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鹰》
一、教学内容
二声部合唱歌曲《鹰》。
二、音乐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流传甚广旋律清新的日本儿童歌曲。 歌曲是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前后两个乐段各包含了两个4小节的乐句,结构十分方整。歌曲的旋律流畅,特别是第1、2小节运用了音阶上行和附点节奏,以及第3、4小节模仿前两小节节奏并作旋律下行的写法,生动地刻画了雄鹰在天空自由翱翔、上下盘旋的形象。第二乐段为二声部合唱,先由上下声部交替唱出“飞翔吧”、“歌唱吧”。再加上合唱的形式,成功的塑造了“鹰击长空”的音乐形象,并与前乐段形成了对比,使音乐显得更加刚强有力,情绪高昂。
三、学情分析
1.歌曲音域为八度,从音域上来看,整个旋律的进行均在中音区,适合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演唱。歌曲旋律连贯流畅,两小节换气一次,在演唱时需要良好的气息支持,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要求歌曲的速度为中速稍快。
2.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音乐知识是力度记号,了解力度的变化给音乐带来的不同效果,并能用声音表现力度的变化。巩固二声部演唱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最后一乐句低声部的音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3.歌曲中每一乐句都出现了附点四分节奏,需演唱准确。 一字多音也要求学生用圆润的声音完成。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鹰》,感受歌曲旋律明亮透彻充满画面感的音乐情景,并通过演唱想象感受雄鹰勇敢无畏、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搏精神。
2.认识力度记号,并初步感知力度变化对音乐情感的推动作用。 在演唱时能用富有层次的音色和音量来表现雄鹰在天空翱翔的画面,用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3.通过实践、反复聆听和演唱歌曲二声部,表达歌曲情感,提高演唱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力度记号,并感受、了解力度对歌曲情感的表现作用。
2.准确地演唱好二声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段音乐,听一听,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点击课件)谁来说一说?
生:···
师:这两段音乐为什么会让我们有着不同的感受呢?让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中寻找答案吧!(语速放慢,语气着重)
环节目标:初步感受不同力度的音乐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行为:点击课件,分别播放《摇篮曲》和《快乐的啰嗦》。
二、完整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力度的变化
师:今天老师带给你们一首日本著名的儿童歌曲——《鹰》,听一听,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词语来描述!
生:···
师:歌曲中描述的是一种什么动物?
生:鹰!
师:这只鹰在干什么?
生:飞翔!
师:它飞翔的路线是怎样的?请大家从歌声中感受体会!(教师范唱齐唱部分,力度对比明显)谁听出来了吗?
生:高高的!(教师马上肢体模仿)忽高忽低(肢体模仿)
教学行为:教师范唱齐唱部分,力度对比明显。
三、认识力度记号
师:原来在歌曲中有一些特殊的音乐记号,让我们感受到了鹰飞行的变化!你们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学生思考窃窃私语,几秒钟以后教师抽一位学生去写)谁想上来写一写?
生:···
师:这些记号都是用来表示音乐的强与弱,我们都把它们统称为“力度记号”。请大家跟着我说一次!
生:力度记号。
师:它们分别是强、中强······,现在请你们用手在空中画一画。强(学生画)、中强(学生画)······(这个时候,老师不画了,仔细观察学生对不对,及时进行纠正)
师:大家都画得非常正确!那力度记号在歌曲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继续在歌声中寻找答案!(对比范唱齐唱部分)
生:有了力度记号,歌曲更好听了···(多喊几个学生回答)
师:是的,有了力度的变化以后,歌曲更加动听,情感也更加丰富了!可见不同的力度隐藏着不一样的情感。而在这首歌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雄鹰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环节目标:从歌声中感受鹰飞行的路线,了解力度记号对音乐情感的推动作用,认识这些力度记号并能进行书写。
教学行为:教师范唱齐唱部分,分别是不带力度记号和带力度记号的。
四、完整复听歌曲
师:现在请大家再一次聆听歌曲,你们认为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生:两个部分!
师:第一部分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齐唱。
师:第二部分呢?
生:合唱。
环节目标:再次完整聆听歌曲,知道歌曲的分段,并说出每一段不同的演唱形式。
师:现在请你们先来学习齐唱部分。
五、学习齐唱部分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弹奏的旋律,用手划出雄鹰飞翔的路线。(教师单手弹旋律,单手划旋律线)
生:···
师:现在请大家根据老鹰飞行的路线,加上合适的力度记号!老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去思考。(老师弹奏背景旋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想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
师:老师根据你说的力度记号来演奏!(演奏)大家同意他的答案吗?
生:不同意!
师:请把你的答案和我们分享!
生:···
师:听听这一次的演奏效果又是怎样的?(演奏)两位同学的答案不一样,同意第一位同学的举手!同意第二位同学的举手!(然后宣布正确答案,总结:我们听出第X位同学加上的渐强、渐弱的这两个力度记号,让旋律更有起伏感,音乐更富有了歌唱性,当然也更符合雄鹰飞翔的路线!)
