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海南民俗影像生成的三重逻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0697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民俗影像生成的三重逻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南民俗影像生成的三重逻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南民俗影像生成的三重逻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 0 卷第4 期2023年8 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Vol.30 No.4Aug.2023海南民俗影像生成的三重逻辑王素芳(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江苏苏州2 1 5 0 0 6)摘要:海南民俗影像是海南人民伴随经济发展,焕发文化自觉意识,寻找主体价值的见证。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而言,它是民族政策和海洋强国战略辐射到地方的政治逻辑的体现;从精英文化知识分子的角度而言,它是拯救失落的黎族文明,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逻辑的体现;从民间意识形态而言,它是商品化经济大潮和消费主义合谋下凸显世俗化、消费性价值的经

2、济逻辑的体现。当下火爆的海南生态民俗传播,需要警惕以经济变现能力为中心的民俗传播倾向,还民俗以本真面貌和文化格调;同时也要进一步挖掘海南民俗影像生产的主体意识。关键词:民俗影像;文化记忆;海南;生成逻辑;主体困境中图分类号:J952;G206.3D0I:10.13307/j.issn.2096-3122.2023.0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6-3 1 2 2(2 0 2 3)0 4-0 1 1 1-0 8海南民俗影像指以海南民俗为表现内容的影像作品,包括虚构类的故事片、动画片、微电影以及纪实为主的纪录片、专题片、微视频等多种形式。海南民俗作品主要集中于纪实领域,虚构类的民俗

3、影视剧数量极少,所以本文探讨的民俗影像主要集中于以电视纪录片为主的纪实作品。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既是族群记忆和自我认同的重要纽带,也是弘扬传统文化和彰显地域特色的重要方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海南岛的黎族人并未被公众真实、客观地了解过。对黎族人的误解、偏见自古有之。公元前4 6 年,西汉政权罢弃珠崖郡,讹传为黎族人暴虐难驯,多次发生暴乱,实则乃封建官吏贪污受贿,搜求珍宝,民不堪役,引起反抗战争连年不断 1。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初登海岛之前留下遗“首当作棺,次则作墓,死葬海外”2 ,贬居詹州后对海南的认知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3 2 3 6 3,再一次打破了对海南黎民

4、妖魔化的认知偏见,实践并传播了“海南万里真吾乡 3 2 4 5 的地方认同感。但是这种认同是有限的,并未形成全民认同。民俗纪录片在引领海南地方文化走向大众视野的影像探索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海南民俗和影像结缘已久。从1 9 2 8 年第一部海南民俗影像纪录片开始,到1 9 5 0 年海南岛解放、1 9 8 8年海南建省、2 0 1 0 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伴随着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海南民俗影像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总体来说,它呈现出三种发展脉络:其一,以五指山问黎记(1 9 2 8)为源头,以黎族(1 9 5 8)为代表的民俗影像创作,源于政治集权管理和民族平等政策实

5、施的主流意识形态需求,大多由官方机构发起,成为民族-国家框架下的主流文化书写代表;其二,以黎人(1 9 3 7)为源头,以非遗项目为代表的黎族民俗影像创作,源于即将消失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需求,多由地方机构或者学术收稿日期:2 0 2 3-0 5-0 3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K(YB)19-38作者简介:王素芳,女,湖北咸宁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影视传播和文艺批评。第3 0 卷第4 期团体倡导,成为影视人类视野下的地方文化拯救项目;其三,以海南红山之外(1 9 3 7)为代表的民间创作者,出于旅游、休闲、消费的个体需求而拍摄的纪录片或者短视频,更多地迎合了消费文化的

6、需求,得到公众的广泛传播。当然这三种脉络之间并非界限分明,比如官方主流机构和民间学术团体之间也会合作,很多黎族民俗档案的生成既渗透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又是黎族文化拯救的代表项目;又比如民间的民俗微视频创作和传播,既满足了个体的消费需求,同时又传承了地方文化。所以本文的脉络处理仅仅只代表了某种主体趋势,而并未做一个严格的区分。本文以此样态为依据,探究整个海南民俗影像志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海南民俗影像工程的深度开发,结合时代需求和多媒体融合的趋势,为海南民俗文化的推广和传承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冲破世人心中视海南为文化沙漠的思想壁垒,弘扬海南本土文化特色,塑造正面积极的

