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均数教学设计柯紫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平均数的特征,学会并能灵活选用适当的方法求平均数;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在操作中体验平均数的含义1课件演示:出示一个玻璃水槽,里面用三块挡水板平均分成四个部分,形成四个水柱高低不同的水柱。师:四根水柱的高度一样吗?(指名回答)2师继续演示:如果拿开挡水板,会发生什么?(课件演示)师:现在高度一样了吗?(指名回答)
2、师:这个一样的高度就是原来四个高度的什 么数?(指名回答)师:刚才老师是怎样使他们变得一样高的呢?(拿开挡水板,水会从高处流向低处)(指名回答)师:你的意思是把多的一部分给少的,使大家变得一样多。数学上,像这样把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我们叫它“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师:在移多补少的过程中,水的总量有没有变?(指名回答)【呈现】书架上层12本书,下层10本书师:这个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整理一下我的书架,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学生说过程,师操作)师:现在书架上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表示什么数?【总结】像这样,把几个不相同的
3、数,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移多补少使他们变得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11就是12和10的平均数。【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板书】平均数二、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其特点1.理解平均数师:学校要举行篮球赛,四年级(1)班准备选拔男、女队员组队参加比赛。体育老师就对一些同学进行了投篮测试,为了测试更准确一点,体育老师让每个人都投三次。【呈现】图1师:看,这是欢欢1分钟的投篮统计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追问】你觉得用哪个数代表欢欢1分钟投中篮球个数的成绩比较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呈现】图2师:这是乐乐一分钟的投篮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乐乐
4、第一次投中了5个球,第二次投中了6个球,第三次投中了7个球)师:那你觉得用哪个数代表乐乐1分钟投中的成绩比较合适, 为什么?(6,移多补少法)【呈现】图3师:再看,这是淇淇1分钟投篮个数的统计图,你有什么想说的?用哪个数代表淇淇1分钟投中的成绩比较合适?(求三次投篮的平均数)师:是的,可以看看他三次投篮中的平均水平。师:现在可以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该怎么求淇淇这三次投篮个数的平均数。【预设1】移多补少法【预设2】计算法师:你们用两种方法得出了淇淇1分钟投中的成绩是6个,那老师有个疑问了,在淇淇的三次投篮中,他并没有投中6个,怎么会用6个来表示淇淇1分钟内投中的成绩呢?【总结】6个就表示淇淇三次
5、投篮中平均每次投了6个,并不是说他每次都投了6个,只是他3次投篮的平均水平。所以说6是4、9、5的平均数。本环节主要是从学生熟悉的投篮情境中,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发问,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铺垫设问,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自主探索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理解平均数的特点【呈现】图4师:女生队也进行了选拔赛,她们投了4次,这是敏敏同学1分钟的投篮统计图。不计算,你能估一估敏敏平均成绩可能是几个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质问:你为什么不估她的平均成绩是8个?为什么不估是1个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平均数应该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师:那我们一次来验证一
6、下敏敏四次投篮的平均成绩吧!学生验证,得出平均成绩是5个,平均数比最小数大,比最大数小。 师:如果改变敏敏第四次投中球的个数,投中了5次,那她平均每次投中几个球?本环节围绕核心问题与辅助问题,环环相扣将学生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让学生充分理解“平均数是个虚拟的数,以及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特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内化。3.深入探索,体会价值(1)教师出示图5:紧张激烈的男女生队对抗开始了,大家看这是两个队3分钟投篮的成绩。你觉得哪个队的成绩好?为什么? 男生队 女生队姓名投中次数欢欢18乐乐19淇淇20孙朋19小飞14姓名投中次数敏敏22李玲18杨诗16张倩16 图
7、5教师通过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质疑,进一步探究、理解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怎么比较才公平的道理。(2) 怎么求他们的平均数呢?自己先动手算一算,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3) 比较方法,得出求平均数时,移多补少法在数量较小时使用比较方便,在数量较多时,用计算的方法计算比较方便。本环节继续围绕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讨论、理解用平均数解决问题的合理性和普适性,让学生感悟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和价值,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更加深刻。4.联系实际,拓展提升完成“做一做”第1、2题。(2)条小河平均水深0.8米,小明身高是1.3 米,下去会有危险吗?本环节是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应用意识。5.总结反思,课后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何收获?男生队 女生队18+19+20+19+14=90个 22+18+16+16=72个905=18个 724=18个平均数(整体水平)移多补少法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