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学测辅导 第三讲 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复习过程】【例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B电解质 C钠盐 D碱性氧化物【例2】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SO2 BH2O CNaCl DHCl【小结1】物质的分类1、物质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如下图:混合物 金属酸性氧化物物质 单质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纯净物酸其它氧化物无机化合物碱 盐 化合物有机化合物2、化合物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1)根据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否能导电,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2
2、)根据构成化合物的化学键的不同,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例3】下列分散系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是()ANaCl溶液BFe(OH)3胶体C新制Cu(OH)2悬浊液D蔗糖溶液【例4】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C溴水D氢氧化铁胶体【小结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2、溶液、胶体、浊液都属于分散系,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其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m的叫做浊液,在10-910-7m之间的叫做胶体,小于1
3、0-9m的叫做溶液。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指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可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吸附性。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物,用作净水剂。【例5】下列关于离子反应H+ + OH- = 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从反应的热效应角度看属于放热反应 B该反应从有无电子转移角度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该反应从形式角度看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可以表示所有强酸和强碱间发生的离子反应【小结3】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 分解、置换、复分解;2、根据有无电子转移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3、根据在溶液中进行是否有离子参与可分为:离子反应和分子反应;4、根据热
4、量的变化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5、根据化学反应能否进行到底可分为: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知识梳理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 中或 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大多是电解质。判断方法:用物质类别判断;用导电性实验判断。2非电解质:在 中和 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CO2、SO3等)、某些气态氢化物(NH3、CH4等)是非电解质。3.二者区别:性质区别: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本质区别:能否电离。【例6】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酒精 B食盐水 C硫酸 D铝【例7】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2SO4 = H2+
5、+ SO42- BBa(OH)2 = Ba2+ OH-CNaNO3 = Na+ + NO3-DHClO = H+ + Cl- +O2-【巩固训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氯化钾 B二氧化碳 C碳酸钠 D乙烷2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纯盐酸纯净物B氯化钠溶液混合物C氯化银非电解质D氧化铝碱性氧化物3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有尘埃的空气 溴水 蒸馏水 Fe(OH)3胶体 淀粉溶液ABCD6下列化学反应中,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OH + H2SO4 = Na2SO4 + 2 H2OB、NaHCO3 = Na2CO3 + CO2 + H2O C、NH3 + HCl = NH4Cl D、CuO + H2 = Cu + H2O 7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分类组合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纯 碱盐酸烧碱氧化铝二氧化碳B烧 碱硫酸食盐氧化镁一氧化碳C苛性钾醋酸食盐氧化铝二氧化硫D苛性钠硫酸纯碱氧化钠三氧化硫8胶体一般具有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特点,能较快的使浑浊的污水变澄清。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明矾的净水原理。9.Cu、HCl、H2SO4、NaCl固体、NaOH固体、 KNO3溶液、CaCO3、CO2、蔗糖、盐酸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