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传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656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传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传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传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08期(2023年08月)No.0 8 2 0 2 36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马克思真正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实际上都在解决关于人的问题与整个社会的问题,前者跟随社会的普遍期待找到实现全人类解放、到达共产主义社会的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世界局势的发展与人类的现实需求中探寻全人类合作共赢的途径,二者从多个领域展现前者是后者构建的学理基础,前者为后者在奠定理论基础的同时指明了理想的发展方向,后者弥补前者在实践层面的不足,与时俱进,致力于不断引领全球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向美好未来。一、政治领域:从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到持久和平的新世界马克思

2、阐述真正共同体构建的政权组织形式需要依赖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基础。这一口号在共产主义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写进章程中,显然当时人民已经开始意识到联合的必要性,后又正式写进共产党宣言,确定联合才能带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胜利,在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下,让无产阶级联合也是为了使之形成阶级,拥有同资产阶级对抗的力量并最终取得政权。因此,无产阶级必须意识到联合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在争取革命胜利的阶段要联合各级人民,为捍卫共同利益而战,同时,面对发展为国际势力的资产阶级,单靠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起来奋起反抗仍然势单力薄,全世界无产阶级必须实行最广泛、最持久、最深层的联合并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因此,

3、马克思在构建真正共同体时,不再局限政治国家、政权制度,从构建社会形态方面思考,为使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落到实处并发挥实际作用,构建了无产阶级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统一政治基础,使未来社会的政治制度发展成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制度。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国家观中表明“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真正共同体已然克服阶级对立,国家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面向自然消亡,不再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取而代之的是个人联合占有生产资料,实现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在真正共同体思想中表明联合全世界无产者构建自由人联合体,一国定然是孤立无援的,必须实行最广泛、最持久、最深层的联合,才能真正使人类摆脱虚幻共同体的束缚迈向全人类的解放,

4、构建出符合人类期望的未来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汲取关于构建自由人联合体采用联合手段的方法,在依据现代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同时,同样主张世界各国联合起来,摒弃旧思维,共建共商共享促发展,改变失序的国际社会,引领各国家与组织参与全球国际体系改革和建设,建设持久和平的政治共同体,在不断探索中取得国际舞台的大放异彩,满足构建新型共同体的需求,体现其对真正共同体思想的承继性。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构建持久和平的新世界。自冷战后世界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过程中越发重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国与国之间平等的问题,与具有狭隘性、排他性的传统联盟不同,各国关注点在于重构新型国际关系。在反思当前国际关系的基础上认识到传统

5、国际关系已然不适应21世纪的要求,主张坚持平等的原则,避免结盟导致的盟内盟外差别对待,走不结盟的发展道路,各国在尊重彼此文化差异、制度差异、经济差异的基础上,不干涉他国主权,不主动发起战争,求同存异,平等对话;主张协商民主,走对话而不对抗不冲突的道路,避免倚强凌弱、强买强卖的做法,在国际争端处理过程中,秉持事实与国际秩序对话协商解决;主张合作关系,突出时代主题,保证稳定的国际发展环境,为各国间的合作关系提供持续长久的发展空间,要避免相互排斥与单边主义,自我封闭的孤岛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状态,各国间应建立长久的信任保障机制,在合作关系中保持责任感与担当感,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共同发展。我国也以

6、身作则,持续作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贡献者,在倡导收稿日期:2 0 2 3-0 6-2 1基金项目:2 0 2 1 年度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提质培优全员行动计划青年专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视域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t z p y x j 1 2 8);2 0 2 1 年度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提质培优全员行动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堂“由博返约思想视域下概论课的反思与重构教学”(t z p y s j 0 3 4);2 0 2 1 年度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提质培优全员行动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堂“三联驱动教育模式在思修课中的运用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t z p y s j 0 3

7、5)作者简介:王玲玲(1 9 9 3),女,安徽桐城人,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doi:10.3969/j.issn.1674-9499.2023.08.00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传承王玲玲(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摘 要:习近平同志及其他共产党人在把握世界大势发展规律和汲取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领域展现了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传承性和当代实践性,彰显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学理基础。关键词:马克思真正共同体;人类

