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853411 上传时间:2024-11-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性质与目的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是国家教委规定的医学检验专业主干学科和必修课程,在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中发挥主要作用。课程主要讲授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其技术,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验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特性、系统的病原体检验方法与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和耐药性检查,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科学依据。课程的设置与要求本课程由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承担,课程设置在医学检验本科大学生修完医学公共基础课程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药理学后。课程总学时数为162,其中理论81学时,实

2、验75学时,考试6学时。修完本课程学生应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技能、临床常见感染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与各种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本课程将分成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其技术与临床微生物学两部分,课程教学在12个学期内完成。第一学期以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其技术为主,安排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临床微生物学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二个学期课时数分别为54学时(其中理论33学时,实验18学时,考试3学时)和108学时(其中理论48,实验57学时,考试3学时)。共设定9学分。理论课以大班授课形式,以CAI辅助,采用PBL方式。实验课将以分组进行,每组2

3、人,由学生单独操作或分工操作完成实验内容。每位学生应客观、真实、及时地记录实验结果,并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其中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对理论教学教材进行复习和掌握微生物学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技能基础上,结合实验内容和实验指导,完成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课题汇报或答辩等过程。课程的教材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卫生部规划教材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第4版与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实验指导第3版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教材;Murray PR, Baron EJ, Pfalier MA, et al. 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merican Society

4、 for Microbiology 8th Washington DC 2003 为英文参考教材。课程的理论课项目与学时数表 教学理论时间安排讲授内容讲授时数绪论1学时细菌的生理学5学时细菌的化学1学时细菌遗传变异3学时细菌感染2学时细菌感染病原学实验诊断与质量控制3学时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3学时细菌耐药性检測、医院感染3学时细菌的分类与命名1学时球菌5学时肠杆菌科6学时非发酵革兰阴性菌3学时螺杆菌属、弧菌属、弯曲菌属3学时苛氧菌和人兽共患菌3学时需氧革兰阳性杆菌3学时分枝杆菌3学时厌氧菌6学时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5学时真菌4学时病毒的基本性状3学时病毒感染病原学实验诊断3学时病毒

5、学各论9学时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测3学时共计81学时课程的实验课项目与学时数表 教学实验时间安排实验内容实验时数细菌的形态学检查3学时细菌培养技术3学时细菌鉴定技术3学时消毒灭菌与毒素检测技术3学时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3学时球菌6学时肠杆菌科9学时非发酵革兰阴性菌3学时螺杆菌属、弧菌属、弯曲菌属3学时苛养菌和人兽共患菌2学时需氧革兰阳性杆菌2学时分枝杆菌2学时厌氧菌3学时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3学时真菌3学时病毒感染病原学实验诊断3学时细菌耐药性检測、医院感染3学时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测18学时共计75学时课程的考核与评分本课程的考核为两个学期总成绩的平均数。每学期总成绩由期末理论考试成

6、绩(70%)、期末实验操作考试成绩(20%)和实验操作平时成绩(10%)三部分组成。期末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包括选择题(20%-30%)、名词解释(30%-20%)与简答题(50%)。期末实验操作考在学期末课程结束、理论考试前进行,考核学生的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结果分析力。实验操作平时成绩包括实验课出勤、实验操作、回答问题、实验报告进行评分。教学内容理论课部分绪论【教学内容】 微生物定义、种类、存在、和人类的关系,医学微生物研究的内容和郭霍原则,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其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地位,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和临床微生物学的发展方向。【自学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免

7、疫学的兴起和发展、微生物对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影响。【目的要求】掌握:微生物分类其主要特点和微生物学的定义。了解: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和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其在检验医学中的地位。细菌的生理学【教学内容】1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大小和形态及它们受细菌种类、菌龄和环境因素影响。2鞭毛 定义、种类、作用与意义。3菌毛 定义、分型、作用与意义。4荚膜、糖萼:定义、分类、作用与意义。5芽孢:定义、种类、作用与意义。6细胞壁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肽聚糖骨架及其联结方式,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成,革兰阴性菌的外膜和周浆间隙,不同组成的细胞壁与革兰染色性、致病性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关系,细胞壁缺陷细菌(原

