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伯牙绝弦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68819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伯牙绝弦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课人: 学校审核: 课题 25、伯牙绝弦 课型 自学探究课+巩固展示课 课时 2 时间 12.6-12.7 目标我明确: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重点:难点: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学习流程: 自学探究课: 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尝试练习-达标检测 巩固展示课: 明确目标-自主合作-展示提升-达标检测 复习提升课: 明确目标-知识梳理-拓展提升-达标检测 师生随笔 【温故知新我热身】 一. 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1)、读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 ),“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 (2)、读3—5遍课文,我能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 弦( ) 哉( ) 兮( ) 峨( ) (3)、我能把文中难写的字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2、对照注释,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⑵、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⑶、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3、对比阅读,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 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 善哉 4、我能根据文中句子的意思,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并能用“|”把读法在文中标注出来。 【自主学习我能行】 二. 1、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找出文中原句,说说你的感受。 2、再读课文,想一想:伯牙和钟子期为什么互称知音?找出文中原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3、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对此你有何感受? 4、自我挑战:我能根据“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想象出伯牙“志在明月、志在春雨、志在秋风、志在冬雪……时,钟子期是怎样赞叹伯牙的琴声的?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春雨。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秋风 钟子期曰 ; 伯牙鼓琴,志在冬雪。钟子期曰: 5、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还能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6、我能把这篇古文改写成小故事,生动地讲给别人听。 【合作探究我快乐】 三1.小组内合作探究上面的内容. 2.小组准备展示. 【精彩展示我最棒】 四.根据展示任务,在班级内展示上述内容. 【智勇冲关我必胜】 五. 根据括号里的注释,读懂下面文言文小故事,再完成练习。 楚人有涉(渡)江者,其剑自(从)舟中坠于水(掉到水中),遽(急忙)契(刻)其舟,曰:“是(这)吾剑之所从坠(掉下去的地方)。”舟止,从其所契者(刻着记号的地方)入水求之(寻找剑 )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这样),不亦惑乎? 1、这是个成语故事,题目叫 。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里的“若”的意思是: 。 这句话的意思是: 【整理学案我反思】 学法提示: 1、查字典或对照文中注视,解释词语,说出句子的完整意思。 2、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读文、背诵课文。再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谊,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