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农耕文明与乡村良序的形塑--基于乡村记忆的视角.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283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耕文明与乡村良序的形塑--基于乡村记忆的视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耕文明与乡村良序的形塑--基于乡村记忆的视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耕文明与乡村良序的形塑--基于乡村记忆的视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业考吉2023年第4 期农耕文明与乡村良序的形塑基于乡村记忆的视角唐凯彭国胜摘要:乡村现代化既要融入现代性,又要扬弃现代性。农耕文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治理哲学意蕴,是传统社会乡村记忆的核心构成,正是其“在场”维持着传统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近现代以来,以理性文化为核心的工业文明迫使其逐渐“退场”,导致村民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模糊,进而引起乡村共同体解构和村庄治理失序。本文基于文化治理视域和扬弃现代性的逻辑思路,论述乡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需要农耕文明的重新嵌入,通过“再造地景”“找回仪式”和“盘活人情”来重构乡村记忆,形塑乡村良序。并由此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不断

2、发展。关键词:农耕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治理;社会记忆;内生秩序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6-2 3 3 5(2 0 2 3)0 4-0 1 1 4-0 7Study on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Good Order in Rural Area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MemoryTang Kai,Peng GuoshengAbstract:Rural modernization should not only integrate modernity,but

3、 also sublate modernity.As an important part ofChines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contains rich governance philosophy and is the core component of ruralmemory in traditional society.Its presence maintains the stability of traditional rural social order.Since modern times,indu

4、s-trial civilization with rational culture as the core forces it to gradually withdraw,leading to the ambiguity of villagersvalueand identity,which may cause the deconstruction of village community and the disorder of village.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cultural governance and the logic of subjugatin

5、g modernity,rural modern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need the re-embedding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Through reconstructing landscape,retrieving ceremony and activating human relations,ruralmemory is reconstructed and rural order is formed.At the same time,it also enables the inheritance and c

6、ontinuous growth of the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Key words: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rural governance;social memory;endogenous order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纲领性的阐释,而如何将中国式现代化从蓝图变成现实则需要各个领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乡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事业的总目标,其既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唐凯,男,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开放

7、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外政治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彭国胜,男,社会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中外政治制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我国乡村基层治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ZOZDA081)贵州省教育厅2 0 2 3 年度普通本科高校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党建引领与农耕文化协同推进贵州乡村治理机制研究”(黔教技 2 0 2 2 J316号)。114农耕文明与乡村良序的形塑一一基于乡村记忆的视角国家的现代化,同时也有异于我国城镇的现代中,是转瞬即逝的,正是记忆连接着过去、现在并化,而应是既融人现代性又扬弃现代性1 的独特指向未来,从

8、而将间接的、不在场的世界与当下模式。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直接的、在场的世界链接起来,从而构成了我们社会运行机理,它的精神维度包括理性、科学、契生存的空间。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约、自由、社会参与等方面,其中理性文化模式是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其核心特征 2 。对于农村而言,现代性是一柄双是在他们自已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刃剑:一方面,它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代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化转型,也使民主、科学、参与等现代精神得以深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人和发展。但正如吉登斯所言“现代性是一种后的头脑。”

9、6 (P603)该论述虽未提及记忆,但其中充传统的秩序”3(P3),另一方面,它必然会对“熟人社分蕴含了记忆在人们创造历史过程中的重要意会”模式的乡村秩序造成剧烈冲击。完全的市场义,正是记忆充当着认识活动、历史创造和文化竞争和货币经济及其价值文化是推动城市发展传承的纽带。孙德忠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的重要动力,但如果完全照搬到农村,不仅难以将社会记忆定义为“人们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实现乡村振兴,可能还会造成乡村社会原有秩序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以信息的瓦解,让熟悉的乡村变得陌生,让温情的乡村的方式加以编码、储存和重新提取的过程的总变得冷漠,因而以理性文化模式为核心的现代性称”7

10、(P24),并指出它的深层内涵是人类主体能力既要吸纳和带入,但又不能全盘带入,至少目前和本质力量对象化结果的凝结、积淀和破译、复无法完全和乡村社会的现实自洽。在此两难面活的双向活动。被公认的真正使记忆走入社会学前,用农耕文明来扬弃现代性是现实可行途径。领域的开创性学者哈布瓦赫指出,记忆虽然作为农耕文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一种人的生物机能,以个人记忆方式呈现在每个成部分,是几千年来传统乡村社会人们处理人与人的头脑中,但离开社会这个大框架的记忆是无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虽法存在的 1 8 1(P68-69),因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构然它的主体内容记载的是农业、农事的发展

