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社会科学论坛2023/3 学术评论声音、语言与文化侨易以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为主要线索的考察叶隽(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92)内容摘要:该文以王东杰新著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为主要线索,认为其着手处小,所观者大,表面上看不过是带着声音的文字,最多不过国语运动史的考察,但实际上背后关注的是中国文化由传统到现代迁变的大问题。进而借鉴德国学者赫尔德、洪堡等的相关理论论述,考察声音、语言与文化侨易的关系问题,认为主体被消解之后的文化侨易更为重要,作为核心梁柱的语言侨易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之中,不仅有笔译,而且有口译,所以声音向度非常重要;进而主张开辟多感觉维度的侨易空间
2、,将语言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的关键环节,凸显其“上下左右”的枢纽功用,在既有的视觉基础上,充实听觉向度,譬如作品朗读会、忆苦思甜运动、新闻广播、留声机现象等都是切入中国现代语言史的上佳命题,同时应对尚未得到足够关注的触觉、嗅觉、味觉等也宜有所重视,举一反三,形成整体理解。关键词:语言文化史;现代中国;侨易学。作者简介:叶隽,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人文学院文化史与文化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德语诗学、比较文学、中西文化关系史、知识史与侨易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2026-(2023)03-224-09一、现代性语境下的国语运动语言史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早在1776
3、年,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就很强调语言在文学与学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不仅如此,他还在充分强调母语写作的重要性的同时,更指出要有“求学意识”,德语还应当学习希腊语的纯朴庄重、拉丁语的温和适中、法语的生动活跃、英语的简练丰足、意大利语的诗情画意2。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则进一步发展了语言学,他指出:“语言在人类的初始形成中是第一个必要的阶段,各个民族在这一基础之上才能够追求每一更高级的人类发展方向。语言与精神力量一道成长起来,受到同一些原因的限制,同时,语言构成了激励精神力量的生动原则。语言和精神力量
4、并非先后发生,相互隔绝,相反,二者完全是智能(das intellectuelle Vermgen)的同一不可分割的活动。语言是一个民族从事任何一项人类活动的工具,当一个民族从自身内在的自由之中成功地构建起语言时,就意味着它迈出并完成了关键的一步,即获得了某种新的、更高层次的东西;而当一DOI:10.14185/ki.issn1008-2026.2023.03.016225个民族在诗歌创作和哲学冥想的道路上取得了类似的成就时,便会反过来对语言产生影响。”3他甚至强调说:“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4相 比
5、 较 德 国 学 术 强 势 的 语 文 学(Philologie)传统,中国虽也有训诂学为根基,但终究缺乏世界现代学术整体崛起之大背景为支撑。而近代以来的中国首先面对的就是强力迫来的西方,既有“西力东渐”的坚船利炮之洞开国门,也有“西学东渐”展开了一场高层次的文化博弈,而在文化层面的自动“服输”,则是那代知识精英的几乎某种共识,譬如梁启超(18731929)总结为器物、制度、文化的三层递进划分5。这甚至导致了更为激烈的主张,譬如在语言上竟然也认为应该彻底地“改弦易辙”,譬如瞿秋白的发言:“新中国的文字革命就是要完全废除汉字和文言,采用罗马字母和拼音制度,造成一种新式的中国文几万万群众所能够运
6、用,容易学习,而且可以用来参加高深的学术文化生活的一种文字。”6这当然是一种纠枉过正,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却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特殊的“救亡启蒙”的大背景下,这些思路居然也都大行其道,不但有人坐而言,更有人起而行,正如五四新文化派的势力借着“新文化运动”大张一样,国语也成就了一种“国语运动”,其声势浩大与影响深远,自不必讳言。但百年升降,确实有必要在学理上深入探讨其得失成败与“理之所是”究竟当为何者。如果说对四川的地方性持续关注,表现了区域史的兴趣和别有眼光7,那么王东杰教授的国语运动研究则开辟了另一个新的领域,而且是“十年磨一剑”成此一部专著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当得“厚重”二字。作者对
