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赋能视域下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_张金荣.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0975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0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赋能视域下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_张金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数字赋能视域下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_张金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数字赋能视域下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_张金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2DOI:10 16614/j gznuj skb 2023 04 008数字赋能视域下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张金荣,梅运田(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摘要:基于数字赋能视角,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法,探析了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并系统呈现了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在构建“有机生命体”“生活共同体”“社会综合体”的未来社区的互动过程与场景。数字赋能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不仅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与质量,还重塑与延伸了政府、市场、社会三个供给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了“三化九场景”数字化体系,提升了未来社区治理效能,重塑了传统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模式,丰富了数字赋能

2、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但是,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还存在一定不足,即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仍面临供需失衡、数字鸿沟以及物理隔阂问题。因此,要推进数字赋能未来社区公共服务,就必须推动供给主体多方协同、强化数字技术集成应用以及促进场景空间开放融合。关键词:数字赋能;未来社区;公共服务;扎根理论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733X(2023)04 0092 13The esearch on the Futur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Supply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EmpowermentZHANG Ji

3、n rong,MEI Yun tian(1 2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digital empowerment perspectiv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tur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supplymode by using the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method,and systematically presents the in

4、teraction process and scene of multi-ple subjects such as the government,market and socie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uture community of“organic organism”,“living community”and“social complex”Digital empowerment of futur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supply not on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

5、y of public service supply,but also reshapes and extend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amongthe three supply subjects of government,market and society,builds the digital system of“three modernizations and ninescenarios”,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future community governance,and reshapes the tradition

6、al urban community publicservice mode It has enriched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of digital empowerment However,the futur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supply also has deficiencies,that is,the futur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still faces the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th

7、e digital divide and the physical barrier Therefor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tur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of digital empowerment,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multi party collaboration of the supplier,strengthen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promote the open integration of

8、 scene spaceKey words:digital empowerment;the future community;public services;grounded theory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社区既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承载体。当前,我国城乡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社*收稿日期:2023 04 23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16JZD026)、2021 年杭州市萧山区哲学社会科学

9、课题“萧山区城市大脑+未来社区建设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张金荣(1962),女,吉林安图人,社会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发展社会学;梅运田(1990),男,湖北黄冈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93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还不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格局还不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技术应用还比较薄弱,尤其在服务供给、邻里关系、社区治理、居家养老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2 3。为突破制约城乡社区现代化发展的瓶颈,2019 年 2 月,浙江省政府率先提出未来社区概念,并印发了 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10、方案(浙政发 2019 8 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3 4 号)等系列文件,提出持续迭代提升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应用,健全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未来社区基本内涵是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牵引,构建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三化九场景”创新为重点的集成系统,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和人民幸福美好家园4 5。未来社区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紧密相连,是推动生活方式变革、生产方式重组、生产关系再造的重要载体,其着眼于用科技服务人民,实现未来社区为民、便民

11、、利民的服务6 8。作为数字赋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单元之一,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未来社区公共服务?未来社区的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如何供给?政府、市场、社会、居民等多元主体如何参与未来社区的治理与服务供给?这些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智慧化、智能化水平的有益尝试。基于此,本文以杭州市萧山区 W 未来社区为例,从数字赋能视角出发,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沉浸式观察、结构化访谈等方式,阐述现代化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及其困境,以提出现代化未来社区建设发展的思路。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内涵(一)理论内涵:过去与未来未来社区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其出现与成长受

12、益于相关理论的滋养。一是“社区 共同体”理论。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概念,源于斐迪南滕尼斯对共同体(Gemein-schaft)和社会(Gesellschaf)所作的理想性区分,基于自然意志的共同体强调传统的血缘、地缘、文化等要素,基于理性意志的社会体现了符合主观利益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学视域内,共同体包含了规范、意志和情感等要素,是社会的一种组织方式、联系纽带和结合原则9 11。二是社群主义理论。社群主义理论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他认为合作探询、共同价值观和相互责任是社群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12。根据社群主义理论,人既要有自己的生活,又需与安身立命的社群相互依存;人们既要有自己的

