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69425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教学,问题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催开思维之花。此外,教学并不单是教师教学生学,更应该是师生建立在互相尊重和信赖基础上的互动学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目标与以往的教学目标相比,是超越“双基”和“三维目标”的更高层级的跃进。以往的三维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则是以学科为基点的学科思维培养,利用学科思维甚至可以进行跨学科学习。 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理念,下面以信息技术第一课《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史》为例,系统体现教学目标变化带来的整体性转变,并呈现组织教学任务的研究和实践过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各代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部件。 从小学教材衔接角度分析:学生在小学的信息技术学习中,对于这部分内容已学过。但在初中阶段今后的学习中,这一部分的内容将不再涉及。本课开篇的导语部分和信息技术概念部分,是让学生从小学习得的相关内容中提取相关知识并总结形成信息意识,知识链接的回归和处理是教材的亮点。 从学生的学习意义角度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局限于单一地了解事物当前的状态,而要从整体上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史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W习计算机技术。 从内容编排上看,本课时有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是对信息技术的简短介绍。教材首先给出了信息技术的定义,再由信息技术引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并指出它们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属于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恰好这两门技术是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最后教材将焦点集中于计算机技术,指明了它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第二块内容着重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内容是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教材从人类发明计算机的初衷着手,从计算这个角度出发,简单讲述了手工计算―机械计算―电子计算这一发展过程。在着重介绍电子计算机时,教材以人们所习惯的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划分方法――“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核心部件来划分”为依据,顺着历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脉络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二、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课是“开篇课”,所以教师需要深入浅出,利用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拉近学生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距离。本节课的内容在小学教材中已有涉及,但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少会接触这一块内容,因而学生对这一块知识点遗忘率较高。另外,由于本节课内容的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学生感知事物时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兴趣的支配,因此本课时教师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