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少数民族音乐赏析中的审美要素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595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音乐赏析中的审美要素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少数民族音乐赏析中的审美要素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少数民族音乐赏析中的审美要素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1 3音乐 与舞蹈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音乐演唱风格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传承并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不仅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保护和传承问题,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继承。因此,本文从少数民族音乐赏析的角度出发,从音响、旋律、文化等角度探究少数民族音乐作品中的审美要素,希望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与传承有所助益。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审美要素作者简介:黄涌智(1969-),男,汉族,福建漳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素养、学前音乐教育。少数民族音乐赏析中的审美要素分析 黄涌智(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了

2、风格多样、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音乐,中国的音乐文化也会大为失色。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播、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延续弘扬我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当然,要想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有效传承,就必须要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而加强音乐赏析、多角度挖掘作品中的审美要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思路。一、赏析少数民族音乐中的音响要素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其带给人最直观的审美体验就是音响之美。少数民族音乐脱胎于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其音响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音高之美。音高是声音的高度,其在少数音乐作品中的审美表现主要在于能够配合旋律形成高低

3、起伏的变化,形成或深厚沉重,或宽广温和,或明亮轻快的声音1。例如,歌曲鸿雁是一首蒙古乌拉特民歌,歌曲中有多处旋律音区较高,对演唱者的演唱技巧有着较大难度的挑战。该曲共有10处出现男高音换声区的关键音g2,如“天空上”的“空”、“江水长”的“长”、“天苍茫”的“苍”、“北归还”的“归”、“向苍天”的“苍”、“歌声远”的“声”、“酒喝干”的“喝”等。演唱者结合蒙古族独有特色的拖腔,在高音区做换声动作,让作品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变化,丰富了作品情感。再如歌曲青藏高原是一首雅俗共享的民族歌曲,歌曲气势磅礴,高亢辽阔,音调直接横跨了3个八度,在演唱者的精彩演绎下,仿佛把人带到神秘、冷峻的雪域高原,让人享受绝

4、妙的音响之美。第二,音色之美。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也是区分不同类型声音的主要属性。少数民族音乐的音色十分丰富,其中有柔美细腻的女声,也有浑厚粗犷的男声,在不同乐器的配合下,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嘎达梅林是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歌曲建立在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基础上,由上、下两个节奏完全相同的乐句所构成。在表演过程中,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音调宽广豪迈、庄重肃穆,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再如由葫芦丝演奏的傣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葫芦丝独特的音色勾勒出融融的月

5、光下,竹林中男女之间互诉衷肠的委婉。在演奏中,有1 1 4河北 画报H的表演者为丰富音色会在乐曲的不同部分调换葫芦丝,以呈现出两种味道,形成男女对唱之感,有效丰富了作品的情感 内涵。第三,音强之美。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是声音力量的一种体现。在少数民族作品中深沉细腻的情感一般需要表演者进行弱处理,而奔放热情的情感则需要加强处理。例如,掀起你的盖头来作品描述了中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一个盛大的婚礼场面,同时细致地描绘了新娘的美丽容貌。在混声合唱的过程中,为了让声音的强度能够根据场景及人物情绪来变化,表演者进行了如下处理:正确把握92拍的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在演唱A段时用断音唱法,增加声音的颗粒状;在

6、演唱B段时,男低音的旋律在p的力度上,表现出新娘在掀起盖头之前的神秘色彩;断音、连音唱法转换准确、干净,女低音和男高音的陪衬声部,不能突出,要凸显出男低音的红花的地位;在演唱C段时,主调圣咏式的四部合唱表现的抒情连贯,采用合唱独特的循环呼吸的唱法,与B段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在演唱D段时,把握逐渐热烈的情绪,把作品推向高潮,呈示婚礼盛大、热烈的场面。这样细腻的处理能够体现出音强的变化,突出音响之美2。第四,音长之美。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在少数民族音乐中,长短不一的时值构成了不同的声音,也展现出了声音在节奏与节拍中的变化特点。例如,蒙古歌曲鸿雁具有长调特点,非常质朴。在演唱的过程中,表演者速度缓慢