13、生活,又与社群息息相关。社群主义强调人们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参与社区自治来实现社区融合13 14。三是城市更新理论。城市更新理论源于20 世纪 50 年代,这一理论强调文化规划、城市设计与经济再生这三要素的结合,社区的建设和改造不能脱离人的感受和需要,而是要符合人的尺度,同时要在物质环境中加入对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怀,实现社区的“有机更新”15 16。(二)未来社区:缘起与发展城市化是近现代工业化的必然之路,而社区则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对未来社区的理解和试验,是探讨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17。1887 年,斐迪南滕尼斯首次提出“Community”概念18。1933 年,费孝通

14、将“Community”翻译成“社区”,并赋予其“空间相近、情感相依、观念相同、守望相助、共生共荣的生活共同体”内涵19。2000 年,罗杰菲德勒提出“未来社区”概念,并指出这是一种综合应用各种电子通信技术,将房屋建筑和数字技术相融合的社区20。由此,社区形态发生了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94深刻变化,其从传统农业社会抵御未知自然风险的聚落,逐步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邻里单元,到现在向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牵引的现代未来社区发展5。未来社区有两层含义:一是状态维度,即未来社区是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和

15、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型范式;二是过程维度,其建设是一个不断调整、优化、迭代以适应城市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发展的过程21。当前,美国的“智慧社区”、加拿大的“Quayside 未来社区”、欧洲的“Block 街区”模式、丹麦的“共享社区”、新加坡的“Complex”模式、日本的“共享住宅”等均是依托科技手段,并将现代网络技术融入社区居民生活,构建便捷、高效、智慧现代未来社区的典范。(三)数字赋能:技术与服务数字赋能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实践模式,致力于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互利共赢。数字与技术是推动社区公共服务精准供给的关键因素。未来社区是一个生活共同体,数字化的嵌入可以提高社区

16、治理效率,实现社区治理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生态构建22 23。具体而言,数字赋能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数字技术与社区治理互相作用,通过目标耦合和机制耦合,形成扁平化的互动交流平台,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24 26。二是实现供给内容精准化。目前,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难以有效满足居民多元化与动态化需求。大数据的优势在于能够精准识别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及跟踪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动态变化,从而可以为不同社区居民提供量身定制的公共服务,并减少供给服务的信息不对称、主观谬误、权力寻租等问题27 28。三是提升供给

17、决策效率。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公共服务供需双方通过信息平台建立“服务 反馈”渠道,建立供给信息与需求信息的有效相互反馈机制,从而打破了信息孤岛,避免了资源浪费和协作的低效率29 31。综上,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来看,针对未来社区及数字赋能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效,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与理论支撑。但有关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尤其是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分析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供给主体在未来社区公共服务方面互动的文章还较少,且尚缺乏整体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实践层面来看,数字赋能、技术赋能等数字化手段是推进社区建设的应有之义,但基于数字视角研究未来社区规划、建设以及运营全过程的文章还不多。同时,探究多元

18、主体在数字时代参与未来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的研究更少。基于此,本文尝试从数字赋能的视角来系统分析未来社区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及其困境,从而为未来社区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提供经验参考与建议。二、研究设计与编码过程(一)扎根理论扎根理论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安塞尔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和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两位学者共同提出来的一种研究范式。扎根理论方法的宗旨是在经验资料基础上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建构相关社会理论32 33。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是扎根理论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包括三级编码:一级编码也称开放式编码,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

19、概念,然后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的操作过程34 35;二级编码也称主轴编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各种联系,以呈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36。三级编码也称选择性编码,是在所有已发现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分析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使分析不断地集中到与核心类属有关的概念。张金荣,梅运田:数字赋能视域下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95(二)样本选取W 未来社区作为浙江省首批 24 个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之一,在浙江省最早将“三化九场景”蓝图落地实施。该社区通过数字赋能社区治理,并在公共服务方面有诸多创新性举措,如建立24 小时政务服务中心、智慧医院、TOD 综合体、社区幼儿园、文化教育中心等。

