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教案第一课时授课班级:初三(二)班授课教师:巴哈尔木垒县哈族中学2017年5月26日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声现象复习过程中,以实验和生活实例为主线,通过再现实验,体验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逐步掌握声现象各个方面知识点。教材分析声现象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的学习内容。本章内容重视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的联系,重视用物理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
2、识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2、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运用
3、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声现象相关实验,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营造和谐的讨论、交流环境,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仪器材料 大小不同的音叉 乒乓球 直尺 鼓 水盆 教学流程设计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用小锤敲击音叉,多媒体展示图片。思考:用小锤轻敲音叉,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乒乓球有什么作用?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拓展:还有那些实验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展示图片并做演示实验:将敲击的音叉放入水盆。(设计意图:通过再现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而然引出声音产生的条件,并进一步通过挖掘实验中潜在的知识,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2、 声音的传播展
4、示图片:真空罩内的闹铃。思考:将空气抽出后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展示图片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展示图片说明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展示表格说明声速(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设计情景,逐步引导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形式以及声速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二、 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特性音调演示实验: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并注意观察它振动的快慢。思考: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交流:(1).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单位为赫兹(
5、Hz).(2).在结构、形状材料相同的情况下, 发声体尺寸越大, 发声的频率越低, 音调越低.对于片状物体,面积越大,厚度越厚,发声的音调越低;对于细长物体,长度越长,直径越大,发声的音调越低;拓展:多媒体展示课件分析实际生活中有关音调的知识。2、 声音的特性响度演示实验:以大小不同的力用小锤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运动情况。思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交流: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响度还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与声音分散的范围有关,越分散,响度越小.3、 声音的特性音色思考:闻其声辨其人、辨别不同的乐器声音、辨别不同的动物声音(设计意图:声音的三特性是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6、,利用实验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并充分挖掘实验中潜藏的知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对音调和响度有明确的区分,再利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声音的三特性)三、 声的利用1、 展示图片,学生思考,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 展示图片,学生思考,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设计意图: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声音的利用,并能够区分怎样利用声音,并加深对次声波和超声波的认识,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思考:什么是噪声?交流:物理中,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 噪声的等级,参考课本3、 思考:如何控制噪声交流: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拓展:下列做法是怎样控制噪声的?板书设计: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二,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特性音调3, 声音的特性响度4, 声音的特性音色三,声的利用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布置作业:中考总复习第二章习题