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省锡中实验学校 杨帆教材分析:拉萨的天空这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日光城”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第二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在白云和草地地映照下越发纯净、明洁;第三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蓝得令人神往;第四自然段写一年四季拉萨的天空总是蓝晶晶的,也把布达拉宫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第五自然段写湛蓝的天空像圣地拉萨的窗帘。课文的语文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的天空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因此,上课时引导学生重点读好“湛蓝”、“透亮”、“用清水洗过”、“纯净”、“明洁”和“掬一捧蓝天可
2、以洗脸”等词句,让学生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文字感受拉萨天空的“蓝”,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纵观本单元的其它课文,都是写景文,让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在优美的风景中感受语言文字的动人。本单元先去北方,游览了美丽富饶的北大荒之秋。接着来到江南,欣赏了天堂明珠般的杭州西湖。最后走进西藏,一起领略拉萨的天空之美。学情分析: 由于拉萨距离我们很远,所以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拉萨还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语言又是隽永深刻。本文的教学更多的地方重在感受、想象句子所表现的意境,所传递的情感。就感受而言,本文比较容易借助图片完成。难的是
3、想象,是让学生做角色转换真正进入课文的意境,尤其是第二自然段学生更是难以理解,所以我将用不同形式地朗读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想象句子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作者所传递的情感。设计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体现这一全新的阅读理念,围绕“精心选点,凸显语用”这一主题,凸显以“读”为主线,以“对话”为主要途径,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对于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师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借助图画以及音像资料营造情境,通过网络搜
4、索的相机拓展加深认识,真切体会、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领悟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感受、赞颂美的能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并借助音乐和图片感悟、想象、体验课文的意境,通过多种方式品读词语“纯净”“明洁”等,丰富语汇,感受语言美,能用朗读或描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3、通过讨论、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拉萨天空之蓝、之美以及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产生对拉萨的这种圣洁的美的向往与追求,体会作者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自己对美好的事物有热爱向往之情,善于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教学重难点: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并借助音乐和图片感悟、想象、体
5、验课文的意境,通过多种方式品读词语“纯净”“明洁”等,丰富语汇,感受语言美,能用朗读或描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难点:用不同形式地朗读来学习课文第二小节,想象句子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作者所传递的情感。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7、拉萨的天空。 齐读课题2.昨天我们乘着文字的翅膀,来到了遥远的西藏,来到有名的“日光城”拉萨,看见了拉萨的天空。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湛蓝、透亮)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一开始我就用优美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利用美妙的音乐声、精美的图
6、画、绘声绘色的朗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情境。真所谓是未成曲调先有情!】二、精读感悟,入境入情1.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湛蓝、透亮呢?作者在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中作了具体的描写。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爱的词句,细细品读,你感悟到了什么?并把你感悟到的用美读的形式表达出来。2.交流: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拉萨天空湛蓝、透亮的美,让你联想到什么,并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出示: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声音真的能碰到蓝天,伸手真的能摸到蓝天吗?在拉萨,为什么说话的声音可以碰到蓝天,伸手可以摸到蓝天呢?(因为拉萨离天很近)这使我想起
7、了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想起了寇准咏华山中的“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引读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好像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好像能摸到蓝天。”a读一读,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b小结:(结合照片)我们无锡的平均海拔是8.9米而拉萨位于海拔3658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近,触手可及,这里的一切都被湛蓝所包容、所浸润。人们总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从海拔高度上说,这里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没有污染,没有噪音,生活在拉萨,生活在西藏,就是生活在天堂。谁能把这种奇妙的感觉读出来? 指读【这
8、一环节先让孩子通过阅读真切感受到拉萨的天空很近,同时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然后通过练习学过的古诗加深体验,最后通过数字比较进一步感受到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近,触手可及。】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a引导理解“掬”“掬”是什么动作?我们总是掬水洗脸,拉萨人真的每天掬蓝天洗脸吗?既然不是真的,那“这话”妙在哪儿?(可以理解为两点:第一,写出了拉萨的海拔很高,天离人们很近;第二,蓝天如水。)b由此看来,拉萨的天空可不单单是美,而且还很奇妙。难怪人们要说这话真是“太妙了”!谁能把这么奇妙的感觉用朗读告诉大家? 指读、齐读出示: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
9、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一种颜色,那拉萨的风景会很单调。当然不必担心,这蓝蓝的天空并不孤单,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指名答)比较“纯净”“明洁”带给你哪两种不同的感受?通过男女生对读,体会在节奏上还有整齐对仗的美“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过渡:多么美的色彩呀蓝、白、绿,相互映衬,蓝的更蓝,白的更白,绿的更绿,谁能把这独特的美丽画卷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呢? 指读、齐读这么美的天空,这么美的语言,我们能不能把它存在自己的脑海中呢?试着背一
