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后疫情时代城市绿色空间对双相情感障碍影响的文献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088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疫情时代城市绿色空间对双相情感障碍影响的文献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后疫情时代城市绿色空间对双相情感障碍影响的文献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后疫情时代城市绿色空间对双相情感障碍影响的文献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6引言目前,全球一半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预计到 2050 年,将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城市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心理疾病也逐渐成为了城市的流行病之一2。城市内流行的精神疾病主要有抑郁、狂躁、双相情感障碍等,且随着城市的发展,类似的精神疾病多发于生活于城市中的青少年、儿童人群中3。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往往人际交往关系较为复杂,而已有研究证实,多数心理疾病的出现都与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紧张而自然环境不足有紧密关系。不断扩大的城市化降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从而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而更多地接触大自然显然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在此背景下,城市绿

2、地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与自然互动的机会。通常,城市公园和城市林地等公共绿地很受欢迎,除了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它们也可以为更多种类的体育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4。城市绿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他人见面的可能性,对于本地居民或游客来说,都是具有舒适感的区域,增加人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可以进一步增强社会凝聚力。此外,许多研究表明,社会凝聚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可能存在正向联系,这也是支持在城市中增加模拟自然环境的绿色空间从而研究绿地与心理健康之间影响的重要理论依据5。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大规模的全球卫生危机,这场全球规模的病毒大流行所造成的创伤对全人类社会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三年间,各国

3、在新冠肺炎病毒流行期间所采取的不同政策,都共同显示出了民众心理问题的广泛增加,心理健康成为挑战。人群中,心理困扰及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压力的高发率提升6。对于健康的关注已经不仅局限于身体,还包含了精神的健康,而这种关注也不再被认为是特定人群的需求,变得更加具有普遍性。在一些国家,疫情期间对居民施行反复的封控政策,往往加剧了社会上已经存在的孤独感和必要情感交流的缺乏。许多人没有寻求专业帮助,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心理援助或者不知道如何在精神危机中寻求帮助,这造成了许多切实需要心理咨询的人得不到帮助,从而出现种种危险情况及突发事件。美国有文章称,与经历新冠肺炎之前相比,在

4、疫情期间城市居民产生抑郁等消极情绪的频率显著增加7。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全世界估计有 4.2 亿人患有精神疾病,估计有 6200 万人有自杀倾向。2019 年,在中国约有 2600 万人患有抑郁症(占人口的6.25%)。2020 年,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以及躯体疾病。同时,在疫情期间,人们对公共卫生环境的健康问题更摘要:心理健康与人的生理健康一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20 年,疫情暴发以来,更多出现的是生活方式上的改变,人的生活模式被打破,生活理念发生转变,更加注重

5、身心的健康,人们对城市绿色空间的需求逐渐增加,绿色空间所能带来的良好心理效益正在被人们所注意到。文章基于双相情感障碍人群和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从城市绿色空间对人类心理健康作用的视角出发,收集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的研究时间、研究学科及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后城市绿色空间对双相情感障碍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论证了后疫情时代下,城市绿色空间能够有效减少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增加户外活动从而保持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也是对双相情感障进行更好的非药物治疗的重要影响之一。Abstract:Psychological health is as important as human phy

6、sical health.Since the outbreak of the epidemic in 2020,with the epidemic bringing more lifestyle changes,peoples life patterns have been broken,their life philosophy has changed,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and peoples demand for urban green space has gradually inc

7、reased,and the goo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that green space can bring are being noticed.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bipolar disorder population and the post-epidemic er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ole of urban green space on human mental health,the research time,research disciplines a

8、nd research content statistic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on related topics were collected,and on this basis,the impact of urban green spac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bipolar disorder population after the new crown epidemic wa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and it was argued that in the post-epidem

9、ic era,urban green spac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depression,anxiety,and other emotional problems,and increase outdoor activities thus maintain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levels,as well as be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influences that enable better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关键词

