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集体教学教案 枇杷
执教者:关英平
一、 学情分析
本班为一年级预备班,共有9名孩子:6名孩子佩戴了助听器,1名孩子植入了人工耳蜗,徐志威和林恒镔的助听效果为适合,王晶、陆鑫梅和唐智勇助听效果为较适,周璐莹和沈逍的助听效果为看话;2名未佩戴助听器的孩子通过看口形和手语进行学习;9名孩子中有四人同时伴有一些认知障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孩子们的听觉、言语、语言和认知的发展程度,将这九名孩子分成两组,A组:徐志威 唐智勇 陆鑫梅 王晶 B组:张小华 宋梦晴 周璐莹 林恒镔 沈逍
二、 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主题是结合相关音位学习常见水果。本节课是在已学习过的苹果、菠萝、葡萄等水果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枇杷的教学,整堂课以学习枇杷的颜色、形状、味道为主要线索,以听、说、读、画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从情景导入到实物教学,再到看图学习,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利用视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的感官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两组孩子始终渗透了听觉、言语和语言方面的训练,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三、 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b、m、d、h
第二阶段:p、t、g、k、n
第三阶段:f、j、q、x
第四阶段:l、z、s、r
第五阶段:c、zh、ch、sh
声母音位:/p/
最小音位对:/p—t/
词语:枇杷
词组:黄枇杷
大枇杷 小枇杷
句子:枇杷甜。
枇杷甜甜的。
注:(目前本班孩子的学习进度是处于正常儿童声母习得顺序的第二个阶段声母∕p∕,本节课主要学习第十五号最小音位对∕p-t∕ 在“枇杷甜。”和“枇杷甜甜的。”两个句子中体现这组音位对。)
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和实物来认识枇杷。
A组:认识“枇杷”,学会正确听、说“枇杷”。
B组:认识“枇杷”。
2. 通过听说训练能说出词组“黄枇杷”“大枇杷”“小枇杷”
A组:能正确理解并表达词组“黄枇杷”“大枇杷”“小枇杷”,并表达句子“枇杷甜” 和“枇杷甜甜的”。 (强化15号音位对/p—t/)
B组:能基本掌握词组“黄枇杷”“大枇杷”“小枇杷”,并表达句子“枇杷甜”。 (强化15号音位对/p—t/)
康复目标
1.听觉:能正确识别双音节词语(苹果、菠萝、葡萄、枇杷)。
(形式:四选一、四选二)
A组:不看口型进行识别训练。
B组:看口型进行识别训练。
2.言语:巩固强化音位p的发音,强化音位对/p—t/的训练。(音位的听说能力)
A组:能正确清晰地表达目标词语和句子。
B组:能模仿口型表达目标词语和句子。
3.语言认知:会看图片或实物说词语和句子,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对话,语句较为通顺连贯。
五、 教学重难点
1.声母音位/p—t/的听辨、对比跟读和对比发音。
2.目标词组和句子的理解和表达,并形成听、说能力。
六、 教学用具
各种水果(枇杷、苹果、菠萝、葡萄等)的图片、玩具,实物、PPT,词句卡,
口袋
七、教学过程
(一) 设计情境,常规训练
1.点名答到(礼貌教育)
辅课老师扮演水果妈妈,主课老师请水果妈妈一起来上课,请听到名字的小朋友和水果妈妈打个招呼(你好)。(点名时,要求A组遮口,B组不遮口)
2.呼吸训练(巩固韵母i和a的发音,为发好枇杷这个词语做准备)
师:小朋友们喜欢水果妈妈吗?我们一起来唱歌吧!
①先深呼吸后再发长长的/ i—/和短短的/a-a-a-a-a-a /。
②深呼吸后一起表达papapapapa
(二)情境导入
1.师:今天水果妈妈还带了好多水果宝宝来和我们一起上课,请一位小朋友摸摸水果妈妈带来的大口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宝宝,再请另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这些水果宝宝的名字,并找出相应的词卡贴到小黑板上。最后摸到一个不认识的水果宝宝。
2.师:水果妈妈,这是什么水果宝宝啊?水果妈妈答:这是枇杷宝宝,并出示词卡--枇杷。
(三)新授
1.学习词语枇杷 (巩固音位∕p∕)
(1)结合实物、图片和词卡学习词语。
(2)学生读词语。
① 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读。
② 个别读,个别正音。
③ 开小火车读。
④ 分小组读。
(3)看“枇杷”的图片,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师:提问“什么”
生:回答“枇杷”
(4)巩固词语
生:开火车轮流提问“什么”并回答。(主辅课教师在一边正音)
2.学习词组
(1)学习词组“黄枇杷”
①教师出示一颗黄色的枇杷,引导学生观察,进而学习词组“黄枇杷”。(音位∕p-p∕的语音重复训练)
②学生齐读和个别读词语,个别正音。
③最长声时训练
深吸一口气,连续说“黄枇杷”,看谁说得又多又好。(提醒学生正确的呼吸方式)
(2)学习词组“大枇杷”和“小枇杷”。 (音位∕p∕的强化)
①教师出示一大一小的两颗枇杷,引导学生观察,引出词组“大枇杷”和“小枇杷”。
②学生齐读和个别读词语,个别正音。
③响度训练
师:我们用大大的声音说“大枇杷”,用小小的声音说“小枇杷”。
A组:结合枇杷的大小进行响度练习,大声说出“大枇杷”,小声说“小枇杷”。
B组:结合枇杷的大小进行响度训练,用手语表达“大枇杷”和“小枇杷”。
3.学习句子
师:你们吃过枇杷吗?今天老师请你们吃枇杷。
(1)尝一尝,说一说(音位对比)
①辅课老师“水果妈妈”把剥好皮的枇杷分给小朋友们吃。
②吃好后,师提问:枇杷甜吗?
A组:学习句子“枇杷甜” 和“枇杷甜甜的”。(语音重复)
B组:学习句子“枇杷甜” 。
③齐读、开小火车读、分小组读、个别读。
4.对话交流
师生互动:枇杷甜吗?枇杷甜。枇杷甜甜的。
生生互动:枇杷甜吗?枇杷甜。枇杷甜甜的。
(四)巩固练习
1.听觉识别训练
把“枇杷”和其它水果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听(看)指令做动作。(听觉记忆训练)
A组:听一听,拿一拿这几种水果(苹果、菠萝、葡萄、枇杷)中的一个到两个。
B组:看一看,拿一拿这几种水果(苹果、菠萝、葡萄、枇杷)中的一个。
(四)小结
1.看实物说一说:什么(枇杷),什么颜色的枇杷(黄枇杷),一个是怎么样的枇杷,另一个是怎么样的枇杷(大枇杷和小枇杷),枇杷是什么味道的(枇杷甜。枇杷甜甜的。)
2.师生再见,和水果妈妈和枇杷宝宝说再见,结束课堂。
(五) 拓展
A组:请小朋友画一画 “枇杷”。(白纸)
B组:请小朋友涂一涂 “枇杷”。(已经画好枇杷的画纸,涂色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