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例1,第60页想想做做。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从已经学过的口算入手,让学生体会有整十数的口算比较简单,从而在出现新知时,学生会有意识的把新知识转化成整十数进行口算,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能根据个位相加是否进位,估计出两个两位数的和是几十多。2、 使学生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增强数感。3、 使学生经历与他人
2、交流算法的过程,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算法发现的过程,并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课件出示:23+40= 10+65= 44+30= 20+37= 60+28= 24+50= 30+53= 22+70=会口算吗?小朋友们真棒,很快就算出了结果。这些可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怎么能算得这么快呢?师:在口算中碰到了整十数会使口算变简单。设计意图:通过整十数的口算,使学生体会到有整十数口算比较简单
3、。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二、 探索口算方法:1、 出示例1主题图,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1) 小华跳了45下。(2) 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3) 小军比小华多跳28下。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说,师板书。小红跳了多少下? 小军跳了多少下?2、 可以根据哪些信息求出小红跳了多少下?生列式:45+23= 为什么用加法?(1)师:这道算式以前我们都是列竖式计算的,今天你能想办法口算吗?1)先想一想,算一算。2)到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组长用算式记录下来。师巡视,请人板书口算方法。还有不同方法的可以自己上去写。(师标上序号)(2)先看一看这些口算方法,你认为都对吗?哪些方法差不多?
4、都是把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再把十位和个位合起来。师板书:40+20=60,5+3=8,60+8=68。剩下的呢?你看得懂吗?帮助学生理解都是先加几十,再加几。师板书:45+20=65,65+3=68。(3)比一比两种口算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比较简单?自己再说说怎么想的。(4)写上单位、答句。3、小军跳了多少下?能自己列式并口算出结果吗? (1)、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2)、跟同桌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全班交流,核对答案。根据学生口算方法板书。45+20=65,65+8=73。这道题口算时要注意什么?(有进位)师板书:45+28=73(下)答:小军跳了73下。4、比一比这两道题,口算的过程,有
5、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师总结: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先加几十再加几,但要注意是否有进位。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课一开始学生已经体会到有整十数的口算会比较简单,所以当例题45+23出现时,我把问题直接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自己探讨、比较出合理而且巧妙地口算方法,这一过程主要以学生自己的探讨为主。有了这一基础,再算45+28时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模仿第一题的口算方法算出结果,学生能体会到,虽然这道题有进位,但口算的方法还是一样的,只要注意进位即可。三、 练习巩固计算方法。1、 想想做做1你能很快写出答案吗?边写边想:每组中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汇报答案你发现什么
6、了?口算时那组较简单?第二组和第三组要注意些什么?2、 想想做做2仔细观察这三组题,你发现了什么?结果可能会怎么样?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完整表述。口算出结果。师:跟你们想得一样吗?口算之前估一估能提高正确率。3、 想想做做4读清题意。先估计一下,哪个年级集邮的人最多?说说怎么想的?口算出结果。核对答案,再次确认最多的。师: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把估算和口算结合起来运用。4、 想自己出题考考小伙伴吗?同桌拿出本子根据要求编题。(1) 编一道不进位加,一道进位加。(2) 编一道得数是60多的加法算式,一道得数是40多的加法算式。(3) 同桌交换口算出结果,跟要求比一比,检查编的题是否符合要求。5、
7、 想想做做5小组内提问,组长记录。集体解答。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再次强化口算方法,编题等提高练习,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四、 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可以跟大家交流?五、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45+23=68(下) 45+28=73(下) 40+20=60,5+3=8,60+8=6845+20=65,65+3=68。答:小红跳了68下。 答:小军跳了73下。教后反思:本堂课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看做“两位数加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并且在口算过程中体会其优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
8、使用这一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触颇深。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学习,交流,没想到学生想出了那么多种口算方法,超出我的预设,让我感到很震惊。孩子的思维的确是很广阔的,我们做老师的千万不能束缚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喜欢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确实做到运算方法的多样化。1、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我们的教学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
9、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我还远不能满足,又提出了算法的优化,这让学生懂得了解决问题既可以用多种方法,又可以在众多方法中优中选优,拓宽了学生的发散思维。2、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仔细分析问题的好习惯。例如在口算68+19=87的时候,有学生想到“先算70+20=90,再算90-3=87。”就有学生质疑:“明明是68加19,为什么算70+20呢?”“为什么90还要减3呢?哪来到3呀?”等等。3、 由于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在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练习的时间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