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甘卫东教学目的 1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3熟读课文,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教学重点 1.翻译课文,了解作者求学的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2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教学难点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课时 2第一课时一、预习复习1、导入新课: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2、。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2、展示学习目标3、简介作者与文体特点。、作者简介:宋濂,明初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现渐江义乌人)。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无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称赞他为: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集。、题目解说:、关于东阳:渐江东阳县。与作者算是同乡(同一个
3、省)。、关于马生,马君则。“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马君则是作者同乡人,在京城太学里读书。作者到京城后,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过作者,并写了长篇书信作为见面礼,文笔十分畅达。和他探讨学问,语气平和而且神色谦逊。还自己对我说他小时候用心学习非常勤奋,这真是个好学的青年。现在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亲人,我因此讲了自己求学的艰辛来勉励他。、关于“序”。这是一种文体,并非“序言”。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赠序:始于唐朝,唐宋以来,文人在送别时,常常以诗文相赠,有人把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再作一篇序,就
4、称之为赠序。后来,尽管没有什么诗文,只写一篇送别赠言的文章,也叫赠序,内容多是劝勉、誉扬之词。本文就是一篇赠序。(做学案基础训练)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现渐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是当时的“开国文臣之首”。本文出自宋学士文集。关于“序”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序;一是临别赠言的赠序。本文属于赠序。 二、问题导学1、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请学生注意标划不认识的字 。 (做学案能力训练)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D) A、嗜(sh)学 砚(yn) 逾(y)约 叱(ch)咄(du)B、俟(s) 负箧(qi)曳(y)屣(x) 皲(jn)裂 媵(yng)人C、烨(y)然 持
5、汤沃(w)灌 以衾(qn)拥覆 绮(q)绣 D、缊(yn)袍敝衣 容臭(xi) 既加冠(gun) 硕 shu师、听朗读录音。、学生自由朗读至少两遍,要求读得准确流畅。 、集体朗读。2、默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疏通大意。 (齐读每段学生自译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自学探究四、展示点评五、拓展延伸文言常识总结通假字支 肢 被披 灌盥2、活用词手自笔录 (手动手 名动;笔用笔 名状)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名动)3、古今异义臭 古义:香气、气味 假 古义:借 扣 今义:询问 走 古义:跑今义:臭味 今义:休息日、虚假 古义:敲 今义:行再 古义 :第二次 汤古义:热水今义 :又一次 今义:烹调后汁水
6、多的食物4、词语辨析、走:跑 趋:快步走 奔走:四处奔跑、同义复词假借 崩殂 疲弊5、多义词以:无从致以观(表目的,来)以衾拥覆(介词,用)计日以还(表修饰,不译)俯身倾耳以请(表目的,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因为,连词;以:把,介词)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因为,连词) 之:弗之怠(指代“读书”这件事) 走送之(代词,指“书”)益慕圣贤之道(结构助词,的) 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盖余之勤且艰苦此(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6、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弗之怠、状语后置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做学案基础训练)找出下列各组句子中点字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1、( B )A无
7、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B弗之怠之:(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硕: 大 D俟其欣悦 俟:等待 2、( D )A缊袍敝衣。缊:旧絮。 B礼愈至。至:周到。C腰白玉之环。腰:名作动,腰佩。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益:好处 3( D )A尝趋百里外。尝:曾经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卒:最终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借 DD余因得遍观群书。 余:多余 二、问题导学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能否从文中找一句话概括?(本文讲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和自己读书勤奋的态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作者求学的艰难表现在哪里?作者又是如何克服这些艰难困苦的的?最后结果如何?幼时 得书之艰 嗜学家贫 假借
8、、笔录 遍观群书 成年后 叩问之难 趋百里外、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卒获有所闻 旅途之艰 负、曳 、行 皲裂 、僵劲 久而乃和生活之苦 无鲜肥滋味之享 缊袍敝衣略 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你认为作者最终能成就一番事业,靠的是什么?勤奋 、专心 、坚韧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明确: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同时,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现身说法,读起来也更亲切平易。读了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明确: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学习要敢于发问;学习要有主6本文在表现人物时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用了对比的方法,试分析一下。三、自学探究四、展示点评五、拓展延伸(一)阅读下面文段,
9、完成文后题目。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既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听辄默记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夜潜出,坐佛膝上翻译下列句子。、或牵牛来责蹊田 、曷不听其所为、门人