10、:后疫情时代;城市绿色空间;心理健康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文献研究Keywords:post-epidemic era;urban green space;impact of mental health;bipolar disorder;literature study文杨皓丹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马建武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教 授(通讯作者)DOI:10.19875/ki.jzywh.2023.08.036A Literature Study on the Impact of Urban Green Space on Bipolar Disorder in the Post-Epi

11、demic Era后疫情时代城市绿色空间对双相情感障碍影响的文献研究107233|2023|08城市设计加重视,这也使得相关研究逐渐转向心理方面。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在促进城市居民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病毒的暴发是近几年来突发的国际性质卫生事件,针对新冠疫情后对人各方面的影响研究都相对较少。在过去的几年间,虽然产生了较多研究城市环境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学术文章,但相对来说都只较为单一地从评估城市环境对身体活动和总体健康的影响上,未能聚焦于某一单独的心理疾病,或是仅仅聚焦于抑郁症等较为普遍的心理疾病,并且仅广泛地探讨了城市绿色空间对心理状况的影响,并没有更深入地研究不

12、同的绿地形式形成的不同影响。相关学术文章也多数只是从风景园林等相关工科学科出发,在未来有望有更多医学视角的参与。1 定义双相情感障碍症是一种狂躁状态、抑郁状态交替发作,且时常伴随躯体出现病变的慢性精神疾病。这种精神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性,治愈难度较高,对患者或是患者家属来说都会形成较长远的影响。多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首次发病时期是十一二岁 十七八岁这个年龄段,由于这个时期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心理和情绪都较为敏感,因此青少年在这个时期极易发生双相情感障碍。自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也伴随着病毒的流行趋势逐步增加。城市绿色空间对于增强居民心理免疫力、促进健康等方

13、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公众会因城市绿色空间数量不足、类型单一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城市人口流动增加,城市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等都会对公众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在客观意义上,“自然”是指人们通常可以感知到的非人类起源的物理特征和过程,包括动植物的“活得自然”,以及静止和流动的水、空气和天气的质量,以及构成这些特征和过程并显示地质过程影响的景观。而在城市中的“自然”则被称为城市绿色空间。本文研究的“城市绿色空间”包括许多不同的湿地、公园、花园、院子和现代或历史建筑环境组合中的植被斑块。绿色空间通过提供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如空气过滤。本文的研究范围是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城市内暴

14、露于绿色环境(包括住宅周围的绿地和靠近生活区域的绿色空间)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情的影响和改善,并讨论在此后与新冠肺炎病毒共存的时空下,绿色空间对心理健康的潜在改善因素。2 研究方法2.1 文献搜索范围界定和主题分析为了研究关于后疫情时代下城市绿色空间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和改善问题,首先进行了文献筛选的范围界定限制用以收集相关文章。这项研究对中国知网、Nature、Web of Science 和 SciFinder 学术文章内的关于城市环境和心理健康的文章进行了搜索筛选,这些文章以中文或英文发表,分为 20102020 年间及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至今所发表。根据关键词搜索,得到了

15、4031 篇文章。在删除了不相关和重复的文章之后,剩下的 312 篇文章需要进行阅读整理。最终筛选出相关性更高、更有价值的 38 篇文章,其中英文 26 篇,中文12 篇。进一步整理生活在城市中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致病原因、临床症状、心理需求及治疗要点,并分析城市中的绿地所能带来的良好心理效应。2.2 关键词提取根据研究的主题,本次将关键词选择在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病毒;新冠感染;新冠影响)、城市环境(城市蓝绿空间;城市设计;花园或公园;城市绿地;步行街;城市规划;公共空间)和双相情感障碍(双相障碍;双相障碍狂躁发作)中产生了 12 个搜索词。关键词提取可以在任何文本集合上执行,例如科学文章、新

16、闻,甚至社交媒体帖子。本研究利用了综述及多学科交融的期刊文献,并分析了文献中使用的文章。2.3 文献分析利用可视化工具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年间所发表的有关城市绿地对双相情感障碍影响的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近几年间,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趋势而增长。从图 1 中可知,自从 2019 年末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来,聚焦于心理健康研究的相关论文数量呈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与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基本吻合。而在 2021 年以后,全球面临着与新冠肺炎病毒共存的局势8,全球各个地区纷纷出台与之相匹配的政策,城市人口的生活趋于回归日常,因此可能导致了针对城市绿地对双相情感障碍影响的文献数量有