7、海南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客观、立体的海南。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一、政治逻辑下的黎族民俗和海洋民俗影像海南民俗影像生产主要包含两大类别:以黎苗少数民族风俗为主的民族志纪录片和以海洋开发为主的海洋民俗纪录片。在2 0 世纪8 0 年代以前,由于国家管理少数民族的政治需要,黎族风俗纪录片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随着南海主权纷争的出现,海洋民俗纪录片逐渐成为创作的核心。这种生产格局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民族-国家框架下的政治意识形态需求的差异。(一)政权建设和社会改造需求下的黎族民族志纪录片改造和开发海南岛从认识黎族开始。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原住民,也是海南岛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更是海南岛所独有的少数民族

8、。这种认知始于民国时期琼崖实业专员黄强。1 9 2 8 年,他带队前往五指山地区考察,留下了纪录作品五指山问黎记,这是最早的海南民族影像作品。该作品的诞生正源于当时“眼见为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匮乏,为克服认知的局限和不足,黄强期待通过亲身经历的记录来展现真实的黎族风貌,从而找到管理黎族的良策。民俗具有传承性、集体性、丰富性、地方性等特征,因而,民俗成为民族辩识度的标志和民族特性的典型表达方式。1 9 5 0 年海南岛解放后,对黎族族群认知需求从民国时期个别官员的努力上升到国家的顶层战略。自1 9 5 0 年至1 9 8 8 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期间,我国先后两次对黎族展开了大规模的田野调查。每一

9、次田野调查都诞生了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影像作品20世纪5 0 年代以来,为了建立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新中国提出了在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实行各民族区域自治的做法。“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落实首先以民族身份的确定为依据,而当时中国自报的民族有400多个”4 ,为了政权建设的需要,降低民族区域自治的成本,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改造因地制宜提供依据,新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族工作大调查。1 9 5 2 年的纪录片海南岛是中央访问团海南之行的产物。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少数民族的面貌也随之改变,再加上少数民族之间的社会发展状况和宗教文化差异巨大,这些具体情景导致1 9 5 0 年开始的民族

10、识别工作迅速转人少数民族历史大调查的新阶段。由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影视人类学纪录片诞生了,后被改名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从1 9 5 7 年至1 9 6 6 年,全国共诞生了涉及1 4 个民族的1 5 部民族影像志。海南题材的纪录片黎族是1 9 5 8 年第一批完成作品中的一部。它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摄制,系统描述了黎族社会风俗、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状况,其科学性和纪实性显著,受到了周总理的高度赞扬。1958年的黎族、1 9 7 6 年由中央电视台在海南拍摄的纪录片黎乡风情,均是出于当时新中国开展:112王素芳:海南民俗影像生成的三重逻辑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等工作的需要而

11、拍摄的 5 。当时拍摄的主要目的在于真实记录少数民族社会面貌、日常生活以及经济生产的具体情况,为实施民族平等政策提供现实依据,这些作品迫切地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纳入红色革命和改造的框架中,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在共和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当时形势的影响,文化习俗一类的问题少有人关注,大家对黎学研究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合亩制等问题上。”6 纪录片黎族就重点记录了合亩制的产生和演进过程,对黎族的民情和风俗也有所涉及,但从作品的深层结构而言,这种民俗纪录被放置在民族平等的总框架和红色中国的主流价值叙述当中,并没有获得自身主体地位。但是它客观上提供了直观、生动、逼真的第一手影像资料,也

12、为后期科学研究提供了可视化的历史文化素材,具有抢救即将消失的黎族文化的影视人类学意义。这种服从于民族-国家理念的政治逻辑在同时代的海南题材电影中也能得到佐证。在故事片方面,椰林曲(1 9 5 7,上海电影制片厂)、红色娘子军(1 9 6 0 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碧海丹心(1 9 6 2 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海霞(1 9 7 5 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南海风云(1 9 7 6 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南海长城(1 9 7 6、八一电影制片厂)、歌舞剧五朵红云(1 9 5 9,八一电影制片厂)木偶动画片歌声飞出五指山(1 9 7 8,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国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海南题材作品,都