20、因此,W 未来社区具有一定代表性,适合作为研究对象。2022 年 9 月与 2023 年 1 月,笔者两次在 W 未来社区调研,并采用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搜集资料,具体访谈对象情况见表 1。表 1访谈对象情况表访谈对象编号工作性质性别年龄(岁)政府部门人员A1区政府工作人员男28A2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男45A3镇政府党政办负责人女35A4镇政府数字赋能专办负责人男46A5镇政府公共服务办负责人男52A6驻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女25市场主体相关成员B1参与投资社区的企业负责人男46B2参与社区物业服务的企业负责人男34B3参与社区运营与宣传的企业负责人女32B4参与社区运营与宣传的企

21、业工作人员女23B5参与社区基建的企业负责人男49社会主体相关成员C1社区居委会负责人男35C2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男34C3社区服装店经营户女31C4社区饭店经营户男34C5社区公益组织负责人男32C6社区志愿者女27C7社区普通居民 1女56C8社区普通居民 2男34C9社区社团组织负责人女37同时,笔者将知网检索的有关未来社区的理论文章作为二手资料,以便后期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考虑到时效性与相关性,笔者选取了 2020 年以来关于未来社区研究的 5 篇文章,以及关于浙江省未来社区研究的 7 篇文章,共计 12 篇,具体文献见表 2。表 2关于未来社区的相关理论文献编号文章标题发表时间P1瓜

22、沥七彩社区 未来社区的七彩共享发展之路2020 12 15P2未来社区综合运营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杭州七彩社区为例2021 10 15P3TOD 模式下的未来社区探讨2022 3 20P4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与价值共创研究 以瓜沥七彩未来社区为例2022 5 5P5未来社区服务运营的组织模式创新研究 以浙江七彩未来社区为例2022 11 28P6未来社区建设的理论探索2021 5 15P7未来社区创建的杭州探索及对策建议2021 8 20P8疫情常态下社区韧性治理研究 以浙江未来社区为例2021 9 8P9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2021 10 15P10数字赋能未来社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2021

23、12 10P11未来社区建设背景下杭州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优化研究2022 2 5P12城市未来社区的场景建设、居民融入与数字治理2023 1 19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96(三)编码过程及饱和度检验1 开放式编码。笔者通过对 20 份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提炼出初始概念 134 个,之后对初始概念进行降维与归类,提炼形成了政务服务、教育服务等 19 个范畴概念,具体过程见表 3。表 3开放式编码过程1我们这里可以实现 24 小时办公,白天实行两班倒,下班后也可以采用机器操作(线上办理业务),很方便。虽然有时

24、也很累,但想一想,方便了群众办事,也是值得的。(A6)24 小时办公政务服务我们在企业里工作,像社保、房产过户等,白天有时来不及办,(就可以)下班后、甚至周末来办理,这比以前方便多了。(C8)延长工作时间2这边看病很方便,以前要到区里、市里,现在通过网络连线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知名医院的医生,在家里也可以看病了。(C7)智慧医疗医疗服务W 未来社区是区里未来医疗的试点社区,这里有智慧医院,我们还为社区群众安排了一对一的家庭医生。(A5)家庭医生3我家的小孩就在这边的幼儿园读书,幼儿园是去年新建起来的。(C3)幼儿园教育服务为完善小区的基础配套,我们经过多方努力,规划了幼

25、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暑期还开展托管服务,我自己的小孩也在这边读书。(A5)托管4我们基本一周会开展一次活动,很多家长带着小孩一起来,花边属于萧山的一项传统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C9)一周一次活动社团活动5目前社区里有 10 个社团,包括读书的、花边的、武术的、剪纸的。没有疫情的时候,社区基本活动不断,满足了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需求。(C5)文化生活邻里文化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彩虹跑、腊八送粥、诗歌朗诵等活动,还吸引了很多周边的居民过来参加活动。(C6)社区活动6这里经常有一些网红过来做直播,既带来了流量经济,也推介了我们社区。(B3)流量经济文化宣传我们会邀请一些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浙江日

26、报等,来我们这里采风。(A2)主流媒体7在 W 未来社区有党群服务中心、沥驿站、统战联系点、社区团委等机构,从而充分地实现了将党建工作抓牢抓实的目标。(A2)群团组织党建引领社区里的影院会专门播放一些红色主题的电影,满足企事业单位职工红色主题教育的需要。(C2)红色主题教育8区里大力支持未来社区建设,借助杭州“城市大脑 萧山”平台,我们将部门信息数据分享给乡镇,乡镇再逐步分享到村委会和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办事,如社保、养老、公积金、水电、燃气等缴费,用手机就可以操作。(A1)信息数据分享数字赋能我们目前在全镇推广“沥家园”,构建镇、村(社区)、户三级体系,围绕本镇居民实际需求,通过志愿帮

