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教材依据】人教版新教材必修课本共5册,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必修四第二单元。必修四主要含有戏剧、宋词、社科文和古代人物传记等四个单元。第二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其中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作家苏轼所写,这是一首怀古词,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游览赤壁的所见所闻所想,借此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江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
2、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通过对本词的学习,让学生把握豪放派词作的风格特点,也为以后进行诗歌鉴赏训练奠定基础。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位与丰富个人情感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篇作品涉及的内容含量相当丰富,这首词也不例外。我认为,无需做到面面俱到。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苏轼之胸怀之抱负之洒脱旷达与坚持自我的精神状态,把握词作豪放特点。对难以理解的句子允许学生心存困惑,毕竟学生阅历有限。再者,在教学过程中讲课时的语言要有力度和气势,尽量营造一种和作品豪放风格相吻合的课堂氛围,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走进作品。就学情而言
3、,学生在必修二中已经学过赤壁赋,因此对苏轼的文风和人生经历并不陌生,为进一步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学生虽有读诗词的经历,但阅读量有限,文学知识储备还是较少,诗词积淀不够,对诗词的感知度还有些欠缺。加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赏析中,学生很可能对苏轼的经历与赤壁之战有所遗忘,对苏轼的复杂情绪无法理解,所以教师应做好激发兴趣的工作及引导工作。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法、诵读法、分析法等方法来鉴赏诗歌。同时,在教学中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并解决问题,使得语文学习更为自主互动。 教与学只有做到很
4、好的结合,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习中,学生做好下几点将获益匪浅。1)在教师的点拨下反复诵读、大胆朗读感知诗歌;2)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及生活体验走近苏轼的心境;3)与同学交流,通过合作解决作品的难点;4)懂得举一反三,把握豪放词作的风格特点。 2、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了解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美国教育家卢布说过:“科学地制定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根据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豪放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的
5、鉴赏能力;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把握内容,领会思想,感受意境与风格;把握“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诵读鉴赏讨论”为主线,以“诵读法、点拨法、探究法”为主要方法来组织教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壮志未酬的感慨,感受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愫以及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的情怀。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根据词作特点,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在诵读中感知语言,把握情感,把握苏词豪放的风格特点。因为学习诗词的重点就是诵读和鉴赏分析。教学难点:对苏轼“人生如梦”思想情绪的理解。“人生如梦”是苏
6、轼对自己事业无成的无可奈何的慨叹,并不是否定人生,不能只看到其感伤的一面,而忽视了作者追求理想、渴望为国家建立功业的豪迈心情以及淡然处之的旷达情怀。学生因为生活阅历有限,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要允许学生心存疑问,留待他们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后加深理解。解决教学难点的做法。我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解决难点:一是借助苏轼的经历和性格来理解;二是借助“江月”意象与词作第一句的理解;三是借助作品定风波自题金山画像来理解。二、教学准备新课标指出,鉴赏诗词时,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要善于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课前,我要求学生搜
7、集与苏轼有关的资料,熟悉学过的苏轼的作品,对苏轼其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自己也查阅了大量资料,借鉴网上的优秀资源进行学习,力争对苏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找到开启本词赏析的突破口。并下载了本词的视频朗诵与三国演义片首曲的视频,为课堂情景渲染做好准备。又让学生提前诵读本词,把自己初读的感悟记录下来。在问题的设置上,我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我初读词后的感受预设了教学的难点及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诵读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进入教室。宋代著名词人苏轼被贬黄州,来
8、到历经沧桑的赤壁情不自禁,醉书一曲念奴娇“大江东去”,留给后世传唱。我喜欢苏轼的诗词文赋,更敬重苏轼的为人。(做到先声夺人,从词的气势上牵引住学生的心灵。然后道出苏轼令人敬重的情操。)一起来看他的自题金山画像“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屏幕显示)。此诗为苏轼晚年诗篇,是他一生的写照。苏轼于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至黄州,于1093年被贬惠州,1097被贬儋州,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题。这一首自题诗,更是道尽自己坎坷的一生。一生漂泊,暮年投荒,他经受了无数的磨难。然而他仍然能够用诙谐的语言总结自己,仍然表达出自己豪放的性格,足见他胸襟之坦荡。特别
9、要一提的是,贬谪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黄州落难这几年,苏轼写下了不朽的“三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他居儋州3年,写下了诗词140余首。有人说,正是因为这个时期才成全了苏轼,成全了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进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文人士大夫的最高精神境界。今天我们就一起品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一代文豪的大手笔,并进一步了解苏轼。2、读中感悟: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试读 试着读课文,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将疑难之处标出。(我认为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明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朗读时更具有针对性。) 2)两生来读。(一人读上阕,
10、一人读下阕。师由此了解学生读的情况,并强调重点字词。) 3、品味这首词的内容及情感。同时了解苏词的豪放风格。1)解题:点出“怀古”词的特点:由眼前景思古人古事,抒己之怀,言己之志。2)提醒生阅读上阕,回答如下问题:触发作者怀古思绪的景是哪些?景的特点用何词进行概括恰当?应该如何读?(请两生读。明确:读出险要、陡峭、宏阔的感觉。强调应重读的词,引导学生通过读进一步感受景的雄奇壮观。)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对景做了小结?(此处引导学生通过读进一步感受景的雄奇壮观。)齐读上阕。3)结合下阕围绕周瑜这一形象和作者情感提出几个问题,以分析形象,体会情感,落实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思考后可两人交流)作者由此想
11、到了哪些古人古事(作者生发了哪些怀古的思绪)?说说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之名。找出描写周瑜的句子,说说从中可看出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作者为何单单浓墨重彩周瑜之形象?作者在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提醒学生联系苏轼的经历,并通过合作可体会到苏轼对年轻就建立丰功伟绩的周瑜的仰慕,对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慨。)生读描写周瑜的句子,引导读出自己的向往、仰慕之情。4)(合作探究,解决难点)品味“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提示生关注“江月”这一意象,联系上阕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进行理解。同时再次点出自题金山画像帮助生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
12、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也是“奋”压倒了“伤”。(允许学生心存疑问,或者说有不同的感受。毕竟不同心境的人会读出不同的味道。)4、想象画面,进一步走进词营造的意境。 学生闭上眼睛一边认真听词的师范朗读,一边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进一步感受并走进苏轼的心灵。5、总结:梳理词作豪放之风格:景(雄奇壮丽) 情(豪放、洒脱)人物形象(英雄豪杰,有作为)6、拓展: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怎样的人生思考?(一个屡遭贬谪却仍胸怀抱负,面对人生的失意仍能旷达处之。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思考呢。用几句话表达你的认识
13、。)比如: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苏轼承认自己的悲伤,又超脱悲伤,认识到人生世事恍如一梦,名利也是身外物,何不随性而为,活出自己呢?失败又如何?至少我一直在努力。年轻时胸怀抱负,并努力实现,莫虚度光阴,切莫等到华发再生时空嗟叹。7、赛读。通过此加深印象,提高读的水平。8、一起欣赏三国演义的片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进一步体会旷达的情感。9、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自己试着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一步把握豪放词的风格。10、齐读词准备下课。四、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景:壮美思:周瑜 (风流)情:壮志难酬(旷达、豪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