05
接受交底班组
接受交底负责人
交底内容审批
交底人
交
底
内
容
技术交底
1.施工内容
循环水处理地板及池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C30,W6,F150。详见辅机循环水泵房图
2.材料要求
混凝土:应选用矿渣水泥,进场原材料质量应满足现行相关规范。
3.施工准备
3.1施工机械:振动器3个(一个备用)、照明灯具、铁锹、木抹子、铁抹子等。
3.2施工电源:电源由就近电箱接引。
3.3施工道路:现场施工道路畅通。
4.工艺流程
清理垫层→混凝土浇筑→振捣→找平→养护
5.操作工艺
5.1清理垫层及池壁模板清理
池壁模板内杂物用高压水枪清理干净,并用鼓风机鼓吹,浇筑时模板上不能有水,垫层不能留有积水。
5.2浇筑混凝土
a)底板混凝土浇筑
应由一侧向另一侧,或中间进行,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浇筑方法采取斜向推进,用振动器振捣密实。在底板与池壁,柱大放脚连接部位,待底板浇筑完后,稍停30m-50m,待不翻浆后再继续浇筑,避免在交接处出现烂脖子和施工缝。池底板表面在混凝土初凝前,应压实抹光。
b)池壁混凝土浇筑
池壁浇筑应从中心部位开始向两侧对称进行,每层高20~30cm,使模板受力均匀,防止向一侧倾斜。混凝土应通过串筒分层均匀下料,用振动器分层振捣密实,振动棒插入间矩不大于45cm,振动时间20~30s,使多余水分和气体排出,表面泌水应及时排干。池壁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避免留施工缝。浇筑时设专人看摸,随时检查对拉螺栓、拉杆的松紧程度、模板有无变形、漏浆、
第2页,共3页
套管铁件的位置有无移位,发现情况,及时纠正。
c) 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串桶或者溜管,防止砼发生离析现象。
d) 池壁预埋止水钢板位置应正确,不得出现歪斜、变形等现象。
e)在浇筑砼前应做坍落度试验,并在现场留置同条件砼试块。
混凝土抗压试验取样
循环水处理:标准养护 3组 同条件养护 2组
5.3 振捣
砼振捣应密实,振捣砼时应由下至上按“快插慢拔”的方法振捣。振捣棒应避免碰撞钢筋,并应与模板保持一定的距离。振捣时正道帮必须插入下层5cm以上。在确认砼已完全密实或表面不出现浮浆且不再有气泡冒出方可停止振捣。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R。
5.4 找平
砼振捣密实后,按标杆检查一下上平,用木抹子压实搓平,再用铁抹子收面,混凝土表面初凝前采用二次抹面刮平的方法以防止早期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的产生,保整砼施工质量。
5.5 养护
混凝土浇完,终凝后,应用黑心棉覆盖,洒水养护,池底板亦可采用蓄水养护。底板及池壁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始可拆除模板,并继续养护不少于14d。
5.6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要安模板先支后拆的顺序逐层拆除,模板拆除时发现混凝土表面出现质量问题(如气泡,麻面,烂根等)应及时处理。
5.7成品保护
a)水池施工完后,应及时作外部防水层,回填覆土,避免长期曝晒。
b)做好水池周围排水措施,检查管道防止漏水,避免专项产生不均匀沉陷而造成裂缝渗漏。
c)水池预埋铁件应按设计位置和标向准确埋设和固定,防止事后打凿损坏池壁。
安全交底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及时正确挂挂设安全带,严格执行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2.新入厂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时要进行安全教育;要懂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安全教育中要有环境保护内容。
3.安全人员要跟班值班,杜绝一切事故隐患。现场要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要整洁、规范,内容应区域相符合。
4.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违规作业,非本工种不准跨工种作业。
第3页,共 3页
交
底
内
容
5.加强机械、用电的安全管理,电源盘严格使用带漏电保护器的移动盘。
6.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加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所有用电工具均要有安全接地;现场施工用电的配置及其它带电机械、工器具的用电检修、维护需专业电工操作,电工需持证上岗。
7.做好每天的安全、进度、质量记录以及交接班记录。
8.施工建筑垃圾堆放整齐,及时运走;施工现场不准吸烟;
9.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废料、垃圾筒并安排专人清扫,保持现场施工
环境的清洁。
10.施工用电应符合甲方规定采用三项五芯电源线,带电作业人员必须做好防护措施、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11.必须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谁施工、谁清理”,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
参加
交底人员
施工
人员
姓名
工种
姓名
工种
姓名
工种
其它 人员
姓名
职务
部门
姓名
职务
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