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石潭记复习.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67122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石潭记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石潭记复习资料一、 基础知识(一)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并称“韩柳”,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七人并称“唐宋八大家”。本文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二)文言词语1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牙一样下见小潭【下】向下 日光下彻【下】向下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俶尔远逝【远】向远处使动用法: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意动用法:如鸣佩环,心乐之。【乐】以.

2、为乐,对.感到快乐形容词用作动词:近岸,卷石底以出【近】靠近2 古今异义【小生】年轻人。3 一词多义【以】 全石以为底(把) 卷石底以出(而) 以其境过清(因为)【为】全石以为底(作为)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以其境过清(凄清)【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知其源(能)【可】下见小潭(现出) 明灭可见(看见)【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 隶而从者(跟随,随从)【差】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环】如鸣佩环(玉环) 四面竹树环合(环绕)4重点词语水尤清冽(格外) 全石以为底(作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 潭中鱼可百许头

3、(表约数) 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影布石上(映) 明灭可见(或现或隐)悄怆幽邃(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以其境过清(因为)(凄清、冷清)不可久居(停留) 乃记之而去(于是,就)(离开)隶而从者(随从)(跟从) 曰恕己,曰奉壹(叫做)5、重点句子的翻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缀,参差不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四面的竹子树木环绕着,寂静无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

4、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环境过分凄清,不能长久停留,就题字离开。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翠翕忽。日光往下照射,(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也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请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二、 阅读探究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全文突出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幽静、凄清的特点。发现小石潭 潭中景物 小溪源流 潭中

5、气氛(闻声见形)(水石树鱼)(溪身岸势) (气氛感受)2、 作者在第二段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作者通过游鱼、阳光、影子来侧面烘托潭水的清澈。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但又无处不在写水。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3、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

6、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4、 作者观赏景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开始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6、 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