11、,但成记忆的三大支柱一一语言、逻辑、概念,当前社它亦蕴含着丰富的治理哲学。农耕文明曾在传统会学、政治学以及历史学所研究的记忆通常都指乡村治理场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现今乡村秩序的是社会记忆或集体记忆。而社会记忆是一个总构建中,它仍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价值。金绍荣体概念,具体应用上它其实是指某一特定地域或和张应良以“三治融合”为框架,探讨了农耕文明空间的人们的集体记忆。嵌入乡村治理的理论逻辑 4 1(P150);卓德雄阐述了依照此范式,本研究中的乡村记忆,是指村将农耕文明“自信、有序、淳朴”元素融人乡村治落存在、流变与过往事迹的无形记载,包括乡村理来推动乡村建设的思路 5 。同样以文化治理为的风俗习

12、惯(仪式)、人情伦理及其物质载体等方切人点,本研究则基于乡村记忆的视角来探讨农面,它构成村庄文化的精神和灵魂,是生产生活耕文明与乡村秩序的构建,并阐释农耕文明何以于此的村民对村落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价可能并如何形塑乡村良序。值观 9 。二、乡村记忆与乡村秩序(二)乡村秩序(一)乡村记忆在乡村振兴五个方面的总体要求中,“治理记忆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机能,从某种有效”是基础前提和逻辑起点。无论是古代社会程度上来说,人是记忆的存在物,没有记忆的生“治”和“乱的二维评判,还是现今关于社会治理存是纯粹动物式的直接条件反射。从一个宏大时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和谐有序”是社会治理的首空来看,人的生存和思

13、想空间是过去、现在与未要指标。当前乡村治理研究中,以良序的构建作来的集成。直接的、在场的世界处在不停运动当为核心目标也得到学界相关专家和学者们的肯115农业考古2 0 2 3 4定,将“秩序性”作为乡村治理的基本要求来开展治理的类型学研究 1 0 ,也明确表达了乡村治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 关于社会秩序和乡村秩序的内涵,哈耶克、贺雪峰、周庆智等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较为深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关系学的视角,将乡村秩序进一步划分为“内生秩序”和“外生秩序”1 2 1(见表1)。在乡村治理场域中,主要存在着治理精英与村民以及村民与村民两对核心关系。治理精英与普通村民之间,无论是

14、党和国家自上表1 乡村“内生秩序”和外生秩序 比较分析比较互动关系秩序方向影响力量乡村秩序治理精英外生秩序纵向关系与村民组织动员力村民与共同价值内生秩序横向关系村民而下的资源和政策,还是普通村民自下而上的反馈,都属于纵向流动,其秩序构建主要取决于治理精英的组织动员能力,受到乡村社会外部嵌人的权威力量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可归属为“外生秩序”;而村民与村民之间属于平行的横向互动关系,其主要受村民价值根基强弱的影响,秩序的构建主要依靠认同和自觉,因而可归属为“内生秩序”。在乡村良序构建过程中,内生和外生的两种秩序都不可或缺;但自古以来,不管是封建社会的保甲制度、乡里制度,还是当今实施的村民自治制度,乡

15、村社会秩序中的内生部分都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此外,从乡村社会性质分析来看,不论是费孝通先生所定义的“熟人社会”,还是贺雪峰根据近代乡村社会变化而推演的“半熟人社会”1 3 ,传统乡村社会既不是人治,也不是法治,而是基于礼俗和人情的“礼”治,因而其“内生秩序”占据着秩序性的更大比重。本研究基于乡村记忆的视角,亦是从“内生秩序”一端切入,来研究乡村良序的形塑。(三)乡村记忆与乡村秩序及农耕文明的引入记忆和秩序是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二者的密切关系也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保罗康纳顿指出“任何社会秩序下的参与者必须具有一个共同的记忆 1 4 (3)。贺雪峰在研究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时也将社区

