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与慢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难点:速度公式的应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观察比较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龟、兔赛跑”的故事;小时候的“赛跑游戏”二、 新课教学 比比看谁快?路程/m时间/s 甲10013 乙10015 丙12013 甲乙比较:相同路程,比时间 甲丙比较:相同时间,比路程 乙丙比较:路程不同,时间不同,怎么办? 1、速度 (1)概念: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公式:v 变式:t= 、s=vt (4)单位:ms 、
2、 m.s 常用单位:kmh 、km.h体验:小资料一些物体的运动快慢例题讲解p强调:解题过程要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把数值和单位代入时,单位要统一,计算过程和结果都应带单位。比一比谁快: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练一练:小东放学回家时的步行速度大约是1.2ms ,他从学校步行到家需要8 min,请问学校离小东家大约多远?2、 匀速直线运动自然过渡,引出机械运动的分类:按路线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速度又把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讲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速度恒定不变,任意相同时间通过路程相同,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说明:变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来的速度是平均速度。小结:作业:p 3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