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谈黄河档案在流域治理与保护中的作用_任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5354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黄河档案在流域治理与保护中的作用_任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黄河档案在流域治理与保护中的作用_任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黄河档案在流域治理与保护中的作用_任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1谈黄河档案在流域治理与保护中的作用任爽(山东黄河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济南 250032)【摘要】从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分类入手,全面分析了黄河档案在黄河流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防洪减灾等方面的作用,对如何发挥档案在黄河保护治理中的时代价值,提出了新时代要汲取档案的文化力量、技术力量,融合多源信息,做好档案的资源共享、宣传创新等意见和建议。【关键词】黄河治理;黄河档案;档案管理利用【中图分类号】TV21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159(2023)-01-0063-03黄河档案作为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治黄史册中留存的大量珍贵的照片和影像等历史文献,在黄河保护治理、

2、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做好黄河档案的管理,发挥其现实价值,需要档案工作者,脚踏实地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工作效率。1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档案是一种固化的文化,文化是一种广泛的、抽象的反映人类精神、语言和行动的产品,档案是人类文化的具体化、实物化。可以说,没有文化,就不会有档案,而没有档案,文化传承就会断裂。中国几千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都反映在各个时期不同的档案载体中,从远古的甲骨档案到现代电子档案,档案载体不断更新、日益丰富,无不反映出所处时代历史和人文活动。所以说,档案和文化传承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档案产生、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档案是文化记录、传播的重要载体。同样,档案和黄河治理保护

3、也是紧密相联的。黄河保护治理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源头文化和主体文化,人类自黄河流域繁衍生息至今,创造的丰富的黄河保护治理文化在档案中都有大量记载。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深入挖掘黄河保护治理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黄河历史优秀文化,对于推进黄河保护治理,延续黄河文化文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9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延续不绝。历史上涉及黄河保护治理文化,保存下来很多珍贵档案文献,具有原始性和可靠性。特别是人民治黄以来,防洪减灾、水资源

4、开发利用、水利工程修建、水土保持等各种档案资料详实,更是推进黄河保护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新形势下,黄河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沿黄各省相继出台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助力黄河战略,传承黄河保护治理文化,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2黄河档案的分类2.1黄河流域历史文化档案黄河流域从最早的石器时代到中、下游一带出现中国最早的古代城市,逐步形成了夏、商、周的都城遗址,见证了古代中华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黄河也因此被誉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黄河流域留下了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望洋兴叹、泾渭分明等历史传说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以黄河为题

5、材,创作了脍炙人口的 黄河大合唱,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前赴后收稿日期:2022-10-19作者简介:任爽(1992),女,助理馆员山东水利63DOI:10.16114/ki.sdsl.2023.01.0072023.1继、保家卫国的精神力量。黄河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是永远的精神财富。2.2黄河流域风土习俗档案黄河流域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9 个省(自治区),流域各地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在长期的改造自然、建设社会过程中,黄河流域形成了各种风土人情、民族习俗,造就了草原文化、中原文化等不同的民族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的凝聚力和周边各民族的向心运动,最终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

6、民族的大熔炉。不同的文化不断的交流融合,让黄河治理保护文化生生不息,形成了独特的黄河风情文化档案,为提升黄河保护治理文化的时代价值,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2.3黄河流域地理生态档案随着文明的进步,黄河流域也产生并留下了不少研究记载地质生态的档案资料,很多资料记载了黄河流域的河流、地质、泥沙、植被和生态保护等珍贵资料,特别是人民治黄以来,在甘肃、陕西等修建了大量的淤地坝、封山育林等,极大提高了植被覆盖率,黄河高含沙来源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从中可以用来研究黄河流域的地质生态变化,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2.4黄河流域洪水灾害档案黄河既滋养了中华儿女,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水患灾难,

7、在不断同防御黄河洪水灾害的斗争中留下了大量的水患灾害、救灾赈灾、治理黄河的记载,同时也详细记录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历史变迁。如 尚书 禹贡 水经 资治通鉴 等都记载了大量的黄河历史变迁、洪水灾害等。这些珍贵档案对于新时代制定黄河流路规划、防汛抢险技术、防洪减灾方案、促进黄河和谐健康发展措施等,都是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2.5黄河防洪工程档案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历来是黄河保护治理的重中之重,也是防御黄河水患的有效手段。人民治黄以来,修建了大量的上拦下排工程,上中游建设了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等枢纽工程,下游建设了险工、控导、标准化堤防等大量的防洪工程,每个工程都有不同的设计方

