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的统计表教学设计 执教者:李秀雪【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8页例2。【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2.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并感受到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3.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内容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教学难点】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说一说什么是分类?【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作铺垫。】二、探究新知师(出示
2、例2):春天是出游的好季节。看,很多小朋友和家长都来到了游乐园门口。(一) 自选标准分类 师:如果我们想将这些人分成两组,可以怎么分呢?大人、孩子/男、女/左、右等【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出分类的标准,初步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二)根据实际需要分类计数,认识简单的统计表1.按大人和孩子进行分类情境:快乐城堡售票处(1) 选择分类标准。(2) 数一数大人有几人?孩子有几人?(3) 统计表的生成。(4) 揭示课题。(板书简单的统计表)2.按男、女分类 情境:戏水乐园(1) 选择分类标准。(小结:虽然给这些人的分类标准有很多,但有时候我们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我们的分类标准来分类。)(2)
3、数一数男的有几人?女的有几人?(3) 填写简单的统计表。3.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简单、清楚【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意义或需要分类计数,引导学生经历统计表的生成过程,感受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4.根据表格,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5.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小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根据分类计数的结果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据蕴涵的信息。】三、 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p30第4题。2.(1)统计每组获得笑脸的个数。(2)如果要将这些笑脸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简单统计表的意义,加深对简单统计表的了解。】四、 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设计意图:回顾过程,总结提升。】五、布置作业P31第5题、第6题P32第7题、第8题板书设计 简单的统计表 按大人、孩子分: 大人孩子人数84 分类的标准不同, 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但总数不变。 按男、女分:男女人数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