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物游戏说课稿及反思说课内容: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学分物游戏说学情: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如果只是老师一味的去讲解,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更愿意自己尝试去解答问题。在前阶段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从而为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打下基础。说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画图(连一连、圈一圈)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说教法、学法:为了帮助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我利用了学生喜
2、欢的日子生日和有形的学具来组织教学,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整节课以实际操作作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操作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说教学重点: 经历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说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正确平均分配物品。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说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是小猪的生日,他特地邀请好朋友来家做客。大家看都有些谁?(课件出示)小猴子、小兔、小狗。小猪非常热情,拿出来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招待。可是小猪在想什么呢?原来他在想该怎么给小动物分食物呢?我们来帮帮他吧。【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自由交流,并正确灵活地运用情境
3、教学,使学生融入想像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 分桃子出示两只小猴子,4个桃子。大家想一想可以怎么分?每只猴子可能吃到几个桃子?生汇报,课件演示分的过程。(课件出示平均分的结果)这种分法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分的过程,通过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在各种分法中,突出“每份分的一样多”是最公平的分法。】 活动二:分萝卜 出示三只兔子,12根萝卜。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就是平均分。每只小兔可以分到几根萝卜?(1) 用学具摆一摆(用圆片代替兔子,小棒代替萝卜)( 提示;先数数兔子萝卜各有几个,再进行分) (2)
4、试着把你分得过程画出来,(选择你喜欢的图形代替兔子和萝卜) (3)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每次分几个,几次分完,结果是什么?)根据学生表述进行板书 小结:我们刚才用了这么多的方法分萝卜,虽然分得过程不同,但最后三只都很满意,因为他们分得的萝卜一样多。 课件演示分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分萝卜,体会平均分分法的多样性。分几次把萝卜分完,每次分几根萝卜都可以不同,但只要每次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就能确保它们最终分到的萝卜一样多,从而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活动三:分骨头。 出示三只小狗,15根骨头。这些大骨头分给三只小狗,怎样分她们就都满意了?(平均分)你可以分吗?试一试,可以摆,画,也可以用自
5、己喜欢的方式分。这些是小动物们记录的他们分骨头的过程(出示三种图示)能看懂他们是怎样分得吗?指名表述。着重演示第三种图。(课件演示圈一圈的分法)指导学生选择简便的方法去分。小结:三只小狗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都分得了5根大骨头,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努力就会收获幸福。【设计意图:借助解决分骨头的问题,学习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重点理解第三种画法的意义,它沟通的是平均分与重复减法之间本质的联系。】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基本练习。(1)插花。(2)分铅笔。(3)分气球。(4)整理杯子。2、拓展练习。分桔子。【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解决实
6、际问题能力从各个层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小结:小猪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你在这次宴会上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并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以小熊过生日进行分物串联整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感知平均分。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建构,师生、生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实现了由不知到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上,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但本节课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只顾虑教学环节的展开,忽略了课堂上对学生适时的评价,过渡性语言还不够提炼,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总之,今后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