17、所下降。研究城市绿地对双相情感障碍及心理健康影响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林业等风景园林学科范围下,其次才是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等的医学类及社会科学类的学科(图2)。且研究城市绿地对双相情感障碍及心理健康影响的论文,文章内容关键词除了城市绿地、双相情感障碍、心理健康外,主要也集中在健康风险评价、健康城市、重金属方面上。知网统计数据显示,研究的机构以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水平高校为主,也有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的研究机构,表明了此主题在未来的研究趋势必然会继续呈现以高校为主、研究院为辅的并行趋势。文献计量分析有助于研究确定文献的当前

18、状态和知识库中存在的差距,以便将来进行研究以扩大该领域。3 结果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所造成的影响除了在医疗、经济等层面,也对人类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全球各个国家都出台了相应政策模式应对,不管是“封控”模式或是“放开”模式,感染带来的健康危机对全球来说都是严峻的问题9。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健康危机10-12,而其中对于心理状况更为敏感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在心理疾病中,作为比较危险的双相情感障碍在未来几年成为了值得注意的心理健康问题。而绿地所能带来的良好心理健康效益早已被证实13,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改善也可以通

19、过改善心理状况、影响人群活动模式的方面进行,从而达到通过非药物模式干预治疗的结果14。在未来势必要和新冠肺炎病毒共存的大环境下,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对罹患双相情感障碍人群的改善作业更具有研究价值。3.1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社会活动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一系列图 1城市绿地对双相情感障碍影响研究文献数量年份变化(图片来源:作者自绘)108深远变化。疫情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主要有自动化替代的加速、居家办公的普及,以及此次新出现的“女性衰退”现象(这一说法是为了区别于以往经济衰退中以男性就业下降为主的“男性衰退”)。从劳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看,疫情对于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包括:低技能、

20、女性、年轻及年长劳动力)可能造成更大冲击。从问题的长期/短期性来看,总量层面,劳动力市场的萎缩可能是一个源自供需两方面的长期问题。从劳动种类和性别结构来看,低技能和女性受到的就业冲击有长期化的趋势,但背后原因不尽相同:低技能劳动力的长期就业问题更多源于劳动需求层面的自动化替代因素;而女性的长期就业问题则更多出在供给面,即疫情给女性带来了额外的家庭事务拖累,并且这种家庭分工模式有其延续性。相比之下,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劳动力的问题则更接近于短期问题,能随着疫情消退而较快减弱15。失业率的提高和居家办公的普及容易使人减弱与社会的联系。在中国,长期被推广的居家隔离政策导致了大部分居民进行体力劳动及体育

21、活动时间的减少,体力劳动及体育活动的强度下降,体力劳动及体育活动呈现出不足的状况,长时间坐卧不动的生活方式却显著增加。就性别而言,在多个年龄段的人群中,女性表现出有更高的抑郁和焦虑风险,这可能由于女性在疫情期间需要承担更多的事业、家庭等外界环境带来的压力,且女性相较于男性更感性、细腻和情绪化,导致其产生更多的焦虑情绪有关。就年龄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显著降低年轻人的睡眠质量,从而增加他们的负面情绪;此外,年龄较大的青少年比年龄较小的青少年的抑郁情绪更严重。就受教育程度而言,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情绪障碍较高;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焦虑情绪总体上也要高于其他群体16。3.2 新冠肺炎病毒暴发以

