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 会认“灰”等8个字,会写“有”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 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课前背对子。
一、动画导入,引出课题
1. 引入:马上上课了,那老师请大家看一个动画片。赶紧坐好,认真看哦!
2. 提问:这个动画片的题目是?(《小蝌蚪找妈妈》)
3. 明确:是的,我们再来读一读。(拿卡片,贴课题)
4. 齐读课题。(如有拖音,纠正:范读。“连得紧一点!再读一次。”)
二、整体感知
1. 过渡: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读之前,老师有两个要求(出示PPT):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找找生字表;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指名回答:谁能告诉大家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
3. 总结:是啊,这篇课文有6个自然段。检查一下,你是不是6个?(“你们学得棒极了!”)
(一)识记生字
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生字掌握得怎么样,好不好?那好,请坐直了,看大屏幕!
【1】出示:灰 迎 追 (去拼音)
(1)谁会读?(1个)
(2)大家听出来了吗?这里有一个后鼻音的字。举卡片:迎。齐读2次。
(3)“灰、迎、追”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半包围结构)
(4)是的。“迎”和“追”都是“ ”。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 ”的字?
预设:远近连进···(“这个字老师没教过你都认识,真是太了不起了!”)
出示卡片(迎追 远近连进)。我们一起来读。
【2】出示:阿 姨 顶 披 鼓
(1)这一组谁会读?(1个)
(2)这里也有一个后鼻音呢!是谁呀?(顶)
举卡片:顶。顶字怎么记?(丁+页就是顶。)是的。
(3)举卡片:披。那这个字你会记吗?(提手旁+皮就是披。)
(4)举卡片:鼓。再来考考你,你知道“鼓”字的偏旁叫什么?跟老师念“支字旁”。
指名读(2个);齐读。
(5)总结:好的,我们把这几个生字连起来读一读吧!
(二) 认读词语
生字读得不错,那词语会读吗?
【1】出示:顶着 披着 鼓着
(1)谁来读?(1个)
(2)明确:这里都有一个“着”,这个“着”要念成轻声,听老师读。
(3)像老师这样会读吗? 一起读吧!齐读。
【2】出示:脑袋 身子 尾巴 衣裳 眼睛
(1)明确:这儿又有一组词语,谁会读?
(2)预设。
不好:这个小朋友有一点读得不好,后面的字没有读成轻声,谁再来试试?
好:你太了不起了,后面一个字都读成轻声,特别好听!你们也能像他这样读吗?(再叫1个)
(3)齐读。那我们一起来读吧!
三、重点感悟
(一)小蝌蚪的外形
生字词语读得很棒!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小蝌蚪呀?看,小蝌蚪游来了!
1. 出示蝌蚪图。
(1)一只蝌蚪图。 一( )蝌蚪 谁会说?
(2)一群蝌蚪图。 一( )蝌蚪 现在谁会说?一群蝌蚪说明蝌蚪很多。
(3)出示答案。齐读。
2. 出示课文插图。
自由交流:让我们仔细看看,小蝌蚪长什么样呢?
评价: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3. 那课文里是怎么介绍的?出示(第一段)。看着大屏幕,自己读一读,找一找。
(1)找到了吗?谁来说?
(2)出示(淡化除“蝌蚪样子”以外的字)。是的,你找对了!你们同意吗?你们看,(贴小蝌蚪图片)小蝌蚪有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边说边给“大大的”“黑灰色的”“长长的”加红点)
(3)老师加点的这几个字,就写出了小蝌蚪可爱的样子!
谁能读读?(指名2个)。
(第1个)你把加点的字念得特别有力,很好!
(第2个)谁还会读?你把“的”念得又轻又短,真是棒极了!
齐读。
4. 逐条出示:
大大的脑袋 脑袋( ) “大大的脑袋,也可以说成脑袋大大的。”
黑黑的身子 身子( ) “黑黑的身子,就是身子(黑黑的)。”
长长的尾巴 尾巴( ) “长长的尾巴,就是(尾巴长长的)。”
(1)齐读。
(2)总结并板书:从这几个词语我们知道了小蝌蚪的样子,它有大大的脑袋(贴“大脑袋”);有黑黑的身子(贴“黑身子”),还有长长的尾巴(贴“长尾巴”)。(引导学生说)
5. 出示课件:(给“脑袋”“身子”“尾巴”逐个加红点)
小朋友,写小蝌蚪,先写脑袋,再写身子,最后写它的尾巴,从头写到尾,多有顺序啊!我们再来有顺序地读读吧!
6. 齐读第一段。
7. 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它的心情怎么样啊?(快活)
是的。它很快活,很开心呢!你看,它快活地游来游去,尾巴也甩起来了(“甩着”加红点)
我们来快活地读一读。
8. 出示:( )快活地( )
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那你还会说“谁快活地干什么”吗?
(二)青蛙的外形
1. 小蝌蚪的妈妈就是谁呀?(青蛙)(贴图片)青蛙妈妈长什么样子呢?打开书,快速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青蛙的样子?
2. 第几段?(4)
出示:第四段。看,是不是这一段?
捧起书,读一读,边读边想,哪几句话在写青蛙的样子呢?把它划出来。
3. 找到了吗?谁来说?
4. 你们同意吗?是的,你找对了!
(1)(出示青蛙妈妈样子的句子划线)找对的读一读,找错的改一改。
(1)出示(淡化除“青蛙样子”以外的字)。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话?(1个)
(2)你读得很正确。
5. 明确。那你们现在知道青蛙妈妈长什么样子了吗?
(1)青蛙的眼睛怎么样?(大大的)是的,眼睛大大的。(“大”字变大)眼睛除了大大的,还有什么特点吗?(还是鼓鼓的呢!)难怪说它鼓着一双大眼睛。
(2)那它的衣裳呢?(绿绿的、碧绿碧绿的)是啊,它披着绿衣裳呢!
(3)它的肚皮呢?(白白的、雪白的)是白肚皮的。
小朋友们都读懂了!真是棒极了!
5. 随机板书。青蛙妈妈有一件绿衣裳(贴),有一个白肚皮(贴),还有一对大眼睛(贴)。
6. 现在谁来读一读?(1个)一起读吧。(齐读)
7. 出示:连线。老师再来考考你们。谁会连?
披着 大眼睛
露着 绿衣裳
鼓着 白肚皮
指名回答并齐读。一起来读!
8. 老师把它们放到句子中,还会读吗?一起读!
【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小朋友刚才表现真棒!我们来做一个课间活动。
(三)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1. 过渡: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不像。)难怪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
2. 提问:那你们怎么就一下子找到它们的妈妈了吗?
3. 指名回答。
预设:我们知道小蝌蚪慢慢会长成青蛙。
4. 小朋友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
(出示课件)读读课文第2、3、4、6自然段。边读边找,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答案横线)你们找对了吗?找错的改一改,找对的读一读。
5. 谁能上来演示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请学生上台贴小蝌蚪长大的过程。一边贴,一边解说。)
6. 指名复述:谁能再来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出示填空)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没过多久,( )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
7. 自己读一读。 我们一起读。
8.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还得到了许多帮助,它们都得到了谁的帮助呢?咱们下节课来讨论。
四、 写字
1. 出示:“有”、“在”。小朋友,有两个生字宝宝着急着出来见你们了!看,是谁啊?(读)
2. 它们还带着小伙伴呢!一起读!
注意写字姿势、握笔姿势。
3. 教师范写。
“有”:“月”的“撇”变成“竖”
“在”:不要少了“竖”。
4. 学生书写。
3. 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