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单 设计人:金王建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二)
【学习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2.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方面的基本含义。
【活动方案】
活动一、追寻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1.观察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
水 氧气 氢气
从上图可以看出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成了 和 ,它们又重新组合成了 和 。根据图示,在上述反应的过程中,下列哪些量没有发生变化( )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氢原子的质量
E.氧原子的质量 F.氧元素的质量 G.氢元素的质量
2.在电解水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
其原因是 (从微观角度回答)。
讨论: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活动二、体验化学方程式及其含义
1.表示化学反应有多种形式,如下表所示: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水 氢气+氧气
H2O H2+O2
2H2O2 H2↑+O2↑
碳+氧气 二氧化碳
C+O2 CO2
C+O2 CO2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O2 P2O5
4P+5O22 P2O5
铜+氧气 氧化铜
Cu+O2 CuO
2Cu+O2 2CuO
在上述表示化学反应三种形式中,你认为哪种形式用来表示化学反应更为完善,说出你的理由?
2.体验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P + 5O2 2 P2O5
4×31 5×32 2×(2×31+5×16)
= = =
请根据以上的化学方程式及计算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⑴质的含义: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反应条件是 。
⑵量的含义:每 份质量的磷和 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即该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 。
⑶微观含义: 个磷__________和 个氧 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个 。
⑷“ = ”除表示“反应生成”外还表示 ,你能从上面的体验中找到依据吗?
3.联系你对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理解,完成课本P94的“讨论”
【课堂反馈】
1.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 一定改变的是( )
A.原子种类 B.原子个数 C.原子质量不变 D.分子种类 E.元素种类
F.物质种类 G.物质的总质量 H.同种元素的质量 I.分子的数目
2. 根据化学反应:2H2S+3O2 2H2O+2X,推知X的化学式是 ,依据是 。
3.计算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C + O2 CO2中 m(C)∶m(O2)∶m(CO2)= 。
2Cu + O2 2CuO 中 m(Cu)∶m (O2)∶m(CuO)= 。
2H2O 2H2↑ + O2↑中 m(H2O)∶m(H2)∶m(O2)= 。
2KClO3 2KCl + 3O2↑中 m(KClO3)∶m(KCl)∶m(O2)= 。
4.化学反应2A+B 3C+2D中,已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6g,生成的C、D的质量分别为18g、20g,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g。
5.化学反应A+2B C+2D中,已知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9,当1.6g的A与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则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之比为 。
6.化学反应2A+B C+2D中,已知A、B、C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3、71、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7.在反应S+O2 SO2中如果生成了6.4g二氧化硫则需要硫 g,氧气 g。
8.将A、B、C三种物质各15 g发生化合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D物质30 g,若再加入10 gC,A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A和B质量比为 。
9.拓展思考:16g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g水 ,能确定它的组成吗?
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