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 《 加法交换律 》 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学科
数学
教学
准备
课型
新授
活动
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诱趣激学
1、动画片《朝三暮四》
2、引发思考,感知规律。
课件演示:4+3=3+4
引导学生说出3+4=7
4+3=7
学生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起来呢?(=)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一放: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骑车主题图。
一收:
1、学生找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信息: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问题: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40+56=96(千米)56+40=96(千米)(教师板书)
3、思考:观察这两个式子,你们发现呢什么?
二放:举例猜想,概括规律
4+3=3+4
40+56=56+40
1、 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观察这两组算式,再举出几个这样的列子。
2、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3、 请你验证你的规律。
二收:
1、 找规律,举例子。
2、 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把学生的汇报结果写在黑板上。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发现的规律。
4、请你举例验证你的规律。
三放:符号表征
1、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吗?
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
3、思考:这些符号、字母等可以表示哪些数?
4、知识回顾,总结方法。
三收:
1、学生用简洁的数学方法表示加法交换律。
2、图形、字母等可以代表什么数?
(整数、小数、分数)
3、总结:我们刚才是通过举例—归纳—验证,研究出了加法交换律。
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两个算式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40+56=56+40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自己的发现。
师: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学生思考:加法交换律只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吗?小数的加法,分数的加法是否也适用?
想法一、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想法二:□+○=○+□
想法三:a+b=b+a
巩固练习:
完成p18做一做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
拓展延伸:
在加法运算中存在交换律,减法、乘法、除法运算中也有交换律吗?
1、 学生独立思考。
2、 学生举例验证。
3、 得出结论:加法、乘法有交换律。但是减法和除法是没有交换律的。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