16、记忆作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关于乡村记忆与乡村秩序的关系,结合目前学界研究,其遵循着一个“乡村记忆促成村庄认同的形成,进而形塑乡村社会内生秩序”的逻辑理路。但在这个逻辑中,乡村记忆只是充当了一个承载历史文化、价值观的工具载体,真正起到形塑乡村秩序核心作用的是乡村记忆的具体内容,而记忆的内容根据社会发展和治理需要不断建构出来的,并不是机械、直观地反映在人们的运行规则脑海中的。对于社会记忆的建构性,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指出记忆不是简单的回治理精英的权威与集中认同与自觉根基构问题 1 4 (3)。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就是社会记忆在不断解构与建构、消褪与突显中由低级走向高级,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在乡

17、村文化治理的场域中,该建构什么样的乡村记忆?根据乡村现代化既融入现代性又扬弃现代性的要求,农耕文明的引人是最佳选择,并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完整逻辑(见图1):通过农耕文明建构乡村记忆,形成乡村认同,从而实现扬弃现代性并形塑乡村良序的目标。农耕建构乡村形成村庄塑造乡村文明记忆图1 农耕文明形塑乡村良序的逻辑三、农耕文明形塑乡村秩序的理论之维与现实之维农耕文明何以可能形塑乡村良序?基于乡村记忆的视角,可以从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理论之维在以上农耕文明形塑乡村秩序的逻辑链条中,形成村庄认同是塑造乡村良序的中介,而记忆,其并不是要把现在带回过去,而是相反要把过去带到现在,它是一种重构行

18、为。康纳顿也表示记忆不是一个复制问题,而是一个建良序认同116农耕文明与乡村良序的形塑一一基于乡村记忆的视角忆又是构建认同的媒介 1 5 ,因而村庄认同成为一“私”(自家)两种不同场合,人们会采取截然不同个关键节点。爬细梳密可发现,村庄认同的形成的两种态度和方式:在“自家”范围内,人们主动是通过“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两个路径来实承担义务和责任而不重有无回报;而在“公家”范现的。围中,人们却只愿意享受权利而尽量逃避义务和1.价值认同责任 1 8 。林语堂将中国家庭比喻为一个共产主义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们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单位,一种道德义务和家庭责任荣誉感促使他们指导下的产物。孙德忠在论述社会记忆

19、的规范功要互相提携 1 9 (P185)。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人能时指出,社会记忆通过风俗习惯、价值理念、行们对于“自家”的认同范围是有伸缩性的,贺雪峰为模式和知识体系等方面塑造人的思维,引导人深入考察研究了中国各地乡村的区域差异 2 0 1,从的行为 7)(P24)。郑杭生、张亚鹏指出乡村记忆形塑中可知我国南方农村具有较强的宗族意识并产了支配村民行动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是乡村生宗族认同,北方农村尤其是华北农村则以五服共同体的黏合剂与文化遗产 1 6 。杨雪云、丁华东内的小亲族认同为主,其认同范围相对狭小,中指出,在微观层面,社会记忆通过为个体提供规部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则进一步缩小到原子

20、化则来建构社会秩序 1 7 。以上论述充分支持了以社家庭认同。长期以来,传统中国乡村受农耕文明会记忆为中介对村庄价值认同的塑造作用。农耕和社会记忆的影响,逐渐形成并遵从着上述身份文明在乡村社会的价值载体一一比如村民齐心认同的模式,在其认同的“自家”范围内,由于主协力维护村庄集体利益的团结合作事件、邻里之动付出和牺牲,相互之间互敬互让,维持了良好间守望相助的睦邻友好事件、家庭中孝老爱亲的的乡村秩序。人伦孝道事件以村庄记忆的形式存留于人身份认同的另一个方面是村庄归属感。阿斯们脑海中。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些影响广泛并不曼指出记忆提供个体来历和认同信息,是建立身断流传的案例和事件成为村民们的道德规范和份

21、认同的一个关键要素。王晴锋在探讨集体记忆为人处事的遵循,当村民们遇到相类似的情况与村庄的有机团结时,将集体记忆作为集体身份时,乡村记忆给个体以行动支持和参照。在当今和社会秩序连续性的重要条件 2 1 。马克思指出人思想价值观念愈发多元的背景之下,即使在乡村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村庄归属感社会,价值观念也很难保持单一或达到完全一并不是单纯对地理意义上的村庄认同与归属,而致,但土生土长的农耕文明所蕴含的道德、伦理是在村庄社会形成广泛的人际关系链接,从而把和精神能促使乡村社会“熟人社会”共同记忆易自已嵌入到村庄共同体当中。农耕文明建构的乡于构建,进而形成共同的价值根基、认同一致的村记忆为村