27、扶、垃圾分类、智慧电力、交通治理等数字治理特色驾驶舱,打通群众与政府、村委会、社区的信息沟通渠道。(A4)数字治理驾驶舱9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 TOD 模式,我们把露天公交总站进行了整合,建设了全省首座 TOD 公交综合楼,在第一层保留公共交通功能,在第二层至第五层设置了便捷停车、生活消费、运动健康、文化娱乐等场景,并增设了 440个停车位。(B1)TOD 模式公共交通公交站在小区里面专门开通了去萧山国际机场、地铁站的专线公交,还开通了环线,出门都很方便。(A3)公交专线张金荣,梅运田:数字赋能视域下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97续表 310镇里与浙江树人大学共同合作,在社区里设立了创新创业空

28、间,树人大学的老师定期来这里授课。现在也有一批创客(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在这里工作了。不仅创客自己过来了,还带来了团队,也增加我们周围居民的就业岗位,实现了家门口就业。(A3)创业空间创新创业每天来我们这就餐的,很多是社区的工作人员,有企业的、银行的职工、也有工厂的职工,随着社区规划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意也好做了,今年还计划扩大规模。(C4)就业11在社区规划建设中,我们不仅考虑到简洁、美观,更充分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B5)建筑设计建筑规划12在第二期和第三期项目中,我们设计了连廊,预留了公共活动空间,同时在每层建筑上设置了小型空中花园,预

29、留了立体绿化空间。(B5)绿化空间绿色低碳13社区针对老年群体,尤其是一些腿脚不方便的居家养老者,会定期组织上门服务,如安排家庭医生上门检查身体,安排社会工作人员上门嘘寒问暖。(C2)居家养老养老服务14目前,社区的产业主要是餐饮、服装、娱乐、零售等行业,去年营业额达一千多万人民币。(C1)社区经济产业发展15我们每天早中晚会定时到各个小区收集垃圾,然后有专门的环卫工人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每个小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员,负责处理本小区的日常事务。(B2)垃圾分类物业服务16公安、司法等部门在社区设置有联系点,同时我们聘用了网格员,协同社区做好社区矛盾纠纷调处与服务。(C2)网格员社区治理17整个

30、W 未来社区分四个区块,我们投资 90%,镇里投资 10%,我们主要负责基础建设及后续的运营,镇里负责把关及项目论证研究,同时会协调好省、市、区落地的试点项目,共同打响未来社区这块金字招牌。(B1)合作共赢政企共建目前,社区 A 区块已投入运营,B 区块已经建设好了,预计今年就可以投入运营,C 区块已经在施工了,D 区块是老旧小区改造,整个都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我们做好引导与服务,企业做好建设与运营,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力争做成全省的标杆。(A2)分工协作18目前,小区里有阅览室、任伯年纪念馆、“沥家园”数字驾驶舱展览室、党建基地等各类公共文化空间,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日常文化生活需求。(

31、B3)文化生活需求公共空间我经常在这里做讲解,既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也深刻感受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6)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这里经常会接待省、市、区,甚至省外的党政领导及企业参观考察,他们主要是来这里学习取经。(A3)参观考察品牌效应“沥家园”“荔枝社”等牌子已经在省里、市里有一定知名度,省里、市里经常邀请我们去做经验交流分享。(A4)知名度2 主轴编码。笔者在开放式编码过程中通过分析与比较,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典型模式对 19 个副范畴进行不断降维总结,形成 9 个主范畴,基本印证了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的九大场景,具体见表 4。Journal of Gui

