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汉代灯具的设计美学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0795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代灯具的设计美学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汉代灯具的设计美学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汉代灯具的设计美学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 2 9美术 与设计摘要:2000多年前,聪明的汉代人将实用性和观赏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精美的雕塑灯具,使其不仅成为日常用品,而且灯具上的雕塑也是一种精致的艺术。与前朝灯具相比,汉代雕塑灯具的制作技术更加成熟,题材更加丰富,造型更加生动,功能更加科学人性化,注重以人为本。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雕塑灯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首先,介绍了灯具的发展和时代背景。其次,对灯具的材质进行了描述。汉代灯具的材料主要是青铜和陶瓷,以及材料的使用;再次,对本文收集的雕塑灯具按题材进行分类,对汉代雕塑灯具的类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最后,对汉代的雕塑灯具进行了分析,从功能、结构、造型和文化内涵四个方面深入分

2、析了实用性和艺术性。通过对汉代灯具的全面系统的了解,我们可以学习古人优秀的设计思想,也可以为我们目前实用雕塑的研发提供很好的启发和借鉴。关键词:汉代灯具;雕塑;美学价值作者简介:杨盼盼(1986-),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设计方向。汉代灯具的设计美学研究 杨盼盼(河北美术学院)一、两汉灯具的发展“瓦豆谓之镫(灯)”揭示了灯的形制最早是从豆演变而来的。豆是商周时期用来盛放食物的器皿。从战国和两汉时期的葬墓中出土的大量豆形灯来看他们和同时代的陶豆并无明前区别。豆是碗形的照明工具,而灯也是碗形的照明工具,但碗底却多了一个小小的尖锥,这个尖锥就叫支钉,这个小小的改变成了豆

3、与灯的分界线。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工匠们为了满足审美意识就把实用性与欣赏性相结合,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最早的实用艺术结合的雕塑性灯具。从各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人形铜灯鸟炳灯等众多青铜灯来看,工艺已经成熟,而且造型优美。我们在古代文献资料中也不难发现描写它们的身影,如西京杂记卷三中记载“汉高祖入咸阳宫,秦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口衔灯,燃则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盈盈”,还有“长安巧工丁缓,作恒满灯,九龙五凤,杂以芙蓉莲藕之奇”1。到了两汉时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使灯具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灯具已经成为当时不可缺少的生活日用品。汉代的灯具也有了等级、贫富的划分

4、。民间百姓多用陶制、瓷制灯具,皇室、王侯、贵族多用铜制、玉制灯具。二、汉代雕塑灯具的主要材质两汉时期,手工业的规模逐步扩大,分工明细,金属制造业、烧陶业规模上、技术上都为灯具的材质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两汉灯具的材质有青铜、陶瓷、铁、玉等。其中主要以铜质和陶质为主,出土数量也最多,因此青铜和陶制灯具作为本文的介绍重点。(一)青铜材质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因其颜色呈青灰色而得名。早在商代时期,匠人们为了适应不同器物的用途,在纯铜里掺进锡和铅成为合金青铜。周礼考工记中就记载了冶炼青铜的配方,详细介绍了各种青铜中红铜、锡和铅的比例。通过此技术冶炼出来的青铜区别于天然的红铜,它

5、的熔点大大降低,具有极好的可塑性,很高的耐磨性和良好的稳定性。0 3 0河北 画报汉代青铜器铸造工艺在夏商周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错金银和镶嵌工艺。金银错,或称错金银,是先秦时代已有的一种特殊的工艺,就是把金丝、银丝镶嵌在青铜器上,使原本色调单一的青铜器增添华丽的美感。这种工艺在战国时期已十分流行。如错银铜牛灯,铜牛的全身用银丝、银片镶嵌工艺装饰了流云纹,在云纹中还有龙、凤、虎、鹿等穿行其间,是金银错工艺用在青铜雕塑性灯具上的典范。第二,鎏金与镶嵌技术。早在战国时期就有鎏金的器物出土。鎏金工艺技术简单来说就是用金粉和汞混合在一起涂在青铜器的表面,经过烘烤以后,使

6、汞蒸发,金就附在器物表面了。器物经过鎏金处理后,表面金碧辉煌,而且鎏金也对器物起着保护的作用。西汉长信宫灯就是采用通体鎏金的工艺,显得华丽而富贵。第三,青铜器上细线刻纹的发展。青铜器上的细线刻纹早在春秋时代就已萌发。到了两汉时期,随着制铁工艺的提高,这种工艺更为发达。两汉时期是青铜器文化的转变期,青铜器的地位逐渐下降,逐渐往普通日用品发展。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可分为形成时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1许多人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认为西周以后是青铜艺术的衰颓期,大多是以纹饰的减少为判断标准。其实不然,西周末期,宗法制度的崩溃,封建诸侯各自据地为王,青铜器恢复了它的活泼性,各种颇有地方特色的造型纷纷崛起,工艺