8、生质体和圆球体)的临床意义。7细胞膜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细胞膜和真核细胞膜的异同点,细胞膜的特殊结构中介体。8细胞质的化学组成和功能:核蛋白体、异染颗粒、质粒、芽胞。9核质的特点和功能(详见细菌遗传变异) 10消毒灭菌:常用术语、消毒灭菌方法、机制和适用范围。【目的要求】掌握: 1细菌大小及其测量单位、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细菌各种结构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意义及在细菌检验中的作用。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结构差异。细菌生长繁殖方式和生长速度,细菌生长曲线意义,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2细菌的人工培养,培养基的分类及用途。细菌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繁殖方式、速度及其生长曲线。细菌的人

9、工培养的培养基、培养方法及生长现象观察。3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方法、机制和适用范围。熟悉: 细菌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及其吸收。细菌的化学【教学内容】1细菌的物理性状:带电现象,巨大表面积,半透明和渗透压,光学性质。2细菌分解代谢和生化反应:糖分解、蛋白质分解。生化反应定义与意义。3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热原质、毒素、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目的要求】掌握 : 1 细菌的化学组成,细菌的物理性状。2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中间代谢、发酵、呼吸、有氧呼吸、厌氧呼吸概念。3 细菌的生化反应在医学上的意义,合成代谢产物(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类、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在医学上的意义

10、。 了解: 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性状及其临床意义。细菌遗传变异 【教学内容】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细菌染色体(结构特点,细菌DNA复制、表达和调节),细菌的质粒(质粒基本特性,质粒的分类,F质粒、R质粒,细菌的插入顺序及转座子,转座噬菌体,整合子。2噬菌体生物学性状,噬菌体的增殖和宿主相互关系(溶菌和溶原),噬菌体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3变异类型:遗传性变异和非遗传性变异、形态与结构的变异、培养特性的变异、抗原性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4微生物变异的机制:突变(概念、规律、类型、机制),细菌基因物质转移和重组(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5遗传变异的实际应用。【目的要

11、求】掌握: 1 突变的类型、规律和发生机制,诱变剂的种类。2 基因重组的类型和机制,转座子的分类和转座的意义。3 质粒的结构、功能和特点,接合发生的过程和机制,高频率重组菌株和F质粒的概念。整合子组成与耐药性。4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噬菌体的生活周期及其与宿主的相互关系,转导的机制及意义。细菌转化的机制和人工转化的原理及意义。5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微生物变异的机制。耐药性变异。熟悉: 细菌变异的表现形式和研究意义。细菌感染【教学内容】1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条件性致病菌,正常菌群概念。2宿主与菌群的相互关系(有益菌、条件致病菌、病原菌)。3病原菌的致病性、毒力(包括侵袭力和毒素)与宿主免疫

12、反应 外毒素、内毒素毒素的来源、性质和作用。4病原菌与传染病,医院感染,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5人体菌群与微生态相关疾病,常见微生态相关疾病微生态诊断。【自学内容】 宿主抵抗力,机体的基本抵抗力,抗细菌免疫。【目的要求】掌握: 1 传染病的概念、病原菌感染类型及其传播方式。2 病原菌的致病性;条件致病菌的意义、条件致病菌与内源性感染的关系、引起内源性感染的机制。3 正常菌群与菌群失调的概念、人体重要的正常菌群、菌群检测指标了解: 人体细菌的分类及与人体的关系,机体免疫防御系统组成。细菌感染病原学实验诊断与质量控制【教学内容】1细菌形态学检查(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暗视野显微镜、相差

13、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和结构的意义。(2)细菌染色标本检查:革兰染色法原理、步骤、结果判断。(3)细菌不染色标本检查:细菌动力观察。2细菌的人工培养和生化反应 (1)细菌生长条件、培养基、细菌接种方法、细菌培养方法、生化反应的原理。(2)常见生化反应IMViC、蛋白分解产物试验、呼吸酶类试验、脂酶、凝固酶等原理和结果判断。3细菌鉴定技术:生物化学鉴定、数值编码鉴定、血清学鉴定。4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评价。【目的要求】掌握: 1 细菌形态学检查方法。2 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和方法。3 细菌代谢产物检测与鉴定技术。4 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了解: 1

