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小石潭记(复习课)复习目标:1、识记作者柳宗元及文体“记”的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重点)3、准确翻译重点句子。(重点)4、感知文章内容层次,学习抓住特征来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难点)5、揣摩感悟作品中寄予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乐”与“忧”,理解其借景所寄寓的感情)(重点)教学活动 【导入】情景导入 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作者幽美的景物描写,我们能发现他内心的隐秘世界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柳宗元的这篇写景记游的散文小石潭记,品一品柳宗元在无情的山水间寄寓着怎样情感?一、作者及文体知识复习(完成复习目标1) 柳宗元 字子厚,山西
2、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在他被贬永州司马后,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他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 文体知识: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描写,可抒情,可议论。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深幽僻静)(幽深冷寂孤凄悲凉)三、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一)正确
3、朗读下列词语悄怆 篁竹 清冽 为坻 为屿 翕忽 为嵁 差互 寂寥 幽邃(二)借助书下注释,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完成复习目标2)(三)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完成复习目标3)(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四、课 文 探 究(完成复习目标4)(一)、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运用了哪些动词?(
4、隔闻伐取见)2、思考与讨论:本段写了哪些景物?(篁竹水声小潭青树翠蔓)3、思考与讨论:第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移步换景)(二)、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1、思考与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游鱼潭水)(特写)2、思考与讨论:作者是怎样写鱼的?采用怎样的写法?(动静结合)(三)、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与讨论: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溪身斗折蛇行;岸势犬牙差互。比喻)(四)、全班齐读第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运用了什么写法?(潭中气氛幽深冷寂;作者心
5、情孤凄悲凉。寓情于景)(五)、自读第五自然段 并概括此段内容。(记 录 同 游 者)五、难点质疑?(完成复习目标5)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 一 “乐” 一 “忧” 该如何理解? 明确: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郁闷,因而凄凉是他的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六、课堂小结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游记散文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此,成为
6、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课堂练习1、 小石潭记作者是_,字_,河东人,_代文学家,他和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是_之一。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山水游记多篇,合称 。 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3、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呼应,又为下文的“_”埋下伏笔。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和“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4、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