10、背。 试背、指名背、齐背【学生比较“纯净”“明洁”两种不同的感受时,可能会出现困难,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并根据近义词的相互性去体会,同法理解“映衬”“越发”,同时以对读的形式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再有感情朗读中形成整体的色彩美,最后诵读于心,加强积累,因为对于这样的美文,能否读好背好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出示: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拉萨的天空这么蓝、这么美,你想亲眼去拉萨看看吗?这么多同学都想去看,都对拉萨的天空很向往,这就是文中的哪个词?(神往)创设情境,引导读好“神往”“紧紧吸引”“久久不忍移开”。a是呀,看着、想着,想着、看着,忘了时
11、间,忘了周围的一切,这因为(男生读)“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b别人叫你,回答一声“来了”,双脚却不曾移动半分,这也因为(女生读)“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c来了,来了,脚步终于挪动了,双眼却仍然注视着蓝天,这还是因为(齐读)“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这是一处教学重难点的教学,创设情境有利于理解感知“神往”“紧紧吸引”“久久不忍离开”的感受,体会作者对这拉萨天空的喜爱。】出示: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
12、得更加雄伟、壮丽。拉萨的天空让人神往,在拉萨,还有一个闻名中外的建筑物,也让人神往。这就是(布达拉宫)a蓝天下的布达拉宫,又是怎样的景象?(出示图片)b瞧,你看到了怎样的天空啊?(蓝晶晶的,蓝得发亮)在最寒冷的冬天,布达拉宫的上空是();在最炎热的夏天,还是()的。这种蓝是不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的,春、夏、秋、冬都是如此,这就太难得了,太神奇了。如果你留意过无锡的天空,你会发现它总是灰蒙蒙的。 读好这句话c(图片)你看,布达拉宫坐落在这山上,它依着山的地形而建,这就是“依山而建”。布达拉宫头顶着蓝天,如果你就站在下面,会有什么感觉?d在蓝晶晶的天空的衬托下,布达拉宫多有气魄啊!老师请男生来读
13、,读出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感觉。 男生读e布达拉宫举世闻名,耸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它依山而建,群楼重叠。气势雄伟,巍峨壮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引导孩子读出在蓝天下的布达拉宫优美壮丽的气势。f这湛蓝的天空不仅让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给其他各种景物增色不少。不信,瞧(多媒体出示一组图:蓝天映衬下的雪山、草原、湖泊等图)说话训练: 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有了这蓝天,雪山显得更加。有了这蓝天,湖泊显得更加。有了这蓝天,草地显得更加。有了这蓝天, 。(有了这蓝天,雪山显得更加晶莹透亮。有了这蓝天,清澈的湖泊
14、显得更加宁静美丽。)【教师有效设问,应紧紧围绕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围绕学生的听说读写展开,将指导重点放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语言表达、写作能力提升的练习上,在读中引导学生体会拉萨天空是美的,在它的映衬下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然后通过写话训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蓝天下拉萨的各种景色,从而进一步感悟拉萨天空的美。】3.拉萨的天空就是这么湛蓝、透亮,蓝得让人神往,拉萨以它独特的美,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让我们捧起书本,美美地读一读2-4自然段。 配乐齐读4. 学习第五自然段(1)PPT出示布达拉宫和藏民膜拜的图片:同学们,拉萨是西藏佛教的中心,藏民心中的圣地。面对湛蓝透亮的天空,面
15、对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作者的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齐读(2)讨论:你知道这是一句什么句子?(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湛蓝透亮的天空比作了圣地的窗帘)(3)对呀,巨大的蓝色“窗帘”,装饰着圣地。多么奇异的景色,多么奇妙的比喻呀!让我们把这“窗帘”永远敞开在心中,永远留驻在脑海里。有感情地齐读第五自然段。【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适时地点拔启发,引导让学生走进美丽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之情。而课外资料的补充,课件的渲染,都在这里起到了补白的作用,使内容更具体,情感更丰富。】三、回归整体,感受拉萨天空的美好及作者的喜
16、爱之情1. 拉萨犹如一幅风景秀丽的山水画,我们轻轻拉开天空这窗帘,便可以欣赏到蓝天映衬下拉萨的迷人风光了。让我们一起,带着作者的情怀,带着圣洁的感动,把这片湛蓝透亮的天空读入心中,珍藏在心中。(配乐诵读全文)2.尝试背诵课文,把美丽的拉萨天空永远留驻在脑海里。四、作业超市1.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2.了解拉萨的其他知识,做一份拉萨知识小报。五、板书设计湛蓝透亮7、拉萨的天空 纯净明洁圣地的窗帘蓝晶晶教学反思:拉萨的天空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的天空描写细致而
17、且形象,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审美情趣的好文章。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品读语言,感受美景,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语文能力得到培养。具体做法如下:一、创设情境,发现天空的“蓝”拉萨对于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学生来说十分陌生。它的天空蓝得如何独特,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因此,在制作课件时我选择了几幅图片,让孩子们欣赏,以便引领学生走进拉萨。上课伊始,出示天空的图片,让学生去观察天空的特点,从而再去引出拉萨天空的特点,情境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品味文中描述蓝天的语句时,他们凭借多媒体画面与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在心中涌起了对这美丽的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了独特而到位的体验。二、以读代讲,品味天空的
18、“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度的思维和情感都在对话中碰撞、交流,最后达到交融的境界。但对话的中心始终必须是学生。因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我们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课上我没有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让学生说说他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喜欢?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与文本对话。在朗读中直面内容,展开联想,学生不仅吸收了文本内容所荷载的信息,而且在对话中实现了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之间的互相交流、双向互动。三、语言训练,培养语感随着文本语言的美,我设计了语言训练。在第四自然段中,又用课件出示几组拉萨的美景,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子,练习说话:有了这蓝天,显得。让学生感受到拉萨的美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受到了美的教育。在本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充分地去读书,与文本对话。在朗读中直面内容,展开联想,学生不仅吸收了文本内容所荷载的信息,而且在对话中实现了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之间的互相交流、双向互动。在教学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对拉萨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