32、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98表 4主轴编码过程主范畴副范畴开放式范畴邻里场景邻里文化邻里互助、腊八粥、包饺子、二手货物共享社团活动诗歌朗诵、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武术、花边、彩虹跑教育场景教育服务幼儿园、托管、兴趣班、暑期训练营文化宣传网红直播、流量经济、主流媒体、新闻采风党建引领群团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工作、红色主题教育健康场景医疗服务智慧医疗、家庭医生、线上问诊、医疗资源下沉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社区关怀、护工、免费体检创业场景创新创业创业空间、共同合作、创客、就业、产业发展社区经济、大众就业、门店经济、夜经济品牌效应参观考察、知名度、引

33、流建筑场景建筑规划节能环保材料、绿化空间、空中连廊、潮汐车位政企共建分工协作、建设与运营、落地见效、基础建设公共空间阅览室、纪念馆、展览室交通场景公共交通TOD 模式、公交专线、停车位、环线低碳场景绿色低碳绿化空间、空中花园服务场景政务服务24 小时办公、方便群众办事、延长工作时间物业服务物业管理员、环卫工、小区日常事务治理场景数字赋能数字信息共享、数字治理驾驶舱、沥家园、城市大脑社区治理网格员、矛盾纠纷调处、民警联系点、小事不出社区3 选择性编码。在一级与二级编码基础上,笔者将主、副范畴进行逻辑关系划分,从而推出核心范畴。基于 W 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实践及三级编码过程,笔者尝试阐述未来社区

34、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模式,即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是由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协作,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深度嵌入现代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布局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等九大场景,打造绿色低碳的“有机生命体”、宜居宜业的“生活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综合体”于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未来社区。在这一过程中,数字技术贯穿公共服务全过程,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具体见图 1:图 1数字赋能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张金荣,梅运田:数字赋能视域下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994 理论饱和度检验。为检验扎根理论构建模型的信

35、度和效度,笔者利用知网中 12 篇关于未来社区研究的文献(如上文表 2 所示)作为二手资料,进行饱和度检验。根据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和概念化,呈现出的范畴均被已有范畴涵盖,没有出现新概念,基本可以判定本研究所构建的“数字赋能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有良好的理论饱和度。按照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编码分析,列举部分代表性原始语句、概念和范畴作为例证,如表 5 所示。表 5饱和度检验编码示例原始语句示例概念化范畴化在第一期 A 区运用政企共建、双方共赢的模式成功实践了 TOD 立体公交模式(P1)TOD 模式交通场景七彩达人库包括了武术社、茶艺社、话剧社、英语社、朗读社等十余个社团,各个社长即为达人(有一技

36、之长者),例如昭东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传统手艺人、瓜沥各行业的专家老师等)(P1)社团活动教育场景七彩运营主体构建了“七彩党建大联盟”,依托街道社区“大党委”,统筹“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特色党小组志愿服务队”四级架构体系。(P5)党建工作红色主题教育教育场景依托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建设,形成了一批具备“平台数治、居民自治、政府导治、平战结合”特点的韧性治理“最佳实践”案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复制推广,努力打造浙江(省)共同富裕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窗口”。(P8)数字治理驾驶舱治理场景数字化赋能是实现未来社区智慧互联的最关键基础,它将运用数字化手段精准对接居民公共需求,有效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和信

37、息,丰富和改善社区居民公共服务。(P10)数字赋能治理场景三、数字赋能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现代数字技术嵌入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不仅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与质量,还重塑与延伸了政府、市场、社会三个供给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了“三化九场景”数字化体系,提升了未来社区治理效能,重塑了传统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模式,丰富了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结合上文扎根理论三级编码过程,笔者尝试从数字赋能视角出发,分析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一)旧改与新建:打造绿色低碳的“有机生命体”1 互动过程:政府主导与市场建设。在 W 未来社区中,党建、教育、医疗、养老、卫生等试点创新项目纷纷落地。在这一过程

38、中,政府通过招投标等形式,主导项目规划、设计及验收等环节,实现政府意图,把控项目质量。市场主体通过聘请专业设计团队、进行实地测绘、开展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论证,最终形成具体可行的建设方案(如下文被访者 B1 所述)。社会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较少,主要在意见征询、座谈论证等环节发表意见和声音。我们投资 90%,镇里投资 10%,我们主要负责基础建设及后续的运营,镇里负责把关及项目招(商)引(资),同时协调好省、市、区落地的试点项目,共同推出未来社区这块金字招牌。(B1,男,参与社区投资的企业负责人)2 场景呈现:新旧结合与分类实施。W 未来社区在规划建设中始终将老旧城区更新迭代与新城规划建设相