13、不约而同地将海南纳人翻天覆地、浴火重生的革命历史主题中,1 9 9 2 年湘西电影制片厂取材于3 0 万黎族人民起义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白沙恨,以寻找共产党获得新生的高潮段落,将少数民族革命史纳入主流的红色文化当中。也正由于这种政治需求,源于文献纪录片功能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成为黎族人民民俗影像创作的主要特征。(二)海洋强国战略视野下的海洋民俗纪录片除了黎族民俗文化以外,海洋文化的民俗影像也占据着重要的比重。这是海南岛作为热带岛屿的一大特色。海洋民俗影像核心发展期集中于2 0 1 0 一2 0 2 0 年,与2 0 0 9 年1 2 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的一连串大事件密切相关。

14、2 0 1 2 年6 月,海南省三沙市成立。2 0 1 2 年1 1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海洋强国战略 7 。2 0 1 3 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一带一路 的区域合作构想 8 。围绕南海主权和探索海洋文明的民俗记忆的发展热潮,恰恰与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中的海洋强国战略的宣传推广时间线形成某种契合关系。由此,海洋民俗影像客观上着眼于海南本土文化和经济开发的自身需求,本质上却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辐射到地方文化层面的产物。相比早期黎族的民俗记录,海洋民俗影像规避了摆拍的弊端,更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和生活质感。与共时态的黎族民俗影像不同的是,历时态成为海洋民俗潜在的时间线索。走遍中国之西沙,我

15、们的家园(上、下)(2 0 1 0)、系列纪录片望海南之第六集拥抱深蓝(2 0 1 2)、我们的更路簿一一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2 0 1 6)等海洋题材纪录片都以不同方式讲述了海上渔民与三沙群岛之间的往来,重点提到了祭海民俗的由来和过程。在这里,渔民的生活习俗和生产习俗成为三沙历史记忆的有力证据。正是出于这种政治逻辑,这些纪录片以历时态的时间维度讲述了个体家庭从过去到现在的生活变化。为了增强纪实性,它采取了当事人口述、现场采访、专家介绍、历史纪录片片段再现等多种方式,同时特别注意把握生活民俗细节的传承。比如走遍中国之西沙,我们的家园(上、下)(2 0 1 0)中岛民搜集雨水来缓解淡水资源短

16、缺的创造性的日常生活习俗的展现。时间不可逆,历史无法重来。但这些民俗影像的努力却让渔民的历史记忆以可见可感的方式重回当下。它一方面将个体的生活故事嵌入南海三沙群岛回归祖国怀抱的宏大叙事中,而且以过去和现在的比较视角彰显了国家地位的提升和西沙经济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民俗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渊源、仪式进程、人文内涵,在历史的积累中彰显了地域文化,在日常生活的跟踪拍摄中展现出世俗之美和艺术之美。该片从民间习俗的常态化、仪式化和历史感来呼应主旋律中的南海主权命题。2 0 1 6 年,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策划,三沙卫视摄制团队出品的纪录片我们的更:113:第3 0 卷第4 期第3 0

17、 卷第4 期路簿一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则直接以副标题的方式开门见山地宣告了国家立场。更路簿作为海南渔民发现和开发南海的历史证据和经验总结,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走遍中国:走进西沙(2 0 0 9)、走遍中国之走进海南(2 0 1 1)、中国有个海南岛(2 0 1 1)、海南岛纪事(2 0 1 3)海南梦(2 0 1 3)、美丽乡村之海之角(2 0 1 5)、走遍中国:海南,丝路正扬帆(2 0 1 6)、地理中国:天涯海角的秘密(2 0 1 6)、探索中国海南(2 0 1 7)等纪录片中关于渔民生活和生产的民俗记录,共同构成了海洋文化的集体记忆。这些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的呈现,串