7、语言的重要性有特别的认知:“语言仿佛空气一般,弥漫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它将物质与心灵、整体与自我、过去与未来串联衔接,使世界成为一个可被我们认识和利用的整体。人受制于世界,也受制于语言。”8如此强调语言的重要性,自然就会使我们关注这种习焉而不察的文化史现象;当然还不仅如此,作者还关注到了语言的两方面因素,即“音频”和“文频”,一般而言,对于语言,我们都关注其作为文字载体的重要性,但对其作为声音载体则注意不够。作者题名为“声入心通”,当出自前贤,论语 为政有“六十而耳顺”之语,张载谓“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正蒙 三十),朱熹集注谓“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这里将
8、语言文字的声音意义纳入考察,而连接于心,则通于思想,可以说是揭示了语言的普遍性意义了。就此书的意图来说,作者“把国语运动放在20世纪中国整体转型的脉络中,探讨它如何反映并实际参与了这个过程,又对现代中国产生了何种影响。在讨论中,我主要侧重它和国家建构、国族认同、文化理想、地方观念、阶级意识等与身份界定有关的一系列范畴之间的互动,也会呈现它和变动中的物质景观、资讯手段及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9。这里既展现了大格局观,也表现出对微观景象的重视,因为像所谓的资讯手段、生活方式等问题往往声音、语言与文化侨易226社会科学论坛2023/3 学术评论很容易在这种偏重文化的路径中被忽略。作者引斯坦纳(Geor
9、ge Steiner)语:“语言整合了远古情感的反射和扭曲,整合了超越个体回忆的行为记忆,整合了集体经历的轮廓,如同天地轮廓一样微妙精确,在这片天地中,一种文明得以成熟。一个外人可以掌握一门新的语言,就像骑马的人可以掌握上马的动作,但他很难达到本地人不言而喻的下意识动作。”10这个比喻确实很妙,不但赋予语言以文明载体的厚重意义,而且也区分了母语与外语的本质界限,王东杰由此有很好的阐发:“在此意义上,语言构成了一个群体的认同中最为幽深、曲折和日常的层面,在不动声色中决定了一个人的 身份。”11甚至不仅如此,在语言全息论者看来,“语言的根本性质在于它与宇宙全息同构”12。而在符号学眼中,作为介于所
10、指、能指之间重要符号之一的语言系统,则更具有调节和反映大千世界的中介功能。当然语言是复杂的,既有作为书面语言的千姿百态,也有作为口头交流工具的“声音传播”之功用。此书聚焦中国现代语言转型过程中的“国语运动”,重视的正是“声入心通”的关键所在。虽然强调未必借用“现代性”理论才能理解国语运动,应从中国实际经验出发,但考其论述,仍脱不了现代性的基本语境:“19世纪晚期以来,中国的物质环境、社会组织发生了一些引人瞩目的变化,它们都指向一个规模急剧扩大、构成方式更为复杂、时空被高度压缩的大型社会,国语运动乃是适应这种社会的沟通和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13首先,从器物层面入手,本身就是西方现代性的典型标志
11、,“晚清以来,各种 为古人所未曾梦见 的新器物、新技术和新景观层出不穷,使得旧有的字词穷于应付,中国人似乎陷入了一个 表述危机之中,而这一点正是造成语文改革的主要动因之一”14。这种因为外来冲击而造成的本土应对现象确实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所以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也非完全没有道理,但任何理论都不可过于绝对,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是正常的,表现在语文层面也同样如此,因为新事物的呈现就必须以新词汇去表达,所以其实也给现代汉语发展带来了扩充增容、更新换代的契机,这一点我们看看现代汉语的各类表述就可以知道,各种新词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无论是文言旧语的诗词,还是白话新语的文章,都是如此。作者这方面的观察和意识应
12、该说是相当敏锐而切中要点的,但另一方面对文学语言、学术语言乃至哲学语言等问题没有略做观照,无疑是很遗憾的。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的语言形成来说,除了以上讨论的各种问题,乃至权力场域因素,必然逃不过去的就是语言存在的载体问题,这就是各种知识文本的存在,譬如这里提到的文学文本、学术文本,当然还有各种普及文本等。王风认为:“二十年代初,国语运动的成功,为白话文争得至关重要的初步的合法地位,使它成为正式书写语言的候选人;然后由新文学不断丰富锻造,到共和国时代,终于依靠政权力量彻底取代了文言。”15这里揭示出权力因素介入语言问题的关键作用,至少对于形成政治上的大一统格局是不可阻挡的强力。但需要注意的则是,语言
13、作为文化生命体最核心也最具活力的一个因素,它自然有其不为227尧存不为桀亡的面相,譬如即便在政治要求语言一统的背景下,文言写作仍艰难却强势地生存下来,看看诗词创作就可以知道,毛泽东诗词 可为代表;而从陈寅恪到钱锺书,从 柳如是别传 到 管锥编 的问世,则更昭告世人,文言学术仍能产生大作巨制。在文学语言方面,则金庸的成功不仅是一个奇迹,射雕英雄传 笑傲江湖 鹿鼎记 的浅近文言叙事,更标志着现代汉语文学语言必然是多轨的,其可能性犹待挖掘。同样重要的还有哲学语言,这一点看看德国崛起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德国人最初看不起自己的德语,认为这只是能用来跟动物交谈的语言,可到了19世纪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因为拥
14、有康德、黑格尔(诠释最缜密和完善的哲学思维);歌德、席勒(用最优雅最美丽的语言来表现思想感情)等而自豪,因为这些哲学和文学作品代表着德意志现代语言建构的完成。相比之下,中国现代哲学的建构不算太理想,虽有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等,兼有文言、白话述学,但总体来看,似尚未臻佳境,体系性的缜密还有所欠缺。当然作者并非毫无涉猎,譬如对文学就颇为关注,作为历史学者,王东杰对史料的掌握相当纵深,譬如他就引用萧乾的小说文本 梦之谷,考察其作为国语教师的经历,引出民族主义的话题;甚至不仅如此,还举出画家兼作家的倪贻德的回忆文章相互印证16。二、作为国际现象的语文改革作者不乏国