14、 几种常用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核酸杂交与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原理和应用。2 细菌感染免疫学检测,细菌毒素的检测。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教学内容】1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与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单环类、-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糖肽类(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磷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酰胺类、链阳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 抗分枝杆菌药物(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作用机制。2药敏试验的抗菌药物选择:各种临床常见细菌与苛养菌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和报告时的选药标准, A组药物为常规首选药物,B组为临床主要抗

15、菌药物,可用于一级首选试验,C组药物用于对A组药物耐药的局部或广泛流行菌株;U组仅用于泌尿道分离菌,这些药物对泌尿道以外分离的病原菌的敏感性不常规报告。3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试验: 方法(K-B纸片琼脂扩散法、稀释法、E试验)、原理、结果与影响因素 。 厌氧菌、真菌及分支杆菌体外药敏试验。4联合药物敏感试验和杀菌试验: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意义,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可以出现4种结果,联合抑菌试验(棋盘稀释法、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自学内容】 体内抗菌药物的活性和浓度的测定 微生物测定法和非微生物法。【目的要求】 掌握: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体外药敏试验意义、方法、原理和结果判断

16、。熟悉:体外药敏试验的步骤。 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性检測 医院感染【教学内容】1细菌耐药性定义。2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遗传机制与生化改变: 突变、耐药遗传物质转移,细菌对药物作用靶位改变、产生水解酶或修饰酶、主动外排、膜通透性减低、生物膜形成。3细菌耐药性检测 (1) 细菌耐药表型检测(耐药筛选试验、折点敏感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药敏试验的仪器化和自动化)。(2)-内酰胺酶检测。(3)耐药基因检测(PCR扩增、PCR-RFLP分析、PCR-SSCP分析、生物芯片技术)。 4特殊耐药菌检测: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

17、菌。5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病原体、常见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医院感染调查。【目的要求】掌握: 细菌的耐药性产生机制和细菌的耐药性检查熟悉: 特殊耐药菌检测 了解: 临床常见医院感染病原体、常见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医院感染调查。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教学内容】1微生物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地位:细菌和原核生物界、真菌和真菌界、病毒和病毒界。2细菌的分类单位、系统和命名(1)细菌分类单位:种、属、科,细菌的株和型。(2)细菌的双命名法。(3)细菌的伯杰分类系统和CDC分类系统。3细菌的分类方法:生理学与生物学分类法(传统分类法和数值分类法)、遗传学分类法( DNA G+C mol%、核酸同源

18、值测定、核蛋白体RNA硷基序列测定)。【目的要求】掌握: 微生物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地位、细菌的分类单位和命名。 熟悉: 细菌的分类系统、细菌的分类方法。 球菌 【教学内容】1葡萄球菌属 (1)分类:与链球菌属的鉴定要点、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状)、培养特点(耐盐)、生化反应、抗原结构、抵抗力。(3)临床意义:致病物质(毒素、杀白细胞素、血浆凝固酶、肠毒素、皮肤坏死毒素)、致病特点(化脓性感染、食物中毒)。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4)微生物学检查:检验程序、检验方法(直接涂片、分离培

19、养及鉴定)、结果的评价和报告。2链球菌属 (1)链球菌1)分类:按溶血性分为甲、乙、丙三大类,按Lancefied分类。 2)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链状)、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生化反应、抗原结构(群和型特异性抗原)。 3)临床意义:致病物质(毒素溶血素O及S,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蛋白酶、核糖核酸酶)、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性感染猩红热、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肾小球肾炎)。 4)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咽拭、血液、脓液、血清)、分离培养及鉴定;链球菌分群试验、血清学反应(抗链球菌溶血素“O”)。(2)肺炎链球菌 1)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双球菌、矛头状有荚

