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69466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二、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学生准备: 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进行新课 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引导比较: 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   乘势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   教师预备: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   方案三: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观察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情况。   方案四: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况。   方案五: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情况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引导解决:1.指导学生看教材12页图1.1-1、13页1.1-2,是什么物体在发声?为什么会发声?   2.我们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吗?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播)   问题二: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提出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   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   教师引导: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质)。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呢?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   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教师引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   教师预备:方案一: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方案二: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方案三: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旁边的人能听到声音。   方案四: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或把闹钟放在课桌一端),另一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问题三: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投影展示: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   类比说明:指导学生看图1.1—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如何传播,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问题四: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预备: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   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   1.150C时,V声=340米/秒 250C时,V声=346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3.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   三、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 板书设计:   一、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速:   (1)150C时,V声=340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