15、际视野,譬如就注意到“语文改革是一种国际性的现象,近代的日本、韩国、越南、土耳其、苏联、德国都曾有过类似的举措;而许多国家开始注意到本国语文,亦都离不开外来启发”17,并举例如英国人对英语语法的兴趣来自德国范例。其实,这里有几个点需要注意,一则全球化时代将所有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拖入到一场大规模的平台博弈之中,所以这些问题的发生是具有普遍性的,而非仅是某一、两个国家而已。其二,对“自我”的认知往往通过借镜“他者”而实现,这似乎表现在各个方面,语言如此,文学亦然。大家看对一国文学史的兴趣,往往就来自于他国,如 中国文学史 最早的作者就不是中国人,而是德国人硕特(Schott,Wilhelm,18
16、021889),他在19世纪中期就出版了 中国文学纲要(Entwurf einer Beschreibung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18。其三,联通现象的出现,作者此处举出的近代各国的语文改革,其实这不仅有本国自身的独立发展因素,而且更有交通便利后往来频繁而导致的资讯流动加速,使得一国发展必然会参考他国已有经验,有时就会形成联通性的同类现象。在德国文化史上,就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1776年,赫尔德出版了第一部文集 论近代德国文学(ber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强调了语言在学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9,要求写一部能清晰描绘文学发
17、展整体图像的著作。在他看来,“语言的天才必将是一个民族的文学天才”。刚过弱冠之年的赫尔德显然将文学与其思想中的致用思路紧密联系了起来,他始终在德国的总体背景下来考量文学的使命:“我声音、语言与文化侨易228社会科学论坛2023/3 学术评论们在德国工作便如建造巴别塔一般困难重重:志趣不同、诗艺各异、思想有别,流派林立而论争激烈;既无首都又无共同利益,既无伟大的恩客,也无立法的天才。”20在他这里,语言、文学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但必须揭示的另一个维度则是,像赫尔德那代人固然是典型的民族主义者,盖因彼时之德意志从未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也;但同时也正是那代德国知识精英,有着极为阔大的世界胸怀,具有
18、崇高的“世界理想”,在康德是“世界公民”、在歌德是“世界文学”、在席勒是“普遍历史”,到了马克思则有“世界市场”的认知。而就此相比较,现代中国则少有这样的世界抱负者,如孙中山虽也提及“大亚洲主义”,强调“王道”,但似乎还是更近于一种放大了的民族主义,“我们亚洲就是最古文化的发祥地,在几千年以前,我们亚洲人便已经得到了很高的文化。就是欧洲最古的国家,像希腊、罗马那些古国的文化,都是从亚洲传过去的”21。一般知识精英则更多关注国族之前途,家国兴亡确实压倒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所谓“救亡压倒启蒙”并非完全是凭空出现,当然从精神世界的层面来看启蒙也并非最重要的问题。做一下国际性的比较是不难看出“中国精
19、神”的差距所在的,这同样也表现在语言发展的层次上面,现代汉语构建的不成功与尚在过程之中,除了诸多复杂因素之外,与我们知识精英的整体境界和层次不高是有关系的。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说:“我 们的文明堕落了,因而我们的语言不可避免地会随之崩溃因为我们的思想愚蠢,所以英语语言变得丑陋和邋遢,而邋遢的语言让我们更容易思想愚蠢。”22这里提及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即语言、思想、文明的关系,在奥威尔看来,这其间是相互关联的,文明堕落思想愚蠢语言丑陋有一个演变的逻辑链,反之有逆向作用,这是可以给我们很大参照和启发的。三、语言形变与多感觉维度的侨易空间王东杰善于发现一些规律性的问题
20、:“将问题放在一个非线性的动态场景中,也便于理解国语运动的一个有趣现象:某些议题好像交响乐的旋律一般,在不同乐章反复出现。前一阶段似乎已经解决的问题,隔了一段时间,又在辩论场上露面,其基本主题和具体观点都一如往日,仿佛它们乃是金庸笔下的天山童姥,可以自动更新,永不衰老。”23这种“反复登场”也并不仅在国语运动中出现,在整个文化场域,甚至超越国族,都存在这种现象,或许这就是“文化场的交响乐现象”,而用“天山童姥”的形象来比喻,也非常生动,可见文学作品的象征性功能具有普遍意义。这其中设置的背景尤其值得注意,就是历史语境和政治场域,学术和语言都不得不在此中“随之起舞”24,也就是我所谓的“交叉系统”
21、和“立体结构”,即事物绝对不仅是在一种简单的线性过程中发生的,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简单的因果关系可以推理,而是存在于一个多重作用的合力之下。这也就是“侨易空间”概念的意义所在吧。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声音语言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以往的研究多半就语229言论语言,虽也注意到其与文学、学术、哲学等之间的关系,但深入研究尚不多见。而对“声音”这一维度,虽然也有论者注意到,但将其与语言更多挂钩则当推此书25。王东杰强调“声入心通”,用的虽是古语,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考量,观其整体设计,对语言中声音的面相始终不忘,譬如关注“采用活语言、反对 北平话”“改良的 蓝青官话”“汉语 方言 的确立”“普通话 的胜