生:同意!
师:为什么?
生:···
师:是的,这位同学加上的渐强、渐弱的这两个力度记号,让旋律更有起伏感,音乐更富有了歌唱性,当然也更符合雄鹰飞翔的路线!
现在也请大家加上渐强与减弱,进行旋律的视唱。
生:···
师:渐强开始声音是弱的,后面慢慢变强的。
生:···
师:用手来画雄鹰飞的高高的线条。
生:···
师:注意音准,在换气符号出现的地方换气,声音要唱得连贯。再来试一试。
生:···
师:带上歌词再来试一试。
生:···
师:雄鹰越飞越高,运用好气息,声音高高的,更扎实一些。
生:···
环节目标:对力度记号理论知识掌握以后的灵活运用,并能唱好歌曲中力度记号的变化。
师:我们把第一部分连起来唱一唱。(双手弹伴奏)
师:和上伴奏一起来唱一唱。(教师双手指挥)
六、学习第二部分。
1.接唱部分学习
师:这一部分出现了几只雄鹰?
生:两只。
师:上面的声部是第一只雄鹰,下面的雄鹰是第二只雄鹰。现在老师扮演第一只雄鹰,下面的低声部同学你们扮演第二只雄鹰,跟老师一起飞翔。
生:....
师:这里又出现了哪两种力度记号?
生:中强中弱。
师:出现中强力度记号的时候,仿佛雄鹰在什么地方飞翔?
生:高空飞得高。(老师纠正:稍微高一点儿,做手势)
师:出现中弱的时候呢?
生:中弱飞得低。(老师纠正:同样,只是稍微低一点儿,做手势)
师:那现在咱们再来合作一次,交换一下,你们唱第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
生:···
师:现在这边的同学演唱第一声部(指定高声部的同学)这边的同学演唱第二声部。准备!
生:···
师:两只雄鹰在天空盘旋,忽高忽低,忽远忽近,请你们再来唱一唱!
环节目标:从师生合作,再到生生合作,在不断地合作演唱过程中,感受两个声部的进行,感受并唱好歌曲中中强、中弱的力度变化。
生:···
2.学习最后乐句
师:刚刚两只雄鹰是交替出现的,现在它们是怎样在飞呢,仔细听!(单手弹奏双声部)
生:一起飞。
师:是同时一起还是有先后顺序呢?
生:先后顺序
师:哪一只先飞,哪一只后飞?
生:第一只先飞,第二只后飞。
师:好,请扮演第二只雄鹰的低声部同学进行视唱。
生:···
师:这只鹰是停顿了几拍再飞的?(如果没有唱准确,提示学生。)
生:两拍!
师:那这两拍你们先收住翅膀。
生:···
师:第一只雄鹰请你们飞起来。
生:···
师:你们的duo唱几拍?
生:三拍
师:好,这里还休止了一拍。我们再来试一试吧!
生:···
师:现在请大家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记住二声部的同学先把翅膀收起来!
生:···
师:第一只雄鹰唱到mi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唱。(如果一直没唱对,教师提示)
师:乐谱上方又出现了咱们熟悉的力度记号,是什么?
生:渐强。
师:控制好气息,准备!
生:···
师:两只雄鹰飞上天空后,一只雄鹰慢慢地向前方飞去了,另一只却慢慢地往下飞了。你觉得哪一只是往下飞的鹰?
生:高声部的/第一只。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如果说不出来,教师提示旋律)
生:旋律往下。
师:是的,这是一个下行的旋律(老师需要更准确地表述总结)请第一声部的同学来唱一唱!
生:···
师:第二声部的旋律特点呢?
生:没有下行了。
师:第二声部最后的旋律比较地平稳。请第二声部的同学来唱一唱。
生:···
师:雄鹰离我们越来越远,因此这个时候出现的力度记号是?
生:渐弱!
师:现在请你们两个声部合起来,注意力度的变化!
生:···
师:加上歌词,再来唱一唱。
生:···
师:现在请大家把最后这一句完整地唱一唱。
生:···
环节目标:唱好二声部,并在演唱过程中,随时关注力度,学会用气息的控制,唱好力度的变化。
唱好了过后,把第二部分完整和钢琴伴奏唱。
七、完整演唱。
师:你们的歌声越过了长空,雄鹰张开了翅膀,勇敢无畏地前行,现在请大家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生:···
(解决歌唱中的问题。)
师:(唱好第一段后不要停,在间奏中直接边弹伴奏边说:准备演唱第二段歌词!)
生:···
师:还记得老师上课的时候提过的问题吗?有一个音乐要素,它会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音乐感受,那是什么?
生:力度!
师:是的,力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要素,正因为有了力度的变化,才让我们的音乐有了丰富的情感变化。现在请大家再次跟着音乐,用心演唱歌曲——《鹰》。(放伴奏)
生:···
师:今天的课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