8、命运共同体;习近平;马克思中图分类号:A 8 1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6 7 4-9 4 9 9(2 0 2 3)0 8-0 0 0 6-0 42023年第08期(2023年08月)No.0 8 2 0 2 37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和践行伙伴关系的同时,绝不会在世界称霸和意识形态灌输,将一直致力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在命运与共的国际关系状态中,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世界各国携手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与国际秩序。二、安全领域:从“和平原则”到普遍安全的新世界马克思阐述真正共同体构建的安全前提是坚持和平原则,在消灭资产阶级和私有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消灭战争、阶级斗争和国家暴力机器,从而真

9、正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与和平,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绝对和平。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社会人类的强健理智会规定国家财产与所有权问题,使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达到公正和谐。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道:“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1832。资产阶级发展以来,生产的扩大与细化、分工与交换带来普遍的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在一定历史时期普遍存在使私有制得以生存,私有制度又导致劳动和人的异化,从而出现以工人与机器对立为表象的阶级对立实质,阶级的剥削压迫、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等使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匹配的现实展

10、现无遗,造成否定的否定。同时期哲学家对人们解放的探索失真,宗教批判、政治批判都没有触及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根,这样的不彻底性解放无法满足人类想要改变现实困境的愿望,与马克思构想的绝对和平社会相距甚远,但同时也说明了由于无法达到整个社会永恒摆脱阶级斗争的前提,被剥削的无产阶级自身无法从奴役中解放出来,这两大阵营持续不断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领导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向消灭一切阶级和消灭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力关系的社会顺利过渡,警察、军队等作为阶级压迫的工具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失,各国家间的利益对抗与随之产生的战争也将不复存在,进入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彻底推翻使人被奴役的一切关系

11、超越资产阶级,真正使人回归自身,达到独立性与类本质的统一2。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坚持和平原则,主张无产阶级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将人们从水深火热、动荡不安的生存环境中解救出来,迈向自由人联合体,进入绝对安全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马克思关于和平的论述,尝试在绝对安全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思考建立普遍安全的新世界,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统筹把握国际安全问题,构建一个普遍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安全共同体,沿袭前者从个人与国家的层面考量安全观,并最终在本国的革命、建设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同志提出,传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主张建设普遍安全的新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国际安全问题

12、在长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多年的美苏冷战更是坚定了各国构建普遍安全的国际环境的决心,即使在倡导时代主题的当代,破坏全球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美国进入新世纪后接连发动伊拉克、叙利亚等战争,枉顾其他国家与人民的生命安全,严峻的安全问题仍然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面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国内国际环境,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威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主张各国应从总体安全的视角去考量国际安全观的构建,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把握安全挑战,统筹构建适用于国际的安全体系,即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全球安全治理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民安全,安全治理的成果最终也是为各国人民服务;坚持多边合作、摒弃单边主义和武力干涉他国内政,联

13、合各个国家共同保障政治、经济、生态、资源与信息安全,以普遍安全为依托,尊重各国的核心利益,塑造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对话环境;增强战略互信,深化安全合作,秉持公道正义的原则,共享普遍安全的成果;警惕牺牲生产力发展追求片面的安全发展观,苏联已用历史证明片面安全观的危害,二者并重发展才能相辅相成。三、经济视域:从生产力高度发达到共同繁荣的新世界马克思曾阐述真正共同体构建的经济基础需要依赖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真正共同体是拥有坚实物质条件的科学形态,绝不是乌托邦式的理想形态,其实现“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19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直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任何生产力都是人

14、类世世代代交往与实践过程的产物,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决定与之匹配的社会形态,当二者出现不相适应的桎梏时将会出现变革,所以,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具备暂时性与历史性,新生产力的创新和技术变革也会改变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社会关系。同时,借助二者关系,主张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只会带来贫穷的普遍化,如若处在极端贫困中,争夺必需品的战争将使社会重蹈覆辙,自由更是奢侈的仰望,而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财富无疑是在高速发展、急速增加,要想在继承与发展现有的生产力和财富的基础上,借力于资本主义社会为缓解本身固有矛盾和社会危机所采取的宏观调控等偏向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为实现资本扩张所进行的世界性生产等扩大生存空间与增强世界普

15、遍交往的行径,实现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尽管其产生过程是长期且艰难的,但只有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社会中,私有制才会失去生存的土壤,旧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才会荡然无存,这时的人们才能拥有联合的资本,并完全实现自由的发展,能够自由发挥自身的才能和特长,也不会被固定职业和有限活动范围所限制,不再成为资本的奴隶,从此摆脱物的束缚。因此,只有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的产品分配才是按需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真正实现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未来社会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主张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代替拥有固有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马克思强调的这对辩证