10、事冕如事性 、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参考答案、辄:就、去:离开、以为异,认为不同凡响、潜:悄悄地、有人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践踏了他们的田地。、怎么不由他去呢?、他的门人侍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勤奋好学;刻苦读书;孝顺父母。(二)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粥不充,日昃(z)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宋明臣言行录)【注】孤:幼年丧父谓之孤。
11、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世家:身世。南都:地名。颤粥不充:颤,稠粥。充,充足。日昃:太阳偏西。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慨然:形容慷慨激昂。(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腰白玉之环( ) 同舍生皆被绮绣( )媵人持汤沃灌( ) 感泣辞母(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足肤皲裂而不知范仲淹二岁而孤 B.当余之从师也去之南都C. 以衾拥覆辄以水沃面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其如土石何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明确:(4)、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
12、】文宋濂是: 【乙】文范仲淹是: 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 (要求填写两个)。参考答案(1)腰佩;同“披”,穿;热水;辞别(2) C(3)、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甲】 文宋濂是: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乙】文范仲淹是: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画荻凿壁等(送东阳马生序 学案 学习重点 1. 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2了解作者求学的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 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学习难点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第一课时一、基础训练
13、宋濂,字 ,号 。 人(现渐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是当时的“开国文臣之首”。本文出自宋学士文集。关于“序”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叫 ;一是临别赠言的叫 。本文属于 序。二、能力训练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嗜(sh)学 砚(yn) 逾(y)约 叱(ch)咄(du)B、俟(s) 负箧(qi)曳(y)屣(x) 皲(jn)裂 媵(yng)人C、烨(y)然 持汤沃(w)灌 以衾(qn)拥覆 绮(q)绣 D、缊(yn)袍敝衣 容臭(xi) 既加冠(gun) 硕 shu师三、拓展训练文言常识总结通假字“支”通 “被”通 “ 灌”通 2、活用词手自笔录 (手动手 名 ;笔
14、用笔 名 )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名 )3、古今异义臭 古义: 假 古义: 扣 今义: 走 古义: 今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再 古义 : 汤 古义: 今义 : 今义: 4、词语辨析、走: 趋: 奔走: 、同义复词假借 崩殂 疲弊5、多义词以:无从致以观(表 , ) 以衾拥覆( 词, )计日以还(表 ,不译) 俯身倾耳以请(表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 , 词;以: , 词)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 词) 之:弗之怠( ) 走送之( )益慕圣贤之道( ) 当余之从师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6、特殊句式弗之怠 前置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后置第二课时一、 基础训练 找出下列各组
15、句子中点字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1、( )A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B弗之怠之:(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硕: 大 D俟其欣悦 俟:等待 2、( )A缊袍敝衣。缊:旧絮。 B礼愈至。至:周到。C腰白玉之环。腰:名作动,腰佩。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益:好处 3( )A尝趋百里外。尝:曾经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卒:最终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借 DD余因得遍观群书。 余:多余 二、能力训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能否从文中找一句话概括? 、作者求学的艰难表现在哪里?作者又是如何克服这些艰难困苦的的?最后结果如何?幼时 成年后 你认为作者最终能成就一番事业,靠的是什么? 作
16、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明确: 读了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明确: 6本文在表现人物时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用了对比的方法,试分析一下。三、拓展训练(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既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
17、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听辄默记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夜潜出,坐佛膝上翻译下列句子。、或牵牛来责蹊田 、曷不听其所为、门人事冕如事性 、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二)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粥不充,日昃(z)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孤:幼年丧父谓之孤。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世家:身世。南都:地名。颤粥不充
18、:颤,稠粥。充,充足。日昃:太阳偏西。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慨然:形容慷慨激昂。(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腰白玉之环( ) 同舍生皆被绮绣( )媵人持汤沃灌( ) 感泣辞母(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足肤皲裂而不知范仲淹二岁而孤 B.当余之从师也去之南都C. 以衾拥覆辄以水沃面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其如土石何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明确:(4)、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 【乙】文范仲淹是: 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 (要求填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