20、膜,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生化反应(胆汁溶菌等)、抗原结构。2)临床意义:医院感染、耐药菌株、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3)微生物学检查:检验程序、检验方法。 3肠球菌属(1)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分类。(2)临床意义:医院感染、耐药菌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3)微生物学检查:检验程序、检验方法(直接涂片、分离培养和鉴定、种间鉴定)、耐万古肠球菌。4脑膜炎奈瑟菌(1)生物学特性:形态(肾形双球菌,细胞内)与染色、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抵抗力(抵抗力极低易自溶)、抗原结构与分型、流行菌群。(2)临床意义:传染源、传播途径、鼻咽炎、菌血症、脑膜炎、带菌者。(3)

21、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按不同病期采取不同标本)、送检(保温)、检验程序、检查方法(涂片、分离培养、血清学分群)。5淋病奈瑟菌(1)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2)临床意义:致病性(性传播性疾病、新生儿眼结膜炎)、耐药性。(3)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和运送、分泌物涂片、分离培养、鉴定。6布兰汉菌: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所致疾病。【目的要求】掌握: 1 常见化脓性球菌的种类。2 葡萄球菌的分类方法、微生物特性、微生物学检验。3 链球菌的分类方法、微生物特性、微生物学检验,鉴别甲型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试验。4 肠球菌的分类、微生物特性、微生物学检验。5 奈瑟菌属的分

22、类方法、微生物特性、微生物学检验。 熟悉: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奈瑟菌属细菌其致病因素及所致主要疾病。肠杆菌科【教学内容】1概述:肠杆菌科定义、命名与分类(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共同特性(染色特性、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及抗原结构),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运送、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学检测)。2埃希菌属(1)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结构。(2)临床意义:致病因素(侵袭力、内毒素和肠毒素)、所致疾病(肠道外感染,肠道感染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3)微生物学检查:检验程序、分离培养

23、、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及毒素(LT、ST)检测。3沙门菌属(1)血清学分类(2)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常用培养基及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变异性。(3)临床意义: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因素及所致疾病(伤寒、副伤寒、胃肠炎、菌血症和败血症)。(4)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分离培养和鉴定(初步鉴定氧化酶、KIA、MIU,最后鉴定肠杆菌科试剂盒、沙门因子血清凝集试验)、Vi噬菌体分型、肥达反应。4志贺菌属(1)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分类与分型)、变异性。(2)临床意义:传染源、传播方式。(3)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5耶尔

24、森菌属(1)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点、生化反应、抗原构造。(2)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内毒素、外毒素)、所致疾病临床类型(鼠疫耶尔森菌引起鼠疫,小肠结肠耶尔森菌引起小肠结肠炎)。【目的要求】掌握: 1 肠杆菌科的命名与分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特性、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验。2 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肠杆菌科(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熟悉: 耶尔森菌属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了解: 沙雷菌属、哈夫尼菌属、普罗威登菌属、摩根菌属: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和微生物检查。非发酵革兰阴性菌【教学内容】 1概述:非发酵菌定义、主要菌

25、属及其分类依据。2假单胞菌属 (1)分类(2)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性状(单端鞭毛、生长温度范围2542、绿脓素)、临床意义(条件性致病菌),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检验程序、分离培养和鉴定)。(3)荧光假单胞菌生物学形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细菌特性、实验室检查和耐药性。4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和黄杆菌属:主要菌种、临床意义,生物学性状及其临床意义(条件性致病菌)。 5军团菌属:分类命名、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自学内容】恶臭假单胞菌、斯氏假单胞菌、黄杆菌属和莫拉菌属的细菌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目的要求】掌握: 1 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的概念、种类

26、和初步鉴定特征。2 假单胞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细菌特性、实验室检查和耐药性。3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意义、细菌特性、实验室检查和耐药性。4 荧光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和军团菌:临床意义、细菌特性、实验室检查和耐药性。了解: 1 恶臭假单胞菌、斯氏假单胞菌:临床意义、细菌特性和实验室检查。2 黄杆菌属和莫拉菌属的细菌特性和实验室检查。3 莫拉菌属、军团菌属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 螺杆菌属、弧菌属、弯曲菌属 【教学内容】1螺杆菌属: ()幽门螺杆菌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所需气体条件)、选择培养基。()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关系。()微生物学检查(快速脲酶试验

