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急行跳高教案
教材
1、 急行跳高 2、 同舟共济
教学任务
认知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练习进一步探究“急行跳高”的动作技术,了解这项运动的动作要领和锻炼价值。
体能与健康目标:让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等得到锻炼,发展弹跳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跳跃项目活动的兴趣,培养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和积极进取、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意识。
结构
课的内容
次数
时间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育内容方法
开
始
部
分
1军体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整理服装
3宣布本课内容、任务、要求。
4队列练习
a原地转法练习。b成二列横队走
C绕圆圈齐步走
1
1
2-
3´
1组织:四列横队站好
2向学生问好。
3鼓励学生认真听讲。
4讲解队列要求、队形变化方法及行进方向。
学生队形
1听军体口令进行
2听教师口令进行习
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好习惯
准
备
部
分
1、徒手操
伸展运动
下蹲运动
体侧运动
体转运动
踢腿运动
全身运动
跳跃运动
整理运动
2、原地踏跳练习
上步提膝练习
8×4
8×4
8×4
8×4
8×4
8×4
8×4
8×4
4
4
7´-
8´
1组织:学生站在圆上
2教师示范提示动作名称,组织学生练习,提出练习要求
3教师示范提示动作
队形:生在圆上站好
1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有组织认真练习
3听教师口令进行练习
发展学生组织性纪律性
结构
课的内容
次数
时间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育内容方法
基
本
部
分
一、急行跳高
要领:助跑几步,单脚起跳,两臂上摆,摆动腿屈膝上摆,蹬地腿屈膝以摆动腿并拢,两腿屈膝上提,过皮筋后,双脚落地屈膝缓冲
重点:助跑踏跳要连贯,单脚起跳要用力,屈膝上提贴胸,双脚落地要屈膝。
难点:两腿屈膝要上提。
1复习急行跳高动作
2纠正错误动作重新认识、练习重点,
3分组体验不同高度皮筋
4教师巡视指导
5结合练习情况重新分组练习
6学生展示评比
2-3
2-3
3-6
2-4
1
17´-
18´
组织:学生分2组
1教师讲解
2教师进行示范
3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4教师进行纠正错误
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6教师组织分组体验不同高度皮筋
7教师重新分组8教师组织练习
9教师组织展示
组织:学生分2组
1学生听清要求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3对个别指导
4学生挑战另外三区
5学生展示动作
培养运动感知觉,锻炼心理素质。
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
二、复习游戏:同舟共济
规则:1指挥者要有爱心,语言得当
2盲人带好眼罩不得偷看
3完成任务后,绕杆返回
一、整理放松
二、教师小结本课的情况
三、宣布下课
2-3
1
11´-12´
3´
组织:学生分四组
1教师分组
2教师提示规则
3教师组织游戏
4教师表扬
组织:学生在圆上进行
1引导学生放松走拍打从上到下身体各部分
2教师对本课情况进行总结
学生分四组
1学生认真听
2学生进行游戏
3表扬学生
学生在圆上放松走
1学生放松走拍打从上到下身体各部分
2尽情放松,动作轻缓
3学生谈谈收获体会
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预计教学效果
运动负荷生理曲线及平均心率
练习密度
场地器材
跳高架5个垫子5块录音机1台
36%
课后小结
教研组长签 字
备课基本环节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为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采用多种方法与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技能为载体,以学生参加实际练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三年级学生学习急行跳高的积极性。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顽强、主动参与、互相协作和自我展示的意识和能力。
二、 教学内容:《急行跳高》北京版 第三册三年级 体育
三、 教材分析:“急行跳高”是三年级跳跃教材的一项内容,它既是二年级“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一教学内容的延伸,又是今后学习蹲踞式跳远的基础。因此,学习这一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跳跃活动技能,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协调性的发展,而且要让学生习得有益将来掌握跳远技能的学习策略和养成良好的跳跃习惯。