7、上的百家争鸣不逊于学术思想。造型观念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手工的精巧,呈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两汉时期青铜灯具的成就就得益于此。(二)陶瓷材质青铜器是优秀的工艺品,但它毕竟只被少数人所享用,一般平民只有铸造这些精美器物的义务,而没有使用它的权利。同时青铜器制作较难,花费的劳动力较大,没必要每一件生活日用品都以青铜铸造。而且陶瓷制品坚固耐用造价低廉因此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在两汉时期得到了发展较快,制作烧造技艺也有较高的成就。陶和瓷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器物。陶制灯具是目前出土数量做多的,多出土于中小型汉墓中,范围较广,主要是中下阶层为先人们的随葬品,所以在制作的精美程度上远不如铜质灯。陶制灯

8、具虽然没有铜质灯具的知名度那么高,但随着汉代制陶工艺的提高,尤其到了东汉中后期,出现了许多制作精良、造型优美的陶制灯。三、汉代灯具的主要类型分析汉代雕塑性灯具是我国雕塑灯具史上一个辉煌时期,也让我们看到了实用雕塑的发展历程。一件件灯具艺术品既可用于照明又是一件摆放案头的精美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达到了实用的目的,体现了古代人的聪明才智和超群的审美眼光。根据灯具雕塑造型的主体物类别不同,笔者把灯具分为动物形、人物形和多枝灯,便于归纳。(一)动物形灯具分析以动物为造型的两汉雕塑灯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形象。主要有牛形灯、羊形灯、雁鱼灯、熊形灯、马座灯、龟鹤灯、鹿形灯;另一类是

9、古人想象创造的神兽,主要有凤形灯、龙形灯、朱雀灯。牛羊这些动物就已经被中国古人驯养,这些动物既是古人生存下来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又是他们精神上的亲密伙伴。神兽是民间对自然界中的走兽加工、美化后的艺术形象,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虚化出来的,体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汉代灯具既作为照明用具,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动物造型简单、生动,他们既为庄严肃穆的青铜文化注入了一股鲜活灵动的气息,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汉代人们和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根据动物的类别不同,把动物形灯具分为兽行灯、鸟形灯、雁足灯三大类。以东汉的“卧羊铜灯”为例,灯的整体以卧羊式呈现;羊头微昂,双角呈微曲上扬,身躯浑圆,尾巴短小。卧羊的背

10、部和身体是分铸而成的,在羊的脖子上有一处活纽2。卧羊造型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当白天不需要照明时,灯盘旋转为羊背,这时候的灯具就是一件漂亮的艺术品。(二)人物型灯具分析人形灯又称人俑灯。灯的人物形象有男有女,有的为中原人形,有的为少数民族形象,还有以传说中的神仙为造型。持灯者动作多为跪坐或站立姿态。跪坐为古人的一种坐姿,这种跪坐方式一直到唐代仍以跪坐为主,直到宋代人们才改为现在的坐姿。汉代人形灯根据他们的服饰特征大多为地位低下的宫女或者灯奴。人持灯盘的数量不同,从一个到三个不等。人形灯材质以铜、陶居多。铜制人形灯制作较为精巧,多为皇室或富人所使用。陶制灯大多较粗糙,大部分为明器。根据人物与灯盘的

11、造型不同可分为人物托灯、人物顶灯和人物吊灯三种。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灯高48厘米,宫女高44.5厘米,重15.78公斤。192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岭中山景王刘胜夫人窦宛墓。通体贴金,造型自然秀丽,一改往日青铜器神秘厚重,显得轻盈华丽,典雅迷人。长信宫灯采用分体浇铸拼装形式,先将灯头、灯身、右臂、灯座、灯盘分别浇铸。这种方法使灯的所有部件都可拆卸,便于清洁。灯的造型是身着曲裾深袍的宫女,双手捧灯跪地。贡冕发髻(古代妇女戴在头上的饰物),面部轮廓呈圆形,无明显棱角,细眉,单眼长,口小。五官刻画细致传神,神情细腻。整体比例协调,线条流畅,既是实用的商品,又是精美的雕塑。据考古资料分析,人形天

12、花灯出现于东汉时期。由于东汉陶瓷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形灯多为陶器。羽人铜灯现藏于广西梧州市博物馆,整盏灯由底座、灯柄、灯盘三部分组成。底座呈带盖盆状,饰浮雕纹,三人骑一怪兽围成一圈。怪兽人脸人身,咧嘴一笑,基部饰有圆形牙齿图案;底座上有一个圆孔,用于插入灯柄榫;灯柄呈尖顶状,下端呈两羽状;羽人跪坐,双手放在膝上,头顶一根柱子;立柱上端为龙头,口0 3 1美术 与设计上有榫,与上灯盘相接;灯盘顶部有把手,底部有三个支脚,也可以单独使用。这款铜灯由三个可拆卸部件组成,使用方便,羽人、人面、人面妖怪、龙首的纹饰,都具有浓厚的神话寓意。(三)多枝灯灯具分析多枝灯(或叫树形灯)出现于战国时期,到汉代发展迅