22、民提供有关村庄的过去、历史、文化规范,从而使村民们在互动过程中采用相同的视和规范,人们在共享记忆的指导下,获得自我的角看问题、办事情,减少矛盾和摩擦的产生,使乡定位,并创造出一种“我们”的感觉,从而将自已村社会家庭内部、邻里之间、乡亲之间和谐有序。归属到村庄当中并产生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形2.身份认同成身份认同,为乡村良序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身份认同是乡村社会中个体行动的逻辑起(二)现实之维点。王明珂指出,共同历史记忆在强化和凝聚认从现实的维度来看农耕文明何以可能形塑同方面发挥着根基性的作用。在中国农村当中,乡村良序,一是农耕文明具有丰富的治理哲学意身份认同又包括对“自家”范围的认定和村庄归蕴

23、,二是农耕文明与乡村秩序的变迁。属感两个方面。1.农耕文明在乡村现代化中的治理哲学意费孝通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乡村是以“家”蕴为本位的社会,这是我们理解其“差序格局”理论我国是人类历史上三个农业起源中心之一。的关键点。传统社会中的农民在“公”(公家)与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先民们的生117农业考古2 0 2 3 4产生活实践不断与传统儒家思想有机耦合 4(PI50),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倡导的行动法则主要包括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和御欲尚俭的节用观 2 2 。彭金山将其文化内涵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2 3 。基于

24、乡村文化治理视域,从处理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着眼,农耕文明的治理哲学意蕴体现在家庭、邻里和乡村社会三个层面。家庭层面一一耕读传家。先民以“耕”开新,以“读”固本,耕读是家庭兴旺发达的重要法宝,因而“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成为古代许多家庭的家规家训。训子语有云:“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从中可知耕与读二者不可偏废,维持传统乡村社会秩序的“礼”,也因此得以代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可见耕读传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家庭的繁荣,其对于乡村治理的意义也是根本性的。在乡村现代化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应是人的现代化,要不断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质和知识水平,因而对耕读文化的传承是其题中之义,对

25、于乡村良序的形塑具有重大作用。邻里层面一一一守望相助。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单独一家一户力量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和土匪盗贼等的威胁,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村民们之间相互信任、互助互爱,从而结成了守望相助的地域亲密关系。因而“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邻里关系成为乡村社会的一个重要标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虽然独自一家一户亦能安全生存,但守望相助的社会记忆已深深嵌人乡村传统之中,构建并守护着乡村社会的精神家园;同时,守望相助的乡土情结也是促进人们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催化剂。乡村社会层面一一守则和谐。孟子指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农耕文明中的“守则”的“则”是指各种规则、规范

26、,大到国家法律和伦理道德,小到乡规民约、家规族训,其构成人们活动的基本框架和行事标准;“守”,要求人们积极遵守和维护,只有主动守则有底线,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和谐”是农耕文明的核心,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作为一种手段,要求与人为善、以邻为伴;其作为一种目标,要求人们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由此可见,村民与村民之间以“守则”为行事准则,以“和谐”为目标和依归,则乡村社会内生秩序必定归于大“治”。2、农耕文明与乡村秩序变迁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宗法体制之下,皇权止于县政,县以下主要依赖乡绅和宗族头领主导下的基层自治。在这种治理体制之下,伦理和礼俗对乡村社会秩序的维持发挥了关键作用,可以

27、说正是农耕文明的“在场”使乡村社会能正常运转,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内生秩序得以良好维持的基因密码。如今全球在现代化的浪潮下,以游牧文化为核心的西方工业文明大行其道 2 4 ,迫使农耕文明在乡村社会式微和逐渐“退场”。基于乡村记忆的视角分析,主要表现为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的滑坡。价值认同方面。在市场经济潮流和“理性人”文化的侵蚀之下,曾经的价值认同趋于瓦解。传统社会中家族或家庭的老者、长者由于辈分、年龄以及丰富的经验使其成为权威的化身,从而能够保证传统价值观念得以代代相传,成为人们乡村生活的依据和准则。而随着农村从封闭走向开放,年轻一代纷纷走出乡村,西方和城市盛行的价值理念纷纷涌人,造成乡村社会价值

