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心创设环境,生化自然观
科学来源于生活,也将回归于生活,这正是科学意义所在。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自然观的过程同样离不开生活,换言之,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就是给学生自然观形成提供沃土。这里的环境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一是亲近自然的实践环境,二是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
1.亲近自然的实践环境
科学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研究的是自然界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律。所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亲历自然科学是科学本身的要求。科学课程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接近大自然,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发现和探索,是学生形成自然观的便捷途径。如三年级起始单元就让孩子们回忆自己从事过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在大自然的环境里发现生命的存在等等,正是为学生亲近自然不断创造机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结合科学课程为学生多创设这样的亲近自然的实践环境。
2.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通常是复杂多变的,要培养学生能够从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从而得出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未来生活的挑战。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不断主动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其自然观发展。因此,我们平时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科学讨论、科技制作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亲历科学。学生在亲历科学的过程中,搜集资料、自主寻找科学证据、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获得科学结论,潜移默化地形成自然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