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优化训练-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57846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优化训练-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优化训练-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优化训练-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优化训练-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优化训练-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一A卷 专题综合测评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优化训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0淄博模拟)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内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 D内外服制解析:从材料中的“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等信息,可以看出居住在土楼里的人们有着血缘关系,这体现了宗法制的内涵。答案:C2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后院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

2、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太庙及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而不是供奉神灵的地方,故未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而其他三项均为宗法制的特点。答案:B3中国人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非常多,比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A分封制 B宗法制C等级制 D礼仪制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血缘关系,而古代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的一种等级制度。答案:B4(2010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有人说:“分封制是一

3、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解析: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利,故B、C、D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诸侯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背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答案:A5汉朝初期,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为限制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有()频繁更换丞相扩大三省的权力,削夺三公权限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4、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有关宰相制度的重要史实。扩大三省的权力表述错误,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是在宋代。答案:C6北京大学出台2009年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A世官制 B察举制C科举制 D八股取士制解析:从古代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察举制。答案:B7(2010沈阳二测)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

5、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解析:首先根据题干材料内容明确“御史”、“丞相史”、“左右丞”、“制纠弹之官”等皆为监察官,从其在不同时期的职责或规定证明了监察制度的不断完善,故D项正确。A项中的“弹劾”、B项中的“素质”都不能体现材料的主题;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D8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

6、的扩展解析:宋朝的建立者是赵匡胤,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在家天下的古代,百家姓的排列顺序体现了皇权的独尊。答案:A9(2010广东江门3月)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错误的一项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B趣谈秦始皇与郡县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宋代行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是元朝才开始推行的,故D作为历史论文标题是错误的。答案:D10(2010湖南怀化3月)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应考;左榜供汉人(原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女真等民

7、族)、南人(淮河以南的原南宋境内的人民)应考,乡试、会试考中名单都按民族分配。这表明元朝()A科举制度得到最终确立B以科举作为协调蒙汉关系的手段C统一后重视全面推行汉化政策D选拔人才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区别解析:科举制确立于隋炀帝时期,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干反映的情况相反;推行科举制是汉化政策的表现,但不能得出“全面”汉化的结论,C项错误;D项准确地反映了材料中的考试科目分“左右榜”和名单按“民族分配”等有效信息。答案:D11“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曾和它的这首主题歌一样风靡一时。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历史学上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根据你掌握的历史知识,你认为它所犯的错误应是

8、()A“罗锅”一词有辱刘墉人格 B片名与剧情名实不符C“宰相”称谓违背历史真实 D作品中的宰相不止刘墉一人解析: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因而说刘墉是宰相是错误的。答案:C12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 B汉、宋、明C秦、元、清 D秦、唐、明解析:从郡、丞相、诸卿和皇

9、帝裁决可判断第一个是秦朝;从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的关系可判断第二个是唐朝;阁臣所写诏书直送六部可以判断第三个是明朝。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2010南京调研)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

10、:“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元史地理志(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

11、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8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4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代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以及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历史。第(1)问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整理回答;第(2)问可先根据材料得出秦朝实行郡县制的信息,然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角度分析影响;第(3)问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带有总结性的特点,根据前面的回答和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其特征。答案:(1)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4分)(2)制度: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

12、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6分)(3)状况:疆域辽阔。制度:行省制度;宣政院。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任答两点即可)(8分)(4)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4分)14(2010德阳测试)君权与相权矛盾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内的一组重要矛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图二及所学知识概述唐朝中央权力机构的基本特点。(6分)材料二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在形式上始

13、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有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递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当不好的军机大臣(2)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军机处的主要特点。(4分)材料三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枷锁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西方人谈中国传统文化(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解析:第(1)问先根据

14、图片中丞相与君主平起平坐到站立奏事,最后到跪着汇报事情,得出丞相地位的不断下降,也反映出相权不断被削弱,再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所体现的中央机构的特点。第(2)问主要是解读材料,提炼信息,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说明。第(3)问应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变化:君权日益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6分)(2)特点:临时机构,没有明确的职务规定,直接对皇帝负责,主要负责传达皇帝的旨意。(4分)(3)影响:使得皇权极度膨胀,民主制度难以形成;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人们思想僵化,阻碍了科技发展;造成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落后于

15、世界发展潮流。(8分)B卷 模块滚动测评专题一(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0广东金山中学月考)“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这反映了宗法制()A强调血缘纽带 B重视尊卑贵贱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有利于凝聚宗族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尊”字。血缘关系也有亲疏之分、尊卑贵贱之别。答案:B2(2010广东汕头模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由此可知,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解析: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16、,村落相对稳定,为宗法制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C、D两项是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 与题干内容无关。而商品经济要求需要广阔的市场,不利于聚族而居。答案:B3(2010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克敌者”依据功劳的大小被授以官职和土地,可判断自夏、商、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已遭到破坏。答案:A4(2010苏北四市第二次调研)汉