13、速。早期的多枝灯座一般不做装饰。它的造型来源于对树木的崇拜。他们认为树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枝叶茂盛,能收获果实,这些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多枝灯灯身高大,一般高一米左右,多为铜质或陶质,贵族常用;灯盏数量一般在三到十五之间,增加照明的亮度。多枝灯不仅是一种照明工具,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十三彩陶花灯笼,由洛阳市文物队收藏。其因灯多且齐亮,故又称“百花灯”。它高92厘米,底部直径40厘米,由灯座、灯柱和灯盘组成。灯座呈带盖盆状,其上不仅有神情各异的人物,还有咆哮的猛虎、奔跑的鹿、蹲伏的青蛙等栩栩如生的动物,多以白、红、黑彩绘,更显生动可爱;灯柱立于灯座之上,上有四层,十二盏弧形枝灯呈环状排列,灯柱

14、顶端有一盏鸟形圆灯。整个灯笼的十三色花灯在点亮时交相辉映,显得格外美丽。此陶彩灯造型挺拔,装饰性强,动物、人物形象生动,代表了我国汉代陶灯制作的高超水平。四、汉代灯具美学价值“艺术之始,雕塑为先。”3从人类把第一块石头打磨成石器,也是人类对形式意识的开始。“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造型艺术脱离了劳动工具的束缚,走向了独立的发展道路,实用与装饰并重、工艺与造型结合成造物的发展趋势。汉代雕塑灯具就把物质生产与艺术创作紧密结合,把实用的、材料的、结构的特点与装饰的、美化的、观赏的特点交融在一起,既实现物质的实用功能,又达到精神的愉悦功能。”4汉代雕塑灯饰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艺术统一的

15、三个方面:卓越的功能、优美的造型、文化的承载。(一)卓越的功能优秀的汉代雕塑灯具成功解决了室内污染的问题,而且实现了艺术与功能的统一。2000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开始关注到生活空间的空气质量,发明了环保灯具,不仅可以净化灯中烟尘,还可以优化室内陈设,装饰室内环境。汉代,人们照明燃料大部分使用动物脂肪。当脂肪燃烧时,一些部未燃烧的燃料会变成烟雾和灰尘,渗透到空气中,使室内空气变得非常脏。因此,古代灯具设计者设计了烟雾引导器,并将其与动物灯具造型的动物或者人物的相关部位巧妙地衔接到一起,如人的手臂、凤凰的脖子、牛的角等。将烟雾引入空心灯中,用灯装满水,用水溶解烟雾,用水过滤烟尘

16、。简单易懂的设计原理,却恰恰体现了聪明的古代人的聪明。(二)优美的造型汉代的灯具主要以人物和动物形象为主要设计元素,形状生动活泼。这一时期的灯具作品在造型技巧上仍然显得简单、有力和笨拙。从出土的众多艺术性灯具来看,没有过于详细的描述,体现了高度的概括性。人物设计方面,既注重灯具设计的外在形态,又注重灯具形体的内在魅力。(三)文化的承载一盏灯,不仅仅是一种照明工具,更能体现出它所处的时代的文化思想。在中国古代流行占卜,他们追求长生不老,尤其是位高权重的人。他们视死如生,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虽然肉体不在,但灵魂依然会像在人间一样使用这些器具、灯具。作为汉代的思想产物,灯具往往表现出吉祥的主题。人们

17、把吉祥的概念赋予具体的事物,如牛、羊、鹅、朱雀、龙、凤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用这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表达出来。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的信仰与吉祥文化融为一体,独具特色与魅力。五、结语通过对汉代灯具的设计进行综合分析,让我们对汉代装饰性灯具有一个更全面细致的了解。两汉时期的思想意识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在灯具设计艺术领域,无拘无束的热情被挖掘出来,使设计作品充满活力。两汉时期的灯具强调现实主义,敢于追求造型夸张的魅力,从而使灯具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时至今日,许多灯具仍被视为艺术瑰宝。汉朝是一个繁荣的时代,融合了先秦时期许多封建国家的文化观念。例如,吉祥和灾难的理论主要来自北方鲁国,但汉代吉祥装

18、饰的形式与南方楚国的艺术密切相关。正是因为这些不同地区的文化观念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了汉代思想艺术的特征。正是这些思想促成了汉代雕塑艺术深刻而雄伟的美学风格的形成,让汉代雕塑灯具在古代灯具世界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汉代雕塑灯的实用功能与造型艺术紧密结合,既实用又美观。灯饰款式多、数量多、用料精美,远超先秦时期。本文从汉代雕塑艺术与工艺美学的角度出发,对汉代雕塑灯的造型、材质、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真实客观地展示了中国实用工艺雕塑和中国古代灯饰在世界上的辉煌历史。希望能为现代实用工艺雕塑、灯具设计提供一些历史借鉴。古人的创作理念,对今天的灯具设计、实用雕塑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为我们的后代留下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参考文献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120.2高志强.论汉代器具中的组合设计D.苏州:苏州大学,2007.26.3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41.4龙宗鑫.中国工艺美术简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