22、出”等,无一不回荡着“声音”的要素。而纳入此一维度,使得我们在通常的语言关注维度可以有别出手眼之感,当然如何更好更深入地加以发覆,从而提炼更有价值的学术命题,仍有很大的空间。就侨易学的关注而言,其强调观侨取象固然是注意到物质位移的多个层面,但其实也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移动,或是跨文化、跨国族、跨学科等跨越边界的现象,也应当包括诸如各种感觉之间的侨移,譬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之间的联动效应等,一旦引入,似乎同样可以“风光不与四时同”。当然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即便是视觉,阅读、图画、影像、游戏等也各有特点。那么要追问的自然是,当这样一种多重联动的侨易空间被建构出来之后,对我们理解问题有什么更多
23、的启发,或者能提供给我们什么样的新颖视角呢?王东杰其实已有所交待:“中国早就是一个 想象的共同体:不同地区的人们,正是通过汉字、经典、科举制度这样一些 大传统,体认、想象、感知到一个 中国 或 天下 秩序的存在;也正是通过同样的纽带,无数个地方性的communities 得以绾合成为一个 充满异质性的连续体。”26此见可谓敏锐,即揭示了中国自身的“天下”秩序构建的梁柱架构,既包括如“汉字”与“经典”这样的文化层面的规定性,也有关键性的制度性因素譬如像“科举制”,并将其归结为“大传统”,这个概念是从芮德菲尔德(Redfield,Robert,18971958)那里来的,后者提出“大传统”(gre
24、at tradition)与“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的概念区分27,认为:“在某一种文明里面,总会存在着两个传统:其一是一个由为数很少的一些善于思考的人们创造出的一种大传统,其二是一个由为数很大的、但基本上是不会思考的人们创造出的一种小传统。大传统是在学堂或庙堂之内培育出来的,而小传统则是自发地萌发出来的,然后它就在它诞生的那些乡村社区的无知的群众的生活里摸爬滚打挣扎着持续下去。”28王东杰虽然没有明确提及“小传统”概念,但实际上已经将二者结合起来论述,即以此类梁柱架构的核心内容,“天下秩序”整合了不同的地方文化(也即“小传统”)。王东杰的好处是着手处小,所观者大,表面上
25、看不过是带着声音的文字,最多不过国语运动史的考察,但实际上背后关注的是中国文化由传统到现代迁变的大问题。在我看来,则更有主体当被消解之后的文化侨易,这其中自然有作为核心梁柱、须臾不能抽离的语言,语言侨易(主要通过翻译,故翻译史极重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之中,甚至也不仅是目前更被关注的笔译(主要是各类文章著作),而且也包括声音交传的口译29。需要补充的或许还有,不仅是“汉字、经典、科举”的方面,还有作为日常人际交流工具载体的“国语”,有“官话”也有“方言”,有演讲也有交谈,有声音、语言与文化侨易230社会科学论坛2023/3 学术评论上课也有会议,有对话也有唠嗑,有独语甚至也有梦呓也不仅是“体认、
26、想象、感知”的面相,还有“倾听、对话、交流”的层面。而所有这些,背后承担的则是文化的负载,有精神层面的重要意义,正如洪堡所言,“所有的讲话行为,包括最简单的讲话,都是个人的认识与人类共同本性的结合”30,而“个人的每项重要的精神活动同时也属于群体”31。如此,则声音维度的深入揭示将引发语言远为深沉的文化史与思想史意义,这一点其实也已为洪堡所认知:“语言是构成思想的器官(das bildende Organ des Gedankens)。智力活动完全是精神的和内在的,一定程度上会不留痕迹地逝去,这种活动通过声音而在言语中得到外部表现,并为感官知觉到。因此,智力活动与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智
27、力活动本身也有必要与语音建立联系,否则思维就无法明确化,表象就不能上升为概念。思想、发音器官、听觉同语言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无疑出自无法进一步加以解释的人类本性的原始安排。同时,语音与思想的吻合也十分明白易见。思想可比作一道闪电或一声霹雳,它在爆发的瞬间将全部的想象力集于一点,排斥所有其余的对象;同样,语音作为一个统一体,也以断续、明确的形式发出。正如思想控制着整个心灵,语音首先具备一种能够渗透和震撼所有神经的力量。语音的这个特点使它有别于所有其他的感觉印象,这种特点显然跟下述事实有关:听觉(它往往或始终不同于其他感官)获得了一种运动的印象,即通过发出的声音接收到一种实际行为,而这一行为是从一
28、个有生命体的内心深底生成的;进一步看,感觉的生物能发出非分节音,思维的生物则还能发出分节音。正如最合乎人性的思维在黑暗中渴慕着光明,于囹圄中向往着无限的自由一样,声音从胸腔的深底向外冲出,在空气这种最精微、最易于流动的元素中觅得一种极其合适的媒质,而这一媒质表面上看并不具备实体性,这使得它在感觉上也与精神相一致。语音切分的明确性对于理解事物的知性是不可或缺的。无论外部自然的事物,还是内在心灵的活动,都以大量的特征对人产生着影响,而人则努力进行比较、区分、联系,他的更远大的目标是力求达到日益丰富的统一性。因此,他也要把事物理解为确定的统一体,并要求用一个语音的统一体来代表统一的事物。语音并不排斥
