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71849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册数下册课程与教学内容4、古诗二首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掌握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能结合语言环境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不值、应、屐齿、小扣、柴扉、胜日、泗水滨、等闲”等词语的意思。3、入情入境地品读古诗,整体感受诗歌的意思。过程方法学生经历课前查找古诗资料,课上自学、小组交流、品读古诗、感悟诗境的过程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情感学生通过感悟诗境,享受春光的美好。教学札记教学过程预设教学路径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第一课时:学习游园不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随同现代作家领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众所

2、周知,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你们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词呢?(二)好!今天,我们再一同去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去感受不同的春景。(板书:游园不值)二、知诗人,解诗题。(一)交流叶绍翁的资料。你了解关于叶绍翁的哪些资料?学生回忆以往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句,朗读给师生听。 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自由发言。教 学 过 程 设 计预设教学路径预 设 学 生 活 动备择方案(二)看课题,猜题意。老师相机指导。三、听录音,读诗句。课件展示:四、抓字眼,晓诗意。五、入诗境,悟诗情。教师引导;假如你是诗人,兴致勃勃去游园,结果敲了半天门也无人来开,你心情会怎样?正在感到惋惜、扫兴,准备失望而归时,蓦然回首,发现一枝开

3、得正艳的杏花由来开,你心情会怎样?正在感到惋惜、扫兴,准备失望而归时,蓦然回首,发现一学生谈对题目的理解:不值:没有遇到要访问的人。 题目:去园中游赏却没有遇到要访问的人。学生倾听初步感知诗意。(一)认真倾听示范朗读。(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三)小组内以各种形式朗读古诗(一)结合手中资料,抓字眼知晓诗意。(应:大概;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小扣:轻轻地敲;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二)组内不能理解的诗句,全班交流,理解诗意。(三)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并相互说说诗意。教 学 过 程 设 计预设教学路径预 设 学 生 活 动备择方案枝开得正艳的杏花由墙内伸出来,此时心情会

4、怎样?激情朗读,体会诗人心情的变化。教师引导;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了呢?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五、作业(任选一道题完成)。 (一)根据游园不值这首诗,编写一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二)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绘画方式表现诗中的情境。六、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扫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喜悦(看)一枝红杏(想)满园春色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开?体会“小”和“应”用得巧妙。学生欣赏诗中的美景。学生谈理解感受。朗读相关诗句。教 学 过 程 设 计预设教学路径预 设 学 生 活 动备 择 方 案第二课时:学习春

5、日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教师引导;不同诗人咏春的诗篇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现在我们再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宋朝诗人朱熹给我们带来的春日。二、诵读古诗,整体感知。教师示范读诗,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意。(一)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二)猜测终归是猜测,谁能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教师适时点拨。(三)作者胜日寻芳泗水滨,看到了“无边光景一时新”,他看到了什么?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作者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一阵微风拂面而来,作者灵感一动,涌出一千古佳句学生多种形式背诵游园不值。(一)自由读诗,读通诗句。(二)展示读诗,读出感情。学生回

6、答: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诗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理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2)寻芳春游,踏春,赏玩美好的风景。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心情也会开阔。教 学 过 程 设 计预设教学路径预 设 学 生 活 动备 择 方 案(四)明诗意,配乐读: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享受着万紫千

7、红的艳丽和芬芳,不禁诗兴大发 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多种形式朗读:范读、自读、互读、评读、齐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生配乐读,教师先读,学生再读。引导学生谈诗句大意。引导学生背诵古诗。三、总结升华、体会喻意同学们,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

8、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四、课外拓展,激励求知。1、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处在人生的春天,看你们的眼睛如春水一般清澈,你们的脸颊如花朵般艳丽,你们的思想如春光般明慧,亲爱的同学们,你打算怎样度过你生命中的春天呢?2、教师补充朱熹求学的故事。五、布置作业1、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绘画方式表现诗中的情境。2、熟读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六、板书设计春日胜日寻芳泗

9、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5)光景风光景物。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学生朗读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理解:“等闲识得”、“万紫千红” 、“总是春”。(1)等闲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

10、光无处不在。(2)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3)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4)总是春都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学生配乐读,体会诗人高兴的心情。学生总结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但要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学生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