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杞人忧天合肥市五十五中 李树端 教材分析 杞人忧天是语文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课文,是列子天瑞中的一则寓言。此前学生已学过黔之驴这则寓言,为本文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但杞人忧天用语较生癖,对初一学生而言有些难度,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一个难点,因此要引导。 教学目标1. 积累文学常识,理解词句含义;2.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复述故事;3.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4教育学生遭遇困难挫折时摒弃消极心态,积极乐观的面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积累文学常识,理解词句含义。2.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复述故事。3.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教学难点
2、】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课前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学生读课文,查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每次看到这句俗话,我就会想起杞人忧天这个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则中国寓言杞人忧天。二、了解列子。三、初读课文,读的通畅:1. 听朗读录音,注意断句。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3.正音。杞(qi)人躇(ch)步跐(c)蹈舍(sh)然中(zhng)伤4分角色朗读课文。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 学生对照注释自行翻译课文,不懂的可以讨论解决,也可以询问老师。2. 大屏幕出示以下句子,检测学生的翻译情况。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B天,积
3、气耳,亡处亡气。C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D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E奈何忧其坏?五、读课文,思考寓意:1杞人担忧的内容是什么?明确:“天地崩坠,身亡所寄”。2杞人担忧到什么程度?明确:“废寝食”。3大家试着朗读这一段,读出杞人的焦虑、害怕。4晓之者用了哪些话消除杞人的顾虑?他的答案科学吗?你怎么评价?明确:“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他的解释并不科学,只能代表当时的认知水平,但他关心他人,积极地开导他人,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5“晓之者”的话应该怎么读?明确:淡然、从容。适合用平静的语气来读。6身处同一个时代,他为什么一点都不担忧?明确:他知识丰富,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看事物比较透彻。看来拥有丰富的知识就不会因无知而忧虑了。7“杞人忧天”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讽刺毫无根据、没有必要的忧虑六、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谈谈杞人忧天给你的启示。提示:丰富的知识、乐观的心态、积极地向高明的人请教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