29、事物加于外部感觉和内部意识之上的任何其他印象,而是成为它们的载体;讲话者怎样凭个人感觉把握事物,语音也就怎样以其独特的、与事物属性相关联的性质表达一个特殊的新印象。同时,语音的清晰性这一特点允许它拥有大量变体(Modificationen),这些变体的数量难以确定,但相互间明确区别开来,不会发生混淆。显然,任何其他感觉渠道都不可能达到如此丰富的变异程度。人的智力活动不仅促使头脑思考,而且还促使人的全身活跃,因此,语音对智力活动起着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32之所以不惜长篇引用,乃因为这段话非常深刻地揭示出语音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思想形成而言,这是一种在声音语言的密切交互维度中构成的,缺一不可;此
30、前我们的认知似尚远未及此,或许这也正是德语作为一种新兴民族231国家语言能后发先至,在现代世界中扮演关键性角色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在语言理论上有了如此深刻的认知,当然还有各类精英人物的长期与有效实践,才有德意志民族在学术、文学、思想上的全面辉煌。开辟多感觉维度的侨易空间,恐怕是值得进一步发展的学术方向,因为对于现代性来说,必然是一个立体多维度的整体性进程,语言现代性作为关键环节,其重要功用或更在于其“上下左右”的枢纽功用。所以,在既有的视觉基础上,充实听觉向度,非常必要。具体来说,譬如作品朗读会、忆苦思甜运动、新闻广播、留声机现象等都是切入中国现代语言史的上佳命题,值得深入开拓。当然,我们不能
31、就此止步,对于相对未得关注的触觉、嗅觉、味觉等也宜有所重视,举一反三,形成整体理解,譬如触觉涉及到以身体的皮肤、手足等接触客体,进而能产生兼容感官、情绪与理智的感受;嗅觉则关系到生物的灵敏感知,譬如香水的产生就是重要命题,还有“闻香识女人”之类的说法;味觉关乎饮食,更是人之大欲。这些都可以放在一个跨越边界、不断延伸、断链点续的侨易空间中来审视之,深值期待。就此而言,这部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打开的学术领地可谓丰富焉!略觉遗憾的是,对一些相关的研究或可更加关注,譬如外来语言乃是触发现代中国语言文字变革的重要诱因乃至范式,赵晓阳的 域外资源与晚清语言运动:以 圣经 中译本为中心或因出版时间
32、问题未能入目,但其前身为博士论文 异质语言文化的相遇和融会:圣经中译本研究(2012年)33,似应在关注之列。此书没有索引,查找关键词则甚为不便,未免是一大遗憾。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此书发掘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之关联,勾连起声音、语言与国族兴起的重要命题,作为语言史、思想史、文化史诸领域相贯联的一部重要著作,必将成为此领域研究不可回避的奠基之书。注释:1“Ueber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in Nationales Forschungs-und Gedenksttten der klassischen deutschen Literatur in Wei
33、mar(hrsg.):Herders Werke in Fnf Bnden.2.Band.Berlin&Weimar:Aufbau-Verlag,1978,S.10.2参见姚小平:1719世纪的德国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 第35页,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34303132 德 威廉 冯 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纪念版)第52、52、68、47、6566 页,姚小平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5“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
34、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治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狠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真像睡梦中着了一个霹雳。因想道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所以拿“维新变法”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那急先锋就是康有为、梁启超一班人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简单说,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彀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
35、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然不可能,件件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载 梁启超文选(下册)第532-533页,夏晓虹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6瞿秋白:新中国的文字革命,载 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3卷)第280页,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7王东杰: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王东杰: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891113141617232426 王东杰:声入心通国