39、结合,通过提升原有设施功能,分区块错落式规划建设,融入相宜的新兴元素,以满足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100不同居民群体的公共需求。在交通及建筑场景方面,通过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 TOD 模式,把传统露天公交总站与社会公共服务场所立体整合,建成浙江省首座 TOD 公交综合楼;增设了 440 个停车位,建设了能够容纳 1500 人的电影院以及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立电子识别栏杆,实现智能泊车;开通电子支付功能实现公交地铁一码通行。在低碳及建筑场景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充分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从源头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并规

40、划设计空中花园及空中连廊,进行立体绿化,让居民能够看得见绿意、闻得到花香,充分让建筑体现出诗情画意。(二)生活与创业: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共同体”1 互动过程:政府搭台与多方协同。W 未来社区的建设与开发,紧紧围绕 5G 时代数字社会的工作、生活、学习、运动、娱乐等多样化需求,建成为一个配套功能复合一体化、5G 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工作居家 5 分钟、绿色低碳全覆盖的产城融合示范样板。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是推动相关项目落地的引导者,其发挥巨大的向心力,聚拢市场、社会等主体,共同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活圈。市场是各类活动资源和空间的供给者,其通过免费或象征性收费方式为政府与居民开展活动、为设置试点项目提供

41、空间,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社区建筑空间,又实现了引流、盈利的目的。社区居民是美好社区生活的创造者与获益者,其从最初的接受者逐渐向参与者、主人翁角色转变。社区兴建伊始,居民势能较弱,随着政府、市场从台前转向幕后,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创新创业的巨大潜能逐渐释放出来,社区居民在公益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邻里关怀、邻里文化等方面体现出惊人的创新力。与此同时,公益组织、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社区域外机构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在盈利或非盈利动机的促使下,主动融入社区文化建设当中。2 场景呈现:交互共融与创新创业。在邻里场景方面,W 未来社区建有集成多种功能的文化教育中心、杭州书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42、中心等,并通过数字技术,支持全市、全区馆藏图书通借通还。依托文化教育中心阵地和武术、书法等 16 个社团,未来社区每天都有公共文化活动、每周都有公益课。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多重形式相结合,截至 2022 年底,W 未来社区已完成引流 300万余人次,承接了 1500 余场参观交流与会议活动,举办了 150 余场邻里活动与表演,初步实现了“从造房子向造社区、造生活”的模式转变。在教育场景方面,W 社区通过增设社区幼儿园来满足居民育儿及托管需求。在健康场景方面,W 社区建立了智慧医院,实现健康电子档案互联互通,居民自助监测、远程问诊等数据实时更新推送至家庭医生电脑端和居民手机端。在创业场景方面,

43、W未来社区与浙江树人大学合作创办了未来社区运营管理学院,并开通了“线上+线下”课程,推动了人才孵化,促进了社区产业与人才的结合。(三)数字与善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综合体”1 互动过程:政府主建与社会主用。智慧互联是未来社区的基本底色,也是构建数字社会、践行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是实施主体,其通过布局软件与硬件设施,以及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加强软件设施、硬件设施管理与服务。市场与社会是受众群体与被服务者,其既要遵守相关社会管理规定,也要积极融入社区的各项公益活动及建设当中去。社区居委会、未来社区投资企业及驻社区企业通过相关线上平台与媒介,及时获取一手信息及资源,同时也发

44、布相关需求,上传工商信息等数据,实现与政府及居民的良性互动。社区居民通过相关媒介平台及时掌握交通出行、水电缴费、医疗社保等实时资讯。W 未来社区通过数字赋能,构建起了高效运作的云端社区和线下和谐的邻里社群。这也可以从被访者 A4 的访谈材料中得到证实。张金荣,梅运田:数字赋能视域下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101我们大力推进数字化运用,通过构建“沥家园”数字驾驶舱,我们集成了大部分民生服务,既方便了群众办事,也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A4,男,镇政府数字专办负责人)2 场景呈现:数字共治与共建共享。一方面,在数字场景方面,W 未来社区通过杭州城市大脑(杭州市政府打造的居民城市生活数字化界面,