28、观念异彩纷呈,导致人们各行其是。与此同时,由于现代社会中年轻一代具备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掌握了经济的绝对主导权,因而逐渐取代老者、长者而成为价值观上的主导者和事实上的权威者,此时乡村社会中人们曾经一致服膺的传统价值规范逐渐式微,“陌生人社会”模式的价值观念占据主导,传统的伦理、礼俗逐渐让位于丛林法则,人情关系不敌理性计算,个人主义大于集体观念。身份认同方面。伴随着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的身份认同也在同步演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家庭成为经济单元,不论是曾经的南方宗族认同,还是北方的小亲族认同,都呈现出认同范围变窄的趋势,对“自家”范围的认定逐渐缩小到118农耕文明与乡村良序的形塑一一基于乡村

29、记忆的视角核心家庭,“蜂房结构”成为乡村社会的普遍形作为精神的记忆在人脑外的具象化,但是其对于态,“原子化”成为乡村的重要标签。在村庄集体记忆的延续和传承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人类历史归属感方面,由于传统伦理的式微,原来基于此大约三百万年,但是有丰富记忆的历史仅仅只有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逐渐松散,甚至消失,几千年,因为只有近几千年来人们才学会把作为尤其现代村庄多为行政村,缺乏自然村在生成过精神的记忆外化为物质实体,使记忆得以保存,程中产生的天然纽带,致使村民在一个缺乏人情人类才真正进行文明时代。由此可见,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乡村空壳中再也难以找到当年的存记忆必须要善于依赖物质载体并再造地景。在感,

30、再加上个人主义的凸显,使村民的村庄归传统农村的房屋建筑、道路、街巷以及农业属感大大降低。原来的“熟人社会”变成如今的景观等等都是农耕文明在乡村中的地景呈现。近“半熟人社会”,而且其陌生性仍在不断加深。现代以来,城市现代性不仅进入并冲击着村民们在现代化大潮之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头脑中的思想,也使乡村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农村的人文环境和具有传统特色的住宅被小洋楼取代,庄严巍峨的社会秩序却变化得让人无所适从,因而经常听到祠堂日趋破败,甚至被遗弃,功德坊以及记录村“还是过去好,虽然物质贫乏些,但大家都很淳庄光辉历史的石碑、牌楼年久失修,曾经荷载人朴”等类似的感慨,该如何深

31、人推进乡村的现代们聚集交流并充满欢声笑语的场所如今不知所化还值得深思。正如本文开篇所阐述的如何对待终此类现象比比皆是,导致年长者的乡村记现代化中现代性的问题,现代化的农村需要融人忆褪化,年轻一代直接“失忆”和“断根”。农耕文现代性,但是必须要扬弃西方的现代性和城市的明的“返场”,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再造农耕文明地现代性,否则将造成乡村社会精神世界的“空心景,用具象之物重构乡村记忆场。比如修茸祠堂化”和“荒漠化”。因此,从农耕文明与乡村社会秩和公所,有利于宗族文化的传承,帮助人们了解序变迁的过程来看,乡村现代化仍需要继承农耕根脉,并教育人们追思和尊敬先辈;通过修建村文明,将其蕴含的治理哲学重新嵌人乡

32、村治理之庄门楼、碑刻和廊桥以记录功德和榜样,同时也中,为乡村治理和乡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一种“原可以发挥引导村民崇德向善之功效。地景再造不汤化原食”的解题思路,这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仅具有强大的乡村记忆传递和教育功能,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塑造价值认同,同时这些文化景观和建筑,在潜四、农耕文明嵌入乡村治理与秩序塑造移默化中塑造着人们的身份认同,推动着乡村良根据社会记忆的建构性及其要求,农耕文明好内生秩序的塑造。重新嵌人乡村治理主要从再造地景、找回仪式和(二)找回仪式盘活人情三个方面实施。仪式作为各种活动的外在形式和表达,往往(一)再造地景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记忆。康纳顿在论述社记忆是历史和过去在人们头