27、、碳标记呼吸试验、PCR检测HP、分离培养和鉴定)。2弧菌属(1)霍乱弧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活泼动力)、培养特性(嗜碱、需氧)、选择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发酵蔗糖)、抗原结构、变异性、抵抗力。)临床意义(致病因素、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检验程序、检验方法)。(2)非O1群霍乱弧菌: 血清学分型。(3)O139血清学分型: 血清学分型。(4)副溶血弧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活泼动力)、培养特性(嗜盐性、耐碱性)、选择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神奈川现象、抗原结构、抵抗力。)临床意义(耐热溶血毒素和类似毒素,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检验程序与方法)。3弯曲菌属

28、()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活泼动力) 、培养特性(孵育温度、最适生长气体环境)、生化反应。()临床意义:重要的的人体致病菌是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与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 【自学内容】 气单胞菌和邻单胞菌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目的要求】掌握: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意义、细菌特性、实验室检查。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弯曲菌属临床意义、细菌特性、实验室检查。熟悉: 非O1群霍乱弧菌、O139、气单胞菌属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了解: 气单胞菌和邻单胞菌属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苛氧

29、菌和人兽共患菌【教学内容】1苛养菌(1)嗜血杆菌属:分类、细菌特性(X、V因子才能生长),流感嗜血杆菌出现卫星现象、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2)鲍特菌属:分类(百日咳鲍特菌)、细菌特性(鲍-金(B-G)培养基)、临床意义(百日咳的致病菌)微生物学检验。2人兽共患病原菌:定义(1)布鲁菌属:分类、细菌特性(初次分离培养需510的CO2,加硫胺、烟酸和生物素等可促进生长)、临床意义(在动物引起死胎及流产,在人类主要引起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全身乏力、疼痛为主要特征的布鲁菌病。患者表现为驰张热、波浪热、不规则热等热型)、微生物学检验。(2)巴斯德菌属:分类、细菌特性、临床意义(各器官被侵犯感染

30、症状)、微生物学检验。(3)弗朗西斯菌属:分类、细菌特性(需用卵黄培养基和胱氨酸血琼脂才能培养)、临床意 义(土拉弗朗西斯菌是土拉热病(野兔热)病原菌)、微生物学检验。【目的要求】掌握: 嗜血杆菌属主要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熟悉: 人兽共患病原菌染动物感染人类的常见细菌菌种与传播途径。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教学内容】1炭疽芽胞杆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芽胞、抗原结构)。()临床意义(炭疽毒素、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处理、检验程序和方法、鉴定试验、动物试验)。2蜡样芽胞杆菌: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芽胞、卵磷脂酶试验)、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3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31、: 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4红斑丹毒丝菌: 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5阴道加特纳菌: 生物学性状、微生态失调引起非特异细菌性阴道炎。6诺卡菌属: 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7白喉棒状杆菌: ()生物学形状(形态、染色、异染颗粒、培养特性、亚碲酸钾培养基、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临床意义(白喉外毒素的特性、致病机制、预防接种、锡克试验)。()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8其他棒状杆菌: 常见的菌种及所致疾病,与白喉棒状杆菌的鉴别。【目的要求】掌握: 白喉棒状杆菌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炭疽芽胞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生物学形状、临床意

32、义和微生物学检查。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生物学形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熟悉: 红斑丹毒丝菌、阴道加特纳菌、诺卡菌属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分枝杆菌【教学内容】1分枝杆菌属:共同生物学性状,主要种别,国际上应用的分类。2结核分枝杆菌:形态染色(抗酸阳性、分枝生长、Much颗粒)、专性需氧培养、菌落特征,生化反应、菌体成分和抗原、变异及抵抗力、临床意义、Koch现象、结核菌素试验、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涂片检查、分离培养、核酸检测)。3非典型分枝杆菌: 分类、与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别。4麻风分枝杆菌: 生物学形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目的要求】 掌握: 分枝杆菌属主要种类。结核