36、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第1、8、483、483、483-484、声音、语言与文化侨易232社会科学论坛2023/3 学术评论Voice,Language and Cultural QiaoyiAn Investigation with the Main Clues of Sound into the Heart:The Mandarin Movement and Modern ChinaYe Jun(College of Humanities,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Wang Dongjies new
37、 book Sounds into the Heart:The Mandarin Movement and Modern China as the main clue,and holds that this book starts from a subtle point,but shows a grand realm.On the surface,it is nothing more than a text involving sound,and at most it is only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languag
38、e movement.But in fact,behind the concern is the big issue of the trans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It then draws on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of German scholars such as Herder and Humboldt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ice,language and cultural Qiaoyi,and p
39、oints out that after the dissolution of the subject,cultural Qiaoyi is more important.The Qiaoyi of language,which is the core pillar,happens all the time.It is not only in written translations,but also in interpretation,so the sound dimension is very important.Therefore,this article advocates openi
40、ng up a multi-sensory dimension of Qiaoyi space,taking language modernity as a key link of modernity,highlighting its pivotal function of“up,down,left and right”,and enriching the auditory dimen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vision.Propositions,such as text reading sessions,news broadcasts,and th
41、e phenomenon of the gramophone,are all excellent point entering in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At the same time,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ouch,smell,and taste,which have not received enough attention,and draw inferences from one case to form an overall understanding.Key words:a cultu
42、ral history of language;modern China;Qiaoyi466-469、470、42、42、505页,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10K(1963),载 美 斯坦纳: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 第142页,李小均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12 钱冠连:语言全息论 第22页,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15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载王 风:世运推移与文章兴替中国近代文学论集 第230页,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18Schott,Wilhelm:Entwurf einer Beschreibung der chinesische