l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韵律和节奏,喜欢模仿,易受暗示。对于动作的记忆以具体形象和机械记忆为主。但是,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较差,互帮互助意识较淡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发挥所长,弥补所短,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学生通过练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动作的标准,例如:在练习中通过组长纠正,表扬鼓励使学生急行跳高技术动作逐步提高。同时中年级学生喜欢在课堂上扮演某种角色,本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每名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同舟共济”着重发展学生的指挥、感知能力,发展腰腹力量,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秀品质。
四、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练习进一步探究“急行跳高”的动作技术,了解这项运动的动作要领和锻炼价值。
(二)体能与健康目标:让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等得到锻炼,发展弹跳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跳跃项目活动的兴趣,培养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和积极进取、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意识。
五、 教学重点:助跑踏跳要连贯,单脚起跳要用力,两腿屈膝要上提,双脚落地要屈膝。
六、 教学难点:两腿屈膝要上提
七、 教学准备:本节课所需器材:5个跳高架,5块海绵垫,4个皮筋,1架录音机。教师课前画好场地,课中师生一起布置器材;课后师生一起回收器材。
八、 教学流程: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九、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课前准备:整队,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队列练习要求:听清口令动作一致 左右后后转,成二列横队走,绕圆圈齐步走,到位后踏步立定,面向圆心。
(二)准备部分热身:首先,用 “徒手操”进行热身,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组织学生做操,然后走跳反应练习,主要让学生体会一脚蹬地,屈膝上提,最后是抱膝跳,主要让学生体会屈膝上提动作,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脚步和节奏的关系,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基本部分:
1、学习练习急行跳高,教师带领学生说急行跳高动作要领:助跑几步,然后怎么跳,(单脚用力起跳),两臂上摆,两腿怎么过皮筋,(屈膝上提),最后双脚落地后是什么动作?(屈膝缓冲),急行跳高重点就是助跑踏跳要连贯,单脚起跳要用力,双脚落地要屈膝。结合重点老师示范动作,学生练习2次,老师指出学生几处错误动作:跑的步子大,又快,怎么解决(步子小些,跑慢些),离皮筋近起跳,(要离踏跳区近起跳),落地屈膝不够,怎么解决(蹲下去),两手放在膝上也不对,应该放在哪里(身体两侧),还有一个普遍的错误,两脚过皮筋是,脚离皮筋太近,太危险,怎么产生的(屈膝上提不够),我们把动作重点再加一条助跑踏跳要连贯,单脚起跳要用力,两腿屈膝要上提,双脚落地要屈膝。结合重点进行练习2次。第二人可提醒(屈膝上提)教师巡视指导,再练习一次,是分组,去二区看目标后练习,去三区看目标后练习,去四区看目标后练习,老师在一区指导后,巡视四个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回一区练得好的同学去二区,去二区练得好的同学去三区,去三区练得好的同学去四区,老师巡视指导,再练习三次,组织学生展示,安全实力通过,动作正确优美可得一星,二区一星五分,三区一星七分,四区一星是十分,出项错误不得分,组长汇报,老师表扬。
2游戏:同舟共济,内容:每组六人,学生二人一组,一人扮演指挥者,一人扮演盲人,盲人戴眼罩,指挥者指挥他向前走,迈过皮筋,摘眼罩,指挥者躺在垫子上,盲人按住脚做5个仰卧起坐,后返回把眼罩给第二组,第二组继续,依次下去,看哪组最先完成任务,就是第一,规则:盲人不得偷看,指挥者语言准确。不得跳过皮筋,要迈过,注意安全开始。一轮后公布结果,表扬鼓励,交换角色,在比一次。
(三)整理恢复部分
1、在柔和的音乐声中,我采用边走边拍打从上到下放松,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2、总结。教师问学生“你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参加课堂总结,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学生从不同角度交流,丰富大家的学习经验,体现了对学生资源的充分利用。
十、板书设计:见下面
急行跳高单元及计划
三 年级
任务和要求:1、学习急行跳高动作技术,学会自然跑动中单脚起跳动作,发展下肢力量,跳跃能力。
2、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对跳跃项目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勇敢自信,认真进取,刻苦努力,勇于拼搏的精神. 3、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课次
任 务 与 要 求
教学重点
教 法 措 施
1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学生初步学习急行跳高,建立动作表象.
