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本课部分生字口头组词。
2.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解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
2、难点是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用具: 小壁虎图片、故事录音、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壁虎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壁虎)
2.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挂图)边指边介绍.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小壁虎身上的故事。(板书课题)提问:课题告诉我们什么事?它干什么?你看了课题后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边听录音,边思考。
2.课后讨论三个问题
(1)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2)它都像谁去借尾巴?
(3)它借到尾巴没有?
三、看图讲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教师用课件演示小壁虎挣断尾巴的过程。
提问;(1)读了课文,看了课件,你知道了什么?(小壁虎为了保护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就挣断尾巴)
(2)尾巴断了,小壁虎会怎么想?(没有尾巴很难看)
(3)指名朗读,读出小壁虎难过的语气。
四、看图导学第三自然段。
1.那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请大家看图,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清画面内容。
2.那小鱼有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3.分角色练读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五、看图导学第四自然段。
1.小壁虎向小鱼没有借到尾巴,又去向谁借尾巴呢?
2.请同学们看图,像刚才那样,说说画面内容。
3.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点学生理解老黄牛尾巴的功能。请学生用一段绳子演示理解。
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老黄牛的对话。
六、看图自学第五自然段。
1.小壁虎向老黄牛没借到尾巴,又去向谁借尾巴?(板书:燕子)
2.请大家结合插图,轻声朗读第五自然段,要求:①用自己的话说清画面内容;
②说说燕子的尾巴有什么用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组织学生自学并分小组讨论,教师边巡视边作适当指点。
4.检查自学情况。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燕子尾巴的用处。
5.指导学生运用第三、四节的朗读方法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燕子的对话。
七、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怎么样?。小壁虎难过地爬回家,把它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3.课文前面已经写了,所以这里就不用再写了。妈妈听了小壁虎借尾巴的事,笑着说小壁虎是“傻孩子”。妈妈为什么叫小壁虎“傻孩子”?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5.听了妈妈的话,“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小壁虎为什么这么高兴啊?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一下小壁虎的话?
6.指导朗读“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7.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八、总结归纳,。
1根据这些句子和课文的有关内容,谁能完整地说说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和特点?
2.小壁虎、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那自然界中其它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呢?
九、 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鱼 摇着尾巴 拨水
老黄牛 甩着尾巴 敢蝇子
燕子 摆着尾巴 掌握方向
壁虎 挣断尾巴 又长出新尾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