22、来城市青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特征双相情感障碍者往往有着较强的孤独感,在新冠流行期间,城市青年相比其他人群更容易罹患双相情感障碍,他们的痛苦、孤独、悲伤和自杀意念水平普遍较高。青少年产生低落情绪时,一旦与他人社交较少就容易产生孤独感,在此情况下,心境低落无法排解就会造成抑郁心态;而拥有极强的自我意识时,就会产生狂躁心态。较多的文献都研究了新冠以来由于社交距离的保持、社会活动的减少,减弱了青少年与他人的社交关系,低落情绪无法恰当纾解,极易和父母、同伴之间产生进一步的摩擦矛盾,从而再次加重负面心态17。这些感受通常是对童年不利经历和逆境的反应,包括经济不稳定、食物和住房不安全、无家可归,以及家庭和社区暴

23、力、性剥削和身体虐待、家庭分离和父母死亡等原因。长期的社交隔离容易进一步放大并增强孤独感,且疫情期间女性需要面对相比男性更严重的经济困难、照护压力、亲密伴侣暴力等问题,从而造成更严重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8。在出现心理问题后,往往无法得到专业的帮助,更容易让负面情绪进一步发展为精神疾病。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对于已经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或是需要专业帮助的儿童和青少年而言可能更严重19。在英国,一项针对十六至十七岁、过去有记录发生过心理健康方面相关问题问诊及寻求帮助的青少年进行调查以后显示,超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普遍反映了新冠肺炎疫情在不同程度上都加重了他们已存在的心理问题,比如更多次出现的睡眠问题

24、、焦虑水平提高、惊恐发作以及自伤行为次数增加等;而疫情导致的各类政策变化致使数千名正在过去 3 个月中接受心理健康帮助的青少年无法继续治疗,一方面,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也可能无法提供能进行治疗性会谈的私密空间;另一方面,受调查者也会对于利用网络等工具进行的远程治疗效果保持怀疑态度。实际上,对于还在继续被受治疗的青少年来说,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确实很难达到疫情前的水平20。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抑郁首发和躁狂首发两种不同病发模式,而抑郁首发患者的自杀率更高、实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风险较高,更具危险性21。因此,治疗以抑郁症为双相情感障碍首发症状的患者,应加大对患者的关注,做到个体化、有针对性的治疗22。

25、除了日常的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双相情感障碍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集中在患者自身认知范围有限、控制负面情绪能力差、无意识情绪较多等方面。有相关的研究报告曾指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以通过训练,有意识地加强意志力,提高对心理障碍的控制能力,学会主动消除负面情绪,积极参加不同的拓展训练,如:运动、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在训练过程中培养行动力、意志力和感知力,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内心接受医务人员、家人、同伴的韧性,参与更多元化的非药物治疗,体验更多样化的情绪感知和行为活动,不断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韧性。多样化、具体化的治疗方案旨在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社会适应。3.3 绿

26、色空间对心理健康的改善及作用3.3.1 绿色空间对心理状况改善与城市地区相比,森林游览会显著降低血压、脉搏率、唾液皮质醇和交感神经活动,并显著提高副交感神经活力,使人在森林中的主观感受也得到了改善,这些发现共同证实了绿色环境具有镇静和减压作用的结论。森林景观经过试验证明也能显著减少负面情绪,并产生了更强烈平静的情绪,即使是短期看森林也会有放松的效果23。美国学者采用虚拟现实(VR)技术研究了生理(脑电图,EEG)和心理(注意力,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反应和个人对不同城市环境的偏好24。其中青少年及儿童作为更易患双相情感障碍的群体,对绿色空间带来的积极效应更为敏感25,且相比于城市地区,生活在农村

27、地区能更多接触到自然环境的青少年及儿童,相对来说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几率会显著降低26,27。此外,城市绿色空间带来的公平感也能使人感到安宁。在相对较开阔的绿色空间中,男女老少都可以平等地进入,且这些空间往往更图 2研究城市绿地对双相情感障碍及心理健康影响的论文分布学科(图片来源:作者自绘)109233|2023|08城市设计具有包容性,能带来更平和的情绪反应28。3.3.2 绿色空间对人群行为活动的作用面积更大、复杂度更低、可达程度更高以及植被更多的绿地可以降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29。与运动场所、教育场所、信仰场所和绿地相关的几个特定物理空间和幸福感密切相关,这些结构即无障碍性、社会支持和社