18、联起海上丝绸之路的过去和未来,成为海南岛和大陆的文化纽带。区别于民族风情,海南岛以海洋特性再一次纳人中原文化开发和建设海洋的想象共同体,获得了主体价值和身份认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二、文化逻辑下的海南非遗题材民俗影像影视人类学是“在人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人类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影视学的表现手段,对人类文化进行观察和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形象化表述”9 。它的价值之一即“由于人们的很多行为即将消逝,或者理论所涉及的事物已不复存在的时候,它作为一种为了后代进行抢救式记录的方式而存在 1 0 。从影视人类学的角度而言,海南民俗影像的发展经历了一场从客观到主观,从被动到自觉而为的过程。地方宣传机构和专

19、家学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今天,以黎族为代表的民族民俗学纪录片反客为主,在当代传播凸显的却是文化拯救和地方史的文献意义。在1 9 5 8 年纪录片黎族当中,影视人类学的价值观念已经初见端倪。但是真正从创作动机、创作理念到拍摄手法都趋于成熟的当数1 9 8 6 年杨光海主创的黎族风俗考察。杨光海和1 9 3 7 年在边疆考察拍摄黎人的杨成受同样都是影视人类学的先驱人物,对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发展贡献巨大。并且,他们同时在纪录片中注人了精英文化知识分子的视角和理念一一将文化传承作为海南民俗影像创作的核心动机。20世纪5 0 年代,杨光海曾以导演和摄影师的身份参加过第一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

20、科学记录电影的创作工作。1 9 8 5 年,应中国民族博物馆的邀请,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的杨光海率队前往海南岛考察,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完成了纪录片黎族风俗考察。该片较早地将民俗展示作为叙述的主体,完整呈现了捕鱼、制陶、编织、文身、服饰等物质、精神民俗的全过程,而且画面加解说词的创作方式成为后来非遗题材纪录片最常见的制作手法。进人2 1 世纪以来,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纪录片成为创作的热点,海南民俗影像的传播成为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这一热潮大都由地方行政部门、地方媒体机构和部分专业纪录片学者构成创作的主力。各大展览馆、博物馆、非遗展厅等文化交流活动中大量出现音像出版

21、公司出品的民俗音像制品。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提高,这些民俗记录影像逐步向数字化转化。2 0 1 2 年海口电视台展播海口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包括海南琼剧、三江舞虎、府城换花节、海南椰雕、斋戏、海南公仔戏、海南军坡节、祭海、海南民歌等十多个项目;2 0 1 4 年中央电视台4 套播出了由海口广播电视台摄制的1 3 集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系列纪录片;2 0 1 6 年,海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黎族文身口述档案,具有宝贵的文献资料研究价值。其中,影响比较大的还有2 0 1 7 年6 月央视1 0 套探索发现中手艺栏目播出海南非遗系列纪录片:原始黎陶椰壳新生和缬花黎布。此外,涉及非遗题材的民

22、俗纪录片还有余光之下(2 0 1 0)、拾遗保护(2 0 1 1)、海之南(2 0 1 2)、俄查(2 0 1 2)、望乡之守望黎乡(2 0 1 4)、记住乡愁:海南省草堂村(2 0 1 6)等。:114王素芳:海南民俗影像生成的三重逻辑相比以前的民俗纪录片,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的非遗民俗纪录片在知识分子的参与和主导下,体现出鲜明的艺术特性和浓厚的人文色彩。首先,影视人类学的学科进步推动拍摄手法更加成熟。在技术上,采用移动长镜头、分割画面、动画再现、现场采访等多元化方式。2 0 1 1 年非遗纪录片织锦上的黎族(2 2 集,每集5 分钟)由海南民宗委牵头摄制。它在解说加画面之外,穿插对

23、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本地居民的现场采访画面,进一步增加了画面的在场感和真实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片在黎锦手工艺的情景扮演之外,每一集通过对手艺人的采访,重点阐释了黎锦上的花纹符号所象征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生活趣味和宗教信仰,甚至以动画的方式直接让故事在服饰上流消,从而使得黎锦成为黎族文化的“活化石”。其次,在文献记录价值以外,拓展文化反思的主体意识。非遗纪录片在画面之外,更加凸显听觉艺术的表现潜力,在音画结合上相得益彰。海之南(2 0 1 2)片头的主题曲哀婉凄?:“雨下了一夜/我又梦见了亲人/人生短暂啊/就像山上过路鸟/思念漫长啊/就像海里漂泊的船.”伴随凄婉的黎歌,一个长镜头从天空下