45、市民凭借它可以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城市管理者通过它可以配置公共资源、作出科学决策、提高治理效能)统一赋能。在萧山平台支撑下,构建“沥家园”与镇、社区、户三级体系,从而在乡镇层面打造“1+4+X”功能屏,围绕居民实际公共需求架设志愿帮扶、垃圾分类、智慧电力、交通治理等特色驾驶舱。而社区层面则打造面向基层管理的日常服务、清廉村社、应用中心、事件中心等模块的综合驾驶舱。户级层面以新老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开发“沥家园”手机用户端和“沥小二”微信小程序,打通居民与社区、政府的信息沟通渠道。另一方面,在服务场景方面,通过24 小时智慧公共服务中心,建立人与数字相融合的全天候公共服务模

46、式,目前可办理事项包括创新创业、社保医保、市民卡、乡镇一级事项综合服务、城管违章等 89 项。W 未来社区通过“沥家园”数字驾驶舱、“浙沥人生”数字公共服务应用、“码上工程”监督体系等一系列数字化的平台,回应了居民所诉、所想、所惑、所乐、所急,加速使“陌生人社会”转变为“熟人社会”,有效推进了未来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四、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未来社区作为科技发展和城市治理发展的新兴产物,是一个集“生活 生产 生态”于一体的社会“共同体”,其在数字技术基础上一定程度实现了不同业态的有机融合与各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作为一种新的社区形态,其在公共服务上还面临诸多困境,具体表现在政

47、府介入过多、社会嵌入不足、技术痕迹过重、人文关怀欠缺、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多元需求尚待解决等37。(一)供需失衡:供给主体的单一化与服务需求的多样化长期以来,“单位制”的惯性及固有的经济利益格局,仍然影响着未来社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和方式,即供给偏好由政府与参与社会建设及运营的企业所主导38,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及社区居民缺少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与动机,未来社区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仍然具有单一化的特征。尤其是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了明显的人格化倾向,即追求利益最大化,以最大可能满足管理和服务的现实需求,并日益形成供给惯性,难以割舍已习以为常的“垄断地位”39 40。同时,随着社会经

48、济的快速发展、人口逐步向大中城市聚集,社会逐步向相对分散的原子化社会转型41,具有不同文化、教育与职业背景的社区居民对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交通等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趋于多样化、差异化。基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及供给能力的有限性,市场公共服务供给的规模化及盈利导向,政府与市场往往容易忽视个性化、小众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从而导致供需匹配程度不高,进而难以满足居民需求,最终不可避免地存在公共服务产品覆盖面广和差异性低并存的尴尬局面42 43。W 未来社区的这种现象明显存在,例如,W 未来社区中有不少的外来青年,且超过 75%的青年希望有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但当前的活动基本由政府组织,内容和

49、形式较为单一,这对青年群体来说缺乏吸引力。(二)数字鸿沟:数字建设的部门化与老年群体的脱嵌化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涉及公共民生需求的信息数据储存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数据库中。出于数据的安全性及保密性等需要,各部门间缺乏信息协调、共享的动力与意愿,往往是各建各的、各收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102集各的、各使用各的,从而导致数据壁垒现象。在 W 未来社区中,医疗归口卫健部门、养老归口民政部门、就业归口人社部门,即使区里设置了大数据局,但各部门之间的“数据隔离”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为推进“沥家园”数字驾驶舱建设,W 未来社区

50、所在的镇政府不得不反复协调相关部门,推动数据传导到镇一级甚至社区(村)一级,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同时,人口老龄化与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交融发展加剧了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难度44。受技术、制度、文化与老年人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与其他群体在信息技术理解程度、应用水平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从而被动地与信息化时代脱节,由此形成新的结构性不平等问题45。老年群体在社区数字支付、数字诊疗、小程序使用等方面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嵌入到未来社区的日常活动及社区治理体系中,从而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面前处于“弱势”地位,由此造成的“数字鸿沟”间接剥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三)物理隔阂:空间融合的简单化与人文价值的缺失化目前,W 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