7、,旋律比较平稳,气息绵长,具有悠远、宽广的意境,能够将思念和伤感的情绪表达得很准确。同时,在唱拖腔时进行归韵,即将“鸿雁”的“雁”保持韵母“an”音,做好气息支持,保持住元音,展现出自由、宽广的感觉。这样独特的蒙古长调让声音成为构建画面的一种素材,不禁让听众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并欣赏自然与音韵的和谐之美。二、赏析少数民族音乐中的旋律要素旋律是音乐作品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赏析少数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分析其旋律结构的特点,不仅能够感受音乐的形式美,更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提高审美鉴赏水平3。具体来看,在赏析少数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体会其旋律之美。第一,分析作品结构,体会旋律

8、特点。例如,蒙古族歌曲鸿雁的结构从整体上看是一种转调重复的曲式,这种结构是在保留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做出的创新。仔细聆听歌曲,我们可以从专业角度对其结构、速度、材料和调性布局等方面进行感受和分析,可以发现其与西方声乐作品在构思上迥然有别。基于此,在演唱的过程中,展现民族声乐的风格特点、表达出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则成为一项基本原则。从音乐作品结构的细节分析来看,其表现出的风格旋律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以第二乐段为例,节拍是4/4,力度很弱,引子部分的旋律呈五度内的平稳发展,优美、抒情、婉转的旋律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让听者随着舒缓悠扬的歌声走进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并眺望远方鸿雁南飞。仔细品味,可以发现

9、引子部分共有6小节,而舒缓悠扬的歌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宫音位置的多次变化让这一部分的呈现更加细腻,突出了调性和声的功能,为整首歌奠定了情感基调。接下来,进入发展音乐部分。这部分乐段的结构相对完整,五声俱全的同时以8度和小调性旋律音调为渲染,既呈现出情感的跳跃,也渲染氤氲出了浓郁的思乡意境,让整个歌声的画面感更强。在过渡部分,旋律重新回到五度内平稳发展的状态,婉转、忧伤的旋律再次响起,不过相较于引子,这部分共有8小节,而且落音位置也不断变化,这样既然承接了上一部分的情感,也实现了情感的升华,让音乐情绪上更为高亢,感情进一步发展,并让给人以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之感。通过这样的系统分析,我们能够

10、看到鸿雁这首歌曲在结构上的特点,自然也能够理解其旋律所展现出的蒙古族音乐的美感。第二,结合作品情感,感受旋律意境。例如,鸿雁属于灵魂乐,在演绎过程中,过度炫技、展示高音的方式都是不需要的,只有最原生态的声音才能够展现出歌曲本身的风格和情感内涵。同时,对于听众而言,去掉技巧、修饰的声音,原汁原味的演唱才是真诚的、直击心灵的,才是能够引起人的关注和共情的。鸿雁这首歌曲的意境十分浓厚,核心意象“鸿雁”在我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已经多有表现,“鸿雁传书”这样的典故也广为人知。因此,当人们在歌曲中感觉到这一意象,自然也能够联想到其包含的情感、其呈现的意境。基于此,表演者在展现作品的过程中,要先从意象、意境出发

11、,然后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抒发情感,用声音展现出寥落的草原、南飞的鸿雁,从而突出意境魅力,传递浓厚的思乡眷恋之情。有的演唱者在演绎的过程中,十分擅长用声音构建意境。如在表现第一段中的重复段时会利用气息带出声音,尤其是在唱“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这一句时增加通道感,营造出朦胧的氛围,让浓郁的思乡之情能够缓缓道来。在中间过门伴奏部分,整首歌的情绪开始发生变化,情感逐渐浓烈,其中“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这一段已经从最初的思念家乡变成了归家的强烈愿望。因此,演唱者在演绎的过程中,1 1 5音乐 与舞蹈需要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做出调整,让情绪更加饱满、气息更加充分、声音更加放开,这样才能让原本朦胧的

