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把握人物情感,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女子婚姻悲剧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体会人物感情,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女子婚姻悲剧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评价诗中的主人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人物情感,分析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女子婚姻悲剧的原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有“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的相思,有“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的坚贞;更有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爱情的的滋味酸甜苦辣,让人百感交集。今天,让我们走进《氓》,一起去领略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吧。
二、回顾课文
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具体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明确:全诗叙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过程。
板书:恋爱→婚变→决绝
三、齐读课文
四、问题探究
1、 淇水在诗歌中出现了几次?在这幕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明确:恋爱 → 送子舍弃,至于顿丘。
婚变 →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决绝 →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所以淇水是男女主人公爱情和婚姻的见证者。
2、 随着情节的发展,女主人公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分别展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性格?
①在恋爱阶段,联系第一节,根据“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展开联想和想象: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男子离开,女子相送,他们渡过淇水,走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到顿丘这个地方,两人道了几十遍“再见”也还不忍离开,执手相望,泪眼婆娑。哭,是幸福的别样表达。所以处于恋爱阶段的女子是欢喜的,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的感觉在课文第二节也有体现: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没有等到自己的心上人,女子的眼泪不禁簌簌的流下来,见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女子的喜悦之情顿时溢于言表。根据一二节,看出女子的痴情以及温柔体贴。
板书
恋爱 →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欢喜、幸福 (痴情)(温柔体贴)
②在婚变阶段:
如果说恋爱阶段的淇水是风平浪静的,那么婚变阶段的淇水是什么样的状态?
明确: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为什么淇水会波涛滚滚,发生了什么事情?用原文作答。
明确: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所以这时候女子的心情应该是悲伤、沉痛的。当然导致女子悲伤、沉痛的还有一个原因: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这对女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痛上加痛。
男子变了心,但是女子在婚变阶段“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表现可见其勤劳能干、安于贫苦。
板书:
婚变 →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悲伤、痛苦(勤劳能干)(安于贫苦)
③婚变阶段:曾经这个女主公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氓一起慢慢变老,现在氓变心了,女子还会不会沉醉在这个梦想中呢?
明确: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 。但是我内心的愁苦却没有尽头。此时的女子是绝望的、愤恨的。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这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绝望愤恨后的女子选择了坚强。
板书
决绝 →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绝望、愤恨(坚强刚烈)
3、 总结女子形象
温柔体贴、勇敢追求婚姻幸福的少女
吃苦耐劳、安于贫苦的妻子
坚强刚毅的少妇
4、女主人有诸多美德,但是仍遭受被抛弃的命运,到底谁该对她的婚姻悲剧负责呢?结合课文分析有可能的因素。
1) 士之变心说
2) 女子冲动说
3) 年老色衰说
4) 社会制度说(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
5、学习本文之后,谈谈你对爱情婚姻的看法。
明确:学生自主发言,言之有理即可。比如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听取合理意见
,拥有独立的经济状态和人格尊严等等。
五、 小结:希望同学们无论是对你们的家人还是朋友都要做一个懂爱善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