8、案、修建标准、施工方法,档案中的文件手稿、地图、题词、照片、奖牌等相关资料,记录了防洪工程不断加固,治河手段由严防死守到现代化信息化治黄,伏秋大汛岁岁安澜,黄河趋害兴利的详细过程。因此,防洪工程档案在黄河档案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2.6黄河流域重要人物档案黄河流域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涌现出了无数铭记史册的历史人物、民族英雄,孕育了尧、舜、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无数风流人物,使中华民族有了民族脊梁。在与水患灾害的斗争中也涌现了大禹、贾让、王景、潘季驯、王化云等治黄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治国理政、治河故事都有详细的记载,各种著作、语言、历史成就形成了各种档案资料。除了以上几类档案资料,还有黄河

9、人口变迁、滩区迁建、交通运输、历代领导人视察黄河等各种档案资料。3建议对策黄河档案内容丰富,如何发挥档案的时代价值,实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目标,需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创新思路,使档案与黄河保护治理文化更好的融合,更大的发挥黄河档案的作用。3.1从黄河历史档案中汲取文化力量黄河档案具有丰富的社科人文、自然地理资料,应分门别类,认真研究,汲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先进文化力量,讲好黄河故事,展现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独具特色的黄河历史文化,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的目标。在落实黄河战略上,让黄河

10、精神、黄河文化的精髓不断发扬广大,让红色基因代代流传,是档案工作者需要长期坚持的历史任务。3.2从黄河历史档案中汲取保护治理技术力量从档案记载中,了解到黄河历史上易冲易决,多灾多难。治理黄河的历代专家提出了多种治河理念,多种抢险技术。人民治黄以来,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黄河洪水提出了上拦下排、宽河固堤;蓄清排混、调水调沙的治河方略,确保了黄河岁岁安澜。因此,须要熟悉了解黄任爽:谈黄河档案在流域治理与保护中的作用642023.1(上接第 62 页)置能力。在常规车、船巡查的同时,马河水库强化各项监测技术措施的运用,配备探测雷达、无人机、水质自动监测设施等科技化设备,不断提升大水面渔业资源

11、管理的水平。2016 年,结合库域地形地貌特点,分别在北码头和西码头布设安装探测雷达两部,雷达信号全面覆盖水域岸线,能够准确及时发现入库人员和船只。2021 年,配备无人机一部,配合雷达探测和车船巡查开展定向快速巡查,无人机配备红外热成像镜头、语音喊话器、强光探照灯等部件,可对违法人员进行语音警示和灯光警示,对违法行为快速取证。2020 年联合山东水利科学研究院在马河水库安装了浮岛式水质监测仪,能够对水库水质浊度、溶解氧、电导率、pH 值、ORP、水温等多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及时、科学和有针对性地调整鱼群种类、数量或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水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4取得的成效马河水库在库面管理与

12、生态保护方面大胆创新,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大水面渔业管理模式,在水库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水库水质持续提升,城市工业和生活供水、生态补水的保障能力更加凸显。水库库域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带动库区水美乡村建设和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快推进“滕邹一体化发展引领区”建设以来,滕邹两地以马河水库为纽带,密切协调发展步伐,在生态保护和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共建成果。优良的水质也培育出了高品质的鱼种。2020年5月,马河水库鳙鱼品牌“滕州胖头鱼”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成为滕州又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马河水库大水面渔业管理不但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也走出了一条水库开发利用的

13、可持续发展之路。(责任编辑 赵其芬)河的历史演变、各种治河理念的优劣、各种抢险技术的应用条件,汲取技术力量,不断推陈出新,为黄河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思路。3.3加强黄河档案信息化管理,做好档案资料共享黄河档案历史悠久、类别多、数量多,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单位和部门,查找利用困难。为此,建议如下:一是黄河流域各档案部门要做到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形成黄河档案管理的高科技平台,便于档案信息的查询,充分发挥档案的时代价值,更好的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料帮助。二是黄河流域档案部门应该建立交流联系机制,搭建黄河流域档案文化资源交流平台,将各自收集梳理的档案信息共享公开,让档案走向

14、公众,让黄河流域治理保护文化走进生活。三是要设立专职员工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档案管理,积极研究档案更快更方便的利用方式,避免档案成为闲置资源,更好的为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料帮助。3.4做好黄河档案工作的宣传和创新一是增强治黄档案宣传工作。融合多源信息,创新利用电子展览、视频、微电影、专题片等方式,将档案由数字向虚拟现实内容转化,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方面、立体化的展现黄河保护治理文化,提高保护治黄文化的宣传效果。二是拓宽黄河档案辐射范围。利用黄河档案资料打造数字黄河智慧工程,汇聚文化力量的原动力,延展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空间载体,培育黄河治理保护文化经济品牌,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三是加大对黄河保护治理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多出黄河保护治理文化品牌和亮点工程,为进一步扩大黄河保护治理文化的影响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总之,黄河档案资料是各项工作创新发展的基础性资料,如何做好黄河档案管理、开发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好黄河档案资料的时代价值,对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确保黄河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责任编辑 赵其芬)任爽:谈黄河档案在流域治理与保护中的作用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