33、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 熟悉: 麻风分枝杆菌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厌氧菌【讲学内容】1概述:分布特性、种类、厌氧菌感染因素、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特征。2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标本的采集方法,标本的运送无氧小瓶运送法、针筒运送法、厌氧袋运送法、大量液体标本运送法。()培养基的种类和选择,厌氧培养法厌氧罐培养法、抽气换气法、气袋法、厌氧手套箱法。()鉴定试验形态染色、菌落性状、抗生素敏感性鉴定试验、生化特性、气液相色谱分析。3 梭状芽胞杆菌属:破伤风梭菌、气性坏疽病原梭菌、肉毒梭菌和艰难梭菌的生物学性状、 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类杆菌属:脆弱类杆菌群、产黑

34、色素类杆菌群和厌氧性球菌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自学内容】 梭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等其他无芽胞厌氧菌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目的要求】掌握: 厌氧菌的概念、种类及其在人体中的分布特点。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指征。厌氧菌标本采集与送检的要求及方法,厌氧菌的检验程序,厌氧培养方法。无芽胞厌氧菌在临床厌氧菌感染中的意义、常见种类、细菌学特性与细菌检验方法。熟悉: 梭状芽胞杆菌属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无芽胞厌氧菌的常见种类及其它们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教学内容】1螺旋体(1)概述生物学性

35、状:形态结构(细胞壁、细胞质组成的原生质圆柱体、轴丝、周浆鞭毛)、染色性、活泼螺旋式运动;培养特性(需氧生长、柯氏培养基、密螺旋体的组织培养);抗原结构(特异性抗原、类属抗原);抵抗力。(2)临床意义:性传播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钩端螺旋体病,莱姆病,回归热)。(3)微生物学检查: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2支原体 (1)概述:物学性状:形态结构(无细胞壁、多形性、革兰染色阴性);培养特性(pH、马或小牛血清、微氧环境、油煎蛋样菌落);生化反应(葡萄糖、精氨酸、尿素、CCU);抗原结构(GIT及MIT);抵抗力。(2)临床意义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支原体的致病性。(3)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分离

36、鉴定。3立克次体(1)概述 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繁殖代谢、抗原成分、变异性、抵抗力。(2)临床意义:立克次体病。4衣原体(1)概述 生物学性状:独特生活周期,抗原成分LPS和外膜蛋白,抵抗力。(2)临床意义:沙眼衣原体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3)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与处理,直接镜检,分离与鉴定。 【目的要求】掌握: 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相互之间的生物学性状的比较。熟悉: 螺旋体、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人类感染密切的菌种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及微生物学检查。 真菌【教学内容】1概述:生物学性状(营养体、繁殖体、孢子),分类,致病特点,微生

37、物学检查(标本采集、非培养法、培养法)。2医学上重要酵母菌 (1)念珠菌:临床意义,真菌检验和血清学诊断。(2)隐球菌:临床意义,真菌检验。(3)二相性真菌:特征,真菌检验,血清免疫学试验。(4)曲霉菌:特征,分离鉴定,血清免疫学诊断。(5)毛霉菌:特征,分离鉴定,血清免疫学诊断。(6)皮肤真菌:临床意义,真菌检验(标本采集、直接镜检、分离鉴定)。【目的要求】掌握: 真菌的基本特征、分类、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医学上重要的真菌临床意义及微生物学检查。了解: 医学上有关的真菌性疾病与病原性真菌。病毒的基本性状【教学内容】1病毒基本特点。2病毒体的形态结构()病毒大小与形态。()病毒结构:核心、衣

38、壳、包膜、辅助结构,核衣壳对称型。3病毒的复制周期: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成熟、释放。4异常病毒复制:顿挫感染与缺损病毒。5干扰现象:干扰类型、干扰机制、干扰现象意义。6亚病毒:类病毒、卫星RNA、朊病毒。7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温度、pH、射线、脂溶剂。 8病毒的分类方法:ICTV分类,习惯分类法。【目的要求】掌握: 病毒的基本特性、结构和化学组成及功能。病毒的复制周期及增殖过程中的异常现象。了解: 病毒体大小、测量单位、基本形态,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病毒感染病原学实验诊断【教学内容】1病毒学检验原则:直接检查病毒体、病毒核酸和病毒抗原,分离培养鉴定病毒体、病毒 学清学诊断患者

