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页例1及有关内容。
教材简析:
1、先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由这些不同的测量结果学生自然会产生疑惑:“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不同的长度,通过比较所量结果,学生会发现有些物品的长度不同,但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去量,量的数据却可能相同。
由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相同的物品进行测量,去解决上面两个矛盾冲突,由此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情简析: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际观察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
教学资料:
7个1角硬币、5个曲别针、4个三角形学具、25个方木块、5把小刀和一些相同长度的铅笔、橡皮等。
预设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3、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测量学会用不同参照物表示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实践操作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安排:
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安排每四人为一组进行学习活动。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景引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一匹小马要过河,它向水牛伯伯请教水有多深,水牛伯伯告诉它,河水很浅,只淹过小腿;而小松鼠却说河水很深,曾经淹死过它的伙伴。同样的一条小河,为什么水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却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小马不知道他们谁说的对,于是不敢过河了。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帮帮小马,好吗?
学生讨论,发言。
生:水牛伯伯的个子高。
生:小松鼠个子矮。
引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合作探究,
归纳小结
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要使用数学书,它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你们知道数学书的宽有多宽,长有多长吗?你能利用手边的学具说明数学书的宽有多长吗?
(2)在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3)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然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测量结果。
(4)请用不同工具测量的同学汇报测量的结果。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测量结果讲给大家听?
师:板书数据。
(5)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书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师:你们觉得这样交流测量的结果,方便吗?准确吗?
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师:刚才有的同学用曲别针做标准,量出数学书的宽是5;也有的同学用小刀做标准,量出铅笔盒的长度也是5,现在结果相同了,你能说数学书的宽和铅笔盒一样长吗?为什么?
(2)师:看来仅凭数据作为测量结果来交流也是不准确的。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我们在交流测量结果的时候能更准确,更方便吗?
和同组的小伙伴商量一下好吗?
3、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量同一长度。
(1)师:现在大家就都用方木块试试,来测量数学书的宽,好吗?
(2)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看来,我们要想准确测量和交流一个物品的长度,必须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做标准才可以呀!
板书课题:统一长度单位
(4)我们每个孩子都有文具盒,那你们想知道谁的最长?谁的最短吗?用什么方法能够知道?
1、学习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用手比划,估计宽度和长度。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我想用硬币量。
生:我要用曲别针。
生:我打算用三角形学具量。
(2)归纳测量方法。
生:我们在量的时候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生:对了,它们之间不能有空隙,也不能重合。
(3)选择一种工具进行测量,在小组内交流测量的结果。
(4)反馈测量结果。
生:这条边大约有7个硬币那么长。
生:我量出这条边有5个曲别针长。
生:我是用三角形学具量的,大约有4个三角形学具长。
(5)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因为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的长度不一样。
生:因为选用的不同的物体做测量的标准,所以量的结果不一样。
学生质疑,思考。
2、学习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生:因为曲别针和小刀的长度不同。
生:虽然量得的数据相同,但是实际测量的长度不一样。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都用同一种学具去量。
生:我们都用同一种物品做标准去测量。
3、学习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用同种学具测量数学课本的宽。
汇报测量结果:都是15个方木块的长。
生:因为都用方木块去测量,所以结果都一样。
生:只有用相同的物品做标准去测量,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交流起来很方便,也准确了。
用同种工具测量文具盒的长度,找出最长的和最短的。
使学生得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和宽度需要测量。
通过使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测量同一长度,以及使用不同物品测量不同的物品,引发矛盾,促使学生思考,从而感到统一测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标准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的结果。
激化矛盾,增强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
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通过多样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三、
巩固新知,
强化练习。
1、完成《做一做》1、3。
2、现在,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小马解决过河的问题吗?
1、学生观察判断,完成填空。
2、学生独立思考,讨论,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生:水牛伯伯是用自己的身高做标准测量河水的深度,所以觉得浅。
生:小松鼠也是用自己的身高做标准测量河水的深度,所以觉得深。
生:它们测量的标准不同,所以说的话也不一样。
生:小马应该用自己的身高做标准,亲自试一试,我觉得它能过去。
巩固练习,强化掌握。
四、
归纳总结,
促使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自由发言
促使学生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