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科
语文
课题
白头翁的故事
课时
2
班级
豆豆班
执教
叶明
时间
10.12
教
学
目
标
A组(张强、杨峻程、戴琴、刘思颖)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有意思”、“有始无终”两个词语的含义。
2.通过默读、轻声读、齐读等形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含义。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白头翁的故事”,使学生理解做事情不能有始无终,要做到有始有终的道理。
B组(徐兴星、杨庆、陈慧、戴煜力)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有意思”、“有始无终”两个词语的含义。
2.通过默读、轻声读、齐读等形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含义。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
3.通过学习“白头翁的故事”,使学生理解做事情不能有始无终,要做到有始有终的道理。
C组(杨仕宇、何中锜、杜诚)
1.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一起跟读词语及句子。
2.能遵守课堂纪律,养成举手答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有意思”、“有始无终”两个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默读、轻声读、齐读等形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含义。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新知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白头翁这种鸟头上都有一块白色的羽毛,是因为(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从此,它把一头白发传给了子孙,让它们世世代代都记住这个教训。”
(学生齐读句子)这是个什么样的教训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课文,学习(齐读课题)
二、新知讲授
打开课文,自己轻声地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白头翁跟着哪些动物学本领了?结果怎样?(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跟着喜鹊学造房子、跟着黄莺学唱歌(板书:造房子、学唱歌)
学的结果怎样呢?(都失败了)
1.学习第2自然段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白头翁是怎样跟着小动物们学本领的。首先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白头翁跟着喜鹊学本领的过程用“——”画出来。
同学们,你们见过喜鹊造房子吗?(没有)这里有一段喜鹊造房子的录像,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看了这段录像,你们觉得喜鹊造房子怎么样?(有趣、好玩)课文中就有一个词语是形容有趣、好玩的,你能找出来吗?(有意思,教师板书)
看到喜鹊造房子,白头翁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他决定跟喜鹊学造房子。他是怎样学的呢,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画的内容?(开头它学得还认真,但是没过多久就厌倦了)(板书:厌倦)他是怎么说的呢?(造房子天天衔树枝,太累了!)(板书:太累了)
你能读出白头翁“太累了”的感觉吗?
这是书上面写的,你能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白头翁跟着喜鹊学造房子的故事吗?
如果给你一些小提示,相信你会说的更好。出示句子:白头翁看见 ,觉得
,决定 。开头
,但是 。它说:“ !”
学生先自由练说、个别试说、齐说
2.学习第3自然段
像这样,抓住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我们再复述课文时就显得简单得多了。
我们就这样来试试第3自然段,好吗?
首先请大家轻声地读读第3自然段,完成这个练习。
出示:白头翁听见 ,觉得 ,决定 。开头 ,但是 。它说:“ !”
学生填写练习纸,C组学生看图认物
这次白头翁谁学本领的?(黄莺)你们听过黄莺的歌声吗?(先播放黄莺的歌声,再播放喜鹊、麻雀的声音)比较一下,那种鸟的声音就像唱歌一样好听。
这么好听的歌声,白头翁又是怎样学习的呢,你能把你写的内容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教师板书:有意思、厌倦、受不了
这一次白头翁学本领又以半途而废而告终了。
你能把白头翁这两次学本领的故事连起来概括一下吗?(学生尝试复述2、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经过两次失败之后,白头翁有没有吸取教训呢?请大家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后来,它又跟着大雁学飞行,跟老鹰学打猎,都是有始无终,没有一件事情能坚持下去。
成语“有始无终”是什么意思?你能从字面上尝试理解吗?
做事情能有始无终吗?(不能)那应该怎样呢?你能把这个成语换一个字来说说吗?(有始有终)
是呀,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不能有始无终,那样就会一事无成了。就像白头翁这样,出示“直到头发白了,它还是没有学到什么本领。”(学生齐读)
三、课外延伸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一个做事情的道理。其实,古往今来,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今天又到周末了,请大家回家去搜集一个这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全体学生齐读课题、句子
AB组学生汇报自己的答案
A组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
AB组任意一学生与大家分享
A组学生尝试说完整的一段话
AB组学生试练、试说
AB组学生把自己写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A组学生尝试连说
A组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板 书 设 计
白头翁的故事
造房子 有意思 厌倦 太累了 有始无终
学唱歌 有意思 厌倦 受不了 有始有终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