33、脑中的映像,是会如何记忆时,对仪式的作用高度重视,他指出: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意识、思想。究其本质,其应“如果有什么社会记忆的话,那我就要辩论说,我是一种无形的精神状态。但目前研究者通常将之们可能会在纪念仪式上找到它。”1 4 (P)著名社会学定义为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哈布瓦赫指出其具家涂尔干指出,“集体欢腾”是人类文化创造力的有双重性质一一既是一种物质客体或物质现实,温床,正是仪式帮助人们回忆过去并把共同体聚比如一尊塑像、一座纪念碑、空间中的一个地点,合在一起。文化人类学家乌尔夫指出,仪式和仪式同时又是一种象征符号,或某种具有精神含义的化对于集体的建构、维系十分重要 2 5 6 9 6)。东西

34、、某种附着于并被强加在这种物质现实之上传统乡村社会中存在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为群体共享的东西。物质和精神作为记忆的一的节日庆典和风俗习惯。比如传统农历新年的年体两面,二者同等重要。虽然作为物质的记忆是俗和围绕“祖先崇拜”开展的活动仪式,村民们通119农业考古2 0 2 3 4过聚餐、相互问候致意以及娱乐活动增强了社会关联,加强了沟通交往,与此同时,平时产生的矛盾和纠葛也能在各种活动仪式中得到化解。因此,乡村社会中各种仪式不仅具有续写历史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其现实意义更在于通过仪式构建共同的乡村记忆,使沉浸于活动和仪式中的人们升华感情,加强认同,从而促进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如今时过

35、境迁,受理性文化模式的影响,人们认为这些仪式和活动劳民伤财,因而被当成繁文节弃之如蔽,随之而来的则是乡村记忆的模糊、消解,村民的社会关联趋弱。虽然传统的节庆仪式不能给村庄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但是其形塑乡村秩序和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绝非货币所能衡量!农耕文明重新嵌人乡村治理必须要借助和依靠各种活动仪式的机遇和力量,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乡村社会中的优良风俗和仪式,并呼唤一些已经消失的仪式回归。除了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仪式,同时也要主动打造一些仪式和创新活动。2 0 1 8 年的农历秋分日,中华大地迎来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专属于中国农民和乡村的节日仪式,除了传承和发扬农耕文明,也具有乡村治理的价值意

36、义。(三)盘活人情风土人情是乡村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乡村社会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乡土社会”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的本质内涵是通过礼尚往来实现相互支持、互相提携,从而产生较强社会关联并形成关系网络紧紧地将人们粘连在一起,构成命运共同体。人情在乡村社会中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也是你欠着我、我也欠着你的状态,就在这种彼此互相“欠着”的状态下,愈发显得温情脉脉。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的进人,使“人情关系”发生一些微妙而又影响深远的变化,以“换工”的消失和“两免”的出现较为典型。“换工”以前是乡村社会较为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从事一些大型工事和紧急农事如建房和农忙的时候最为常见,邻里

37、乡亲在收到求助之后,有时甚至是主动前来免费帮工,在相互帮衬下顺利完成一家一户独力难以达成的目标。随着人们不断走出村庄,开始实行市场交易模式,以前的“换工”逐渐被帮工拿工钱所取代。“换工”模式向市场交易模式的转变,背后反映的是乡村社会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两免”是指由于同辈之间请吃相送的分量几乎对等,为了省略中间过场或者免得互添麻烦,于是相互之间各自免除这些礼节。例如在目前不少地方的农村,兄弟间的节日馈赠实行“两免”,还有如果兄弟双方都有子女,则新年拜年时侄子辈的压岁钱实行“两免”,这种交往方式貌似清爽明白,但淡化了兄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淡化了叔侄之间的亲情。因而“两免”看似相

38、互之间免去了“麻烦”,但是也免淡了情分。乡村衰败除了指乡村经济和村容村貌的衰败之外,也包括乡村社会人情的淡漠。因而在乡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治理中,对农耕文明的有益成分要大力继承,比如对“换工”等增加人情味的习俗要鼓励和提倡,同时反对草率的避繁就简和生吞活剥了一些传统礼节,对“两免”类似的交往方式应予以抑制。通过盘活人情,让乡村社会中的人们重新走动起来,进行相互交换,产生相互关联,实现乡村社会人情的加倍和翻番,从而构建温情浓郁的乡村氛围,为塑造良好的内生秩序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五、总结与讨论乡村现代化既要融人现代性,又要扬弃现代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耕文明,在经历了“在场”“退场