16、关系,抛却抽象的认知,根植于社会境遇,认为生产力发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前景中占据根本地位,主张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辩证关系,实现共同繁荣的新世界,展现其对前者思想的承继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构建同舟共济、共同繁荣的国际社会,建设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前景,各国在关注自身核心利益的同时,满足人民对未来共同繁荣景象的期望,首要任2023年第08期(2023年08月)No.0 8 2 0 2 38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和践行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同志强调,各国应秉持合作共赢的核心原则,在经济上互通有无,避免逆全球化抬头,跟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打造出全面开放的经济发展环境,利用已经被历史证明

17、胜利的市场逻辑,进行开放性的创新生产,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避免强盗逻辑与霸权主义。在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他国的合理诉求,要认识到世界各国的经济状态就仿如同在一条绳上的蚂蚱,执政者更要树立全球意识,公平客观地看待全球经济问题,在全球利益共同体的思维指导下做大蛋糕再分好蛋糕,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享红利。开放的经济环境必然会带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催使社会各行业的创新成果竞相奔发,只有社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才能为物质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动力。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各国对多样化文明的认同感,因地理、文化、历史等原因出现文明差异、文化冲突时,要站在公平正义的共同价值观立场上,走创新驱动、协

18、调联动和与时俱进的道路,依托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加强沿线国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在感同身受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增强文化认同感,加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让世界各国一起消除对共同繁荣前景造成威胁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持续贫困的难民现象、全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是在经济问题的基础上发酵而来,不解决或消极解决都将导致社会动荡,发展成安全问题。可见,生产力的问题是各国发展的根本问题。四、文化领域:从“自由王国”到开放包容的新世界 马克思阐述真正共同体构建的价值导向是以现实的人为思想基点,以人的发展为最高目标,构建人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美好未来景象。现实的人是建

19、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交往与物质生产的有意识的完整人,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真正共同体中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自由和发展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一对同等范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表明,首先,人要获得最基本的自由必须打破个人的束缚,与社会、集体产生关系,其次,在人的生存发展现实问题中,自由的实现不仅仅是基于认识自由与社会规律并加以改造和利用,还体现在对“两个必然”的认识和利用,以此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在真正共同体中实现个人被强制与剥削劳动向自由择业转变,从个人被奴役的生存向个人才能充分发挥与发展转变,个人狭隘与依赖性的社会关系向自由与丰富的社会关系转变,个人温饱的基本物质需求向物质与精神双需求

20、丰富多样性转变。整个社会发展呈现为现实的人的发展,人不断追求自由而获得更好发展,获得更好发展又反向推动人的自由,使社会发展满足现实的人的自然、社会和精神需要。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扬弃来构建未来的人类社会,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从人类社会的最高形态,即劳动自由的高度出发,摆脱虚假共同体,真正占有人的本质,劳动者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进行劳动并按需分配,全面复归回人们的自身和社会,真正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阐述人人在生产力得以大大提高的社会环境中建立起“自由人的联合体”,从而到达自由王国。这一美好未来社会构想为人们指明了社

21、会发展的明灯,引导人们迈向更美好的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站在自由王国的构建路径上思考如何建立马克思主张的未来王国,建立适应当代国际社会的新世界,站在多元文明共同发展的角度,面对文明冲突、霸权主义等现实境遇,主张构建多元文明和谐共生、开放包容的文化共同体。这无疑与前者达到价值共识,在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考中关注人类未来命运,把人与国家的发展同共同体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满足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应发展需求,并维护人们的利益,展现出不断构建更美好未来世界的价值旨归,体现后者对前者思想的承继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建多元化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

22、未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各国与地区的本土文化在社会越发错综复杂和信息越发互通有无的境遇中不断融合、不断转型,最终形成当前社会的多元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在反思多元化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后提出,应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多元文明间的互通交流,在加深认识的过程中解决文明隔阂问题;推动多元文明互相借鉴,在取长补短中解决文明间的排斥与对抗问题;推动多元文明的共生共存共发展,在命运与共的理念下解决文明优越观问题。秉承我国和而不同的传统思想,以和为落脚点,摒弃一味追求文化灌输的行为,打破文化壁垒,立足于全球秩序推动者的角色去寻求出路,突破既有秩序对世界经济发展