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屈膝缓冲
1、 创设情景观察和讨论越过障碍物
方法。(小诃、水溏)
2、 组织学生讨论各种跳跃的方法,享
受过程。
3、跟老师学习动作,看谁学得像。”
2
继续学习急行跳高,使90%的学生掌握单脚用力蹬地踏跳,屈膝上提动作动作。树立安全意识,表现出不怕困难的良好学习品质。
屈膝上提
1、 回顾第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2、 设计高、中、低三种摸高场景。挑战场地进行练习。
3、分组进行展示,看第几留下星星多
3
继续学习急行跳高,95%的学生掌握正确连贯动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动作练习,巩固动作,培养自信,克服困难的精神。
助跑与踏跳要连贯
1、师生一起回顾前二次课的学习情况总结正面助跑屈腿跳高的动作要领
2、请学习掌握好的学生示范(观察与思考)
3、强调动作要领与安全要求,组织学生小组自由练习(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4、组织展示活动
5、提出超越自己的要求,请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高度橡筋进行练习(勇于挑战)
6、师生一起讲评
4
巩固练习急行跳高,改进错误动作,发展奔跑、协调能力。
助跑步点,腾空姿势,落地后到。
1、回顾上次的学习练习后并提问:错误动作有哪些?
2、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师讲解并示范
3、强调安全并组织学生自选不同高度橡皮筋的组别进行练习(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4、组织学生巩固练习
6、师生一起讲评。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解决学生在助跑起跳后空中双脚并拢,屈膝前抬的动作。从最后课的效果来看,就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本堂课,主要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问题1、语言的精炼程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几次集中讲解评价时,讲的较多,有点啰嗦,没有达到用最简短、最简洁的语言,最生动的、明白的表达给学生认知。既浪费了时间,同时又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会在以后的平常课中多多练习、积累,争取达到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教师所要表示的意思。问题2、在内容的安排上,没有达到环环相扣、互为依靠的效果。我在内容主题中安排的第一个练习是复习走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重点是强调单脚起跳,不是双脚,从练习的效果来看,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老师的要求。有同学还加快了助跑的速度,起跳也很棒。但是第二个练习内容是“自由练习跳过不同高度的橡皮筋”不限姿势。出现了许多学生学生在助跑后双脚起跳,跳过橡皮筋,这与前面的走几步单脚起跳双击奥落地动作有明显的不合理。同时,也对下面教师所要传授的本课重点:单脚起跳空中双脚并拢产生了一定得误导作用,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在内容的整体安排上没能做到环环相扣,只注意到考虑到一个环节、内容,而没有考虑到全部。说明了我在全课内容上、大局观上的欠缺,由于这个内容考虑的欠缺,也使得学生在练习重点内容空中后脚向前脚并拢时掌握的不好。问题3、当发现问题后,没能及时修正,应变能力不足。当进行到教师示范完助跑起跳后空中双脚并拢屈膝前抬动作,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时,教师本人有看到,发现了有几位学生在助跑后用双脚起跳跳过橡皮筋,虽然我有对他们几个进行了提醒,但是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为只是个别情况而已。而从课后其他老师反映情况来看,是有一小部分学生都出现了双脚起跳。如果我能在发现问题后的第一时间进行一次集中,点出刚刚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纠正,那么也许本次课的效果会更好。问题4、在让学生选择不同跳跃高度时,个别学生有些“好高骛远”。是我在流水作业的高度设计上出现的问题,如果在练习中,进行及时疏导就会杜绝这种现象。好在后面及时发现,予以改进。同时,在通过出示不同高度的情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过越方式,随着高度的不断上升,跳不过去的学生越来越多但他们就是不知道把遇到的问题如何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