24、的屋顶缓缓摇下来,滂沱大雨顺着船形屋滴滴答答,敲打在门前的土疙瘩上。镜头缓缓定格在门前缝衣的黎族老阿妈的远景中。屋门口炊烟裳農,一堆农具倚在窗下。定格2 秒后,镜头渐次推近,仿佛要走进一个老人的生活旅程和内心世界。老阿妈缓缓抬起头,迎着镜头的目光,停下手中的针线。镜头最后固定到老人的全景。她端坐在凳子上,凝视镜头。镜头这端的观察和审视,既来自编创意图,又来自现代观众。老阿妈与镜头的对视,俨然象征着传统黎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一次对视。这种诗意性的拍摄手法映射出编创者对黎族文化易逝的哀伤和留恋。在不可抵挡的现代潮流面前,黎族文化又将何去何从?该片不仅将镜头聚焦黎族文化的典型物质符号一一黄花梨和沉香,

25、饱含浓厚的诗意情怀,而且重点关注黎族人的生存境遇,表达了对黎族文化面临改造和消亡困境的深深的忧虑,具有文化反思色彩。这种深刻的忧患意识和文化反思意识同样出现在2 0 1 2 年谢戎导演的纪录片俄查当中。这些纪录片的价值建构突破了早期“格里尔逊”式的主题先行,先人为主的端,让教化演变成一种艺术熏陶。黎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此时的海南民俗纪录片作为抢救黎族文化的工具而存在,已经带有明显的影视人类学特点。因此,海南非遗题材民俗纪录片的发展首先要归功于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和影视人类学学科的进步。与1 9 5 8 年的黎族相比较,2 0 世纪8 0 年代杨光海的黎族民俗考察实际上延续了2 0世纪5 0 年

26、代民族调查和民族纪录片的文献记录传统,在文化抢救意识中更为突出,更加自觉。“影视人类学”的概念由加拿大学者埃森巴列克西在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访问中国时首次引人,1 9 9 5 年中国第一个影视人类学学科正式成立。2 0 世纪9 0 年代中后期,以最后的山神为代表,纪录片界掀起了一股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高潮。海南民俗记录影像海之南俄查正是在影视人类学学科独立之后,受到人类学纪录片创作高潮的鼓舞,以卓越的艺术品格和人文高度,受到业界的肯定;同时,海南非遗民俗纪录片的发展也得益于影视艺术的发展。纪实为主的影像纪录片和以虚构为主的影视艺术片彼此融合,相得益彰。2 1世纪第一个1 0 年是影视产业

27、和影视制作技术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这一时期的民俗影像创作借鉴了影视艺术创作擅讲故事的技术和手法,注重观赏性,同时又补偿了影视艺术大片轻人文、重娱乐的短板,以艺术性凸显自身价值。因此,这一时期的民俗纪录片注重讲故事的手法。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成为故事的核心。正是影视人类学的宏观价值理念和多元化的影视艺术视听技巧的合理念,才催生出了个人风格主导下的具有纯粹艺术趣味的海南民俗纪录片。第3 0 卷第4 期115第3 0 卷第4 期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三、消费逻辑下的海南生活民俗影像2009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旅游热掀起了一股影像创作热。随着休闲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海南岛民俗的传

28、播走进千家万户,广受关注。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短视频平台火爆发展,微视频制作门槛降低,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当下海南民俗影像生产和传播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的海南民俗影像既有专业制作公司的长视频,譬如马文探秘海南(2 0 1 1)、地理中国之琼州探秘(2 0 1 3)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之海南吊罗山(2 0 1 4)、山海有名(2 0 2 0)、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2 0 2 0),也有网红博主原创的短视频。但创作内容主要集中于饮食、节庆、习俗、风景名胜等领域,影像制作更加凸显趣味性和消费性。具体而言,海南民俗影像传播在2 0 1 0 年后实现了三个转变:其一,传播核心从展演性的文化领域转