39、血清中特异抗体。2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标本采集时间、部位,标本的运送和保存,标本的处理;分离培 养方法(组织培养、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病毒的鉴定(初步鉴定、最后鉴定),病毒培养结果的报告。3病毒血清学诊断:原理、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TCID50、 血凝抑制试验、间接免疫 荧光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4病毒感染早期诊断 病毒胞内抗原检出,病毒胞外抗原检出,光学显微镜检查病毒包涵 体,电镜及免疫电镜检查病毒体。5病毒感染基因诊断:分子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凝胶电泳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目的要求】掌握: 病毒学分离培养鉴定的方法及病毒增殖的指标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及原理,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的原

40、则。 病毒学各论【教学内容】1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的病毒特 征、临床意义、微生物检验。2疱疹病毒的种类和共同特点,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 毒的致病性和检测方法。3呼吸道病毒的种类。流感病毒、SARS-CoV的分类方法、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所致主要疾病及发病机制。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概念、形态结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培养特性及其常用实验室 检查法的原理。5肠道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6狂犬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的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目的要求】掌握: 甲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

41、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SARS-Co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熟悉: 肠道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了解: 狂犬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的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查。 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测【教学内容】1临床标本采集和运送:血液、脑脊液、粪便、生殖道分泌物、尿液、脓汁及痰液标本采 集和运送时间、次数、方法、运送与处理。2常见致病菌的检验方法和鉴定要求:球菌 、肠杆菌科、非发酵革兰阴性菌 、螺杆菌属、 弧菌属、弯曲菌属、苛养菌和人兽共患菌、需氧革兰阳性杆菌、分枝杆菌、厌氧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

42、、衣原体 、真菌中常见菌种检验方法和鉴定。 3检测报告的发出方式【目的要求】掌握: 血液、脑脊液、粪便、生殖道分泌物、尿液、脓汁及痰液标本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程序和结果报告;各种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测的基本技能。 实验课部分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教学内容】1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保护。2不染色标本检查:悬滴法、压滴法标本制备;观察不染色标本中细菌的运动,真运动与分子运动(布朗运动)区别。3革兰染色和细菌基本形态观察(1)细菌涂片标本的制作:涂片、干燥、固定。(2)革兰染色法原理。(3)革兰染色法方法:初染、媒染、脱色、复染。(4)革兰染色结果观察:在涂片上滴加镜油,置油镜下检查

43、:紫色为革兰阳性菌,红色为革兰阴性菌。并观察细菌大小、形态与排列。(5)革兰染色影响因素:操作因素、染液因素、细菌因素。(6)细菌的基本形态观察:球形、杆形、弧形。4特殊结构染色和观察 (1)鞭毛染色法与结果观察。(2)芽胞染色法与结果观察。(3)荚膜染色法与结果观察。【目的要求】掌握: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护。2革兰染色法和细菌的基本形态。3细菌特殊结构的染色方法熟悉: 1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2细菌不染色检查法。3菌特殊结构观察的临床意义。了解: 不染色检查法的临床意义。细菌培养技术【实验内容】1培养基制备技术(1)培养基制备的基本过程:包括调配成分、溶解、校正pH、澄清过滤、分装、灭菌、质量检查和保存。(2)常用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肉汤、肉膏汤、普通琼脂(营养琼脂)、半固体培养基、血液和巧克力琼脂培养基。(3)常用培养基的制备注意事项:培养基调配溶解、培养基的澄清、平板的浇注、校正培养基pH。 2培养方法(1)需氧培养法(2)二氧化碳培养法 二氧化碳孵箱、烛缸法、化学法(重碳酸钠-盐酸法)。(3)厌氧培养法 厌氧罐培养法(换气法、气体发生袋法)厌氧袋法、需氧菌共生法、平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