12、意境清晰起来,让鸿雁的意象、草原的场景变得更加吸引人,同时也能让思乡的情感表达更加浓厚。当然,作为一首蒙古族歌曲,鸿雁在意境呈现上也应该体现出民族唱法的独特性。如“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一句可以通过咬字来增加顿挫感,表达出凄凉、悲壮的场景;在“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可以突出重滑音,将无奈和感伤色彩融入到蒙古族族人的豪放之中,让情感的表达更加充分自然。综上,旋律是理解音乐艺术审美价值的重要途径。在少数民族音乐赏析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对节奏的把握,深入分析不同作品在曲式结构上的特点,感受音乐营造的意境氛围,体会音乐独特的艺术 魅力。三、赏析少数民族音乐中的文化要素音乐艺术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

13、文化历史的反映。透过一个民族的音乐我们可以深切地领悟这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精神品格,同时也可以感受其在艺术上展现出的独特风格魅力。基于此,我们在赏析少数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从文化层面探究其审美元素,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4。第一,结合文化背景赏析音乐的旋律。例如,阿细跳月(民族管弦乐)根据跳月歌改编而成。全曲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跳月歌主题而来,热情活跃;第二部分速度变慢,幸福安宁;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开始再一轮欢腾歌舞,全曲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在赏析这首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了解阿细人的文化背景。传说很早以前,阿细人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到了春耕时节,为了尽快烧荒、播种,等不到烧荒火

14、星的熄灭,人们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在火灰尚未熄灭的地里,为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两脚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的动态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甩摆、击掌等动作,逐渐演变为一种舞蹈。后来也逐渐演变为青年男女娱乐和恋爱时跳的舞蹈,多在月光下篝火旁起舞,故称“阿细跳月”。结合这一文化背景,有音乐家在改编作品的过程中将阿细民族音乐中独特的大三弦曲调、五拍子节奏进行提炼并着重突出,同时融入西方的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元素,让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沟通、交流,最终形成融合统一的整体。文化的碰撞使整首作品在节奏上能够很直接地传递出阿细族人舞蹈时跳跃的动

15、感,同时在舞台表演中,表演者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相结合,将阿细人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编排其中,使整个作品的呈现不仅富有听觉上对阿细人特有音乐风格的感受,更能从视觉上直观地了解阿细人的民俗特色和热情洋溢的民族性格。第二,结合民族文化体会音乐的情感。例如,追溯歌曲鸿雁的创作背景,能够对蒙古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追溯作品的文化脉络,我们才能在表演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挖掘其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展现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如将鸿雁改编成三部分进行合唱:第一部分为呈示部慢板,鸿雁南飞是因为江水长、草秋黄,草原上的琴声忧伤,但鸿雁心中的家乡是北方;第二部分为展开部快板,回忆草原上策马扬鞭的快乐生活,寄托思乡之情;第三部

16、分为再现部快板,饱满炙热的情感,急切盼望有朝一日可回归故土,再见亲朋好友可以开怀痛饮。这样的改编能够增加作品的文化厚度,让情感的呈现更加细腻。同时鸿雁作为审美对象,是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的,其流变过程一脉相承,意境更为深远。后来的创作者在填词过程中将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达到了有机的统一,互为渗透,借助“景中情,情中景”情景互生,展现出蒙古族人对草原、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综上,对于音乐的赏析不能仅停留在表层的聆听,还要深入文化层面进行感受。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在旋律上的特点,在情感上的内涵都与其地域文化息息相关,而只有在文化层面感受音乐的魅力,才能真正了解少数民族音乐之美。四、结语总之,少数民族音乐源于独

17、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性格,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从音响、旋律、文化等角度探究少数民族音乐的审美元素,对于挖掘其中的美学内涵,实现作品赏析有着重要意义。此外,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深入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的审美元素,能够提升人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这也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繁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实力和文化自信。参考文献1周艳.论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23(12):49-51.2张璟.云南少数民族钢琴作品的民族化特征及其现实意义探析J.戏剧之家,2023(11):61-63.3许阳.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的“原汁原味”保留探讨以广西民族音乐为例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3,28(01):96-100.4韦燕燕.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欣赏多元化的研究及应用J.戏剧之家,2022(35):57-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