17、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 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 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联系历史传统,关于王位继承主要是以嫡长子继承为原则的,以此防止家族内部的权力纷争,所以应该选择C项。答案:C5中国古代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合

18、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这种“指令性管理”指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C中央集权制 D三省六部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体现了2010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准确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能力的考查要求。“以儒家、法家等学说来论证”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特征,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分别是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地方和中央的一种管理方式。答案:C6“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以下被称为宰相的各朝官职中,其职权与引文所述的官职相符的是()A秦御史大夫 B唐尚书令C明内阁首辅 D清军机大臣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秦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事务,不是宰相;明太祖时废除丞相,直到清代,一直没有宰相,所

19、以排除C、D两项。唐朝的尚书是执行机构,下设六部,负责具体工作。答案:B7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庸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非常民主C唐中宗时期皇权不再独尊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解析:斜封墨敕现象说明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构成了一定的制约,故D表述正确。当时皇权依然高于相权,故A错误。B错在“非常民主”,当时君主专制依然为主要决策形式。C错在“不再独尊”,皇权在当时依然处于独尊地位。答案:D8(2010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联

20、考)“(元世祖时)议立三省。侍御史高鸣上封事曰: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改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且多置官者,求免失政也政贵得人不贵多,不如一省便。”元世祖接受这一建议,在中央设立()A三省六部 B中书省C军机处 D内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官制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不同机构的职权及其出现的时间。A、B、C、D四个机构出现的时间依次是隋朝、元朝、清朝、明朝。答案:B9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主要是指()延续了秦汉的郡县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

21、区的管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的行省制度的记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看清题目。都是正确的表述,但是题目问的是“对后世影响”,所以排除(因为是实质而不是影响)。答案:B10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解析:从材料中“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这一关键信息可以看出明太祖的用意是让各机构互相制约,便于皇帝独揽大权。A、B、D三项也是朱元璋

22、的用意,但实质还是强化君主专制。答案:C11某部历史著作中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一人咨询较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宋代三司制 B唐代三省六部制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解析:从材料中“嘉靖皇帝”可以判断出应是明朝,然后结合材料中“大学士”等信息可以看出指的是明代内阁制。答案:C12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

23、的军政事务解析:明代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最后决定权在皇帝手中;清代军机处的军机大臣可参与军国大事,但只能跪奏笔录。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继往开来,精心制定的监察制度,在不同时期曾经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秦创建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地方设立十三部刺史,监察地方长吏。魏晋南

24、北朝,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隋设御史台、司隶台、谒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元朝,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还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材料二 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

25、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材料三凡有官守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元史凡御史犯罪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明史职官志“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有骄肆慢上、贪酷不法、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倘知情蒙弊,以误国论。”大清会典事例(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6分)(2)材料二中,宋代对担任监察官员的资格有何要求?(不得照抄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钱”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明清时期在吏治方面的特点。(4分)(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8分)

26、解析:第(1)问在归纳时要注意联系古代皇权日益加强这一整体发展的趋势去把握材料。结合材料一,从“春秋战国时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到“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可得出监察制度“日益加强”和“体系日益完善”两大趋势,由“直接听命于皇帝”“直属皇帝”等信息可得出监察官员“由中央任免”。第(2)问要注意“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等关键信息,在归纳材料意思时注意灵活变通,不能照抄原文。第(3)问,归纳材料主旨要注意“勿问汉人回回”“凡御史犯罪罪加三等”“许都察院直言无隐”等信息,注意要点和语言规范。第(4)问要把监察制度置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来认识,从两个角

27、度思考:一是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皇权;二是存在滥用职权的隐患,以及权力过于分散。答案:(1)主要特点:监察制度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发展、完善。监察组织严密、独立,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形成系统。监察官员由中央任免、受中央监察机构直接统领,有相对的独立性。(6分)(2)要求: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或从政经验)。不良后果:往往会导致御史滥用职权。(4分)(3)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重奖重罚;对玩忽职守、违法犯罪的监察官员从严惩处。(4分)(4)重要影响: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加强了君主专制;监察官员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会导致机构臃肿、

28、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等。(或监管制度严密,但以专制皇权为依托的古代监察制度无法克服其弊端等酌情给分)(8分)14(2010南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纪事本末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

29、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宦官)也。明夷待访录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4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0、4分)(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概括指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的调整;第(2)问应从内阁的职能方面分析;第(3)问要求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阁臣权力的变化;第(4)问要注意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反映的时代特征。答案:(1)措施:废丞相,分散相权。理由:“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6分)(2)机构:内阁。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惟恐不符帝意。(4分)(3)变化: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根本原因:皇权专制。(4分)(4)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专制制度。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4分)10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