39、”之后,乡村治理呼唤其重新嵌人。农耕文明作为乡村热土的“原著民”,本身就构成了乡村记忆的主体,只是近现代以来在工业文明裹的理性文化的剧烈冲击下,出现了“失忆”和“断根”,进而导致乡土社会原来淳朴、和谐的社会秩序出现紊乱,并丢失了原有的韵味和本色。基于文化治理视域和原汤化原食的解题思路,通过农耕文明重构乡村记忆,形成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构建乡村共同体,形塑村庄良好内生秩序。农耕文明的重新嵌入,不仅对形塑乡村良序和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推动着乡村振兴总要求中“产业120农耕文明与乡村良序的形塑一一基于乡村记忆的视角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目标的实2006.现,例如农耕

40、文明地景再造、找回传统仪式以及8(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M.毕然,郭盘活乡村人情,是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实现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2.9鲁可荣.乡村集体记忆重构与价值传承 J.民俗产业兴旺和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研究,2 0 2 1(3).建设美丽乡村和营造文明乡风的内在要求。10邓大才.治理的类型:从“良序到“善治”一以农耕文明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其中既有精华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 J.社会科学战线,2 0 1 8(9)的元素也有一些过时的内容,因而不能全盘否11秦中春.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目标与实定,也不能图吞枣地全盘继承。比如“再造地现途径 J

41、.管理世界,2 0 2 0,3 6(2).景”,如果盲目的大修大建,可能会劳民伤财且收12唐凯.由“散”到“聚”:乡村善治的逻辑一一基于效甚微,还有“祠堂”一类的场所要不要建、该不乡村社会内生秩序和外生秩序的比较分析 J.理论导刊,该建,要仔细酌当地宗族文化的价值意义,在2023(4).此基础上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在“找回仪式”的13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一一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 J.政治学研究,2 0 0 0(3),过程当中,对一些陋俗和封建迷信的东西要严加14(英)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 M.纳日碧力抵制。仪式只是载体,其承载的价值和乡村记忆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0

42、.才是关键;对于“盘活人情”,要盘活的是人与人15美)杰弗瑞奥利克,(美乔伊斯罗宾斯,周云之间的感情,是相互之间的互动和关联,而不是水社会记忆研究:从“集体记忆”到记忆实践的历史社会人情的异化和野蛮生长,同时“人情”的发展也不学 J.思想战线,2 0 1 1,3 7(3),能妨碍农村法治建设。由此可见,对于传统文化16郑杭生,张亚鹏.社会记忆与乡村的再发现-和现代性这一对矛盾,需要科学平衡好“度”的问华北侯村的调查 J.社会学评论,2 0 1 5,3(1).题,以使农耕文明与农村现代化良好自洽,既让17杨雪云,丁华东.社会记忆与地方社会秩序现代化不断推进,也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好传承和以徽州历史档

43、案为分析对象 J.档案学通讯,2 0 1 0(6).发展。18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J.开放时代,2 0 0 7(1).19林语堂.中国人 M.上海:学林出版社,2 0 0 0.参考文献20贺雪峰.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一一村庄社会1张雄,朱璐,徐德忠.历史的积极性质:“中国方案”结构的视角 J.开放时代.2 0 1 2(1 0).出场的文化基因探析 J.中国社会科学,2 0 1 9(1)21王晴锋.村落社会的集体记忆与有机团结之耦2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 J.中国社合关系一一以绥宁上堡侗寨为例 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会科学,2 0 0 4(4),刊,2 0 1 6,8

44、(4).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M.赵22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 J.旭东,方文,王铭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古今农业,2 0 1 0(3).1998.23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4金绍荣,张应良.优秀农耕文化嵌入乡村社会治J.西北民族研究,2 0 1 1(0 1).理:图景、困境与路径 J.探索,2 0 1 8(4).24徐旺生,李兴军.中华和谐农耕文化的起源、特征5卓德雄.让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 J.人民及其表征演进 J.中国农史,2 0 2 0(5).论坛,2 0 1 9(1 4).25(德)克里斯托弗乌尔夫.社会的形成 M.徐小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红,译.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 0 1 2.1972.7孙德忠.社会记忆论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王建平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