29、向消费文化领域。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吃喝住行玩等实用性的传播内容更受欢迎。比如印象海南(2010)中的饮食文化、长寿密码之海南澄迈(2 0 1 3)中的养生哲学、遇见海南人(2 0 1 4)中的骑行经历、琼吃琼玩(2 0 1 5)中的旅游圣经等。它往往以逼真的视听震撼、轻松活泼的解说风格和个体的真实经历来制造一种浸润感,以此来强化观众的认同。其二,观察视角从他者视野走向主体视野。无论是国家主导的民族类纪录片,还是精英知识分子主导的人文系列民俗纪录片,大都采取的是他者的客体视野。随着数字技术和短视频平台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海南本地人参与到海南民俗纪录片的创作中来。比如快手视频上粉丝关注度高达3

30、 5 0 多万的UP主“海南渔歌”身上带着明显的“海南”本地标签一一椰岛风情的T恤、大短裤、人字拖、一口地道的海南话,推荐的商品大都是热带风情的水果和海鲜。而且很多博主根据时令的不同,拍摄和分享民间习俗和日常生活细节,虽然拍摄技巧很一般,但是背后隐含的乡土特色以“简单淳朴”的潜台词得到受众的信任,也能够赢得高关注度。其三,叙事风格从艺术性转向了趣味性。民俗短视频相比人文系列民俗长视频更具有日常喜剧性和观赏性。以短视频的代表性平台抖音、快手为例,关注度最高的海南民俗影像更多地集中于军坡节中的穿杖、跳火海,“三月三”节日的赛歌会、长桌宴、竹竿舞,以及舞狮采高等节庆民俗影像。这些带有集体狂欢性质的影

31、像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猎奇、追求感官刺激和减压放松的心理。这种转变更多地受到了消费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消费主义”的概念出自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他认为,二战后资本主义转型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决定消费论已经过时,消费反过来决定生产的时代已经到来。从生产社会走向消费社会,人们消费产品的不再是商品的实用功能,而是附着在商品中象征着身份、地位的符号功能。比如品牌、同款、限量以及精心编造的故事塑造出来的符号价值之间形成的差异,才是商品价值的差异所在,也是刺激消费欲望无限增长的重要原因。民俗文化的本质是有别于都市现代文化的传统符号,它凝聚着前工业时代的人们在劳动生产和乡土生活中的智慧结晶。劳作时的歌

32、声、庆祝丰收的舞蹈、取法自然的手工技艺、强化族群意识的各种习俗,乃至宗教信仰,皆来自农耕时代人们认识自然、挑战自然和战胜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成为民俗流传和延续的核心内涵。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经济发达地区的物质富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人的空心化却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喜爱民俗影像的都市观众而言,那是对农耕文化中即将或者已经逝去的以生产为中心的乡土传统的一种回溯和悼念。他们既无法抛弃消费时代的物欲,又无法回归农耕时代的精神乌托邦。这种回溯和悼念呼应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乡愁情结,抚慰他们在当下的矛盾心境,从而获得短暂的精神愉悦和身心放松。同时,以海南、贵州、云南、广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

33、在生态上有着自身:116王素芳:海南民俗影像生成的三重逻辑绝佳的优势地域特色,民俗文化成为具有标识意义的地方文化符号。民俗影像放大了地域性特征,对于发展旅游和吸引投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宏观环境而言,这是商品经济大潮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指挥棒。民俗影像的发展以自觉拥抱商品经济的姿态争取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2 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各地纷纷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策略强化了这一趋势。新世纪以来,在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复兴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主流趋势下,民俗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民俗旅游线路的开发、民俗体验式展演、民俗风情度假村等与

34、经济变现密切关联的地产、文旅、餐饮等产业遍地开花。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次兴起民俗热的旅游和消费潮流。具体到民俗短视频影像的记录和传播,这同样是劳动者、传播者、乡建平台和视频门户网站在资本操控下共同打造的文化景观。彰显趣味性和世俗内容的民俗影像的生产和传播,实际上已经沦为商品经济变现的工具。其发展热潮的背后,是流量、打赏、购买记录等形成的巨大的变现能力。这种经济变现能力一方面迎合了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个体消费者对于乡愁情结的召唤功能。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商品经济大潮和消费主义联手打造下的民俗影像传播,将经济变现能力作为自身发展的首要任务。那么,它的内部真正凝聚了农耕社会的