23、的障碍,塑造真正推动合作共赢的新渠道,用开放包容的态度践行多元文明的和谐共生,使世界的多样化文明重新在世人面前展现魅力。五、生态领域:从人、自然与社会的有机体到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马克思阐述真正共同体构建的最高形式是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3,真正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肯定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从自然共同体到真正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畏惧、依赖、对抗和和谐的发展历程。自然共同体阶段,人们的生产能力长期处于低层次的水平,对自然的认识也具有局限性,原生态下自然导致人对自然的畏惧与依赖,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其发展伴随着对自然

24、的无节制索取也导致了生态失衡与反噬。在真正共同体阶段,人与自然对立的制度基础被废除,强大的社会物质基础促使人类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愈发提升了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和效率,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自然共同体到真正共同体,人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依赖、对立和和谐的发展历程,社会是满足个人需求的形态,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但二者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自然共同体阶段,个人只能依赖最原始的共同体荫蔽,而到了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的全面发展伴随的是个人的异化发展与片面发展,到真正共同体阶段,进入自由王国的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人与共同体,即社会的和谐。就个2023年第08期(2023年08月)N

25、o.0 8 2 0 2 39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和践行人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是无法规避唯一可以提供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的自然界,三者具有内在统一性,所以,三者的和谐共生既是真正共同体的最高形式也是内在要求。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在梳理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基础上阐述了三者的内在统一性,也在真正共同体阶段完成三者矛盾的真正解决,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马克思关于三者关系的核心内涵,在看清命运与共的基本事实后,倡导世界各国共建清洁美丽的生态共同体,前者为后者的生态体系发展发挥理论指导与价值导向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形成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思维,构建清洁美丽的新世界。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生态文明建

26、设被纳入其中,处理好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是缓解三者紧张关系的重要方法,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外交实践中,绿色低碳、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也被纳入其中,在国际舞台倡导命运与共式的生态思维是新时代重塑全球治理体系的关键。漫长的人类历史见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如今物质与技术的支撑使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各国应对生态问题的国策与实践差异巨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落后的基本国情下只能牺牲生态发展经济,究其根本是生产力的落后,但世界的生态体系是不可分割的完整生物链,任何牺牲他国生态发展本国经济保障本国生态的国家都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区域环境问题会演变成全球生态问题,甚至

27、会因资源争夺造成国家安全问题。地球生命力报告已显示人类的活动在将地球推向极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主张构建的生态体系是大势所趋,要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运用、保护自然的关系;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尽最大努力,展现对同一个地球的担当,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严峻的生态问题;坚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处理好自然保护与经济生产的关系,为子孙后代创建美丽蓝天与天然资源而努力。我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也正是在以身作则,坚持共有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世界各国共建同一个地球家园。六、结语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道,“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

28、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正是在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指引下,尝试找到一条改变世界困境的道路,后者是马克思在探析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经历三个阶段的生成逻辑上揭示两个必然的结局,真正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未来社会,其理论深度与实践外延超越制度差异与文明差异使其成为学界仍在竞相研究的对象,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彰显的伟大意义不仅仅表现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指引意义,也将持续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制度自鉴,为全人类的美好未来建设提供科学远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在充斥霸权主义思维定式、国际战略博弈、现代化文化认同感崩塌、中等收入陷阱等全球化

29、问题常态中,汲取马克思真正共同体的智慧、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承继历代领导人的世界思考,经历长期而复杂的发展过程,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己任,探寻同世界各国凝聚共识、战略互信、合作共赢的道路,通过构建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生态共同体,全方位地指引全球旧治理体系的解构和新治理体系的重塑,同时,为国内中国梦的实现统筹安排。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把握国际话语权,树立中国形象,提高全球人民的主体自觉,在统筹国内国外的战略构思中,实现全人类追求更美好未来的需求5。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陈以定.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博士论文,2013.3马克思

30、.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6.5王玲玲.“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逻辑与实践路径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1).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I n h e r i t a n c e o f Ma r x s T h o u g h t o f R e a l C o mmu n i t y b y t h e T h e o r y o f C o mmu n i t y o f H u ma n D e s t i n y Wang L

31、ingling(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rade,Hefei 230000,China)Abstract:Based on grasping the development law of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world and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Marxs thought of real community,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nd the Communists put forward an important argument to

32、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The theory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can show the theoretical inheritance and contemporary practicality of Marxs thought of real community in the fields of politics,security,economy,culture and ecology,manifesting that Marxs real community though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theory of the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Key words:Marxs real community;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of mankind Xi Jinping;Marx 责任编辑:师清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