28、区,是提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他人建立更多交流的重要场所,且这些场所带来的包容感能很好地削弱患者病耻感。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很喜欢有机会参与社区活动,作为帮助他们心理和身体健康的一个策略,有一个洁净和没有多余评判的环境可以提升患者的参与度30。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往往伴随疗程长、药物贵的问题,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带来良好心理效益,而绿色环境下可以放大这种心理益处,显著缓和焦虑、抑郁等的情绪,提高身体活动水平是改善心理状态的有效方式31。许多患者表示担心缺乏财政资源来进行锻炼,免费或低价的成本将是至关重要的。总的来说,为情绪障碍患者提供社区体育活动项目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他们最有资格为这个项目的设计和

29、实施提供建议32,此项研究也在未来有望参与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多元化的非药物治疗中去。然而,城市绿色空间也需要妥当的规划与管理。居民区的自然特征和开放空间在居民对社区的依恋感以及他们与其他居民的互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杂草丛生或无人管理的绿地可能会增加对犯罪的恐惧从而引起焦虑,会对在地居民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33。此外,城市和城市周边的生态变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控制疾病的地理范围,因此绿色空间的积极效益不能一概而论。结语通过以上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对罹患双相情感障碍人群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通过非药物的辅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建立良好的心理免疫力也是新冠肺炎疫情

30、暴发后,事关城市人口福祉的研究重点。学者乌尔里希提出了压力减轻理论(SRT),这是一种心理进化理论,指出自然环境有助于人类从压力中恢复;而相反,城市环境会增加生理和情绪压力反应,并减少压力恢复34。城市森林学家塞西尔科尼杰迪克提出了城市林业和城市绿化的 3-30-300 经验法则,或者简称 3-30-300 绿地法则,他建议每个公民在家中至少能看到三棵树(大小适中),在其附近有 30%的树冠覆盖率,居住距离最近的公园或绿地不超过 300 米。附近 30%的树冠覆盖对健康有益,但对于进入主要绿地和从窗户看到树木,证据更加混杂或研究较少。窗户上的绿色视野与较低的抑郁症状和较好的心理健康有很强的相关

31、性,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35。参考文献:1Alcock,I,et al.Longitudinal effects on mental health of moving to greener and less green urban areasJ.Environ.Sci.Technol,2014,48(02),1247-1255.2Fong,K C,et al.A review of epidemiologic studies on greenness and health:updated literature throughJ.Current environmental health re

32、ports,2018,5(01):77-87.3Engemann,et al.Residential green space in childhood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from adolescence into adulthoodJ.Proc.Natl.Acad.Sci.Unit.States Am,2019,116(11):5188-5193.4Chern,Chang,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urrounding greenness and bipolar disord

33、er using spatial informatics:a study in Taipei.Tai Wan Gong Gong Wei H.-T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21,37(05):514-517.5Li,Browning,Dzhambov,et al.Green Space for Mental Health in the COVID-19 Era:A Pathway Analysis in Residential Green Space UsersJ.Land,2022,11:1128-1130.6王志鹏,王薇.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居住

34、区绿地对居民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J.景观设计学,2020,8(06):46-59.7Wajchman Switalska,S Grabowska-Chenczke,O Wozniak,et al.Psychosocial,Determinants of Recreational Activity within Urban Green Spac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PolandJ.Forests,2022,13:1569-1571.8宁良文,郝艳华,刘泽,等.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国公众高遵从行为影响因素重要性研究基于随机森林模型J.中国公共

35、卫生,2021,37(07):1096-1100.9胡尔雅,周敏,曾雯辉,等.新冠肺炎病毒变异体对全球疫情防控的影响分析J/OL.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232023-01-07.10季建林,耿瑞杰.新冠肺炎疫情对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22,29(03):307-311.11张悦,佟岩,吴永军,等.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被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0,42(10):999-1005.12张博林,何翠,吴瑕,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海外留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2,45(01):28-33.13