43、n Literatur-Eine in der Kniglichen preu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am 7.Februar 1850 gelesene Abhandlung.Berlin:Ferd.Dmmler Verlagsbuchhandlung,1854.19“Die Sprache ist ein Werkzeug der Wissenschaften und ein Teil derselben;wer ber die Literatur eines Landes schreibt,mu ihre Sprache auch nicht
44、aus der Acht lassen.”“ber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in Nationales Forschungs-und Gedenksttten der klassischen deutschen Literatur in Weimar(hrsg.):Herders Werke in Fnf Bnden.2.Band.Berlin und Weimar Aufbau-Verlag,1978,S.10.20“Wir arbeiten in Deutschland wie in jener Verwirrung Babels:Sekten im
45、Geschmack,Parteien in der Dichtkunst,Schulen in der Weltweisheit streiten gegeneinander;keine Hauptstadt und kein allgemeines Interesse;kein groer allgemeiner Befrderer und allgemeines gesetzgerisches Genie.”Nationales Forschungs-und Gedenksttten der klassischen deutschen Literatur in Weimar(hrsg.):
46、Herders Werke in Fnf Bnden.2.Band.Berlin und Weimar Aufbau-Verlag,1978,S.9.21 孙中山:大亚洲主义在神户专题讲演会的演说(1924年11月28日),载黄 彦编:孙文选集(下册)第619页,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2George Orwell,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in David Damrosch ed.: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British Literature,Vol 2C,p.2708 转引自 后记,载殷企平:“文化辩护书”:1
47、9世纪英国文化批评 第269-270页,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25参见陈平原:声音的魅力,载 南方文坛 2019年第5期。陈平原:晚清画报中的“声音”,载 文艺研究 2019年第6期。王 雨:让祥林嫂说话:革命与共产党的声音实践,载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第2期。27 芮德菲尔德(又译芮斐德)是文化人类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其代表作有Redfield,Robert:Tepoztlan:A Mexican Villag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0.28 美 罗伯特 芮德菲尔德(Redfield,Robert):农民社会
48、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 第95页,王 莹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29 这方面王宏志教授的研究值得关注,他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王宏志: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译者,载 翻译史研究2011,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本。王宏志: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译者 下篇:英方的译者,载 翻译史研究2012,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王宏志:“给予”还是“割让”?鸦片战争中琦善与义律有关香港谈判的翻译问题,载 翻译史研究2014,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33赵晓阳:域外资源与晚清语言运动:以 圣经 中译本为中心,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类似的著作还有姚达兑:现代的先声:晚清汉语基督教文学,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都涉及到基督教传入对现代汉语语言、文学的影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