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五里铺小学 刘筱青一、说教材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讲述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
2、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学生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 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谈何容易、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骨肉同胞、血肉亲情”等词语。2、 读懂课文,理解“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3、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三、说设计理念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教学设计以爱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
3、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体会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四、说教法1、创设情境法2、读书指导法五、说学法1、读书入境法2、联系生活法3、讨论交流法六、 说教学思路与意图(一)、故事导入,引发爱:1、讲故事,谈感受。有一位母亲买菜回家,突然看见自己三岁的孩子正从自己五楼的阳台上摔下来。这位母亲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来,消防队员做了一个试验,让这位母亲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跑过去,这位母亲却接不住一个沙包。这是为什么呢?2、揭示课题:了不起的母亲瞬间爆发了超常的力量,
4、避免了惨祸,拯救了孩子。是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我们要学习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二)初读课文,体会爱:1、自由读课文:(1)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2)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读后你有何感想?2、检查交流:(1)认读词语,说说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白血病、骨髓、谈何容易、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骨肉同胞、血肉亲情(紧扣文本理解词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感悟课文内容)(2)回答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读后有什么感想
5、?(三)研读课文,感悟爱:1、根据老师的问题、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性。随学生的回答,进行相机的指导,指导学生如情入境的反复朗读,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从大地震刚过,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床上”,没有考虑家人是否平安无事,没有考虑是否延期手术,没有选择空旷安全的地方等细节,体会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从李博士抽取骨髓时的镇定沉着,运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缓,植入骨髓时的部分昼夜,体会其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同时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2、说写练习。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
6、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3、学完课文,谈谈你对课题理解。(四)拓展延伸,畅谈爱:1、组织讨论: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怎样?2、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让学生在欣赏爱的奉献中结束本堂课的教学,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