36、Li,Q.Effect of forest bathing trips on human immune functionJ.Environ Health Prev,2010,15(01):9-11.14Grande,I,et al.Bipolar disorderJ.Lancet(London,England),2016,387:1561-1572.15邹静娴,孟星屹.新冠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来自发达国家的借鉴J/OL.国际经济评论:1-232023-01-05.16李梦飞,王千慧,沈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体力活动对中国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系统文献综述C/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

37、编墙报交流(运动心理学分会).出版者不详,2022:205-207.17孙晓敏.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特点和治疗J.智慧健康,2022,8(01):191-193.18崔舒,张凯,周晓琴.新冠疫情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经济困难,照护压力和亲密伴侣暴力J.心理学通讯,2021,4(03):174-179.19刘佳佳,阙建宇,张安易,等.新冠疫情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建议J.科技导报,2021,39(18):20-24.20Christopher G Davey,Patrick D McGorry.Early intervention for depression in young

38、people:a blind spot in mental health careJ.Lancet Psychiatry,2019,6:267-272.21Yixin WANG,Jianbo LAI,Chanchan HU,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mood disorders:a cross-sectional study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B(Biomedi

39、cine&Biotechnology),2021,22(03):233-240+254-256+263.22高飞.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首发与躁狂首发的临床特征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3):141-142.23Y.Tsunetsugu,et al.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viewing urban forest landscapes assessed by multiple measurement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3,113:90-93.24Tian Gao,Tian

40、 Zhang,Ling Zhu,et al.Exploring Psychophysi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Individual Preference in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J.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9.25Kirsten M,M Beyer,Andrea Kaltenbach,et al.Exposure to Neighborhood Green Space and Mental Health:Evidence

41、from The Survey of The Health of WisconsinJ.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4(06):38-42.26Mark J Nieuwenhuijsen.Urban And Transport Planning,Environmental Exposures and Health-new Concepts,Methods and Tools to Improve Health In CitiesJ.Environmental Health:A Global Access Science Source,

42、2016(04):87-93.27Yuwen Sui,Dick Ettema,Marco Helbich.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neighborhood social,natural,and built environment and mental health: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esJ.Health and Place,2020,26:37-51.28Swahn,M H,Nassaka,et al.A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Place and Mental

43、 Health:Perspectives of Young Women Ages 18-24 Living in the Urban Slums of Kampala,UgandaJ.Environ.Res.Public Health,2022,19:129-135.29H.-T.Chang,C.-D.Wu,J.-D.Wang,et al.Residential green space structures ar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bipolar disorder: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Ta

44、iwan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21:283:1-12.30Kogan,J N,et al.Demographic and 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1000 patients enrolled in the systematic treatment enhancement program for bipolar disorder(STEP-BD)J.Bipolar Disord,2004,6(06):460-469.31E.P.Flowers,et al.Enhancing the acute psycho

45、logical benefits of green exercise:An investigation of expectancy effectsJ.Psychology of Sport&Exercise,2018,39:213-221.32Sims-Gould,et al.Jump step-a community based participatory approach to physical activity&mental wellnessJ.BMC Psychiatry,2017,17:319-322.33Konstantinos Tzoulas,Kalevi Korpela,Ste

46、phen Venn,et al.Promoting ecosystem and human health in urban areas using Green Infrastructure:A literature review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81:167-178.34Van Winkle,T Kotval-K,Z Machemer,et al.Health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A Bibliometric Mapping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rendsJ.Sustain

47、ability,2022,14,12320:2-15.35M.J.Nieuwenhuijsen,et al.The evaluation of the 3-30-300 green space rule and mental healthJ.Environmental Research,2022,215:114-127.36Z Tian,et al.Predicting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Chinese population during COVID-19 in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data by XGBoost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23,323:417-425.增强户外运动具有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缓解孤独、增进身体健康的作用,也能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活动中更多地与他人及社会建立联系。在心理评估中,社会支持和个人的积极心态是缓解双相情感障碍重要的因素之一36,而城市绿色空间对于增强人的心理正念是具有明显作用的。因此在未来,以绿色空间为依托,适度增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室外活动时间及运动时间是值得深入研究并运用在实际案例中的辅助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