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生的眼睛说课稿府谷五小 屈春艳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永生的眼睛。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阅读课文。一次又一次研读课文后,我被文中的人物形象深深感动,这种感动源于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痛苦但不悲伤,伤心而又骄傲!这种感动是对永生的认识,对爱的解读!一、说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理解新词,掌握多音字“冲”、“重”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二、说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难
2、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三、说教学方法教法:引导启发法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学法:1、品悟法通过品词句、悟情感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句子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质。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揭示文章中心。四、说教学程序(一)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在17课中我们认识了盲姑娘安静,她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像安静这样的盲人,在中国就有6、7百万,那么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 2、是啊,他们多么渴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我们一样看到美好的世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为了让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重见光明,又是
3、怎样做的呢?设计意图:由上一课中的主人公盲女安静,来引出这样的盲人有数百万,从而提出“琳达一家为了让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重见光明,又是怎样做的呢?”这样的问题来导入新课,自我认为比较自然,顺理成章。(二)诊断检测1、指名说说什么是眼角膜。(出示眼角膜图片)2、指名说说眼角膜移植是怎么回事?(师补充)3、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主要检查了学生们对眼角膜、眼角膜移植的了解,以及生字词的认读情况。为本课的后续教学作好铺垫。(三)探究解惑1、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写琳达的妈妈捐赠她的眼角膜的?(1-5)2、同桌练读“我”与父亲之间对话的段落,
4、看看“我”和爸爸各是怎样的态度。3、课件出示父亲的话,交流含义。4、琳达刚开始极力反对捐献眼角膜,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她的态度改变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当琳达捐献了父亲的眼角膜后,温迪是怎么说的呢?6、当“我”得知女儿以后也要捐献自己的眼角膜时,“我”领悟到了什么?7、出示句子: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引导启发法,通过和学生交流文中两句含义深刻的句子、两句带有“骄傲”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可贵精神。同时抓住琳达态度的转变,进一步地感受长辈的言传身教对后人的影响。(四)检测拓展这一环节,我主要是利用PPT让学生们看了一些捐献眼角膜的例子,让他们
5、知道社会上除了琳达一家,还有很多人在做着这有意义的事情。(五)总结评价总结时,我先让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了“永生的仅仅是眼角膜吗?”这样一个问题,然后利用同学们得出的答案进行总结。这样的总结紧扣题目,点明中心。(六)作业布置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了解他们对捐献角膜的看法。2、写一份捐献眼角膜的倡议书,让更多的人去传递光明,延续生命。3、查阅资料,了解除了眼角膜,我们人体还有哪些器官可以捐献布置三项作业,也许从分量上来说有点多,但我觉得如果从本课的拓展延伸方面来考虑的话,都是有必要的。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受张海荣老师的启发。总结时出示了眼睛和爱心的图片,这样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板书
6、,更加突出了“永生的不仅仅是眼睛,更是爱心”这一主题。六、说教学反思今天这一节课,自我认为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40分钟内完成了教学任务,因为我平常上课40分钟老是不够用。接下来,我主要反思一下本节课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教案不熟悉,说明备课还是不够充分。2、为了节省时间,学生对课文读的较少,毕竟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虽然预习时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练,但作为观摩课,应把“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3、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不敢也不放心让学生去主宰课堂,一步步都按老师预设好的套路去走,很少有生成性的问题,课堂不够开放,也没有活力,与新课改格格不入,这也是我课堂教学中一个最致命的弱点。相比之下,和我同课异构的张海荣老师昨天的那一节课,他的理念和方法就和我完全不同。他的课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从导入时的闭眼十分钟谈感受,到初读课文获得了哪些信息,以及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说出感动的原因,最后学习了本科有什么体会等等。这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学习。以上,就是我对永生的眼睛这一课的说课,当然,还有很多不够完善之处,接下来恳请领导、同事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