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沙包教学设计(水平一)一、 教材分析:投掷在田径运动中占有不可缺少的位置,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具有锻炼效果好、游戏性强等特点。本教材是学生学习投掷动作的基础,通过教学,锻炼和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协调性,培养学生自信、自强、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终生体育的思想意识。二、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此时他们的年龄特征表现为:1、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2、模仿能力强;3、好奇心强;针对这些特征,本课在内容上选用投掷投沙包为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用沙包来进行活动,让体育课不拘泥于形式,使学生感到愉快、自然。并创设活动情境,以
2、去森林玩为线索贯穿始终,而课的内容,就以在森林中的历险来进行展开。三、 教学目标:1、 认知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单手肩上投掷的动作,初步掌握上手投掷的技术动作。2、 体能与健康目标: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灵敏、协调等素质。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投掷的兴趣,增强学生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敢于挑战的良好品质。四、 教学程序(一) 开始热身部分:1、创设去森林郊游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模拟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各种方式的走跑练习;2、继续引导学生,在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在为我们歌唱,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操练习;通过以上两个练习在心理上达到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的作用,以避免运动损失的发生。(二) 学
3、习提高部分:1、 新授课:在同学们进行热身操的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听到灰太狼的脚步声,在他还没有靠近我们的时候,教师教授本领,赶跑灰太狼,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的完成投掷动作的练习,并初步掌握投掷的动作技能。教师则根据实际过程中,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为什么有的同学投的进,有的同学投不进,并通过示范练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投掷动作。2、 深入学习:教师继续创设情境,灰太狼来了,此时同学们团结一致,利用手中的沙包,将灰太狼打跑(持沙包投准),并进行投准比赛。3、 游戏:穿山洞,一天的旅程结束了,同学们乘着小火车穿过山洞回家。(三) 整理恢复部分:1、利用瑜伽放松让学生尽快从兴奋状态恢复到安
4、静状态,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2、教师课后小结,回顾本本课的学习情况。五、 教学效果1、8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本课所学的技术动作。2、本节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练习密度为50%左右。六、场地器材每位同学捡2-3个沙包放回桶中。中小学体育课教案教学内容投沙包重点:手臂挥动难点:正确掌握挥动的方向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单手肩上投掷的动作,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灵敏、协调等素质,发展投掷能力。2、通过课的组织培养学生对投掷的兴趣,增强学生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敢于挑战的良好品质。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次数与时间开始热身部分1、上课常规2、热身活动(1)、慢跑(2)、舞蹈1、教师整队
5、与检查服装,师生问好。组织:如图(图一) 2、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现象,将要到森林里郊游,前往森林需要借助各种交通工具,教师引导学生模拟各种交通工具行进的方式前进(如:飞机,火车)。组织:圆形(图二) 要求:自觉遵守纪律,注意安全。3、用音乐与动作吸引学生,带领学生一起跳起来。组织:(如图二)4、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学习,并时时鼓励学生。1分钟3分钟4分钟学习提高部分一、新授课:1、投沙包要领(以右手为例):两脚自然前后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上体正对前方,投沙包时,右手迅速将沙包至肩上,以肩带肘向前抛出。2、沙包投准要点:右手迅速将沙包引至肩上,瞄准标靶,以肩带肘投出。3、游戏:快插秧乐丰收规则:
6、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排头同学拿好沙包快速跑到指定位置插秧,跑到标志线后返回拍第2个同学的手,第2人同学才能跑出,其他同学以此类推。哪个小组先播好,排的直的算赢。第2次进行丰收练习1、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练习。(1)学生进行练习。组织:如图(图三) (2)教师组织探究问题:为什么有的同学投进了,有的投不进呢?引导学生结合学习体验及观察同学间练习交流。(3)师生共同归纳出挥臂的方法与方向。(4)师生再体验学习。(5)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活动。2、 学习沙包投准组织:如图(图四) (1)学生在教师指挥下进行练习。(2)典型学生进行示范,师生点评向优秀学习。(3)加大学习难度,调整标靶位置,由近到远,教师时时强调投掷的挥臂与方向。(4)交流学习体会。3、教师语言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组织:如图(图五) 4、学生分4个小组进行练习。5、教师巡视观察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时鼓励学生。10分钟8分钟10分钟恢复整理部分1、放松活动2、总结小结:1、听音乐模仿教师做放松舞蹈练习。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同伴评价。3、教师总结。4、师生再见,收拾器材。4分钟场地器材场地:操场 器材:沙包60个、录音机1台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35%-50%运动量: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