35、价值理念和文化意义的载体又何处依存?这种被商品化选过的“变了味的民俗传播只会进一步加剧乡土社会衰落的现实和精神空心化的社会危机。这种危机不仅是海南民俗,也是所有民俗纪录片都存在的问题。第3 0 卷第4 期结语海南民俗影像的纪录和传播史,是一部海南地域文化和全国政治经济大潮的共鸣史。每一次海南经济开发的热潮,都会掀起一股海南民俗影像的创作和传播热潮。同大陆很多地区不同的是,海南民俗纪录片相比海南故事片更有影响力,更具有地方文化的代表性。从人文艺术趣味到日常世俗消费趣味,从客体观察的他者创作视角到本土在场的主体视角,从黎族早期的民俗文化记录到当下火爆的生态民俗传播,海南民俗影像几经沉浮,经历了漫长

36、的发展和变迁。它的变迁史记录着海南地方文化认同以及伴随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轨迹,记录着海南经济发展和开发的历史;记录着海南人寻找主体价值和本土价值的发展趋势。海南民俗影像是一个包裹了政治、经济和地域文化的综合体。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而言,它是民族政策和海洋强国战略辐射到地方的政治逻辑的体现;从精英文化知识分子的角度而言,它是拯救失落的黎族文明,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逻辑的体现;从民间意识形态而言,它是商品化经济大潮和消费主义合谋下凸显世俗化、消费性价值的经济逻辑的体现。政治、经济和文化三重逻辑时而交替、时而重叠,相互博奔间呈现出海南民俗影像发展高潮的具体样态。这是一个流动的发展的过程。纵

37、观以上三重逻辑主导的三次发展高峰,当下海南民俗影像呕待解决的是文化逻辑松弛后被消费经济主导的主体困境。这种困境,既是消费经济时代民俗文化传播的困境,也是海南地域文化本身的困境。相比云南、贵州等地,海南民俗影像的影响力还不够。从文化内涵而言,海南民俗文化的发展,需要摆脱消费经济的绑架造成的主体困境,强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自主性,整合海南本土的文艺资源,凸显本土意识和文化意味,打造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海南民俗影视故事库;从产业开发的角度而言,海南民俗产业的开发需要提高本土创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稳定的了解海南民俗文化且深谱影视语言的创作队伍;打造南海民俗影视文化节,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和海

38、南国际电影节赛事的影响力,吸收岛:117:第3 0 卷第4 期外优秀人才的关注、创作和传播。同时海南民俗影像的开发也要警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路线和民俗体验旅游点的消费绑架现象,还民俗节庆文化本真的面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参考文献:1】王学萍.中国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 0 0 3:7.2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1 6 9 5.3苏轼.苏轼诗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4】谢燕青.中国民族学田野工作反思:以五六十年代民族大调查为例J.民俗研究,2 0 0 4(2):7 1.5邓琼飞.海南民俗影视发展历史述略J.韶关学院学报(

39、社会科学版),2 0 1 4(9):1 0 8.6】王献军.黎族文身:海南岛黎族的敦煌壁画M.北京:民族出版社,2 0 1 6:2 4 8.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2:1 1.8陈积敏.正确认识“一带一路”N.学习时报,2 0 1 8-0 2-2 6(2).9】张江华,李德君,陈景源,等.影视人类学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0:2 5.10范文德.人类学视域下的中外纪录片传播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2 0:1 0 7.1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4:

40、6 3.(责任编辑:潘姝静)Triple Logic of Hainan Folk Image BuildingWANG Sufang(School of Communi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006,China)Abstract:Hainan folk image is the witness of Hainan people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search for subjectvalue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From the persp

41、ective of mainstream ideology,it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oliticallogic of national policy and marine power strategy radiating to local area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lite cultural intellectu-als,it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cultural logic of saving the lost Li civilization,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42、 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 ideology,it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economic logic highlighting secularization andconsumption value under the conspiracy of commodity economy and consumerism.In the current popular Hainan ecologicalfolk transmission,we need to be wary of the trend of folk transmission centered on economic liquidity,and restore thegenuine features and cultural style of folklore.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further explore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Hainan folk image building.Keywords:folk image;cultural memory;Hainan;logic of building;subject dilemma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